第769章 帝師(3)

有唐以來,從來都是吐蕃人出爾反爾地進犯大唐邊境或者禍亂中原,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大唐主動出兵進攻吐蕃的事情。吐蕃人非常震驚,倉促迎戰,卻顧此失彼。

孔晟親自率配備了火炮和火器的神策軍主力從涼州長驅直入吐蕃,在三路大軍的配合下,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直抵邏些城。

儘管吐蕃可汗牟尼拿出之前吐蕃與大唐的會盟書來求和,但孔晟還是冷酷地拒絕了。牟尼可汗無奈,只得率吐蕃少數權貴和一萬軍馬逃離吐蕃,進入西域突騎施境內,準備聯合葛邏祿和突騎施以及西域各國對抗大唐兵馬。

孔晟就這樣無比強悍地滅了吐蕃。他沒有任何猶豫,在吐蕃設立了大唐第四十一個行省,按照大唐制將吐蕃納入大唐真正意義上的管轄版圖,一體規劃和治理。

孔晟滅了吐蕃的消息震動周遭各國,尤其是西域各國各族開始惶恐不安起來。

在孔晟的主導政令下,大唐朝廷開始分批次有計劃有步驟地從人口衆多的江南等地向吐蕃移民,雖然吐蕃高原是苦寒之地,想要來的人並不多,但奈何朝廷給予了相當大的政策優惠,只要自願來吐蕃安居樂業者,拓荒土地皆歸個人所有,而且三年稅賦減半。

又設立吐蕃軍鎮,由內陸軍鎮漢軍抽調部分兵力輪流駐防吐蕃。

安定吐蕃三個月後。

牟尼可汗聯合葛邏祿和突騎施舉兵十萬來攻,孔晟在大勃律與來犯之敵決戰,經過爲時一個月的鏖戰,聯軍除了少部分逃竄蔥嶺以南之外,大部分都被就地殲滅。牟尼可汗死在戰陣之中,葛邏祿和突騎施首領也相繼殞命。這兩大西域部族也相當於名存實亡了。

在這場戰役中,孔晟的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發揮了重要作用。大炮轟鳴,變成了西域各族聞風喪膽的夢魘。

孔晟率軍在吐蕃行省修整了三個月。

就在天下人以爲孔晟將凱旋迴京的時候,孔晟突然又下令西北軍鎮所屬兵馬傾巢而出,由甘涼進攻天山以北。而孔晟則從吐蕃行省出兵,進攻天山以南。

實際上,說是進攻也就是那麼個意思,孔晟軍旗所至,西域數十個城郭之國或棄城而逃或就地歸降。孔晟在西域設立新疆南北兩個行省,採取與吐蕃行省同樣的行政體制。廢黜原先大唐朝廷設立在西域的很多都督府,分設天山南北兩個軍鎮,體制與吐蕃等同。

這樣一來,漢軍大量駐防進入新成立的吐蕃行省和新疆南北兩個行省,兵力就略顯不足了。孔晟經過再三權衡,除了命兵部募兵之外,下令裁撤內陸幾大軍鎮的兵力,將兵力分散到邊防各軍鎮去,同時充實吐蕃、西域三個軍鎮的整體兵力。

中原大量的移民在官方的推動和政策優惠鼓動下,向吐蕃和西域移民。從長安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上,拖家帶口前往新行省定居拓荒的漢人絡繹不絕。

孔晟並不擔心人口的不足。只要經濟上的去,鼓勵生育,人口在十年之內就會暴增。這沒有問題。

一年後。孔晟率神策軍主力回師長安。連番征伐吐蕃和西域,對大唐國力的消耗其實並不是太大。因爲孔晟採取的是以戰養戰就地獲取後勤輜重的戰略方針,而大量的移民進入吐蕃和西域拓荒,假以時日,大唐國力必將整體水漲船高。

就在孔晟回到長安不久,回紇可汗葉護上書歸順大唐,自願變成大唐的第四十四個行省。葉護一來是親唐,二來也是被嚇怕了,西域各強悍大族以及吐蕃這個相對強國都被孔晟滅了,還能孤零零留下一個回紇?回紇遲早也是孔晟案板上的肉。

正是認識到這一點,葉護才主動歸化。

朝廷旋即設立回紇行省和漠北軍鎮。

幾乎是與此同時,南詔自動歸化。朝廷又設立了南詔行省和南詔軍鎮。

又一年,孔晟突然又下令跨海東征,滅掉高麗和新羅。以及日本。琉球、呂宋、毛人等沿海諸國島嶼全部歸順。

過去數百年,中原雖然在西域設立統轄機構,但實際上並沒有將西域真正納入版圖。西域尚且如此,吐蕃和回紇就更加不用說了。但這幾年孔晟的南征北討,幾乎是將原先大唐邊陲的諸多隱患統統消弭,將那些友好鄰邦的地盤化爲己有,實現了有效的管制。

更重要的是跨海這一次的征伐,海外諸國和諸島歸順,這更是意義重大。孔晟不願意做半途而廢的文章,他知道拿下這些蠻荒之地或許並不難,但要實現長久的統治卻不容易。經過再三思量,他還是採取了從中原大量移民的策略,同時大力發展航海業和造船業,開闢出通暢的通商貿易海上通道,靠漢人去實現對海外的管制和文化同化。

當然,必要的冷血鎮壓手段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吐蕃西域還是南詔回紇,亦或者是高麗和海外諸島,反抗漢人統治的叛亂在初期此起彼伏,但都被漢軍以強力手段鎮壓下去。爲了殺一儆百,震懾海外蠻夷,孔晟甚至組織百餘門火炮炮轟日本海外圍某小島。

鋪天蓋地的炮火籠罩下來,幾乎將這個小島夷爲平地。海外蠻夷心生膽寒,反抗之心也就漸漸弱了。

時光飛逝,轉眼間就是小皇帝李僖登基稱帝后的第四個年頭了,大唐帝國版圖無限擴張,與過去相比,疆土擴張了接近一倍。而論起實際的控制力和輻射力,還要更多。

長安。秋風送爽,軍旗獵獵飛揚。

皇帝李僖凝立在長安城的城門樓上,眺望着西南的方向,沉默不語。四年前登基稱帝時李僖不過是十二歲的少年,如今已經成長爲身材高大的青年,濃眉寬額,臉上棱角分明,隱約已經有了幾分太上皇李亨的氣度。

內侍省監朱輝光站在皇帝身後小心翼翼道:“陛下,鄭王妃寧國夫人誕下一女,特請陛下賜名!”

李僖哦了一聲,也不回頭,輕輕道:“朱省監,這是鄭王的第五個孩子了吧?紀國皇姐前年誕下一子,蘇嫿和骨雲郡主先後誕下一子一女,鳳陽郡主也誕下一子,如今寧國皇姐又誕下一女,鄭王府人丁興旺,實在是可喜可賀!”

“倒是那楊家小姐和聶氏夫人,到現在一無所出啊。”

朱輝光輕輕笑道:“鄭王爲國操勞,這些年,南征北戰,在京與幾位王妃團聚的時日有限。如今鄭王又親征南詔叛亂,聽聞已經差不多要凱旋迴京了。”

“是啊,鄭王這些年爲我大唐開疆闢土,成就盛世偉業,朕這個皇帝雖然名不副實,卻也變成了大唐開國以來最有作爲的皇帝,朱省監,你說是不是啊?”李僖的聲音分明就有些自嘲的味道,朱輝光焉能聽不出來。

朱輝光尷尬地垂下頭去,沒有敢接皇帝的話茬。

如今的政治格局,已經不是四年前了。政務院和軍務院以及法務監察各院相互制衡,互爲銜接,在孔晟居中統轄下,整個大唐國家機器有序運轉,皇帝所能擁有的權限實在是少得可憐。

而現在的皇帝李僖,也不是過去四年前的小兒李僖了。

隨着他漸漸年長,他心內的那點野心就漸漸開始生長,而諸多不甘心也就在漸漸膨脹。這實際上是難以避免的。

“陛下,還是先給鄭王之女賜名吧,這是寧國夫人的請求。”朱輝光迴避了皇帝的話題。

李僖突然落寞地一笑:“朕何德何能,敢給鄭王之女賜名?鄭王乃是天神降世,大唐架海紫金樑,還是等鄭王凱旋迴京自己爲女兒取名吧,朕就不討人嫌了。”

朱輝光沉默了下去。

他突然意識到,最近這大半年,皇帝的變化很大。原本皇帝平日都窩在深宮之中,很少與外界交往,可自打孔晟親自統兵平定南詔叛亂離開長安之後,他就開始頻繁出宮與李唐宗室往來,甚至還主動到政務院和軍務院視察觀摩。

朱輝光的心頭咯噔一聲,心道皇帝莫不會生出野心了吧?若是皇帝要奪權,想要當一個名副其實的皇帝,這與孔晟必成生死大敵啊。可皇帝幾乎是一無所有,除了皇帝這個虛名之外,他拿什麼去與孔晟抗爭呢?

這是死路一條啊。

朱輝光嚇出了一身冷汗。

孔晟如今在大唐朝野上下的威權無人可及,而隨着吐蕃西域和南詔回紇以及高麗日本等海外蠻夷的歸化,大唐國力暴漲,民生安定富庶,他的個人威望伴隨着天神治世的光環,已經深入人心,影響力擴展到大唐天下每一個鄉野城鎮。

這個時候,就是孔晟主動讓權於皇帝,天下人都不會答應啊。

李僖轉頭來望向朱輝光,突然輕輕道:“朕要去趙王府與趙王兄飲宴,朱省監,帶人開路吧!”

朱輝光深吸了一口氣,躬身下去:“奴婢遵旨!”

朱輝光帶人前呼後擁地陪伴皇帝進了趙王府,趙王李系親自在府門前迎接,朱輝光見兄弟二人如此親密的樣子,心內變得非常沉重。

他擔心的事情終於還是要來了。

第148章 彭城之外第684章 民亂(2)第234章 心知肚明第327章 落葉滿長安(1)第349章 孔府家酒(4)第739章 再復洛陽(1)第575章 賀蘭堡(7)第581章 上國伐謀(1)第373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3)第291章 再升官第394章 冷酷無情(5)第464章 抗婚(1)第226章 奇襲睢陽渠(1)第535章 紅線女(3)第264章 蘇氏兄妹的分歧第204章 夏邑第566章 挽弓射大雕(2)第599章 年少肝膽雄(11)第524章 妥協第45章 優柔寡斷第379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9)第144章 招夫(4)第82章 避雪向吳亭(1)第522章 辣手(2)第325章 英雄本色(4)第281章 瞞天過海連環套(2)第580章 賀蘭堡(12)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262章 高夫人逼婚(2)第325章 英雄本色(4)第214章 驅逐(3)第96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1)第483章 脫身(4)第716章 皇帝的政治智慧第420章 銅鐵合金大炮(3)第230章 奚人王子蘇魯(1)第201章 雍丘(4)第469章 抗婚(6)第467章 抗婚(4)第136章 脫身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397章 太上皇還朝(1)第614章 相見不如不見(2)第331章 密見皇帝(2)第616章 相見不如不見(4)第725章 大唐戰神(6)第637章 離京第740章 再復洛陽(2)第560章 凱旋門、會盟碑(3)第156章 見虢王(6)第66章 欽差到(2)第447章 力挽狂瀾(2)第767章 帝師(1)第488章 復出(4)第679章 蘇嫿與楊雪若第14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3)第231章 奚人王子蘇魯(2)第714章 整軍北上第115章 生死關頭見真情(2)第282章 草橋會虢王世子第528章 遣婚使、傷離別(1)第284章 爭第181章 一句調戲引發的血案第16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5)第449章 力挽狂瀾(4)第18章 請都金陵表(2)第176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2)第660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3)第53章 垂涎三尺第415章 和親之爭(2)第553章 靈武(8)第549章 靈武(4)第451章 力挽狂瀾(6)第207章 不滿第466章 抗婚(3)第596章 年少肝膽雄(8)第240章 政治聯姻(1)第284章 爭第359章 大唐模特隊第491章 復出(7)第297章 雷霆之怒(3)第511章 陷阱(1)第90章 染血的陌刀(1)第170章 入睢陽第16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5)第244章 美人計(1)第746章 叛亂平(3)第678章 蘇嫿來第393章 冷酷無情(4)第728章 兵臨城下(2)第258章 雪荔(5)第488章 復出(4)第107章 暴斂天物?第518章 孔晟的手段(6)第157章 見虢王(7)第7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9)第395章 冷酷無情(6)第135章 算計第278章 血濺鴛鴦樓(4)第472章 抗婚(9)
第148章 彭城之外第684章 民亂(2)第234章 心知肚明第327章 落葉滿長安(1)第349章 孔府家酒(4)第739章 再復洛陽(1)第575章 賀蘭堡(7)第581章 上國伐謀(1)第373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3)第291章 再升官第394章 冷酷無情(5)第464章 抗婚(1)第226章 奇襲睢陽渠(1)第535章 紅線女(3)第264章 蘇氏兄妹的分歧第204章 夏邑第566章 挽弓射大雕(2)第599章 年少肝膽雄(11)第524章 妥協第45章 優柔寡斷第379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9)第144章 招夫(4)第82章 避雪向吳亭(1)第522章 辣手(2)第325章 英雄本色(4)第281章 瞞天過海連環套(2)第580章 賀蘭堡(12)第731章 兵臨城下(5)第262章 高夫人逼婚(2)第325章 英雄本色(4)第214章 驅逐(3)第96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1)第483章 脫身(4)第716章 皇帝的政治智慧第420章 銅鐵合金大炮(3)第230章 奚人王子蘇魯(1)第201章 雍丘(4)第469章 抗婚(6)第467章 抗婚(4)第136章 脫身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397章 太上皇還朝(1)第614章 相見不如不見(2)第331章 密見皇帝(2)第616章 相見不如不見(4)第725章 大唐戰神(6)第637章 離京第740章 再復洛陽(2)第560章 凱旋門、會盟碑(3)第156章 見虢王(6)第66章 欽差到(2)第447章 力挽狂瀾(2)第767章 帝師(1)第488章 復出(4)第679章 蘇嫿與楊雪若第14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3)第231章 奚人王子蘇魯(2)第714章 整軍北上第115章 生死關頭見真情(2)第282章 草橋會虢王世子第528章 遣婚使、傷離別(1)第284章 爭第181章 一句調戲引發的血案第16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5)第449章 力挽狂瀾(4)第18章 請都金陵表(2)第176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2)第660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3)第53章 垂涎三尺第415章 和親之爭(2)第553章 靈武(8)第549章 靈武(4)第451章 力挽狂瀾(6)第207章 不滿第466章 抗婚(3)第596章 年少肝膽雄(8)第240章 政治聯姻(1)第284章 爭第359章 大唐模特隊第491章 復出(7)第297章 雷霆之怒(3)第511章 陷阱(1)第90章 染血的陌刀(1)第170章 入睢陽第16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5)第244章 美人計(1)第746章 叛亂平(3)第678章 蘇嫿來第393章 冷酷無情(4)第728章 兵臨城下(2)第258章 雪荔(5)第488章 復出(4)第107章 暴斂天物?第518章 孔晟的手段(6)第157章 見虢王(7)第7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9)第395章 冷酷無情(6)第135章 算計第278章 血濺鴛鴦樓(4)第472章 抗婚(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