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大宋的戰爭之王

第413章 大宋的戰爭之王

陸朝從屏風後面鑽出來之後,很有禮貌地向清原武拱拱手,露出一抹和熙的笑容。

清原武先是一愣,隨後急忙站起身鞠躬行禮道:“原來是陸殿,能在這裡見到陸殿,真是讓我感覺到榮幸。”

他自然知道陸朝的身份,因爲出羽國距離佐渡島很近,他曾經親自帶了一些出羽國特產去貿易,見過這位鼎鼎有名的宋國大商人。

如今宋國在日本有很多行商,其中最出名以及地位最高的,是那位資本雄厚,買下石見銀礦不少股份的宋彩宋先生。

之後就是這位陸朝了,這次佐渡金礦的開採權和股份當中,除了宋彩以外,就屬陸朝陸先生的股份多。

不過陸朝卻是知道,那些股份可不是他的,而是他背後的勢力。

因爲陸朝的身份是將門曹家在日本的代言人。

慶曆三年下半年,大宋政制院知院趙駿開始謀劃處理兵冗的問題。

他最先的想法是與將門和平解決,免得流血爭端,因此試圖讓一部分利益給將門。

其中就有讓將門投資入股,一起參與海洋貿易這一項。

爲此趙駿甚至先給將門打個樣,讓曹家先參與其中,走一趟船給大家看看海貿的利潤有多大。

雖然事後證明,趙駿明顯低估了將門的貪婪,以至於計劃失敗,最後依舊得被迫通過大清洗才解決兵冗的困境。

但在大清洗之前,還是有一些識時務的將門改旗易幟,選擇與朝廷合作,沒有選擇繼續頑抗到底。

因此從那個時候開始,就陸陸續續有將門勳貴投身海洋貿易當中,成爲出海的先驅者。

而曹家最先入股,自然也是最先獲利,不僅站穩了腳跟,還組建了自己的船隊,派人在當地駐紮,購買礦產股份,在對馬島、石見等地頗有影響力。

陸朝便是曹家派到石見地區駐紮對接船隊的負責人。

他是曹家一個旁支外甥,母親姓曹,跟趙駿的老婆曹苗芯算是第四代的遠房堂姐妹關係。

地位自然談不上多高,才被派遣到這個很多人不願意來的地方。

對於那些世家子弟來說,哪怕是地位比較低的世家子弟,被派到日本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來,肯定是不願意去的。

因爲在他們看來,這跟流放沒什麼區別。

所以導致很多人都不想來。

陸朝剛開始也是這麼想的,雖然待遇不錯,可也百般牴觸,直到還不起賭債,沒辦法才接下這個差事。

沒想到來了之後他才發現,這裡哪是地獄,簡直是天宮啊。

雖然日本女人個子矮了點,皮膚黑了點,模樣醜了點。可一萬個裡面總還是有那麼幾個好看的。

而且宋人在這裡的地位非常高,堪比人上人。

一般底層平民女子甚至都沒資格服侍他,很多小貴族都想把女兒嫁給他,哪怕是當個小妾。

因而自慶曆四年年初來此地,三年多的時間,讓陸朝欲罷不能。

以至於他最近一年已經很少回大宋,乾脆長時間待在這個地方,還學會了當地語言。

不過陸朝雖然在這裡過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但他自己也很清楚,他能夠過得這麼舒坦,最主要還是有錢。

否則一個貧困潦倒的宋人到日本來,可過不了這麼好的日子。

因此搞錢纔是主業。

那怎麼才能搞到更多的錢呢?

雖然他的薪資待遇很高,而且每次貿易也能撈到不少油水,可股份不是他的,獲取的利潤也不關他的事。

如果他從中上下其手,貪污腐敗的話,一旦被曹家查出來,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

所以要想搞到更多的錢,陸朝就必須想別的辦法。

賣軍火,就是最好的辦法。

“清原殿客氣,我對於閣下也是久仰大名。”

陸朝微微一笑。

安倍賴良忙道:“陸卿請坐。”

平安時代日本權貴之間稱呼往往稱官名、宅邸名之類。

不過如果是不熟悉的人,則稱爲某殿,較爲熟悉一點,且在非正式場合,則稱呼爲某卿。

顯然安倍賴良這麼稱呼,就是在有意告訴清原武他與陸朝的親密關係。

陸朝微微拱手,隨即就在兩個人中間的主位上坐下。

安倍賴良和清原武是正對着坐着,中間有一個小茶几,上面擺着茶壺和茶杯。

陸朝坐在他們中間,就顯得像主人一樣。

三人都沒有在意這些細節,清原武問道:“陸殿剛纔說,武器鎧甲要多少有多少,是真的嗎?”

“不錯。”

陸朝扭過頭看向他,笑道:“我泱泱大國,地大物博,那自然是軍備充足,刀刃戰甲數不勝數,清原殿如果想要,別說幾千柄刀刃,幾千副戰甲,就算是幾萬柄刀刃,幾萬副戰甲,我大宋都能供應得起。”

清原武一時呼吸都急促起來。

幾千柄刀刃,幾千副戰甲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可以在日本橫着走了。

別看現在日本有數百萬人,可分裂得太嚴重。

二三十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卻被劃分出六七十多個國。

每個國不僅有國守這樣的朝廷勢力,還有像他們這樣的地方豪族勢力。

而絕大多數人口又被各地豪族控制,這就導致大一點的豪族像藤原家,擁有大量莊園,能湊出上萬兵力。

小一點的家族,像目前越後國的橘氏,在藤原家的打壓下,已經淪爲下級貴族,只有可憐兮兮的數十人,勉強混了個越後國國守的位置。

如此一來,數百萬人口最多能湊出個二三十萬兵力,然後每家分一點,幾百家一分,可不就每家只能分個幾百幾千人嗎?

因而後來鎌倉幕府時代,元朝攻打日本,他們集全國之力,也纔有12萬人。

所以在這種極度分裂的情況下,一個豪族如果擁有五六千名以上的士兵,那基本上就是日本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勢力。

若是這幾千名士兵還有刀刃,甲冑的話,那可以說是天下無敵。

畢竟現在很多地方豪族的手下,武器是棍子,甲冑是竹子,如果擁有鐵刀和鐵甲,那不砍瓜切菜?

想到這裡,清原武也沒有任何猶豫,連忙問道:“不知道這刀刃多少錢,戰甲多少錢?”

“這個嘛。”

陸朝看了眼旁邊的安倍賴良,然後才說道:“一張弩,需15貫,一張弓,需8貫,一副甲冑,需要580貫,一把刀,需33貫。”

“啊?”

這價格直接把清原武給嚇傻了,忍不住說道:“這麼貴?”

“不貴不貴。”

陸朝連連擺手道:“這些刀刃甲冑可都是宋國有名的工匠打造,刀具鋒利無比,甲冑防禦力又高,你們日本不是有童子切安綱和小狐丸之類的名刀嗎?跟它們比起來,我大宋的刀刃不僅一樣鋒利,而且價格便宜了五倍。”

他說這話臉不紅氣不喘,完全看不出撒謊。

事實上陸朝的軍械來源其實就是以前一百二十萬禁軍淘汰後的武器裝備。

趙駿軍隊改制之後,禁軍主要武器就從冷兵器換成了熱武器。

即便是還保留着如腰刀之類的冷兵器,可也進行了武器變革,由原來的鐵刀換成了鋼刀。

畢竟以前大宋的刀甲因工藝問題,含硫量太多,平時還沒什麼,跟西夏打仗的時候就暴露出問題,太容易折斷。

所以現在自然都換成了鋼製武器。

那淘汰下來的那麼多武器裝備怎麼辦?

基本上就兩個去處。

一個是回爐,重新融成鐵水打造成鋼。

二個是流入市場,賣到大理國、越國、高麗之類的國家去。

甚至在那幾年,西夏和遼國可以與大宋互通有無,沒有進出口限制的時候,也買了不少大宋的武器。

然而即便如此,因爲前些年宋軍誇張的軍費,導致淘汰下來的甲冑武器堆積如山,周邊國家在沒有打仗的時候根本消化不了。

因此現在大宋還是有很多庫存。

這讓陸朝看到了機會。

他在日本幾年,也注意到日本國內的分裂狀況。

現在六七十多個國,幾百家豪族,每家都有幾百幾千士兵,如果這些人聚集在一起,怕至少得十多萬人馬。

雖然跟大宋的軍隊數量比起來,還是很少,可也已經是個龐大的市場。

而且還有個問題就是,遼國、西夏、大理、高麗這些國家並不是特別缺鐵礦,因此他們本國就有一定的武器甲冑製造能力,市場會很小。

日本就不一樣了。

金銀銅硫磺等礦日本不缺,可鐵礦和煤礦卻奇缺,讓他們的甲冑和武器也非常少。

因此這裡就是個龐大的市場。 如果能鼓動他們打仗,讓他們對甲冑和武器有更大的需求,那就更好了。

只是這個價格顯然讓清原武難以接受。

他連連擺手道:“陸殿,這也太貴了,相比之下,我們的武器甲冑比你們的便宜太多。”

“我當然明白,但我希望清原殿明白,你們的武器甲冑不僅產出少,且質量上還是不如我們宋國的武器甲冑。”

陸朝站起身說道:“若是清原殿不信的話,大可以跟我來看看。”

清原武和安倍賴良就起身。

三個人隨即到了後院,院子裡一顆繁茂的大樹遮天蔽日,樹下一座架子上放置了數套甲冑和大宋的朴刀、提刀等刀刃。

“清原殿腰間的這柄刀看起來不錯,不如拿來試試我們的刀甲?”

Wшw ◆t tkan ◆C〇

陸朝瞄向了清原武腰間的刀。

清原武連忙擺手道:“算了算了,不用比了,宋國的刀甲確實厲害。”

看到那刀甲,清原武就知道其實不用試了。

因爲日本平安時代的刀具學習於唐朝的直刀,刀身有窄、細、短等特點,有點像後世日本的那種武士刀。

而漢代到唐代鋼鐵產量不是特別大,這種直刀就廣受歡迎。

可唐代之後,到宋代這段時間是灌鋼法興盛的時期,鋼鐵產量暴增,於是就有了宋八刀的說法。

這些刀普遍的特點是刀背較厚,對砍的時候勢大力沉,比如宋軍配備的提刀,也稱爲手刀,就有點像後世的那種大砍刀。

拿大砍刀跟人家小直刀對砍,那不是欺負人嗎?

“拼刀不用拼,不如試試甲冑?”

陸朝又熱情地說道。

清原武見到那甲冑,於是點點頭道:“好,那就試試。”

說着拔刀,走到那木架前,狠狠地用刀劈在那甲冑上。

就聽到一聲“砰”的脆響,他那又窄又細的刀直接裂開一條口子。

甲冑卻完好無損。

清原武心疼地看了眼自己的刀,嘆息道:“宋國的甲冑防禦力果然驚人啊。”

陸朝笑而不語。

日本國內那都是用木棍打竹甲,有幾柄熟鐵刀就不錯了。

那種特別好的鋼刀打造出來,都可以說是國寶級名刀,一柄得賣好幾百貫的那種。

比如日本有一柄名刀叫大般若長光,屬於百鍊鋼刀,價值600貫。

而這樣的刀現在大宋輕輕鬆鬆就可以打造,賣到日本來豈不是要被搶瘋了?

所以哪怕這些刀甲都屬於宋軍淘汰下來的落後裝備,放到日本,那就已經是神一樣的存在。

“只是這價格還是太貴了,我根本買不起啊。”

清原武搖搖頭嘆息道。

說着他還看向安倍賴良道:“安倍殿果然是有錢,如此貴的刀具甲冑也能買得起。”

“清原殿若是有心的話,這價格也不是不可能談。”

陸朝笑道。

安倍賴良也說道:“清原殿有所不知,這些刀具甲冑也並非我能買得起,不過陸殿賣給我的價格卻是便宜許多。”

“哦?能便宜多少?”

清原武忙問。

“最便宜的話,一張弩只需要3貫,一張弓1貫500文,甲冑80貫,一把刀7貫。”

陸朝報出了最終低價,確實算是非常良心且便宜。

歷史上北宋仁宗時期,與西夏戰爭的陝西一帶,一張弩,錢1貫500文,1張弓,錢700-800文,神武軍1副全裝甲價值58貫200文,1副馬甲40貫100文,1把提刀3貫300文。

這是戰爭時期的價格肯定會更貴,單論成本的話,這些東西估計都要折少一半到三分之一,比如一套全身甲成本應該在30-40貫左右。

但要知道這可是運到日本來,光運費成本就非常大了,因此只翻倍漲價,真就已經是良心價了。

“一下子便宜這麼多嗎?那麼。”

清原武愣了一下,隨後問道:“代價是什麼呢?”

“清原殿是個聰明人,相信應該也能明白我與安倍殿想要什麼。”

陸朝笑道:“如果清原殿願意與安倍殿結爲攻守同盟的話,我就可以按照這個價格售賣軍械給閣下。”

“唔”

清原武沉默了起來。

他自然知道陸朝是想鼓動他們二人割據一方,甚至日本越亂越好。

這樣一旦打仗,那他的軍械就會賣得更好。

那麼清原武有這樣的野心嗎?

當然有。

不然他爲什麼在後來會出兵進攻安倍氏,不就是覬覦安倍氏的陸奧國地盤嗎?

所以他在短暫的沉默後,就沒有任何猶豫,說道:“若是陸殿願意用這個價格售賣軍械給我的話,我當然可以與安倍殿結盟,只是.”

清原武說着又苦笑道:“只是就算是這樣,我也覺得還是很貴.畢竟安倍殿財大氣粗,國內礦藏頗多,我出羽國卻很貧瘠。”

他手底下有三千多人,每人一把刀就得兩萬多貫,他哪來這麼多錢?

“沒有錢無妨,我聽說出羽國最近發現了一個礦山,名字叫做阿仁礦山?”

陸朝問道。

“是,但這個礦山我們搜尋過,在外面的礦很少,需要很多人開採才能挖出來,這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

清原武搖搖頭道:“這個礦的開採難度太大了,不然我早就已經開始派人挖掘。”

陸朝笑道:“這一點清原殿無需擔心,只需要閣下把開採權交給我,以後每年不僅能給閣下帶來豐厚的回報,而且還將擁有很強大的武力。”

“陸殿的意思是,這個礦就交由閣下開採?”

清原武瞪大了眼睛。

“自然。”

陸朝自信一笑。

日本人開採不了,那是因爲他們的開採工具和開採技術落後。

畢竟平安時代的日本人雖然通過大化改革,讓他們學習唐朝從石器時代,跑步進入封建社會。

可日本鐵器資源匱乏的問題還是無法解決,導致他們的農民用的農具大多數都是石頭或者青銅器,鐵器數量少得可憐。

用這種器具採礦,那不是開玩笑嗎?

而陸朝卻可以從國內運大批採礦工具過來,在當地招募人挖掘就行,完全不用擔心技術和工具的問題。

所以那些礦日本人開不了,他們卻可以開採,石見銀礦就是這麼被開採出來的。

得知陸朝的意思,清原武稍稍沉吟之後,才說道:“好,那就如陸殿所言,我將阿仁礦山的開採權交給你們。”

“那就多謝清原殿了。”

陸朝笑得更燦爛了。

清原武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陸殿真是令人害怕,輕輕鬆鬆,就能挑動起戰爭,我與安倍殿,都是陸殿手中的棋子。”

“我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商人而已,爲的是助力大家的期望。”

陸朝謙卑一笑道:“難道二位不想真正成爲一方王侯,乃至南下平安京,擊敗藤原氏,成爲攝政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幫助你們呀。”

安倍賴良與清原武對視一眼,隨即都發出了笑聲。

是了。

他們的確知道陸朝是爲了賣軍械,才挑動他們造反。

可那又怎麼樣?

誰又甘心只做個地方小豪強?

既然兵強馬壯,那自然要自立爲王,甚至覬覦更高的位置。

所以這是個陽謀。

哪怕二人都知道這一點,卻會心甘情願的跳進去。

只要他們有野心,那就足夠了。

第94章 該動手了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3章 大宋笑話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第465章 藉口有了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第507章 萬國來朝(2)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第501章 威震西方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397章 燕雲迴歸,一朝氣順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197.請假條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5章 仁宗的寬容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13章 朕要打死他!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508章 萬國來朝(3)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47章 晏殊迴歸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358章 高麗叫父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484章 揚帆,出海!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3章 大宋笑話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
第94章 該動手了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3章 大宋笑話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第465章 藉口有了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第507章 萬國來朝(2)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第501章 威震西方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397章 燕雲迴歸,一朝氣順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197.請假條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5章 仁宗的寬容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13章 朕要打死他!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508章 萬國來朝(3)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47章 晏殊迴歸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358章 高麗叫父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484章 揚帆,出海!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3章 大宋笑話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