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

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

呂夷簡說完之後,趙駿只是大笑了幾聲,沒有立即作答。

衆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趙駿是什麼意思。

還是趙禎試探性問道:“怎麼樣,大孫,朕也覺得你有這般才能,你意下如何?”

趙駿想了想,就說道:“我有個問題。”

“你說。”

呂夷簡說道。

“這個部門能調兵嗎?”

趙駿問。

“這”

衆人對視一眼,王曾連連搖頭道:“不能。”

“國家要想發展,不止是體制以及科學,軍隊的建設同樣很重要。”

趙駿皺眉道:“而且改革絕對沒有不流血的,這是我三番五次強調過的事情,一旦進行大範圍政治變動,很有可能要動用軍隊,如果沒有軍隊的話,那改革怎麼推進得下去?”

“有皇城司還不夠嗎?”

王隨問。

“不夠。”

趙駿搖搖頭道:“敵人不僅在外部,還有內部。偉人說過,我們歷來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也不打只有準備但無把握之仗。治理國家就如同打仗,不能掌握絕對的力量怎麼能行呢?”

“額”

大家就都看向趙禎。

宋朝的軍隊可不是掌握在他們手裡,而是在趙禎手裡。

趙禎也傻眼,問道:“一定要軍隊嗎?”

趙駿說道:“是要軍隊的支持,非洲有一些國家領導者是有遠見眼光的,比如桑卡拉,他是一位理想主義者.”

說起桑卡拉,趙駿不由得頓了頓,思緒逐漸飄遠,換上了嚴肅認真的表情擡起頭看向天空道:“桑卡拉是非洲的光芒,他推行土地改革,打擊資本資產,懲處貪官污吏,反對殖民主義,維護國家獨立,立志改變布基納法索的落後局面,可結果呢?”

“結果如何?”

趙禎問。

“他被最親密的人背叛,被他視爲手足兄弟的人從背後捅了刀子!”

趙駿搖搖頭說道:“就因爲他太信任對方了,將軍隊交給了他,才遭受了背叛。所以槍桿子跟筆桿子同樣重要,特別是在做改革大業的時候,一旦改革涉及到軍隊的利益,很容易就被推翻,變成軍政府。要想改革,就必須把軍權握在手裡。”

衆人沉默了下來。

唯有趙駿擡起頭,看向天空說道:“歷史總有很多意難平,南宋有岳飛的無奈,有崖山跳海的悲壯;南明有隆武帝朱聿鍵的自強,有晉王李定國的堅持;非洲也有這樣的人物。”

“桑卡拉是一個君子,比伱們在場的人都要君子。他每天騎着自行車上下班,身邊沒有保鏢,他堅持自己心中的理想不曾放棄,不願妥協,他的廉潔和內心的正義讓敵人感到羞愧,他是一位真正的理想主義者。”

“與他一樣的人還有切格瓦拉、阿連德、卡斯特羅、盧蒙巴等等。這些人就像是璀璨地流星一樣劃過天際,被世人所銘記。”

“在全世界都被資本主義壓迫剝削的時候,他們站了出來爲之奮鬥。人們不會忘記有他們這些理想主義者曾經爲人們出頭,爲人們吶喊,爲人們帶去光明和希望。”

“雖然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與他們相比,但我既然到了大宋,來到了這片充滿苦難的土地裡,就同樣希望能夠懷揣着理想主義的願望,想讓大宋變得更好,讓大宋的人民百姓過得更好。”

“老百姓們知道誰纔是對自己好的人,也知道他們的敵人是誰,他們的朋友是誰。”

“而大宋的官員、地主,往往都只會顧及自己的私利,忘記了是國家和人民賦予了他們今天的生活,忘記了他們是踩在國家和人民頭上,纔有現在的日子。”

“當有一日,百姓再也忍受不了的時候,他們就會揭竿而起,掀起反抗的大旗,將壓迫在他們頭上的人推翻。”

“如果你們依舊不改變自己的思想,把大宋的子民當成自己的朋友,親人,那麼遲早有一天,他們也會把你們當成敵人,從而王朝覆滅,歷史再次陷入輪迴。”

“所以我需要軍權,要對付的不是大宋百姓。而是那些壓迫百姓、剝削百姓,壓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

“他們會成爲我的敵人,也會成爲你們的敵人,我需要大家團結一致,爲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大宋已經爛了,從根源上就已經腐朽。就必須要推掉爛房子,蓋新房子。”

趙駿將看向天空的目光收了回來,環顧四周,肅然且真摯地說道:“而軍隊,就是推倒爛房子的助手!”

一番話語結束,每個人都低下了頭,有人在沉思,有人在皺眉,也有人恍然。

但大家的共同之處,就是依舊沒有人回答趙駿的話。

不是他們不想,而是這件事他們做不了主,也不敢做主,因爲大宋的軍權從來都只在一個人身上。

那個人是趙禎!

“怎麼?”

趙駿問道:“做不到嗎?”

“有點難。”

呂夷簡想了個折中的辦法,扭過頭看向趙禎道:“不如這樣,若是要動用軍隊,我們可以向官家請示,官家同意了,軍隊自然就能夠調動。”

“朕覺得這樣也挺好。”

趙禎連連點頭。

宋朝的制度是兩府三司制,把治理權、法律權、監察權、財政權、軍隊權全都給分開。

就連宰相都只有治理權而沒有財政和軍隊。

一旦新部門成立,可以統籌全國資源,那麼就相當於是把治理權和財政權全都歸入新部門所有,只有軍隊還在皇帝手中。

而趙禎之所以答應新部門成立,是因爲原本除了軍隊權以外,其餘權力都在官僚士大夫那裡。

只是原本官僚士大夫並不團結,所以纔會形成分權的局面。

但新部門成立後,堪比古之丞相制度,由丞相總攬全國政務,又有財政大權,猶如張居正時期,威望必然一時無二。

這種情況已經對皇權產生了嚴重威脅,對於皇權至上的時代來說,這是不允許出現的情況。

只是趙禎手裡有軍隊,自然有底氣。

而且他覺得趙駿是趙家子孫,應該也不會做什麼違背祖先的決定,又有呂夷簡他們看着,應該無礙纔會應下。

可如果連軍隊都可以調動的話,那趙禎這個皇帝就徹底被架空了,也沒有掌握大權的能力。所以這是他的底線,不可能交出去。

趙駿又何嘗不知道這一點,因此見到趙禎鬆口,便也沒有強求,點點頭道:“好,那就這樣。”

“嗯,那這個新部門應該叫什麼名字呢?”

趙禎轉移話題問道。

“叫政制院吧。”

趙駿說道:“全稱是大宋國家政務發展與制度革新院,由幾人共同組織會議,共同商討,有對大宋除軍隊外一切節制權力,包括任免一切官員。”

“那就如此。”

趙禎點了點頭道:“大孫就知政制院,三相三參,皆爲院同知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及參知政事。不過這是差遣,沒有品級,朕想想”

說着他皺眉思考起來。 按照宋朝的官制,在元豐改制之前,分爲本官、差遣、散官、勳官、職貼、爵位等等,其中本官就是寄祿官,寄祿官與工資和品級掛鉤,而差遣是沒有品級的。

比如呂夷簡的本官是尚書右僕射,從一品。差遣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沒有品級。職貼爲集賢殿大學士,爵位爲申國公。

這裡面只有本官和爵位有品級,其餘都是榮譽銜之類,最多就是多領一份工資而已。

所以趙駿要是出任知政制院,自身必須要有品級。

因爲對比後世的話,這個職位基本上就是國家總理,肯定要有相應的級別待遇,才能彰顯權威,因此要特別對待。

然而他不可能得到寄祿官,因爲宋代本官必須要入仕纔可以得到,且基本上都有一定資歷年齡限制,不可能有二十來歲就位居一品。

而趙駿並未科舉入仕,哪怕他參加了八月大考,十月成績出來,中了舉人也不行。

因爲宋代舉人不像明清那樣可以做官,除非有特奏名成爲賜同進士,否則還是不能授予官職,所以趙禎才略微爲難。

晏殊見趙禎苦着臉思索,想了想道:“不若先以爵位領知政制院?”

趙禎苦笑道:“那就這樣吧,大孫,以你的血脈,我本應該封爲親王。奈何眼下朕不便幫你入宗室籍,封爵最高只能國公,你就以從一品國公領知政院如何?待你將來有所作爲,能服衆望,朕便加你爲太師,乃至親王皆可。”

按理來說,趙駿既然是宰相的領導,級別應該要比呂夷簡他們高,是正一品纔對。

但正一品的爵位就只有親王,寄祿官則有諸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太尉、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等。

而且這些官職並不常設,常設的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對應的一般就是從一品或者正二品(副宰相參知政事一般是從二品)。

如王曾的官職全稱是門下侍郎兼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封沂國公,其中他的本官就是正二品的門下侍郎,比呂夷簡還要低半品。

呂夷簡只有病得快死的時候,才被趙禎授予正一品司徒,王曾則要死後才被追贈爲正一品侍中。

連郡王都是和國公同一個等級爲從一品,可見正一品官員在北宋,至少生前是不太可能。

趙禎倒也有封正一品的權力,奈何正一品的本官必須要科舉入仕,王爵的話在當時必須要入宗室籍貫,外姓王只能死後追封,唯一的例外是宋徽宗時期的童貫。而現在的宗正是濮王,所以趙禎也沒辦法。

更何況趙駿即便是入了宗室籍,大宋祖制宗室又不能入仕,這就造成了想封本官沒科舉,想封王爵不是宗室,就只能另闢蹊徑,以國公爵位領政制院。

在沒有寄祿官的情況下領總攬全國政務的差遣,估計這也算是大宋頭一遭了。

“可以。”

趙駿也沒有在官職上多做計較,說道:“那政制院暫定成員爲七人,也可以增設候補院士,一旦有人退出就立即補上。”

“候補院士有什麼權力?”

“有建議權和提名權,比如看重哪個官員,認爲可以大用,就提名上來,但需要我來同意。”

“嗯。”

“我希望這些職務都是常定,不能像宰相那樣隨意換來換去,這對於政局來說不穩定,可以暫定爲院士任期爲五年,五年如果有什麼問題,就該罷免罷免,要是沒什麼問題可以繼續,身體出現問題就只能病退了。”

趙駿環顧衆人說道:“另外我認爲以後官員要常設,否則容易出現上任官員還沒開始行政,就馬上被調離,後來者又推翻了前任的政策,會導致政令不穩定的現象,這對於改制不利。”

“這”

趙禎皺起眉頭。

“有什麼問題嗎?”趙駿問。

趙禎想了想,搖頭道:“那就這樣吧。”

“當然了,官家自然有任免官員的權力,但我更希望官家能夠和知制院商議一下。”

趙駿說道:“畢竟這樣的話,更能體現官家維護知制院的決心。”

“好好吧”

趙禎勉爲其難地答應,這又是從他手裡搶了不少權力走。

大宋採取的是流官制度,往往高級官員任期很短,像開封府有183人當過府尹,而北宋才167年,平均每人每任才11個月,短的甚至只有幾天。

如范仲淹的兒子範純禮,當過三次,最長的一次半年,最短的一次不到一個月,三次加起來也才一年。

這樣做爲的是穩固皇權,防止士大夫長時間把持某個部門,對皇權造成威脅。

但缺點也很明顯。

由於流官任期太短,而古時候信息、交通、物資流通等都不發達,一項政令傳遞到全國去,可能要好幾個月的時間。

有的時候舊官纔剛上任不久,正準備大展拳腳,沒多久就被調走,新官上任,又是另外一個想法。

老百姓就在不同的政策下反覆被折磨,反覆被折騰,對於民力來說自然是一種浪費。

所以宋朝對士大夫來說是最好的朝代,工資高福利好,就算犯事也不會怎麼樣。但對於百姓來說,就真是水深火熱,也無怪乎造反起義者是歷朝歷代之冠。

現在趙駿把官員任期加長,官員任免權也從皇帝那拿走,顯然對於皇權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讓趙禎有些不情願。

但趙禎稍微猶豫,最終還是答應。

畢竟對於他來說,現在沒有什麼比改變大宋的歷史,改變靖康恥帶來的威脅更加重要。

“那就這樣。”

趙駿笑道:“以後兩府三司所有的政務全都歸入政制院,我需要了解目前大宋的情況,收納大量的數據以此來做變革。可能有好幾個月都不會有新政策出來,這需要長時間的規劃。”

趙禎想了想就道:“那朕就在宮中設一處做政制院辦公處?不若在大慶殿後閣吧。”

宋代宰相辦公的地點在大慶殿旁邊,叫做政事堂或者都事堂,《東京夢華錄》記載:“入門東去街北廊乃樞密院,次中書省,次都堂,次門下省,次大慶殿。”

大慶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殿外是一個巨大的廣場,史料記載“殿闊九間,庭院中有鍾、鼓樓,可容萬人。”節日、大典、祭祖或接見外國使臣都在這裡舉行儀式。大慶後閣則是舉行儀式,皇帝休息的地方。

所以平日裡大慶殿是不用的,基本上就是浪費在那裡。趙禎一個人住那麼大皇宮,宮中空着的地方很多,不過大慶殿在前宮,且又在兩府辦公之處,更容易發號施令。

趙駿對趙禎的安排沒有異議,說道:“那就大慶殿後閣。”

“如此說來,我大宋馬上就要有新的變化了。”

呂夷簡笑着說道:“老夫還真是期待,這政制院會給大宋帶來什麼樣的新變化啊。”

“大家拭目以待就好。”

趙駿笑了笑道。

“話說回來,駿小子,你都很久沒有跟我們講課了,此次你知政制院,以後就能常來宮中,多講些課,多說一些後世的發展歷程,對我們的增長也都大有裨益。”

王曾提議道。

趙駿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起來,扭頭看向晏殊道:“我也很久沒說大宋笑話了,今天不如來一個?”

聽到這句話,所有人的臉上表情都是一滯,顯然腦子裡想起了不好的回憶。

特別是趙禎,臉色漲得通紅,像是豬肝一個色。

那模樣。

似是變得咬牙切齒了起來。

這小子。

爲什麼總是在雷區蹦達呢?

(本章完)

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第29章 趙禎的果決第465章 藉口有了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76章 趙禎的智慧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第445章 內燃機?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325章 全國性掃黑除惡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第515章 大授銜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507章 萬國來朝(2)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第2章 嫌棄大宋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58章 歷史獨一份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76章 趙禎的智慧第81章 無憂洞第29章 趙禎的果決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413章 大宋的戰爭之王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第80章 所見,所聞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129.第129章 誰幹的?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78章 看看這大宋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318章 李朝覆滅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
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第29章 趙禎的果決第465章 藉口有了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76章 趙禎的智慧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第445章 內燃機?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325章 全國性掃黑除惡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第515章 大授銜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507章 萬國來朝(2)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第2章 嫌棄大宋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58章 歷史獨一份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76章 趙禎的智慧第81章 無憂洞第29章 趙禎的果決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413章 大宋的戰爭之王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第80章 所見,所聞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129.第129章 誰幹的?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第78章 看看這大宋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318章 李朝覆滅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