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

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

大宋慶曆七年十一月,大宋這邊已經到了年底,朝廷開始把重心從各行各業的發展轉移到統計上來。

各個部門緊鑼密鼓地開始統計自己各部門的數據,統計部也入駐到了各個部門,覈算各部門今年的規劃是否已經達標。

數據雖然不能代表一切,可卻能直觀地展現出一個國家的發展速度,以及目前絕大多數百姓的生活狀態。

如今大宋嚴格來算,不能說是一個工業國,應該算是一個半工業半農業國。

因爲當下主要的支柱產業依舊是農業和手工製造業。

鋼鐵產業雖然早就開始佈局,可真正大規模發展還是最近兩年,並且很多地方都處於規劃與修建期。

真正要各路各州都有一定的鋼鐵產業,至少還得好幾年的時間才行。

至於其它紡織業、建築業,也處於從汴梁往其餘路蔓延的狀況,想要全面鋪開,還需要時間。

所以目前大宋的工業產值還談不上高,相當於龐大的農業和手工製造業來說,依舊是微不足道的一個點。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現在是建設期,等到了高速發展期,比如第一批橡膠樹成熟,一切走上正軌,那麼工業能力將直接開始飛躍。

而就在大宋這邊蓬勃發展的時候,此時的周邊各國,卻是情況很不好。

西夏想遣使上貢,俯首稱臣,爲大宋拒絕,連使者都不允許去汴梁,更別說和平談判的事情。

遼國被打得大敗而歸,耶律宗真終究沒熬過這個冬天,在十月份病逝,耶律重元登基,現在被國內局勢弄得焦頭爛額。

越南黎朝在大宋的幫助下復辟之後,由於不得民心,起義者接連不斷,讓越南處於嚴重內耗的階段。

青塘現在已經徹底歸順大宋,瞎氈被賜爲趙姓,一家老小全都遷入汴梁成爲大宋勳貴,河湟谷地如今被改爲西寧州、湟州等六個州郡。

其餘回鶻、吐蕃、黑汗、蒲甘等國,要麼各過各的,要麼遣使大宋,向大宋稱臣納貢,甚至還有內亂不止,疲於奔命者。

唯一還算安寧的就只有大理國了。

大理國一直採取親附宋朝的政策,國內政權被相國高氏一脈把持,國主處於弱勢地位。

但自從宋慶曆四年,大理天明元年高氏廢掉了荒淫無道的大理國主段素興,有一段不大不小的政治風波之後。

平日大多數時間,大理國內都趨於穩定,並且一直通過茶馬古道,保持和大宋之間的政治與貿易往來。

在這種情況下,大理國內倒是頗爲興盛,無災無叛,百姓生活安居樂業,一片寧靜祥和的景色。

這也算是大哥找得好,生活沒煩惱。

至於日本。

日本這些年被大宋半強迫性地打開了國門,開放了石見港口,國內經濟就陷入了崩潰。

大量手工業被宋國的手工製造業給衝擊,很多工匠失業,或者被宋國商人僱傭,或者遷居其它地方,整體經濟形勢被宋國控制。

並且很多地方豪族和國守等掌權者處於半自立狀態,每年只需要向中央繳納貢賦,在自己地方則向來都無法無天。

這就導致中央和地方出現各種矛盾,在前有平將門之亂,後有平忠常之亂的情況下,日本已有內亂之像。

不過唯一的好消息是國內的底層穩定性還算不錯。

受莊園經濟影響,大部分底層平民都是地方豪族和權貴的農奴,猶如魏晉南北朝一樣,底層百姓被困在莊園當中,被主家控制,基本上就不存在自主起義叛亂的可能。

並且大宋不止向日本出口工業品,還出口過剩的糧食,諸如紅薯、玉米、土豆之類在大宋常用於飼料的食物,賣到日本來就能成爲主食。

也因這個情況,日本國內的底層就不太可能反抗。

但同樣的,日本地方豪族與大宋貿易,會增加他們的實力,這些擁有莊園的豪族和地方勢力有人有糧有武器,自然對天皇與藤原家的統治就會形成威脅。

其中實力最強大的就是位於陸奧國的安倍氏以及出羽國的清原氏。

陸奧國位於日本東北地區,爲後世日本的巖手縣、福島縣、宮城縣一帶。出羽國則位於日本北部地區,爲後世日本的秋田縣。

由於這兩個地方在古代都是日本流放囚犯、俘虜蝦夷人的地方,因此關押着很多囚徒。

其中對這些囚徒的管理者就叫做俘虜長。

安倍氏和清原氏就是兩國俘囚長,掌管着這些俘虜罪犯的生殺大權,因而這兩個豪族是兩國最強大的家族。

此刻在大宋慶曆七年十一月九日的上午,安倍氏的家主安倍賴良正在陸奧國的奧六郡自己城池府邸內,招待一名客人。

這個客人的名字叫做清原武,正是隔壁出羽國清原氏的家主。

歷史上朝廷討伐安倍氏,安倍氏擊敗了當地陸奧國的國守藤原登任,藤原家隨即派出源賴義與安倍氏作戰。

安倍氏雖然初期作戰不利,連安倍賴良本人都中箭身死,但兩個兒子隨後穩住局勢,對源賴義展開反攻,差點把源賴義擊敗。

最後還是源賴義派人聯繫了清原武,清原武派出清原家軍隊,幫助源賴義攻破了安倍氏,並且佔領了安倍氏的領土,成爲了出羽和陸奧兩國大豪族。

這就是前九年之役的過程。

而後三年之役則是清原家族自己發生了爭奪權力的內亂鬥爭,於是源賴義的兒子源義家在雙方內鬥的時候介入,一舉平定了清原氏,徹底佔領了陸奧國。

Wшw•t tkan•¢ O

因此按理來說,清原氏也在覬覦着安倍氏的領土,不太可能成爲他的盟友。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

這個例外就是安倍氏背後的宋國力量。

準確來說應該是安倍氏背後的宋國軍械賣家。

雖然出羽國發現了阿仁礦山,其中蘊含的金銀銅礦藏極大。

可問題在於阿仁礦石並不是露天礦山,有一定開採難度,短時間內肯定是沒辦法大量開採。

因此清原氏雖然很有野心,卻無法從中迅速獲利。

反觀陸奧國就不一樣了,自奈良時代開始,陸奧國就是日本有名的金銀銅礦產區。

而且多是露天礦,容易開採。

這裡又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大量的平原區,非常容易積蓄力量割據一方。

所以清原氏和源氏纔會想奪取此地,成爲家族興盛的根基。

在這樣的背景下,宋國商人自然更願意與出手闊綽,家裡有礦的安倍氏做生意。

唯一的問題是宋國商人主要聚集在日本西面的石見地區,走陸路去安倍氏所在的陸奧國要穿過十個國,路程達一千公里。

走海路的話就更遠,要穿過津輕海峽,從北海道與本州島之間繞過去才行。

因此交通非常不方便。

直到前些年越後國西面的島嶼佐渡島上有金礦被發現,大量宋國商人云集,就給了安倍氏一個機會。

安倍家族隨即與出羽國的清原氏和越後國的國守橘爲仲達成協議。

安倍氏的馬車會帶着金銀銅等礦產前往出羽國和越後國的港口與宋人交易,清原氏與橘爲仲將得到一定比例的稅收。 這樣大家都有利可圖,慢慢的也結成了盟友。

今日安倍賴良邀請清原武過來,就是要商量自立爲王,成爲一方霸主的事情。

安倍家居住在奧六郡的膽澤城,說是城池,但其實外圍的城牆就是一圈土牆,城內到處都是狹小逼仄的小木屋。

唯有安倍家有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唐朝風格的庭院。

不高,因倭人矮小,平安時代的平均身高在1米5左右,因此庭院院落也不過才三米多的高度。

即便如此,對於安倍賴良和清原武這兩個一米五的小矮子也已經是超級大房子。

此刻兩人盤膝而坐,旁邊有侍女給他們烹煮從唐朝學來的茶藝,屋外庭中的院落各種花草園林也有從唐朝學來的園藝技術修剪,美輪美奐。

“安倍殿不愧爲陸奧第一豪族之主,家中院落恢弘,頗有盛唐之風啊。”

清原武頗有點羨慕地看着這院落。

雖然他也是出羽國豪族,可出羽國無論是人口還是地盤亦或者錢財都不如陸奧國,他自然也沒這個實力建那麼大的宅子。

“清原殿說笑了,跟閣下比起來,我還是差得很遠。”

安倍賴良親自把茶端到了清原武面前,隨後揮揮手,侍女就弓着身離開。

等侍女走後,安倍賴良才又說道:“不知道清原殿對現在的朝廷局勢怎麼看?”

清原武諱莫如深地道:“朝廷的局勢,又豈是我們能夠說的?”

安倍賴良卻笑道:“朝廷無道,索取過度,我陸奧每年貢賦繁多,人人苦不堪言啊。”

清原武忙道:“請閣下慎言。”

相比於安倍賴良的膽大包天,他可不敢亂說。

畢竟現在安倍賴良並沒有明着反叛,只是以各種藉口或少納貢賦,或乾脆不納而已。

朝廷暫時也沒有把他定性爲反賊,因此清原武纔會與他打交道。

不然的話恐怕就得審時度勢一番了。

“沒什麼好害怕的。”

安倍賴良卻平靜地說道:“這是事實,事實還不讓人說嗎?”

清原武訕笑道:“安倍殿兵強馬壯,手下都有唐人的武器鎧甲,自然有與朝廷抗衡的勇氣。”

“就是不知道清原殿有沒有采購唐人武器鎧甲的意思。”

安倍賴良說道。

“哦?”

清原武頓時來了興趣,問道:“安倍殿願意爲我引薦唐人?”

他們說的唐人其實就是宋國商人。

日本上層權貴雖然不與宋國官方往來,但他們的渠道信息更廣,自然知道如今中原王朝早就已經從唐朝變成宋朝。

但日本下層百姓和中下層權貴的消息就比較閉塞,或者說哪怕是知道了現在換了王朝,也由於以前的習慣,還是把他們稱呼爲唐人。

就如同日本這個國家早在唐高宗李治時期就自號爲日本,在《新唐書》中有記載,可中原王朝的人卻不會說他們是日本人,而依舊會習慣性把他們稱呼爲倭人一樣。

只有趙駿這個後世人反而因習慣問題不稱呼他們爲倭人,而是日本人。

“就看清原殿有沒有這個興趣了。”

安倍賴良說道。

清原武頓時露出思索的表情。

他自然明白安倍賴良的意思。

安倍家作爲陸奧大族,但卻不是陸奧國的主人。

至少在名義上,陸奧國由國守藤原登任執掌,他缺乏大義名分。

一旦朝廷剝奪了他俘囚長的官方身份,那麼安倍家就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是從高高在上的俘囚長一夜之間跌落塵埃,淪爲普通平民。

二是造反起義,割據一方,真正成爲陸奧國的主人。

顯然最近幾年安倍家不再上繳貢賦,就說明他們要走第二條路。

可作爲一個地方豪族,相比於朝廷的實力還是太薄弱。

哪怕安倍家擁有數千兵馬,在全國豪強當中絕對是第一梯隊的存在,也不可能與朝廷爲敵。

所以他就必須要有外援。

如果能夠拉他們清原家下水,以兩家的實力,不敢說殺入平安京,取代藤原氏。

割據出羽和陸奧,做一個地方諸侯王還是沒什麼問題。

如果背後再有宋國撐腰,給予他們足夠的武器裝備的話,那說不準能做更大的事情了。

現在的問題是,就看清原武願不願上他的賊船。

清原武沉吟了許久,這才低聲說道:“我想知道,唐人有多少武器甲冑?”

“陸先生,我的朋友想知道,你們有多少甲冑。”

安倍賴良望向後方的屏風。

屏風後面鑽出一個人影出來,笑着說道:“你們要多少就有多少。”

清原武目光看去,就看到這是個高大的身影,穿着絲綢華服,比他還高一個半腦袋,宛若一個巨人。

雖然這個人說着一口還算流利的日語,但用腳指頭想,都知道這是位唐人。

因爲清原武之前也見過幾個宋國商人,那些人的普遍身高都比他高一兩個腦袋,他們日本人卻少有那麼高大的身軀。

“這位是?”

清原武問道。

“我叫陸朝,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宋國商人而已。”

那足足有一米七二,在二人面前像個小巨人一樣的陸朝低頭俯瞰着他們,露出一臉和善的微笑。

模樣像是一名大人,在見兩個孩子。

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59章 三易回河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47章 晏殊迴歸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第507章 萬國來朝(2)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第325章 全國性掃黑除惡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93章 解試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第395章 吹進攻號!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59章 三易回河第508章 萬國來朝(3)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第77章 出宮,刺青第52章 請罷呂夷簡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第489章 授銜評級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454章 幽燕路發展規劃,與世家談談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第525章 沿途的風景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
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59章 三易回河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47章 晏殊迴歸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第507章 萬國來朝(2)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第325章 全國性掃黑除惡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93章 解試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第395章 吹進攻號!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59章 三易回河第508章 萬國來朝(3)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第77章 出宮,刺青第52章 請罷呂夷簡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第489章 授銜評級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454章 幽燕路發展規劃,與世家談談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第525章 沿途的風景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