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豬油蒸雞蛋

小孩喝完羊奶羹之後,舔了舔嘴,繼續沉默。

雪主動又端來一碗,冷着臉讓他慢點喝,小心燙。

小孩擡頭看了雪一眼,繼續把臉埋在碗裡當小狗狗。

他旁邊的藺贄直接端着鍋喝,完全就是一隻貪食的大狗。

又喝了一碗,小孩摸摸肚子說“夠了”。藺贄卻完全不知道何爲節制,直到朱襄說要趕緊出發,否則城門關了,他才遺憾地放下鍋。

朱襄先幫小孩擦乾淨長了一圈子奶鬍子的臉,然後丟給藺贄一方帕子“別用袖子擦臉,衛生習慣不好,教壞孩子。”

藺贄嘀咕“你過得比我還精緻好了,馬車早就已經準備好,我們出發。”

朱襄再次把小孩抱到懷裡,回頭對雪道“別擔心,我見到她肯定好好罵她一頓”

雪抿了一下嘴,對藺贄屈身道“良人就託付給藺君子了。”

藺贄笑話道“朱襄,你妻不信你”

“哼。”朱襄瞪了藺贄一眼,氣沖沖往門外走。

藺贄笑着跟上。

雪在目送兩人離開後,才幽幽長嘆了一口氣,吩咐家僕收拾桌子。

朱襄抱着孩子登上馬車,路上問孩子姓甚名誰。

可能年紀尚小,小孩只閉着嘴搖頭,沒有回答。

朱襄便做了自我介紹,藺贄順帶嘲笑了一下朱襄當初病成了一把骨頭去敲自家門的慘狀。

朱襄本不想告訴年幼的孩子自己和其母親的糾葛。但藺贄嘴快,他沒攔住

之後他又想,雖然他很可憐這個孩子,但以自己和長姐的糾葛,如果長姐不肯要這個孩子,他肯定只會將這個孩子送給其他人養。

孔老夫子說得對,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何況自己滿肚子的不合時宜,勉強養這個孩子說不定還會給這個孩子未來帶來禍端。

健康且年幼的男孩,無論什麼時候都不缺收養的好心人。這個便宜外甥還是交給藺家人另尋一家可靠的富戶更適合。

所以,無論這個孩子是否能聽懂藺贄的話,他總該好好將自己不能收養的原因告知他。

小孩的表情很木訥,看不明白他是否聽懂了藺贄的話。

車廂內很快陷入尷尬的寂靜,連活潑的藺贄都不由閉上了嘴。很快,車廂內除了馬車晃動的聲音和馬蹄的噠噠聲,只剩下三人的呼吸聲。

藺贄閉上眼假寐,小孩也閉上了眼,只有朱襄看着車窗外走神。

趙國經歷了兩任明君的耕耘,邯鄲城早已經成爲千丈之城萬家之邑,十分繁華。

只是朱襄剛進邯鄲城的時候,正好在如今的趙王之父趙惠文王執政的最後一兩年。那時候,邯鄲雖繁華,但街上多胡服佩刀走馬之人,少華服珠光寶氣之人。

趙惠文王去世,趙威後聽政期間,邯鄲的變化也不多。待趙威後崩逝後,邯鄲城內的變化就一日快過一日,奢靡之風漸起。朱襄每次進城送田莊的貨物與藺家時,都能肉眼可見地看到這些變化。

馬車像是碾到了路上的石塊,猛烈晃動了一下,將車窗的窗簾晃下了一半。

朱襄沒有撩起簾子,也開始閉目養神。

約一個時辰後,馬車停到了一處獨門豪宅旁。

獨門豪宅門扉大開,正有人來來往往運送物品。藺贄給護衛使了個眼神,護衛上前詢問這家人的事。

“這家啊好幾天前就搬走了,現在這宅院已經被我家主人買下。”那指揮人搬運東西的老僕回答道,“貴人可是要要尋之前那家人我家主人也不清楚,我們是從伢子手中買的宅院,或許伢子知道。”

朱襄抱着孩子下馬車時,正好聽到老僕的回答。

小孩瘦小的手抓緊了朱襄的衣襟,猛地轉頭看向老僕。

他一雙明亮的眼睛瞬間蓄滿了淚水,眼淚大顆大顆地從眼眶溢出。每落下一滴眼淚,他的眼眸就黯淡一分。

之前小孩在朱襄家裡哭得歇斯底里,朱襄以爲他又要哭鬧。誰想小孩只是瞪大着空洞的眼睛靜靜地流着眼淚,甚至連哭泣哽咽的聲音都未曾發出。

朱襄心頭一跳,趕緊將小孩哭泣的臉輕輕按在懷裡,上前幾步找到正探頭探腦看熱鬧的隔壁人家“老丈,你可瞭解那家人”

朱襄一邊詢問,一邊從袖袋中掏出幾枚刀幣塞到老丈手中。

看熱鬧的老丈將刀幣揣進袖口,道“瞭解,那家人在的時候可熱鬧,怎麼不瞭解我和你說啊,那家原本住着的商人老做虧本生意,愁得都要賣房子了,結果突然娶了一個有錢的寡婦,一下子就開始擺闊了。”

朱襄“”有錢的寡婦難道是我姐先前嫁的富商死了,我姐繼承富商的遺產養了個小鮮肉

老丈本就藏不住話,得了錢之後說別人家閒話更沒有心理負擔,立刻嘰裡呱啦說了一堆話。

他開口時,其他鄰里也湊上來一同閒扯,不需要朱襄給錢,就把那家人的情況說得七七八八。

“那家人不知道走了什麼好運氣,新娶的寡婦是又漂亮又有錢,可惜有個傻兒子。”

“對啊,那個小孩日日鬧騰,還揚言要殺了那商人。那小孩有兩三歲嗎連走路都走不穩就這麼暴戾”

“這麼小的孩童能懂什麼肯定有人在他耳邊嚼舌根子。”

“說不定是那美豔寡婦先前嫁的富商的宗族她帶走了那麼多錢,先夫的宗族肯定不樂意。”

“你們老說那小孩不好,我看那小孩也蠻可憐。剛搬來的時候還長得挺敦實,前些日子我見到他,又瘦又髒好像是路邊的野孩子。聽說他阿母已經不管他,連家中的下僕都嫌棄他。”

“當然嫌棄啊,誰不嫌棄”

“但還是蠻可憐啊。小孩子懂什麼他才那麼點大,好好教唄。哪有孩子天生就聽話的”

“這倒也是。說白了也是那寡婦嫁了新夫就忽視了幼子的緣故。”

街坊鄰居你一句我一句,最後變成了聚衆聊天,完全把朱襄忽視了。

朱襄抱着孩子離開聚在一起嘮嗑的人羣,回到了馬車上。

他已經明白了大致情況,接下來如何尋找春花,只能拜託藺贄了。

朱襄低頭看着懷裡的孩子。懷裡的孩子不知道聽沒聽懂那羣人的話,眼淚沒再流了,只是表情十分呆滯。

戰國時沒什麼寡婦不能嫁人的壞風俗。相反,因爲孕婦生產死亡率極高,所以在民間,生過一胎寡婦非常受歡迎。

春花可能是在前任丈夫死後,拿着前任丈夫的遺產嫁了新人。她有錢又漂亮,還生過兒子,周圍街坊鄰居都羨慕這家商人娶新婦娶得好。

至於那牴觸繼父的小男孩,一個滿口喊打喊殺的熊孩子,就算看在他幼小的份上對他有着幾分憐惜,在他的母親在外哭訴過幾次之後,周圍人對其的憐憫也不多了。

朱襄不知這件事的全貌,但對街坊鄰居的話保持懷疑。

街坊鄰居怎麼會知道獨門豪宅中的事那小孩罵人的聲音能有多大,讓門外的人都能聽到

小孩的惡評,肯定是這家人自己傳出來。有幾分真幾分假反正他對春花有着深深的厭惡和偏見,他不信春花在這件事中的純潔無瑕的受害者身份。

春花能將孩子丟棄給曾經被她丟棄並差點害死的自己,信中還一副頤指氣使的語氣,沒看見絲毫對自己的愧疚。這一副做派就證明朱襄的偏見恐怕不是偏見。

“我真的被丟棄了,是嗎”小孩揉了揉哭腫的眼睛,終於發出了哽咽的聲音,“她嫌我麻煩,不要我了。”

朱襄拍拍小孩的腦袋,道“不是你麻煩,是她麻煩。你阿母不是什麼好人,不要爲她做的壞事懷疑你自己不好。我曾經也被她丟了,她做這種事不是第一次。”

小孩沒說話。

朱襄本來想用自己的經歷,安慰這個終於意識到自己被丟棄的小孩。但或許是孩子年紀太小,沒聽懂朱襄的安慰,表情絲毫看不出來被朱襄安慰到的樣子。

朱襄十分頭疼。他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這個比他當年被丟棄時,還年幼得多的孩子。

還好,不一會兒,藺贄回到了馬車,打破了馬車中尷尬的氣氛。

“他們已經走了三四日,我已經派人去找那個伢子。”藺贄道,“走了三四日才把孩子丟你門口,她真是鐵了丟孩子的心。我們先回去,等有了進一步消息,我再來告訴你。”

朱襄垂着頭道“謝謝,麻煩了。”

藺贄拍了拍朱襄的肩膀“你和我客氣什麼真要客氣,下次我來你家吃肉。”

朱襄勉強擠出笑容“好,你不用帶肉,吃我家的。”

藺贄開心道“說定了。”

他看向朱襄懷裡的孩子“你要收養他嗎”

朱襄嘆氣“看到他,總想起當時的我。我問問雪,雪如果同意我就收養,是以雪的心情爲重。”

藺贄失笑“別的人家都是以子嗣傳承爲重,你真奇怪。”

朱襄道“我一直很奇怪,你現在才發現嗎”

藺贄道“早就發現了。只是有些奇怪的地方,還是改一改吧。”比如太看重別人的生命,連戰場都不肯去。

朱襄苦笑“改,一定改,正在改。”

藺贄再次失笑。

朱襄嘆氣。

藺贄笑完之後,安撫道“雖然你改了那些奇怪的地方纔能當官吏,不過不改也無事,我和我阿父能護着你,你現在這樣也不錯。”

朱襄只苦笑着說謝謝,沒有多說。

他調整了一下懷裡抱着孩子的姿勢。小孩又重新閉上了眼睛,好像哭累了。

藺贄看着朱襄懷裡的孩子,眼中充滿憐惜“雪若不想養,我今日就把他帶回家暫時養着,慢慢給他找收養的人家,免得你夫妻吵架。”

朱襄嘟囔“我和雪從不吵架。”

藺贄嘲笑“是啊,雪聲音稍稍拔高一點,你就開始唯唯諾諾道歉,一點氣概都無。”

朱襄閉嘴裝沒聽見。

回城時因路上車輛不多,速度更快一些。

雪一直披着衣服在門口一邊納鞋底一邊等着,一聽到馬車的聲音,她就把針線活丟一邊上前迎接。

見朱襄抱着孩子下來,她的臉色立刻黑透了。

“我們到的時候,春花已經走了好幾日。”朱襄進門後,簡略地將事情告知雪。

藺贄知道朱襄大概又要在雪面前失了顏面,爲了不讓好友難堪,故意避開,在門外馬車中等朱襄和雪商量好再去叫他。

雪眉頭一橫“然後”

“然後、然後”朱襄陪着笑臉道,“我看這個孩子挺可憐,我們能不能”

朱襄話未說完,就被雪高聲打斷“良人你還記得春花曾經做過的事嗎阿父阿母勞累而亡,你也悲傷病倒,她居然捲走家中所有財物離開,與阿父阿母不孝,與你不悌。如此不孝不悌之臧獲,你還要養她的兒子”

臧獲是對奴婢的賤稱,在這個時代是很粗俗的髒話。

雪都氣得罵髒話了,捂着懷中孩童耳朵的朱襄立刻點頭哈腰賠不是“是我的錯,是我的錯,你別生氣。常人都說外甥肖舅,他長得太像我,又和我一樣被丟棄,我就難免共情不養不養,我們不養春花的孩子,我這就讓藺禮把他帶走”

朱襄話未說完,雪一把抓住了朱襄的胳膊“等等,什麼外甥肖舅有這說法”

“啊,有。”朱襄愣住,解釋道,“孩子是生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長相應該和生母相似。只是男女有別,除非男生女相,否則那孩子肯定與自己生母同父同母的兄弟長得更爲相似。”

“讓我仔細看看。”雪一把將孩子從朱襄懷裡搶走,第一次仔細端詳這個小孩的臉。

之前她得知小孩是春花所生,一直心懷不滿,沒有好好打量過這個孩子的相貌。

小孩被迫直視雪,露出了驚恐的神色。

“確實像。”雪的神情緩和。

她將孩子放在地上,自己蹲在地上再次仔細上下打量,還把孩子轉了幾圈。

小孩朝朱襄露出求助的神情。

他這個求助的神情剛露出來,雪就噗嗤笑出聲“果真像。”

朱襄疑惑“雪,你這是不生氣了”

雪道“他長得像你,我就不氣。”

見雪的情緒變得這麼快,朱襄有點怕。

“不生氣就好,不生氣就好。我現在就把他抱走。”朱襄試圖抱起小孩,被雪打了一下手背。

雪護住孩子道“這孩子,我養了。”

朱襄的表情有些傻“啊”

雪解釋道“他長得像你,我們養他,他以後就是我們兒子。良人,我想養一個長得像你的孩子。”

雪擡起頭,表情十分認真。

朱襄瞬間臉紅透了。他也蹲下來,不好意思道“嗯那、那好,我們養。”

雪開心地笑了,她輕輕撫摸了一下小孩的頭髮,道“來,叫一聲阿父阿母。”

小孩看了一眼雪,又看了一眼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的朱襄,嘴脣翕動,發出微不可聞的聲音。

雪把小孩轉過身,面向着朱襄道“怎麼這麼小聲快,快叫一聲阿父。”

小孩先垂着頭,小拳頭握緊,然後猛地擡頭,帶着哭腔高喊道“我是秦王之玄孫,秦王孫公子異人之子嬴政我不要認別人爲父,我不能認別人爲父”

喊完之後,小孩或許今日所受刺激太多,小小的身子一軟,暈厥了過去。

朱襄將小孩接住,傻眼。

夫妻倆蹲在地上面面相覷。

雪聲音顫抖“良、良人,他說什麼他是在說胡話,是說胡話吧不不不,也可能是我聽錯了。”

雪不斷揉着自己的耳朵,滿臉不敢置信。

朱襄嘴張張合合,“阿巴阿巴”了半天,終於擠出了正常的話“贏嬴政我外甥是嬴政我姐是趙姬不對,我姐明明叫春花啊”

朱襄懷抱着他暈倒的外甥,眼皮子一翻,也暈了過去。

哎喲我的老天爺啊,我的外甥是秦始皇嬴政,正常人誰受得了這個驚喜

暈了暈了,咕嚕

“良人良人你怎麼良人”

雪發出了彷彿女高音般的尖叫,嚇得在門口偷聽的藺贄一腳踹開門,趕緊衝了過來。

經過短暫的黑暗,嬴小政再次來到了這個房間。

房間不大,屋內只有一張木桌和一個坐墊。一箇中年男子的虛影坐在桌前,單手撐着下顎,閉目沉睡。

那男子頭戴通天冠,身披素色玄衣,只紅色下裳上繡着黑青相間的花紋,看上去十分樸素。

嬴小政走到中年男子身旁跪坐,如同一團漿糊的腦袋迅速變得清醒而睿智。

與此同時,他的眼神也逐漸變得悲哀和痛苦。

不知道從何時起,每隔十日,嬴小政沉睡之後就會來到這個房間,見到這位閉目小憩的男子的虛影。

只要靠近這位男子的虛影,他的頭腦立刻就會變得如成年人一樣聰慧清醒,並且可以“翻閱”這位男子的記憶碎片。

這位男子是“未來的自己”,已經登基爲王,統一天下爲皇帝,正巡遊天下的“秦始皇”。

嬴小政原本欣喜若狂,認爲這是天賜的神通。但很快,他就發現,這可能不是什麼賜福,而是詛咒。

桌上有滴漏計時。嬴小政每次能在房間內待半個時辰。在這半個時辰中,他學識淵博,思維敏捷,以爲自己無所不能。

但當他離開這個房間,在現實中醒來時,那些智慧就如同潮水般褪去,他又變回了那不到兩週歲的無知孩童。

而潮水留在孩童腦海中的痕跡,不但沒讓他比別的孩童聰慧,反而讓他變得更加愚蠢魯莽。

孩子總是容易自大自滿,總是稍稍有一點能力就以爲自己無所不能。

嬴小政離開這個房間之後,就立刻變成了這樣自以爲是的愚蠢孩童。

他不再唯阿母的話是從,他不再聽信大人們不走心的謊言,他不再在遇到難受的時候乖乖忍耐;

他勸阿母潔身自好,他威脅那與阿母私通的商人掂量清楚阿母和自己的身份,他訓斥那些欺他年幼而輕辱他的奴僕;

於是他捱了惱羞成怒的阿母狠狠一巴掌,於是那商人當着他的面與阿母苟且以嘲笑他,於是那些奴僕們在主人的縱容下開始剋扣他的生活;

然後他性格越來越暴躁,越來越難以與周圍的人相處。

嬴小政不斷對別人訴說自己的身份,但所有人都嘲笑他異想天開。

他的父親已經拋棄了他,不會接他回秦國。他現在在趙國的身份還不如一普通庶民,因爲庶民不會因爲趙國和秦國不和而殺他泄憤。

連他的阿母也這麼說,並且與商人密謀逃亡,以免被他連累。

嬴小政偷聽到了此事,在夢中進入了有着未來自己虛影的房間後,知道他的愚蠢將自己逼到了生死邊緣。

一個不到兩週歲的孩童絕無可能獨自生存,而且待在阿母身邊也是他唯一證明自己秦國王室子弟身份的辦法。

這時候他只能示弱喚起阿母的慈愛,才能免於死亡,才能在未來回到秦國,去延續他夢中的壯舉,甚至比夢中的自己做得更好。

可一旦離開了夢中的房間,嬴小政所有深思熟慮都變成了孩童對母親將要拋棄他的惶恐,行爲變得更加歇斯底里。

於是惡性循環,他的親生母親對他更加厭惡和懼怕,甚至找了巫來替他驅邪。

嬴小政曾洋洋自得,他既然已經知道了未來,便一定能改變未來,改變那些“未來的自己”曾經走過的彎路經受過的痛苦遭遇過的背叛。

比如他的阿母將對他造成的傷害,他也一定可以改變。

現在的阿母對他那麼好,他只要也對阿母好,並嚴格篩選靠近阿母的人,哪怕阿母將來也會有男寵,阿母也不會拋棄他。

嬴小政並不在乎阿母有男寵的事,他只在乎唯一的阿母能不能如現在一樣對他好。

他也確實改變了未來他現在就被拋棄了。

“抱歉,我好像無法成爲你了。”

嬴小政哭着向未來的自己道歉,身體佝僂蜷縮成一小團,緊緊靠在未來的自己身邊,就像是依靠着自己唯一的親人。

被藺贄一盆水澆醒的朱襄蹲在牀頭,皺着眉看着在夢裡不斷哭泣的嬴小政發愁。

哎喲我的老天爺啊,我外甥不是普通的人類幼崽,是始皇崽啊

始皇崽

朱襄心裡對長姐春花酸透了。

這人怎麼這麼好命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是不是

愁眉苦臉的朱襄端着一碗豬油蒸雞蛋,在雪十分無語的眼神中對着始皇崽不斷扇風,試圖用食物的香氣把始皇崽從噩夢中拉回來。

嬴小政還真被香醒了。

他一邊哭一邊睜開眼睛,肚子咕嚕嚕叫“餓”

朱襄失笑“餓了就吃。”

嬴小政利落地從牀上爬起來,拿起小木勺,就着朱襄端着的碗開始吃蒸雞蛋。

滑嫩的蒸雞蛋入口即化,嬴小政幸福地眯起了眼睛。

至於在夢中哭着說對不起的事,顯然他已經在豬油蒸雞蛋的美味中全忘在腦後了。

畢竟他不是始皇帝,只是一隻走路都搖搖晃晃的始皇崽。

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170章 擺事實證據第166章 不如回南秦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第246章 秦王政養兒第213章 過年慶典日第151章 子楚臉上粉第67章 燕趙邊軍酒第15章 香滷豬內臟第202章 敵友相送別第243章 是儒家聖王第181章 舅母竹篾條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24章 白水煮豆飯第263章 楚王啓殉楚第96章 桌上茶水痕第165章 直轅戰意義第21章 果醬蒸蛋第180章 新鮮全魚宴第13章 新鮮生土豆第233章 船遲打頭風第162章 李牧的名號第157章 守孝豆腐乾第81章 水患後釘螺第96章 桌上茶水痕第93章 友人慶祝酒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178章 溫酒打邊爐第132章 蛇蛙南瓜子第25章 野兔野狐鴉第243章 是儒家聖王第148章重騎兵糧草第258章 荀子獻計謀第198章 始皇崽遊記第56章 蔗糖蒸橙子第189章 李牧反制策第258章 荀子獻計謀第142章 荷葉時令菜第73章 秦王叵測心第261章 李牧激將法第264章 楚王啓安葬第40章 茱萸土豆粉第177章 泡白菜蘿蔔第203章 身後事熱鬧第149章 瓦罐煨蓮藕第71章 趙歌謠鵲鳥第229章 爲庶民投秦第54章 涼水硬幹糧第139章 豆花燒腦花第45章 油酥滷雞鴨第61章 棉花地花蕾第90章 鹹菜薰香腸第37章 落雪裹塵泥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第181章 舅母竹篾條第90章 鹹菜薰香腸第141章 子楚手中箭第260章 張良又一策第201章 兩楚救民事第247章 太子抓週宴第260章 張良又一策第36章 牢門鎖鑰匙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80章 闢水蠱神藥第211章 閒談科舉路第220章 將老當益壯第157章 守孝豆腐乾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170章 擺事實證據第236章 長平郡死戰第140章 白菜糞肥泥第202章 敵友相送別第223章 炊餅湯泡飯第151章 子楚臉上粉第146章 空蕩蕩酒壺第112章 蕪菁蘆菔菘第130章 對東甌好意第59章 酸薺菜魚湯第55章 荷葉叫花雞第223章 炊餅湯泡飯第156章 始皇崽墨痕第181章 舅母竹篾條第45章 油酥滷雞鴨第1章 羊奶稻米羹第163章 衝鋒輕重騎第145章 朱襄手中棍第251章 分別待團聚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161章 公子啓酒壺第52章 豆葉小米粥第244章 大梁護城河第71章 趙歌謠鵲鳥第162章 李牧的名號第6章 黃米紅棗糕第165章 直轅戰意義第82章 補藥雞蛋湯第143章 出城小矮馬第154章 始皇崽頭槌第152章 始皇崽論文
第70章 李牧壇中酒第170章 擺事實證據第166章 不如回南秦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第246章 秦王政養兒第213章 過年慶典日第151章 子楚臉上粉第67章 燕趙邊軍酒第15章 香滷豬內臟第202章 敵友相送別第243章 是儒家聖王第181章 舅母竹篾條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24章 白水煮豆飯第263章 楚王啓殉楚第96章 桌上茶水痕第165章 直轅戰意義第21章 果醬蒸蛋第180章 新鮮全魚宴第13章 新鮮生土豆第233章 船遲打頭風第162章 李牧的名號第157章 守孝豆腐乾第81章 水患後釘螺第96章 桌上茶水痕第93章 友人慶祝酒第144章 藺贄新田律第178章 溫酒打邊爐第132章 蛇蛙南瓜子第25章 野兔野狐鴉第243章 是儒家聖王第148章重騎兵糧草第258章 荀子獻計謀第198章 始皇崽遊記第56章 蔗糖蒸橙子第189章 李牧反制策第258章 荀子獻計謀第142章 荷葉時令菜第73章 秦王叵測心第261章 李牧激將法第264章 楚王啓安葬第40章 茱萸土豆粉第177章 泡白菜蘿蔔第203章 身後事熱鬧第149章 瓦罐煨蓮藕第71章 趙歌謠鵲鳥第229章 爲庶民投秦第54章 涼水硬幹糧第139章 豆花燒腦花第45章 油酥滷雞鴨第61章 棉花地花蕾第90章 鹹菜薰香腸第37章 落雪裹塵泥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第181章 舅母竹篾條第90章 鹹菜薰香腸第141章 子楚手中箭第260章 張良又一策第201章 兩楚救民事第247章 太子抓週宴第260章 張良又一策第36章 牢門鎖鑰匙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80章 闢水蠱神藥第211章 閒談科舉路第220章 將老當益壯第157章 守孝豆腐乾第212章 信陵君醉言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170章 擺事實證據第236章 長平郡死戰第140章 白菜糞肥泥第202章 敵友相送別第223章 炊餅湯泡飯第151章 子楚臉上粉第146章 空蕩蕩酒壺第112章 蕪菁蘆菔菘第130章 對東甌好意第59章 酸薺菜魚湯第55章 荷葉叫花雞第223章 炊餅湯泡飯第156章 始皇崽墨痕第181章 舅母竹篾條第45章 油酥滷雞鴨第1章 羊奶稻米羹第163章 衝鋒輕重騎第145章 朱襄手中棍第251章 分別待團聚第99章 紅燒江鱸魚第161章 公子啓酒壺第52章 豆葉小米粥第244章 大梁護城河第71章 趙歌謠鵲鳥第162章 李牧的名號第6章 黃米紅棗糕第165章 直轅戰意義第82章 補藥雞蛋湯第143章 出城小矮馬第154章 始皇崽頭槌第152章 始皇崽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