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

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

魚死網破!

孫堅下意識的握緊了拳頭。

袁術太狠了!

自刎淮陵,將孫堅拒受十二軍令宣告天下。

這是要壞孫堅名聲啊!

如今局勢,兩帝同天。

而袁術沒有稱帝,稱不上漢室叛逆。

孫堅是不能以袁術叛漢自立的名義來脫離袁術的。

袁術是劉陔賜封的九江公,而孫堅又是袁術的麾下大將,名義上孫堅是歸屬於劉陔且受袁術節制的。

孫堅想叛袁術,是不能公然反叛的。

除非孫堅得到劉協和劉陔任何一方的賜封,才能取得道義上的優勢。

孫堅原本的想法,是取得江東諸郡之後軟禁袁術,然後對外以袁術的名義行事,徹底掌控江東諸郡。

屆時。

孫堅就有資格跟劉協和劉陔談條件,順理成章的成爲江東之主,而不會讓名聲受損。

然而,孫堅的想法雖然很好,但這局勢的變化卻不由孫堅做主。

如今的江東諸郡,孫堅只掌控了吳郡和丹陽郡,會稽郡有王朗和嚴白虎,豫章郡有華歆,廬江郡大半都歸附孫堅,但依舊有陸康在皖城頑抗。

只要給孫堅時間,孫堅是可以蕩平江東諸郡的勢力的。

但偏偏,鄭平不想給孫堅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孫堅一旦去淮陵,以陸康的手腕很快就會再次執掌廬江郡全境。

若不去淮陵,袁術就會魚死網破。

屆時。

孫堅的名聲不會比呂布強!

袁術雖然屢戰屢敗,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袁氏門生故吏,可不會去依附一個對袁術見死不救的孫堅。

十二軍令,這是陽謀。

鄭平算計的就是孫堅是爲了名聲而救袁術還是不顧名聲執意扼守江東。

爲了名聲,孫堅在江東的努力就成了泡影。

不顧名聲,孫堅即便打下了江東諸郡,也只是一個背恩負義之輩,還得背上一個逼死舊主的惡名,以及袁術子侄親族門生故吏的憎恨。

沒有稱帝的袁術,還沒到衆叛親離的地步。

孫堅不敢跟袁術賭命!

“黃將軍,你誤會了。”孫堅堆起笑容,辯解道:“只因皖城即將被攻下,本將一時之間難以取捨,想着可以攻下皖城後再去淮陵。”

黃猗冷哼:“區區一皖城,留一大將在此就可以了。那陸康難道還敢出城嗎?”

“孫將軍,岳丈只給了十天時間。十天後,孫將軍若還不能抵達淮陵,這後果,你承擔不起!”

孫堅心中萬般惱怒,但此時也不敢過分得罪黃猗,陪笑道:“黃將軍放心。本將已經在整肅兵馬了,明日就出發去淮陵。”

“你放心,十日內,定然抵達淮陵城下,替袁公擊退關羽!”

“策兒,請黃將軍去別帳休憩,莫要怠慢了。”

孫策領命,邀請黃猗去別帳。

黃猗也不逗留,轉身就走。

砰的一聲。

孫堅一拳砸在身前的桌上。

“數月之功,功虧一簣了。”

見孫堅鬚髮皆張、怒氣滿胸,諸將亦是心中苦悶。

“主公,不如舍了袁術。”祖茂惡狠狠地道:“袁術想死,就讓他自己去死。”

程普卻是搖頭:“主公雖然打下了吳郡和丹陽郡,但兩郡的官吏,大部分都是因爲袁氏的名望才依附主公的。”

“這個時候捨棄袁術,吳郡和丹陽郡不穩,主公在江東就難以立足了。”

孫堅雖然是吳郡豪族,但比起江東的士族豪強而言,孫堅的出身和名望,不足以讓這些豪強士族支持孫堅。

打城池容易,治理城池難。

整個江東,如今除了廬江周氏跟孫堅結善,大部分的世家豪族就沒有幾個是支持孫堅的。

不僅不支持,還可能因爲孫堅攻伐城池,而對孫堅有怨恨。

沒有汝南袁氏的名望在,孫堅在這江東,也不過是許貢、嚴白虎之流。

鄭平助劉備定青州,那是拿出了大量的利益跟青州的士族豪強進行交換的。

孫堅,除了能打,還能拿出什麼利益來交換?

黃蓋道:“主公,我等真的要去淮陵嗎?數月之功,毀於一旦。去了淮陵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回來。”

“關羽可不是個容易對付的。”

“淮陵城小,關羽圍而不攻,卻故意放十二道軍令來召主公,擺明了是想圍點打援。”

“主公若去,豈不是中了關羽奸計?”

韓當也道:“若主公擔心吳郡和丹陽郡不穩,可暫時固守吳郡和丹陽郡,結善士族,徐圖他郡。”

頓時。

帥帳諸將議論紛紛。

有勸孫堅北上救袁術的,有勸孫堅自立的,也有勸孫堅假裝沒得到軍令的。

正犯難的時候,人報舒縣周瑜籌措糧草到來。

孫堅連忙召周瑜入帥帳,詢問對策。

“十二軍令?”

“誰這麼無恥,讓袁術用這等噁心人的計策。”

周瑜驚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孫堅蹙眉道:“阿瑜倒是提醒我了,袁術敗逃淮陵,身邊不應會有智謀之士出謀畫策。”

“這等計策,不是袁術能想出來的。”

“十二軍令,每一道軍令都對應一個聽調不聽宣的理由,最後第十二道軍令,更是讓黃猗親自來傳訊。”

“一環扣一環,常人難及。”

周瑜驚訝之後,分析直指核心:“此計是專門針對伯父設計的陽謀,目的是不希望讓伯父執掌江東諸郡。”

“伯父若奉令,不僅不能再打皖城,丹陽郡和吳郡的豪強世家,也可能因爲袁術的失敗而遲疑。”

“一旦伯父出戰關羽不利,這些人很可能會落井下石、再起異心。”

“伯父不奉令,袁術會以自身性命,壞伯父名聲,屆時關羽直接率軍南下揚州,仇恨伯父的袁氏門生故吏,多半會迎關羽入江東。”

“屆時,伯父在江東,難有立錐之地。”

黃蓋有些煩躁:“奉令不奉令,主公都要被牽着鼻子走,如此任人擺佈,末將咽不下這口氣。”

孫堅凝聲道:“阿瑜,你認爲,本將應該奉令,還是不奉令?”

周瑜不假思索地道:“自然是要奉令!伯父想立大志,就不能折損名聲。”

“江東可以再打,但名聲折損了,伯父就很難再補回來了。”

“伯父剛纔已經想到了,這十二軍令的詭計,並非袁術所想,而是另有其人。”

“小侄大膽猜測,袁術很可能已經被關羽生擒了。”

此言一出。

程普、黃蓋等將紛紛吃了一驚。

“阿瑜,你說什麼瘋話?袁術若是被生擒了,又豈會給主公連發十二道軍令?”

“對啊,關羽生擒了袁術,直接南下就行了,何必多此一舉?”

“若袁術被生擒,那我等還去什麼淮陵?”

“.”

孫堅揮了揮手,示意諸將安靜。

“阿瑜,你爲何會如此判斷?”孫堅靜靜問道:“若袁術已被生擒,本將此去淮陵,就等於是自投羅網了。爲何你還要勸本將奉令?豈不是自相矛盾?”

周瑜笑道:“小侄猜測,那黃猗肯定沒說實話。伯父要打的不是關羽,而是曹操!”

“以此計,不僅讓伯父不能順利的執掌江東,還能借伯父的軍力,去消耗曹操的軍力。”

“一石二鳥,用計者頗爲陰險啊。”

孫堅眼神變得冷冽:“曹操?關羽這是連盟友也要打?曹操可是奉了劉備的命令纔出兵攻打袁術。”

周瑜輕笑:“伯父真的認爲,曹操會聽劉備的命令?因爲劉備的出兵,曹操兩次想得徐州的計劃都被破壞了。”

“曹操又怎麼可能甘心聽劉備的號令?”

“不過是想要搶生擒袁術的功勞罷了。”

“而劉備同樣知道曹操的意圖,所以纔會在生擒袁術後,故意擺出一副圍點打援的模樣,給伯父下達十二軍令。”

“若小侄沒有算錯,此時的曹操,應該前往淮陵城了。”

“只要伯父兵馬一到淮陵,黃猗一定會尋理由讓伯父去打曹操,而不是打關羽。”

“小侄猜測,淮陵城的袁術,肯定跟關羽達成了某種合作,黃猗纔會親自來伯父營中。”

孫堅眼神逐漸明亮,疑惑也隨着周瑜的分析而逐漸消失。

程普則是問道:“既然如此,不如主公跟曹操合作先敗關羽,然後再跟曹操爭鋒如何?”

周瑜搖頭:“程將軍,若伯父真這般行計,只在以虎驅虎,最終還是得被虎吞噬。伯父不僅要助關羽擊敗曹操,而且還得將曹操打痛。”

程普疑道:“明知被算計,還要助關羽。阿瑜,這又是何故?”

周瑜凝聲道:“軍爭只爲利。助曹操還是助關羽,在於誰對伯父更有利。”

“誠然,助曹操擊敗關羽,會讓伯父和諸將出一口惡氣。”

“可既然都選擇了不救袁術,伯父爲何還要北上淮陵,豈不是多此一舉?”

程普啞然。

周瑜又道:“伯父此去淮陵,目的是揚名。”

“出兵救舊主,揚伯父的忠義之名。”

“將曹操打痛,揚伯父的勇烈之名。”

“名聲若起來了,不論是長安的天子還是涿城的天子,都會拉攏伯父。而江東的士族豪強,也會對伯父有敬畏之心。”

“忍一時之氣,而揚一世英名,伯父可有意?”

周瑜的分析,讓孫堅豁然開朗。

既然陽謀破不了,那就將計就計,利用鄭平的陽謀儘可能的替自己謀得利益。

軍爭只爲利。

若連利都不明白,又如何跟人爭天下?

孫堅霍然起身,下定了決心:“諸將聽令,三軍即刻拔營起寨,去淮陵!”

黃猗見孫堅終於肯出兵,不由暗暗鬆了一口氣。

“岳丈,小婿終於又立下大功了。”黃猗暗暗歡喜。

鄭平爲了安袁術黃猗之心,對兩人頗爲有禮。

尤其是黃猗,鄭平不僅給了黃猗大量的錢財,又曉以利弊、給黃猗分析這天下局勢,對黃猗是連蒙帶嚇。

鄭平的辯才,白的能說成黑的,黑的能說成白的,而且還引經據典,每個結論都有相關的先賢之言支撐。

黃猗哪裡經得住鄭平的利誘和蒙嚇,出城之後,沒有半點兒想獨自逃跑的心思。

鄭平的勸諫歷歷在耳“患難見真情!你也不想被你岳丈整天呵斥爲無用之輩吧?”

孫堅引兵北上。

皖城的陸康沒有鬆懈,讓探子出城仔細打探,直到確認孫堅北上後,這才鬆了一口氣。

而探子也帶回來一個弱冠儒士。

“青州別駕府書佐從事、平原華緝,見過陸太守。”

“有令孫家書一封。”

陸康吃了一驚:“阿議的家書?”

快速的掃了一眼家書,陸康又看向華緝,疑惑道:“這只是一封普通的家書,竟然要勞駕華從事親自來送?”

華緝笑道:“自然不是單爲此事。在下奉令來皖城,是來助陸太守平定江東的。”

陸康更是驚訝:“華從事,老夫守個皖城都吃力,又如何有能力平定江東?更何況,老夫只是一個廬江太守,而不是揚州刺史!”

華緝微微斂容:“揚州刺史劉繇,空有虛名,不僅沒能平定江東,反而讓江東混戰多日,令士民百姓受苦。”

“青州劉使君,寬仁愛民,不忍江東士民受苦,於是以假節之權號令江東諸郡太守,結盟共守。”

“豫章太守乃是家兄華歆,會稽太守王朗本是東海郯城人,跟青州功曹相交莫逆。若陸太守有意,在下願親往豫章和會稽,令三郡結盟。”

見陸康還在遲疑,華緝又道:“陸太守,袁術已經被生擒了。孫堅北上淮陵,只是顯謀兄的調虎離山之計。”

“目的就是爲了讓我有機會南下,促成江東諸郡結盟,同氣連枝,一同抵擋孫堅。”

陸康臉色大變:“袁術被生擒了?這怎麼可能?”

華緝笑道:“區區袁術,顯謀兄想將其生擒易如反掌。”

“只不過生擒袁術容易,讓江東士民安享太平卻是很難,又有曹操和孫堅擁兵自重,心懷野心。”

“顯謀兄因此才以袁術而餌,引孫堅北上淮陵,給陸太守及江東不願再添戰火的士民,一個能真正安享太平的機會。”

“另外還有一事要告知陸太守,阿議跟阿亮已經結爲昆仲,阿亮是劉使君和顯謀先生共同培養的門生。”

“陸太守,想必你應該能明白,待劉使君匡定天下後,阿議的仕途,將不可限量。”

又到了月末了,能讓我一千月票嗎?

(本章完)

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咳咳,新書發了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323章 許都陷落,袁曹軍爭再起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
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咳咳,新書發了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323章 許都陷落,袁曹軍爭再起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端午祭祖,請假一天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