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

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

青州銳士雖然成軍不久,但有劉備和鄭平對於禁的支持,已經初具雛形。

不僅保留了兇戾之氣,也對軍紀有了敬畏之心。

“青州銳士原本有五千人,經過這幾個月的考覈篩選,踢掉了不合格的銳士千餘人,目前尚有銳士三千七百二十一人。”

“這個月的訓練結束,我準備再踢掉三百人。”

于禁的話聽得諸葛亮一陣心驚,忍不住問道:“能選入青州銳士的皆是兇猛之士,踢掉這麼多人會不會太嚴苛了?”

“而且這些人被踢掉,若是再讓他們迴歸屯田,恐怕會滋生事端。”

于禁有些驚訝諸葛亮的敏銳,解釋道:“兵貴精不貴多!年底的考覈後,青州銳士只會剩下兩千人。”

“被踢掉的人不會迴歸屯田的,他們會繼續參與訓練,直到合格後編入預備營,用於青州銳士戰損時的補充,以及臨時徵召。”

“這也是讓青州銳士能儘可能保持戰鬥力的方式。”

“沙場征戰,避免不了戰損;若是隨意徵募士卒補充,會破壞青州銳士的作戰風格。”

五千人只選拔兩千人成軍!

這種精兵的訓練方式,讓諸葛亮除了震撼外,多的是深深的思考。

鄭平則是看着眼前的銳士,腦海中有了新的打算。

“於司馬,若要讓青州銳士投入戰場,還需要多少時間?”

“誰負責統兵?”

“使君親往!”

“一個月即可。”

“那就一個月!一個月後,挑出兩千最精銳的銳士。”

于禁頓了頓,眼神多了一絲期待:“別駕,末將能否隨使君同行?”

鄭平不答反問:“你若離開,銳士營可有人能約束軍紀?”

于禁頓時黯然:“尚無能將。”

牽招雖然是兵曹從事,但只負責銳士營的兵甲武器糧草等方面的協調,並不直接參與銳士的訓練。

鄭平笑道:“於司馬不必惋惜,以後多的是機會。”

“待使君返回,你再去詢問使君青州銳士的實戰效果。”

“這纔是你要爭取的!”

鄭平的提醒讓于禁醒悟。

跟劉備交流青州銳士的實戰效果,可以讓于禁拉近跟劉備之間的關係。

這不會比跟着劉備出征受到的恩信差。

于禁連忙拱手道:“末將謝別駕提點。”

這心中鬱結消失,于禁在鄭平的授意下,帶着諸葛亮在銳士營視察,耐心的解釋諸葛亮提出的任何疑惑。

于禁不是一個不懂人情世故的武人。

諸葛亮十歲出頭,就得到劉備和鄭平如此的器重,很明顯是要重點栽培的。

如果以後還要跟着劉備,那麼結好諸葛亮是有利無害的。

至於私藏練兵之術?

于禁根本不需要私藏!

難道還要去擔心一個十歲出頭的稚童跟自己搶功勞嗎?

相反,具言相告,不僅讓諸葛亮承受這份指點之情,也能得到劉備和鄭平的好感,這以後遇上事了也能幫襯。

諸葛亮在軍營待了兩個時辰,從一開始的拘謹謹慎、對士卒兇戾之氣的下意識畏懼,到現在已經基本適應了軍營的氣氛,也能時不時的跟于禁探討一下書上得到的軍事知識。

而諸葛亮舉一反三的敏銳,也讓于禁更堅信了自己的判斷:一定要結好諸葛亮!

一直到了黃昏,諸葛亮這才意猶未盡的離開銳士營。

不過在離開之前,鄭平讓于禁給了諸葛亮一塊銳士營的出入令牌。

小心翼翼的將令牌放進懷中,諸葛亮的小臉兒更是興奮。

這意味着,以後可以隨時出入銳士營來印證書上學來的知識了。

“兄長,阿亮會認真貫徹知行合一,將書上的知識跟實際結合,避免成爲紙上談兵之輩。”諸葛亮抱拳行禮。

鄭平搖着羽扇,向于禁吩咐道:“本以爲阿亮會忍不了苦,沒想到答應得這麼幹脆。”

“於司馬,我不要求阿亮能如驍將悍卒一般策馬殺敵,但這軍旅的基本訓練不能懈怠了。”

“自今日起,每隔三天,讓阿亮來銳士營訓練兩個時辰,以打熬氣力爲主,輔之以騎術、弓箭和長劍。”

“只要不死不殘,一切以銳士營的規矩來。”

話音一落,諸葛亮的小臉兒瞬間變得慘白:“兄長,我還要參加訓練?”

不死不殘都說出來了,這真的是訓練嗎?

鄭平微微斂容,大手輕輕拍在諸葛亮左邊的肩膀上:“阿亮啊,大丈夫之志,當在天下!要定天下,文事和武事缺一不可。”

“而知行合一,也更需要一個強健的體魄!”

“身體纔是實現人生大志的關鍵啊!”

“伱放心,銳士營的醫官,還是我專程向元化兄借來的,醫術雖然不及元化兄高明,但治療一些訓練時的傷勢還是可以的。”

“於司馬也不會讓你跟着那些悍卒訓練兇險的科目,除非你從馬背上摔下來,否則是不可能傷殘,也不可能喪命的。”

鄭平雖然在述說事實,但聽在諸葛亮耳中,卻讓諸葛亮下意識的打了個寒顫。

“我今天,爲什麼要跟着來銳士營啊!”諸葛亮暗自長嘆。

諸葛亮十歲出頭,正是修習文武的最佳時機。

鄭平對諸葛亮寄予厚望,不希望以後諸葛亮因爲身體不行而累壞了。

身體有多重要?

無數人告訴我們,身體纔是幹大事的本錢。

瞧瞧司馬懿。

硬是憑着硬朗的身體,將諸葛亮活活給拖死了。

因此對於諸葛亮的培養,鄭平一開始就是將諸葛亮按文武全才的標準來的。

返回學堂的路上,諸葛亮詢問起青州銳士投入戰場的事,眼神有些躲閃:“兄長,你剛纔說,使君要親自統兵?”

“你想去?”鄭平一眼看穿了諸葛亮的小心思。

諸葛亮被道破心思,一本正經地道:“所謂知行合一,就不能只訓練,不經歷實戰。兄長十四歲就仗劍殺人,因此纔會臨危不懼、臨危不亂。”

“阿亮雖然年幼,但也想效仿兄長一般,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因此,並非阿亮想跟隨使君前往,而是想借機練膽,避免以後見了血都會害怕!”

“膽怯之輩,是不能成大事的!”

諸葛亮說得有理有據,聽起來彷彿跟真的似的。

鄭平轉向,佯道:“原來如此,那就帶阿亮去府獄吧,近日府獄抓了幾個窮兇極惡之輩,阿亮要不殺了他們?”

諸葛亮一本正經的表情瞬間兜不住了,牙幫都有些僵硬了:“兄長,阿亮說的是戰場。”

鄭平卻是一本正經的看着諸葛亮:“阿亮啊,這見血也得循序漸進啊!你未經生死,倘若在戰場上失態,豈不是墜了使君的威風?阿亮啊,你也不想在使君面前失態吧?”

“這”諸葛亮頓時遲疑:“真要見血嗎?”

鄭平點頭:“必須見血,大丈夫豈能怕血?跟我來吧!”

諸葛亮心情忐忑的跟在鄭平身後,這內心反覆不斷的糾結。

真的要見血嗎?

可,可,可我不會殺人啊。

他們是窮兇極惡的罪犯,殺了是替天行道。

但我不是劊子手啊。

兄長十四歲殺人,我亦何懼?

可兄長是因爲親人受辱,這才被迫出手。

還未等諸葛亮想明白,鄭平卻已經停下了。

“阿亮,要不要來試試手?”鄭平回頭看向一直低着頭的諸葛亮,語氣多了戲謔:“你不會不敢吧?”

“我,我,我”諸葛亮胸脯起伏、心臟猛跳。

鄭平故意輕嘆:“哎,都十歲了,連殺個雞都不敢。”

“殺,殺雞?”諸葛亮擡頭,瞪大了眼睛。

掃了一眼周圍,這裡不是府獄,而是不怎麼起眼的宅院。

院子中的雞籠中有幾隻一看就很兇惡的公雞。

“雞也算窮兇極惡之輩?”諸葛亮氣鼓鼓的。

一路糾結擔心了這麼久,結果是來殺雞的。

鄭平指了指旁邊一個個子高大的少年:“瞧,連阿平都被啄了好幾個包,難道不能稱之爲窮兇極惡嗎?”

少年今年十三歲,正是關羽早年失散的長子關平。

流落途中,聽聞關羽在青州,半個月前跟其母胡氏來到了青州。

劉備不認識胡氏和關平,但也不敢疏忽,畢竟敢冒認關羽妻兒的可能性太低。

於是劉備將胡氏母子安頓在這個小宅院後,就遣人去陳國送信,將胡氏和關平的生辰和過往告知關羽,確認了胡氏母子的身份。

但因爲關羽還在陳國,一時之間也回不來,胡氏和關平就在這宅院住下來了。

關平見到鄭平,連忙小跑過來:“顯謀叔父,能帶侄兒入軍營嗎?咦,阿亮叔父也來了。”

諸葛亮板着臉:“阿平,你比我大,不用叫我叔父。”

關平卻是不在意地道:“阿亮叔父你放心,侄兒會保護你的!阿亮叔父能帶侄兒入軍營嗎?”

諸葛亮頓時感覺頭都大了,對諸葛瑾認鄭平當義兄的事也更怨念了。

鄭平卻是搖扇輕笑:“阿平,你的阿亮叔父想見見血,要來幫你殺雞。”

關平連忙搖頭:“不行!不行!阿亮叔父身子骨太弱了,要是被啄得滿頭是包,母親會訓斥我的。”

諸葛亮額頭的青筋暴起:“不就是殺個雞嗎?有什麼難的,看我的!”

片刻後。

諸葛亮捂着額頭,怏怏不語。

關平連忙安慰道:“阿亮叔父,彆氣餒。先餓他們幾天,就可以殺了。”

談笑間,鄭平向出來的胡氏行了一禮。

“別駕,不知尋我母子有何要事?”胡氏亦是知書達理。

鄭平正色道:“使君準備讓阿平去銳士營待一個月,以後跟雲長父子相見,也能給雲長爭些臉面。”

這父子久別重逢,自然是越優秀越好。

“大兄有心了!”胡氏面有感激,又看向關平、勸誡道:“阿平,你一直都嚷嚷着要去軍營,這次去了軍營可別喊苦喊累。莫要讓人小覷了!記住,你父親可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漢,虎父當有虎子!”

關平挺着胸脯:“阿孃放心,孩兒一定會刻苦訓練的!”

將諸葛亮送回學堂後,鄭平這才返回府邸。

華緝已經在府中靜候許久。

“顯謀兄,有兗州的情報送來。”華緝拱手一禮:“正平尋訪到了山陽郡的滿寵滿伯寧,滿伯寧已經在來青州的路上了。”

“正平特別強調,滿伯寧清廉嚴法,不畏權貴,若不能給予足夠的信任,滿伯寧可能又會棄官而逃。”

鄭平聞言一笑:“滿伯寧一來,青州銳士的軍正官也就有了。”

“若要論信任,這天下間誰又比得上使君呢?”

早在鄭平組建青州銳士的時候,就已經有以張飛爲將、張紘爲軍師、于禁爲副將、滿寵爲軍正的設想。

因此密令禰衡在兗州尋訪滿寵。

如今滿寵到來,這統帥青州銳士的核心人員就足備了。

“還有其他消息嗎?”鄭平邀請華緝入席坐下。

華緝點頭坐下:“正平說,最近東郡出現了大量的流民。東郡的郡丞陳公臺斷言黑山賊可能會在秋收的時候來搶糧,於是建議東郡太守王肱在城外設置粥棚、並對流民登記造冊,同時派遣郡兵巡視邊境提防黑山賊劫掠東郡。”

“不過王肱並未採納陳公臺的建議,認爲黑山賊即便要劫掠也是劫掠魏郡,不可能渡過黃河來劫掠東郡。”

鄭平微有遺憾:“陳宮臺倒也是個人物,這之前也對青州多有幫助。可惜他是兗州豪族,不會如滿伯寧一般來青州。”

想了想,鄭平囑咐道:“子誠,你親自去趟東郡告訴陳公臺。倘若王肱守不住東郡,可讓陳公臺前往陳國見雲長等人,迎陳國之兵北上。”

“青州不會忘記陳公臺的恩情!”

“陳留文禮公如今賦閒在家,你再拜訪傳訊,就說家父在臨淄城以文會友,希望文禮公也能赴會。”

借鄭玄名頭吸納名仕,鄭平已經用得十分嫺熟了。

鄭玄以文會友,吸引不了陳宮這樣想在兗州出仕的名仕,但一定能吸引邊讓這種賦閒在家、又喜好文章的名仕。

畢竟閒賦在家本來就挺無聊的,這能跟鄭玄這樣的天下名仕以文會友,那可是難以拒絕的誘惑。

鄭平目光灼灼:“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

(本章完)

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小孩發燒,今天兩點這章只能欠更了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咳咳,新書發了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26章 十二策論,劉備立凌雲志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
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小孩發燒,今天兩點這章只能欠更了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咳咳,新書發了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26章 十二策論,劉備立凌雲志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