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有錢的徐州

四月底的下邳,兵強馬壯,名將如雲。

大漢左將軍宜城侯節制徐荊揚三州皇叔劉備,拜祭了上天之後,就準備出發去代替天子,進攻逆賊袁術了。

而平東將軍平陶侯青州牧呂布,也率領他的一萬大軍到來了,隨軍的還有軍師陳宮,驍將張遼成廉侯成宋憲,女兒呂玲綺留在了小沛,呂布信任的魏續爲將鎮守小沛,高順協助,還有曹性郝萌等將領協助,對小沛,呂布也並不擔心,之前劉備已經給他交割了部縣以西的五縣,小沛現在還是很安全的。

呂布的客軍一萬,劉備軍則是劉備親自率軍三萬爲主力,張飛領軍一萬爲先鋒,太史慈領軍一萬合後,兼糧草轉運使,負責供應糧草。

下邳郡交給了簡雍與糜方,東海和廣陵繼續是糜竺和陳登負責,諸葛瑾作爲隨軍參謀,跟在劉備的身邊。

劉備手下的文武確實不算太多,不過個個有用,暫時來說,倒也夠用了。

徐州本地的人才其實不少,可惜鬧黃巾的時候不少人都跑到江東去了,這些人後來基本都是東吳的重要臣子,而現在,都在各地隱居着,以至於徐州本地反而沒什麼好用的人才了。

比如名震天下的江東二張,張昭是彭城人,張紘是廣陵人,都是徐州人士,而現在呢?這倆都接受了孫策的任命,在孫策的手下幹得滋潤得很呢。

要不是劉備之前那個招賢令起了一定的作用的話,諸葛瑾這六個也將會在幾年後紛紛出仕東吳--當然那也是因爲那時候江東的環境逐漸穩定下來了,孫氏穩固了江東的基本盤,這些人才才願意出仕,說穿了,你要先顯得強大,纔會有的人才前來投奔。

這個世界上,錦上添花的,總是要比雪中送炭的多得多。

現在劉備在徐州,其實不被那些精明的人看好,畢竟徐州四戰之地,劉備又是剛剛站穩腳跟,可是如果劉備擊敗了袁術,橫跨兩州之地的話,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歷史上劉備顛沛流離,不就是因爲他前期一直在偷嗎。

沒有出身,又一直輸,當然沒人看得上。

一直到赤壁之戰贏了一把大的,荊州那些人才纔開始紛紛的投奔,就連龐統都是赤壁之戰後才投奔過來的,就可見一斑。

看着麾下的數萬大軍,旗幟鮮明,無比精銳的樣子,劉備心中也是有點感嘆。

去年這個時候,自己居住在小沛那裡,手下不過萬人,簡直是兢兢業業,如履薄冰。

而現在,已經穩住了三郡之地不說,手下還有數萬忠心的大軍!

“平陶侯,與我中軍一同出發,如何?”劉備微笑着問身邊的呂布。

“那自然最好。”呂布哈哈一笑,當前鋒的話,就是劉備想拿他當炮灰了,而合後運送糧草這種事情,不是最讓主將信任的是不會擔此重任的,和劉備的中軍一起出發,是最合適的選擇。

從這個角度來看,劉備還真的是很有誠意。

又出糧食又給地盤,就算呂布這人反覆,也覺得劉備真的對他太好了,比他之前碰到的,都要好。

而且劉備讓出這五縣,也給他指出了別的道路。

他完全可以北上青州,去爭奪整個青州的統治權!

青州雖然殘破,好歹也是古九州之一,地大物博還靠海,故齊之地,不管是財富還是兵源,都是上上之選,哪怕只是守住青州,也能夠守住一部分基業,沒有野心的話,大不了等天下快要定鼎的時候,投奔哪一方,至少也能博個終生富貴!

呂布可不一定非要自己爭霸的 ……

對於這點,陳宮也是比較贊同的。

這是處於死地的呂布,唯一求活的方法。

那麼就需要和劉備關係更好一點。

這次出征,就是一個好機會,

所以陳宮跟着呂布一起來了,就是怕呂布脾氣上來,和劉備再鬧矛盾,那到時候可能就真的完蛋了,你以爲劉備不會聯合曹操一起來打你嗎?

好好聯合,展現出誠意,劉備暫時是不會對北方有什麼想法的,他接下來的目標,應該都在南方了。

其實天下智者,對將來的趨勢,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判斷!

所以接下來中原這幾個大諸侯的動向,在很多智者眼裡,都是可以推斷出來的。

劉備向南,曹操向西,袁紹向北。

當這三個諸侯彼此無法威脅到彼此的時候,拿其他更大的敵人開刀,就成了一種必然。

浩浩蕩蕩的大軍,從下邳出發,前往淮南。

現在夏糧還沒收,劉備就出兵了,這足以證明徐州的底蘊,是相當不錯的。

事實也是如此,東海和廣陵的糧食,可以判斷出來,能夠迎來一波豐收,所以之前徐州攢下來的糧食,都可以用在這一波上。

徐州本來就有錢,現在就……更加的有錢。

“今天行軍,劉備軍雖然沒什麼騎兵,可是他們的士卒裝備,真得好啊……”

成廉摘下自己的頭盔,喝了一口水,然後說。

“他們的長槍手,槍頭和槍桿都是純鐵的,看起來很細,卻比一般的長槍,要結實得多了。”侯成道。

“他們的刀盾手,環首刀純鐵是正常的,可是盾牌也基本都是鐵盾,這就有些可怕了,他們哪來的那麼多鐵?”宋憲有些不可思議的說。

“還有他們的弓箭手,我借來一壺箭看了,整個箭頭都是精鐵打造,極其尖銳。還有他們軍中什長之上的,都是有着鐵做的胸甲護住胸腹之間,這在我軍之中,是曲長才能有的裝備。”張遼嚴肅地道。

呂布有些無語,要說甲冑,他軍中不算缺,起碼將領全身甲是有的,一般的軍司馬和曲長也都起碼有個半身甲,可是把半身甲武裝到什長級別,那也太誇張

了吧?

五萬人,就有五千什長!五千套半身甲,集中起來可以打造一支什麼樣的精銳?

徐州就算有錢……能那麼有錢嗎?

這半年來,徐州日夜不停鍊鐵的效果,終於展現出來了。

純鐵的長矛,看起來更細,卻幾乎不會折斷,重也重不了太多。

純鐵的鐵盾,防護力極強,重量甚至還比包鐵的木盾輕一些。

純鐵的箭頭,箭頭更重,那麼射程也許會近一點,然而破甲的力量,卻會更強!

就別說相當普及的半身甲了,擁有這樣裝備的五萬大軍,對付一般的十萬大軍,都能夠輕易取勝!

第273章如虎添翼第656章成倍的增加第445章手到擒來第7章和曹操的協議第479章閃着古靈精怪的光芒第514章自不量力第177章荊州第307章先易後難第645章兵臨城下第582章天方夜譚第171章派系中第44章客隨北風來第490章見證第672章心態完全不一 樣第323章揭幕第417章帶着些許的詫異之色第543章屏息以待第118章只能調兵第346章攻城器械第139章分兵進攻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52章求賢令的效果第537章一片祥和第602章喜聞樂見第174章一箭三雕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494章奇怪舉動第186章這是什麼操作第567章更謹慎第87章留着孫策更有用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33章敗家子第655章很可觀第512章叛變第429章越多越好第718章幫對方一把第651章戰鬥方式第713章背後一涼第428章無比的興奮第636章訓練方案第569章怎麼回去交代第570章心中一陣難過第637章太鬧心第494章奇怪舉動第133章三強並立第276章又跑了第191章總攻第271章最大的魚第382章自相殘殺第640章顧及第596章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第707章還沒有盡興第630章工程量第620章內心暗喜第37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42章古籍第222章天下第一武將第680章造成損失第150章重新劃分第705章沒什麼壓力第83章由細微處見人性第569章怎麼回去交代第411章 馬不停蹄第201章攻城下第545章不可磨滅的陰影第482章要定了第201章攻城下第168章不可能第302章三顧茅廬第261章騷擾第309章郭圖設謀第130章江東豐饒之地第540章應該怎麼開口第528章時不時起伏第651章戰鬥方式第424章觀點一致第443章得意洋洋第226章勝負第213章英雄下第160章等得起第15章誰的命第229章海圖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125章最關鍵的時刻第654章出問題了第414章戰略第153章賈詡設謀第137章成爲歷史第136章不想當猛將啊第410章相互依存第247章比刀好第565章就同意了第139章分兵進攻第223章血戰殺出來的名頭第373章積累了無數的經驗第102章土雞瓦犬第108章原來我也很牛叉第40章士族的本質第626章凱旋而歸第381章回歸朝廷
第273章如虎添翼第656章成倍的增加第445章手到擒來第7章和曹操的協議第479章閃着古靈精怪的光芒第514章自不量力第177章荊州第307章先易後難第645章兵臨城下第582章天方夜譚第171章派系中第44章客隨北風來第490章見證第672章心態完全不一 樣第323章揭幕第417章帶着些許的詫異之色第543章屏息以待第118章只能調兵第346章攻城器械第139章分兵進攻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52章求賢令的效果第537章一片祥和第602章喜聞樂見第174章一箭三雕第300章主觀與客觀第494章奇怪舉動第186章這是什麼操作第567章更謹慎第87章留着孫策更有用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33章敗家子第655章很可觀第512章叛變第429章越多越好第718章幫對方一把第651章戰鬥方式第713章背後一涼第428章無比的興奮第636章訓練方案第569章怎麼回去交代第570章心中一陣難過第637章太鬧心第494章奇怪舉動第133章三強並立第276章又跑了第191章總攻第271章最大的魚第382章自相殘殺第640章顧及第596章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第707章還沒有盡興第630章工程量第620章內心暗喜第37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42章古籍第222章天下第一武將第680章造成損失第150章重新劃分第705章沒什麼壓力第83章由細微處見人性第569章怎麼回去交代第411章 馬不停蹄第201章攻城下第545章不可磨滅的陰影第482章要定了第201章攻城下第168章不可能第302章三顧茅廬第261章騷擾第309章郭圖設謀第130章江東豐饒之地第540章應該怎麼開口第528章時不時起伏第651章戰鬥方式第424章觀點一致第443章得意洋洋第226章勝負第213章英雄下第160章等得起第15章誰的命第229章海圖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125章最關鍵的時刻第654章出問題了第414章戰略第153章賈詡設謀第137章成爲歷史第136章不想當猛將啊第410章相互依存第247章比刀好第565章就同意了第139章分兵進攻第223章血戰殺出來的名頭第373章積累了無數的經驗第102章土雞瓦犬第108章原來我也很牛叉第40章士族的本質第626章凱旋而歸第381章回歸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