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魏延不語,隨着擡手示意,漢軍所列的軍陣之內有着鼓聲響起。

當即,那諸多被曹休、李幹、李整等曹將看在眼裡有氣無力的漢軍士卒,徐徐地沿着軍陣縫隙往後方退去。

當整整一小層的漢軍士卒就如此退離,另一批出現在諸多曹將面前的漢軍士卒面貌狀態卻是截然不同。

或也同樣難掩急行軍的疲倦,但所顯露的士氣卻依然維持着相當高昂,更沒有絲毫因飢餓而難掩的菜色。

曹休下意識地抓緊繮繩,心中一緊,意識到中計之餘,明白過來後忍不住驚訝威名不顯的魏延竟有這般的能力。

那些漢軍士卒難以遮掩的飢餓狀態做不得假,甚至沿途曹休還俘虜了一小部分掉隊的漢軍士卒,從那些漢軍士卒身上同樣也證實了漢軍糧草不繼的情報。

據那些被俘的漢軍士卒所供述,漢軍乃是昨夜殺馬煮肉激勵軍中士氣,每人一小塊馬肉以及一碗沒剩幾粒米的稀粥飽腹,便開始迅速撤軍的。

正有如此種種的證據在前,曹休方纔會對漢軍斷糧之事深信不疑。

可如今漢軍的狀態,無疑佐證了魏延乃是說服了相當一部分心腹可靠的漢軍士卒減少進食,以僞裝漢軍斷糧的假象。

甚至在沿途追逃之中,還不斷指揮着那些面有菜色的漢軍士卒,不斷爲保持着戰力的漢軍主力掩護。

‘不過,那些減少進食的士卒數量怕是有接近五千之數,也就是說,漢軍實際可用兵力僅剩一萬五千左右……’

‘與之相比,我軍兵力不僅超過兩萬,其中還有接近六千精銳虎豹騎,如此優勢還有何懼之?’

儘管曹休如此想着,但念及漢軍似乎還當真具備了幾分破釜沉舟的條件,也是心生警惕大生,不敢再有丁點的輕視,迅速指揮着曹軍列陣,做好了進行一場惡戰的準備。

不過縱使如此,進行了一番自我審視的曹休對於擊敗這支漢軍仍然是信心十足,雙方也在進行最後的列陣佈置。

且爲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出兵力優勢以及虎豹騎的威力,在曹休的指揮下曹軍迅速轉變爲了橫向展開,左右兩翼向後梯次排列的雁形陣。

被保護在擺出側重於正面防禦的漢軍軍陣之內的中軍,郭嘉與龐統在不斷觀察着曹軍的變化,神色都微微多了一絲重視。

“士元,曹軍主將便是那曹休?”郭嘉確認道。

“應是曹休無疑。”龐統答道。

“若是如此,此人確實當得起‘千里駒’的讚譽……”

郭嘉點評着開口道。

畢竟,這般臨陣能夠迅速指揮着兵馬有條不紊地變陣,足可見曹休的統率能力相對不弱,稱得上有幾分名將之姿。

“還有那虎豹騎也確有幾分強兵模樣,若有可能,不論是曹休,還是虎豹騎都當讓他們葬身於此,以免給老師的北伐大業造成阻礙。”

說到最後,平時多是嘻嘻哈哈的郭嘉,臉色已盡是凌厲之色。

龐統微微點頭,也是深以爲然。

此番爲了引曹軍出城,僅僅是一番強攻折損的漢軍士卒都超過兩千之數,再加上刻意丟棄的輜重無數,甚至魏延將自己的部曲都盡數壓了上去刻意絕食僞裝,代價不可謂不大。

正因如此,須儘可能地一網打盡……

也就在郭嘉與龐統交談的這片刻功夫裡,在雙方主將的指揮下,兩軍轟然碰撞到一起。

而深知曹軍行軍多時,體力也本就所剩不多,爲免損失過大,須得速戰速決的曹休沒有絲毫的留手與猶豫。

在正面碰撞中,兩方兵馬都短暫僵持住之時,曹休毫不猶豫便分別指揮着安排在左右兩側的虎騎與豹騎從分別左右側翼對漢軍夾擊。

若是以着高空俯瞰的視角,漢軍此刻卻是後路被淄水所擋,其餘三面都隱隱被曹軍所合圍,似是要一舉將漢軍給吞下去吃幹抹淨一般。

然而,曹休根本不知道的是,螳螂捕蟬,尚有黃雀在後,就在曹軍的大後方有着一條白線在緩緩靠近着。

這赫然是憑藉着縱橫幽燕的高機動,在收到郭嘉與龐統所制定的計劃後,疾速穿行抵達了此處的白馬義從。

不是人人都能效仿復刻項王那破釜沉舟的奇蹟,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並不難。

引曹軍圍攻後,並無防備的後方也將會露出致命的破綻,有如蛇之七寸。

趙雲就如此率領着白馬義從徐徐靠近着戰場邊緣,直至對漢軍遙遙傳來的鼓聲已是可聞。

這也是在計劃中提前制定好的一個信號。

聞激昂鼓聲則進!

這說明着曹軍已與漢軍徹底交戰廝殺到了一起。

下一刻,趙雲高舉涯角槍,高呼着白馬義從的口號,自有聲聲豪邁迴應。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爲證!”

霎時間,上萬白馬義從驟然化作滾滾浪潮,飛快地朝着鼓聲的方向衝去。

快!

太快!!!

漢軍騎兵亦有着大量分支,但若論騎兵速度,白馬義從則是毋庸置疑的最快。

轉進快、衝鋒快、放箭速度更快。

等曹休發現驟然出現在後方的上萬白馬義從,驚得肝膽俱裂之時,白馬義從距離曹軍的距離僅剩千步左右;

等恐慌之極的曹休想要匆匆指揮後方就地轉向列陣擋住白馬義從,以及試圖調回前壓的虎豹騎回來牽制白馬義從之時,鋪天蓋地的箭雨已經往着曹軍密集的後軍傾瀉而下。

在混亂的戰場上,對於一軍主將而言,最爲恐懼的狀況之一,無疑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後軍遭到了奇襲。

或許,縱觀全局的主將能夠清晰地對比兩軍戰力,但對於底層士卒而言,這忽如其來的襲擊對於士氣的打擊是近乎毀滅性的。

尤其是遭到襲擊的還是往往戰力最爲薄弱的後軍,這近乎在白馬義從傾瀉箭雨的第一時間,後軍所保持着軍陣就出現了嚴重的扭曲。

許多身處後軍的曹軍士卒,甚至後軍中還有一小部分是未曾經歷過野戰的青壯,面對着忽如其來的襲擊,幾乎是本能地出現了遠離白馬義從開始四散潰逃的跡象。

第503章 嘴硬症(第三更)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976章 烽火第729章 黃河決堤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453章 占城稻?第252章 密函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67章 大纛前移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297章 破陣第934章 陌刀之威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82章 三成?兩成。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594章 日常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359章 老東西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625章 調度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239章 威與德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194章 緩稱王第969章 劉曹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529章 驕矜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73章 真毒士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359章 老東西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14章 真罵戰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503章 嘴硬症(第三更)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48章 李基論戰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442章 人才啊!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423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
第503章 嘴硬症(第三更)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976章 烽火第729章 黃河決堤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453章 占城稻?第252章 密函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67章 大纛前移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297章 破陣第934章 陌刀之威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82章 三成?兩成。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594章 日常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359章 老東西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625章 調度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239章 威與德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194章 緩稱王第969章 劉曹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529章 驕矜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73章 真毒士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359章 老東西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14章 真罵戰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503章 嘴硬症(第三更)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48章 李基論戰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442章 人才啊!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423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