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

此刻的青州在李基眼中,便宛如是一個殘局。

取青州,則必須是速取。

欲速,又往往不達。

徐盛所率領的大軍推進入青州境內,圍困了安丘、昌安二城,必然會讓曹仁下意識地調動大量兵力匯聚到北海國進行防守。

北海國的守軍一多,自然會削減青州其餘州郡的守軍。

“若所料沒錯,曹仁已知北伐檄文,亦知安丘、昌安被困之事……”

李基喃喃地說着。

“曹仁派往青州各州郡調集兵馬的軍令短則一日,長則兩日方能送達,各地整軍亦需半日到一日的時間,離開駐守郡縣也同樣需要一日的趕路時間。”

“若是已在邊境整兵待發的子龍與文長現在便出發,或會與部份兵馬碰上。”

“再等等,再等個半日出發,本侯要讓那些兵馬剛剛離開駐守郡縣便知悉後方遇襲,令他們進退兩難,疲於奔命。”

司馬懿滿臉佩服地說道。

“老師高見。”

李基聞言,瞥了司馬懿一眼,轉而接着開口道。

“且爲爭取更多的時間,曹仁也必會派遣騎兵星夜疾馳趕赴安丘、昌安,既爲激勵安丘、昌安守軍士氣,也爲了探查徐盛一部的規模。”

“派人傳信給徐盛,讓徐盛看着辦,想辦法將那一股騎兵給吞了。”

察言觀色的司馬懿不知自己爲何拍馬屁似乎拍到馬腿上了,連忙正色接話道。

“據錦衣司所收集的情報,曹操通過幷州馬場獲得大量良馬進行騎兵訓練,從中又擇優而建立一支名曰:‘虎豹騎’的精銳騎兵,人數約在八千左右。”

“爲鞏固青州防線,曹操調撥了約莫三千之數的虎豹騎至青州,由被曹操譽爲‘千里駒’的曹休統領。”

“若是調來的是虎豹騎,建武將軍手中沒有足夠騎兵,想要攔住對方怕是不易,不如請子龍將軍分兵一支調往相助建武將軍?”

李基聽罷,低頭思考起司馬懿的這個提議。

曹操羨慕西涼鐵騎、幷州狼騎以及白馬義從的精銳久矣,因而在得了幷州那一片養馬地後,曹操就千方百計地收集戰馬,培養騎兵。

爲此,曹操不惜在幷州大開互市,以鹽鐵等物從鮮卑換回了不少良馬。

虎豹騎,無疑就是曹操培養出來的一支精銳騎兵。

若是趁機吞掉那一支虎豹騎,無疑是對曹魏的重創。

思索頃刻後,李基開口問道。

“孔明以爲呢?”

“拙見以爲,大可不必。”諸葛亮答道。

“爲何?”李基問道。

“老師所設大略一成,青州便有若牢籠,既無援兵,又將缺衣少糧,大可於冬季緩緩圖之滅之,那三千虎豹騎縱使再如何精銳,屆時亦能反掌而滅。”

諸葛亮拱手應了一句,然後開口道。

“且即便請衛將軍分兵一部分白馬義從,少了同樣攔不住虎豹騎,多了又嚴重影響衛將軍所率兵力。”

“既然如此,不如不分,更利於子龍將軍奇襲東朝津。”

李基隨之頷首,諸葛亮與司馬懿迂迴的態度,正是由於他們的行事作風有所不同。

優勢漸顯之際,諸葛亮更喜歡求穩,司馬懿則是不願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李基略加斟酌後,道。

“不必分兵,拿下東朝津不容有失。”

“即便曹仁派來的是虎豹騎,徐文向絕非庸將,又有田元皓爲軍師,想必在提前準備的情況下,也足夠那一支虎豹騎喝一壺了。”

趙雲所率領隱於邊境整裝待發的白馬義從,需要深入敵後直取東朝津。

一萬五之數不少,但終究是輕騎奔襲,缺乏攻堅利器,又沒有後勤補給,成敗與否全賴趙雲與郭嘉臨機決斷。

一旦東朝津有重兵防守,一時攻陷不下來,說不得這一萬五白馬義從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了。

因此,多給趙雲留些兵力,也能讓趙雲多些把握。

而接下來的時間,李基一直坐鎮中軍大帳,翻閱着各方匯聚而來的軍報與情報。

直至夜深子時,李基方纔派出了傳令兵分別奔赴趙雲與魏延所在之處。

待傳令兵趕至趙雲與魏延所在之處,已將近天明。

而趙雲與魏延也知戰機稍縱即逝,不敢有絲毫懈怠,一直在等待着李基的軍令。

即便是夜間小憩一陣,那也是甲冑不離身。

待李基的軍令送達後,趙雲幾乎是當即就出發,率領着大部騎兵穿插入泰山郡內,直奔濟南國。

自收到軍令起的七日內,拿下東朝津,這便是趙雲的任務。

一旦七日內沒能拿下東朝津,待遠在冀州的曹操得知北伐之事,必然會迅速往青州派遣援軍。

作爲從冀州橫跨黃河抵達青州的主要渡口,東朝津的防備力量也必然會隨之大大提高,再想奇襲攻陷東朝津可就不是如此容易的了。

與趙雲的兵貴神速不同,魏延在收到軍令後,匆匆便喚來了龐統進行商議,開口道。

“士元,依我之見,出兵之事宜再緩數日。”

龐統聽罷,幾乎是瞬間就明白了魏延的意思,道。

“文長是打算等齊國境內大部分的兵力都被調離後,再出兵入北海國走東線攻臨淄?”

臨淄的位置,恰好處於東朝津到都昌城的中間,也正是因此纔會被曹仁囤放了大量的糧草。

不過,由於泰山山脈的阻擋,正處於琅琊國西北角的邳鄉屯兵的魏延,想要進攻臨淄,僅有東西兩條線路可行。

西線,那便是尾隨在趙雲之後,一路橫穿泰山郡抵達濟南國南部後,再繞行折返往東進攻臨淄;

東線,則是先入北海國,同樣繞過了山脈阻擋,再反回來往西進攻臨淄。

西線的路線長,但勝在有趙雲的騎兵在前開路以及吸引敵軍注意,更爲安全。

東線的路線短上許多,但則需要自行從側翼攻入北海國,再覓機折返往西進攻臨淄。

龐統微微皺眉道。“可依丞相的意思,怕是更想讓文長走西線,如此也更爲妥當許多。”

魏延將龐統拉到了做了許多標記的地圖前,道。

“西線穩妥,但耗時卻是太長,等如此繞了一圈泰山南麓,短則半月,快則一月不可。”

“且爲保糧道安全,沿途還需攻下幾個泰山郡要點,以保障糧道暢通。”

頓了頓,魏延接着低聲道。

“如此一來,想要拿下臨淄,怕是要一兩個月的時間不可,且後方糧道的壓力也是極大,於北伐大業不利。”

“相反,若是選擇東線,路線短上不知多少,即便需要我等自行攻陷數個北海郡城池,但曹軍也只會以爲我軍是主力側翼的佯攻,必不重視。”

“待進一步確認了齊國境內空虛後,再折返奇襲臨淄,大有可爲。”

第160章 地上涼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453章 占城稻?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963章 胡人圍洛第930章 棋局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800章 威逼第447章 大演武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922章 嘆運道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622章 他敢?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846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252章 密函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親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529章 驕矜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163章 許文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934章 陌刀之威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17章 陽謀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802章 衣帶詔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452章 讓大漢再次偉大第906章 起霧了!第393章 莫須有?!
第160章 地上涼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453章 占城稻?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963章 胡人圍洛第930章 棋局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800章 威逼第447章 大演武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922章 嘆運道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622章 他敢?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846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252章 密函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親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529章 驕矜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163章 許文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934章 陌刀之威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17章 陽謀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802章 衣帶詔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452章 讓大漢再次偉大第906章 起霧了!第393章 莫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