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讓大漢再次偉大

他們之間的信任程度,讓張昭這一刻懷疑就算劉備驟然遭遇急疾而亡,臨終前說不準都會將軍政大權盡數託付給李基。

且李基……

“或許他也會一路輔助少主,而不會生出絲毫的不臣之心。”

張昭喃喃地道了一句,心中莫名地釋然了許多。

或許,交州那種漢人、南蠻、百越混雜之地,纔是“制衡之道”真正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

且主公與國士侯皆有如此心胸,張昭便是前往交州也無須擔憂是被流放過去的。

“子綱,那你我兄弟二人看來不日將要往交州一去,爲大漢安民,讓交州早日歸心……”

“同去,同去!”

這一晚,徹底釋然的張昭與張紘齊齊醉倒。

……

而對於張昭與張紘的安排,李基也是親自面見了劉備進行彙報。

這一段時間,忙啊!

不僅僅是州牧之中的一衆文臣忙碌,便是劉備麾下的將領們,乃至於劉備自己都忙得不行。

揚州初定,既然準備對諸多制度都進行改革,那麼不可避免的便需要在揚州範圍內清查田畝,重製戶籍。

東漢朝廷腐朽不堪,各地世家日益壯大,也就代表着各地都不可避免存在大量的黑戶、隱戶,並且官府所造冊的田畝信息,同樣也存在着相當的偏差。

除此之外,不僅僅是曾經的吳郡存在嚴重的空餉,便是揚州其餘州郡同樣也會如此。

且經歷了吳郡防禦戰,軍戶士卒或許還沒有表現出強悍的戰鬥能力,但僅僅是強大的動員能力便足以碾壓當世的郡兵制。

更何況軍戶制的士卒,平日裡便能實現自給自足。

除了官府需要承擔承諾給軍戶們的各種福利待遇外,數以萬計的軍戶平日裡不需要消耗糧倉之中的一粒米。

這對於地廣人稀的揚州而言,無疑是莫大的好處,既能讓軍戶們開墾良田,又能大量節省平時需要供養士卒的軍糧。

僅此一點,都不需要李基開口,包括劉備在內的所有人就意識到了軍戶制的先進性,諸多將領就差舉雙手雙腿贊成在揚州全境推行軍戶制。

而劉備本人在李基提出“大演武”後,則也是忙碌着準備場地,以及招待即將前來吳郡的各方諸侯、世家。

儘管劉備對於世家並不算特別待見,但是初步在揚州進行各種改制,如何才能讓揚州獲得短暫的安穩以及減少來自外界的反對聲音,宣示武力無疑是一種極好的方式。

將此事再放大一點來看,這就好比某個非洲小國嚷嚷着要改變某些國際規則,只會迎來制裁的鐵拳,但是某個五常老大哥覺得三海里的規則太窄乾脆自行修改,他國也不敢吭聲。

放在揚州身上,同樣也是如此。

如今揚州在世人眼中,大體還是地廣人稀、偏僻落後的印象,自行改制說不準會迎來世人的口誅筆伐。

可若是揚州先一步表現出足夠的強大,足夠的繁華,那麼無論做出了什麼改制,也自會有大儒爲揚州辯經,甚至說不準會讓不少有識之士開始進入反思模式。

且李基就連此番“大演武”的口號都已經爲劉備想好,那就是“讓大漢再次偉大”,繼而讓劉備進一步坐穩所做一切皆爲大漢的名聲。

時來天地皆助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李基便是要自行推動着“時運”皆在劉備的身上,讓劉備儘可能地爭取到大量的大漢遺產,然後在這個基礎上三造大漢。

因此,李基見到忙碌不已的劉備之時,劉備臉上也是明顯地多了幾分疲倦之意。

且在聽了李基對張昭、張紘的安排後,劉備臉上流露出幾分讚歎之色。

身處揚州,會稽郡往南便是交州之地,劉備對於交州狀況自然不會陌生。

只是那一塊地方對於爭霸天下而言毫無益處,甚至在眼下對於交州投入過多的精力,於短期而言還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可交州同屬大漢疆域,劉備同樣也煩惱於如何讓交州上下早日歸心大漢。

而李基的這一番安排,卻是準備爲張昭、張紘在交州爭取郡守以上的職位,再由揚州遙望相助。

這於眼下而言或許是最爲合適的方略了,既無須在交州動兵,又能以着一個相對平和的方式制衡交州各方。

德、威、恩三者並用,徐徐圖之。

或許如此一來所耗時日極長,但對於如今已經進入亂世的大漢而言,無疑是最佳選擇了。

“張子布、張子綱二人皆有大才,可惜心性與元嘆相比多了幾分偏執與狹隘,子坤如此安排卻是相當妥當。”

劉備開口表示着贊同,也就代表此事將會如此決定下來。

且在劉備的心中,張昭、張紘所對標的從來都不是李基,而是江東世家出身的顧雍。

旋即,李基又向劉備陳述了一番眼下就開始對交州徐徐圖之,緩緩開發,對於揚州而言同樣也有着不少的益處。

交州位於揚州以南,且如今吳郡的海運經過了六七年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相當完善的階段。

因此,在張昭、張紘在交州站穩腳跟,且利用各種先進的技術完成初步開發後。

並非是揚州一味地對交州輸血,而是將開闢一個新的海上貿易路線,讓揚州與交州互通有無,甚至是讓交州慢慢演變成揚州的一個後備糧倉也不是不可能的。

畢竟交州明面上的戶籍人口是兩百萬左右不假,可假如能慢慢拉攏南蠻、百越融入大漢,那麼或許交州的實際人口翻個兩倍有餘都不是不可能的。

這一番清晰且長遠的規劃描述,聽得劉備忍不住連連點頭之餘,目光忍不住時時盯着李基的胸膛。

這讓李基略有奇怪,多次確認了自己的胸口處沒有什麼問題後,忍不住問道。

“主公,我這處有什麼問題嗎?”

“備只是好奇子坤的胸中還藏着多少的韜略。”劉備答道。

李基啞然失笑道。“哈哈哈,如此以肉眼可看不出來。”

“也是。”

劉備一捋頜下鬍鬚,然後道。“不過倒也不急,來日方長,備早晚也是能見到的。”

頓了頓,劉備想起什麼,道。

“子坤,那些揚州世家近來在城中可又鬧騰了起來,有幾家也不知從何處得知了備的行蹤,甚至求到了我的跟前。”

“先讓他們再鬧些許時日吧。”

李基如此答了一句之餘,眉頭微微一擰,開口道。

“反倒是主公的行蹤泄露之事,看來揚州世家還真是底蘊深厚啊,如此居然都還能有關係確認主公的行蹤。若是有某些世家心生歹念對主公行刺,豈不是不妙?”

“此事,或許需要細查一番,主公且給我幾天時間,基保證必然不會讓任何一個世家繼續騷擾主公。”

“啊這……”

劉備本意也就是隨口分享這麼一件小事,且提醒李基勿要讓在吳縣之中鬧騰的揚州世家干擾到百姓們的生活。

卻是沒想到,似乎這一番好意要害了某些世家。

不過劉備實際上還是頗爲享受李基這一番關心自己安危的舉動,且暗中探查上位者行蹤本就是一種大忌,所以劉備倒是沒有爲那幾家世家開口說話的意思。

世家這種麻煩的存在,還是交給子坤全權處理爲好。

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64章 “毒士”賈詡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64章 “毒士”賈詡第355章 離間計?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113章 血包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52章 吾計成矣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589章 訓子鞭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669章 兩個倒黴蛋第45章 管亥!管亥!!第395章 爭議第700章 明日再戒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72章 三千金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664章 青釭劍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368章 洛陽!洛陽!!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981章 浴血死戰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937章 窮怕了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97章 請君入甕第926章 小朝廷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901章 官渡奏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971章 司馬滅曹第469章 虞國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35章 戒“備”森嚴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
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64章 “毒士”賈詡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64章 “毒士”賈詡第355章 離間計?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113章 血包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52章 吾計成矣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589章 訓子鞭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669章 兩個倒黴蛋第45章 管亥!管亥!!第395章 爭議第700章 明日再戒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72章 三千金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664章 青釭劍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368章 洛陽!洛陽!!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981章 浴血死戰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937章 窮怕了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97章 請君入甕第926章 小朝廷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901章 官渡奏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971章 司馬滅曹第469章 虞國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35章 戒“備”森嚴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