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舊病復發?

第850章 舊病復發?

從荊州返回壽春,一路順流而下,恰是秋收時分,甚至能從兩岸感受到百姓的喜悅。

林邑稻不僅早已完成了推廣,深知想要增產還與種植技術有着密切關聯的李基,依據着後世經驗,早就指導着農官們開始研究能讓糧食增產的種種辦法。

這一年,恰是多年研究下,已是總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辦法。

且,已經通過報紙與官府對民間進行大範圍的雙重指導,實現有效的技術傳播。

這一年,也將徹底成了世人眼中的豐年。

偶爾在長江岸邊停靠之時,李基還會到就近的農田去親自視察一圈,一行人的笑容也是越來越盛。

過去百姓們種田往往是依據經驗而行,即便能意識到有些增產的小技巧,但卻輕易不敢實行。

畢竟,試錯成本往往是普通百姓所不敢承受的。

真正想要推動增產,必然是需要官府親自下場,由上而下的推動。

可惜,過去朝廷的農官不是還沒有研究出進一步增產的方法,就是朝政崩壞腐敗之下,根本就沒關注這一方面。

這一刻,李基看着眼前的那大片大片的金黃,眼眸之中所浮現的也是喜悅。

一時的改變,或許能讓人引以爲傲。

可真正令李基欣喜的是,在自己的影響與指導下,可算是開闢出了真正意義上的“農學”,而不再讓這個時代的農學成爲儒學體系下的附庸。

讓農官們徹底意識到了農作物正確增產的方向是什麼,在這條確定的道路下不斷往前探索研究。

過去,李基就意識到了對於一個以農爲本的農耕文明最爲荒誕的地方,居然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農學”。

如今,即便劉備死了,阿斗繼位,又或是阿斗死了,後人再繼位。

證明了重要性的“農學”也必將會是等同國本的存在,任何人的任何意志都不可能動搖得了它的重要性。

這不僅是功在當代,更是利在千秋。

說不準用不了幾十年的功夫,一大羣經歷亂世饑荒的農官在瘋魔之下,說不準就能真正研究出後世意義上的種種增產化肥了。

若是理想化一點,有了“農學”兜底的不斷研究,無論大漢走了什麼方向,都不會再有餓殍遍地而舉國無糧的絕望了。

在這一片欣喜中,諸葛亮忍不住笑着說道。

“老師,等你回到壽春,說不準便能看到各地官府送到桌案上請求准予修建糧倉的文書了。”

李基笑而不語,眼角餘光掃過臉色也佯做欣喜的蔣幹,然後回到樓船,繼續往着壽春返航。

這一路,也不知是否錯覺。

在長江順流而下的李基隱隱覺得都能聞到些許稻花香,且心情大好之下,輕舟也是眨眼就彷彿已過了萬重山抵達了臨近壽春的港口。

唯一讓李基感到幾分遺憾的,便是抵達壽春時,已過了中秋佳節。

然而,在李基剛剛進入壽春,滿臉苦色的徐庶便在城門堵住了去路。

李基心中瞭然之餘,卻是故作不知地開口道。“元直何故在此?若無要事,不如且待我回府中沐浴更衣……”

“老師!”

徐庶雙目擠出着眼淚,躬身而拜,道。

“弟子有罪,未能規勸大王,請老師速速去勸阻一番大王的荒唐之舉。”

“嗯?”

李基的眉頭一皺。

蔣幹則是精神一震!

果不其然,關羽、張飛不在壽春,李基只需再遠離壽春一段時間,劉備必然會舊病復發,按耐不住享樂的心思。

而蔣幹深知一旦放縱享樂,再想要阻止絕非易事。

當即,李基滿臉的難看,道。

“大王如何了?”

徐庶上前,生怕自己的表情失控,以袖捂臉,哭道。

“自老師離開壽春後,大王聽信袁公路等人讒言,日日辦宴飲樂不止,荒廢政事不說。”

“更是不知誰人蠱惑了大王,讓大王大興土木,興建高臺,欲取名銅雀以供享樂之用,甚至已抽調不少興建新都的工匠……”

李基怒得豁然而起,怒斥道。

“荒唐!”

蔣幹則忍不住心中隨之竊喜。

銅雀臺?

漢王有靈帝遺風也。

“漢王今何在?”

“正在王府內飲樂。”徐庶嘆息着開口。

“去漢王府。”

李基當即下令馬車改道,直奔漢王府而去,下了馬車就欲往王府內闖。

然而,此前被劉備允了特權可以自行出入王府的李基,卻是被攔在了王府門口。

這一刻,李基氣得忍不住發笑,盯着面無表情的夏侯博,問道。

“爾敢攔我?”

“漢王有令,請丞相恕罪。”夏侯博冷冷地答着。

李基往前走了一步,問道。

“若我執意要進,那又如何?”

以夏侯博爲首的衆親衛不得不往後退了一步之餘,卻是沒有讓出道路,而是躬身而拜,道。

“請丞相勿讓我等爲難。”

李基臉上的神色來回變幻了一陣,揮了揮手,道。

“罷了,罷了,還請代爲通傳一下,就說隴西李子坤求見,問漢王見或不見。”

“請丞相稍等片刻。”

夏侯博應了下來,然後朝着身後一親衛揮了揮手,讓其前去通傳。

李基雙手背在身後,就如此立在了漢王府的門口。

蔣幹悄悄地打量了一下李基那看似平靜的側臉,又看了看被堵得嚴嚴實實的漢王府門口,明白漢王怕是不會見李基。

果不其然,僅僅片刻後,那親衛便回來了,額頭還多了一處似被酒盞砸出來的紅印,道。

“漢王有令:讓丞相回去,今四海昇平,孤不過是與羣臣慶祝豐年,莫要來擾了興致。”

當然,從那親衛有些狼狽的模樣。

蔣幹明白劉備的語氣必然不會是如這親衛這般平靜,而是充滿了不耐煩。

且蔣幹倒也有幾分理解劉備,這治下一片太平,平日裡劉備也是被李基管得死死的,難得放縱享受一下,怎會想再見到李基?

“丞相,不如先回府?到明日再來。”蔣幹上前勸說道。

李基默不作聲,整個人依然是一動不動。

一路隨行而來的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則是滿臉的疑惑,總覺得今日是不是尚在夢中。

這情況……哪哪都有些怪異啊。

第568章 戰車漂移?第35章 戒“備”森嚴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195章 地利!!!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第937章 窮怕了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887章 可願降?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434章 大孝啊!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447章 大演武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656章 死間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958章 大局已定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831章 封侯拜相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305章 驚喜?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90章 應對之策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939章 遼,乞降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106章 夜襲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115章 蔡邕!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403章 營嘯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278章 如履薄冰
第568章 戰車漂移?第35章 戒“備”森嚴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195章 地利!!!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第937章 窮怕了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887章 可願降?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434章 大孝啊!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447章 大演武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656章 死間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958章 大局已定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831章 封侯拜相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305章 驚喜?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90章 應對之策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939章 遼,乞降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106章 夜襲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115章 蔡邕!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403章 營嘯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278章 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