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赤腳迎許

一想到這裡,許攸眉頭不自覺皺成一團,思索着該如何破局……

可正因許攸對袁紹甚是熟悉,卻是明白這是個無解的難題。

即便今日設法能勉強逃過懲處,以後怕是再難得袁紹的信任。

尤其是如今袁紹麾下智囊之士不缺,縱使許攸自視甚高,也自知難憑謀略穩壓所有人一頭。

‘不是誰,都是李子坤……’

許攸一時只恨自己不如李基,否則又何須擔憂地位不穩,擔憂項上頭顱不保?

就在許攸漸漸又再度臉色黯然地失了神,猛然想到了什麼,臉上驚喜之色一閃而過,喃喃道。

“今曹阿瞞南有劉大耳威脅,北又需抗衡袁本初,《護民檄文》廣傳天下又必遭千夫所指,可謂是危如累卵。”

“吾何不轉投曹阿瞞,雪中送炭,助其破局成就霸業,曹阿瞞必念吾功勞不敢輕怠也。”

“且如今家中老小俱在曹阿瞞手中,亦能保一家老小無憂,可謂是一石二鳥。”

一時間,這個大膽的念頭迅速佔據了許攸的腦海,越是衡量越發覺得可行。

即便袁紹暗惱許攸,有漸漸排斥許攸的趨勢,但以着許攸的地位,袁紹在軍中所做的佈置就少有不知的。

尤其是,許攸深知如今袁紹好不容易從冀並兩州最後收集而來的糧草,所屯放的具體位置。

只需設法獻計,讓曹操襲擊燒燬袁紹的糧草所在。

袁紹所率領的河北精銳,頃刻間便將化爲烏有。

許攸豁然起身,將手中茶具猛擲於地,決然道。

“有我良計,阿瞞得冀州將易如反掌,橫據河北也不過是須臾之間,又何須於袁紹帳下謀圖苟全性命?!”

緊接着,心中漸生良略的許攸,打聽到袁紹心情尚可的時機主動前往認錯,又請辭職位,願前往後方爲袁紹籌糧,以緩解大軍糧草用度。

這一連串的動作下來,再兼之許攸不時提及過往的私交情誼。

這讓原本暗惱許攸的袁紹不禁有些心軟,便允了許攸的請求,還給了許攸可以往糧倉運糧的手令。

目送着許攸那有些落寞地離去的背影,袁紹嘆息了一聲,道。

“罷了罷了,子遠還算忠心,若是今後僅此用心辦事,再給他一個機會又有何妨?”

而在得了袁紹的手令離營後,許攸在十餘個心腹家丁的護衛下,當夜就離了袁軍大營。

消息傳至袁紹的耳中,袁紹並未多想,反而對於許攸如此盡職地趕往後方籌糧大爲認可。

只是袁紹不知道的是,許攸在離開袁軍大營後,通過所知悉的袁軍巡邏路線,避讓過了大量在大營外巡邏的暗哨與斥候。

於一處遠離袁軍大營的水流緩慢處,許攸在擅長水性的家丁保護下,緩緩遊過了清河。

又換了一身提前準備好的乾淨衣袍,就直奔曹軍大營而去。

……

與此同時的曹軍大營中。

白日裡,曹操面對着麾下一衆文武,對如何擊敗袁紹似乎是胸有成竹。

實則,曹操除了一個準備長期堅持的“拖”字外。

唯一能想到擊敗袁紹的盤外招,便是通過控制住的家眷,對袁紹麾下的文臣武將進行威逼利誘,使其背叛袁紹。

畢竟,袁紹對於界橋周邊的地形再熟悉不過了。

論兵力數量,論精銳程度,袁軍都遠勝曹軍不止一籌。

因此,如今的曹軍就連憑藉着界橋地形抵擋袁軍攻勢都略顯艱難,更別說是反攻袁紹了。

這也導致曹操白日裡豪言壯志,夜裡在大營中卻是難以入眠,乾脆披了件衣袍又在翻閱起籠絡威逼袁紹麾下文武的彙報文書。

只是,在這個極重忠義的時代。

以家眷威逼背主,並非是那麼容易的。

即便是淳于瓊這個被夏侯淵刻意放過的敗軍之將,在遭受了袁紹的重罰,且家眷盡數被曹操所擒的情況下。

淳于瓊在見到表明身份的曹操暗子,卻是毫不猶豫地拔刀斬殺了這個暗子。

再加上信息傳遞的艱難,令曹操遲遲都沒能有所收穫。

這讓表面沉穩淡然的曹操,心中不禁是苦悶難當。

曹操很是明白,劉大耳與李子坤可不會給自己留下多少時間。

袁術即便能熬過這個冬天,明年開春,他的屍骸也必然會被李基埋到地裡。

屆時,劉備就是兼有荊揚豫徐四州之地。

且以着李子坤之能,最多兩年到三年的時間就能徹徹底底地消化掉荊州、豫州以及徐州。

大漢的半壁江山,在劉備的手中將會穩如泰山。

因此,曹操若想與劉備爭霸,那麼就必須要儘快擊敗袁紹,佔據冀並青三州,再與呂布結盟共抗劉備,以成三足鼎立之勢。

這是荀攸在爲曹操細細分析了一番天下大勢後,爲曹操尋到的唯一一條可行的道路。

三足鼎立,聯呂抗劉。

爲了避免變數,荀氏更是早早就派人與陳羣溝通,取得了陳羣的支持,傾力說服呂布放棄支援袁術,轉而趁機奪取兗州。

袁氏自詡爲世家中執牛耳者,自然也早就遭致了同爲頂級世家的荀、陳兩家的不滿。

即便荀氏與陳氏,同樣會安排旁氏族人在袁氏中下注。

可這一次的曹劉滅袁,背後實則同樣也有着以荀、陳二家爲首的世家派系在推動着。

只是,曹操也清楚想要實現“三足鼎立,聯呂抗劉”的局面,首當其衝的便是儘快擊敗袁紹。

否則,陳羣也必然不會介意勸說呂布換個結盟對象,選擇聯袁抗劉。

曹操那細長的眼眸眯着,看着手中的一份份文書不斷思慮間,忽感頭疼漸起,似有刀斧正不斷怒砍頭顱一般。

可曹操不敢吭聲,伏於桌案,咬牙忍受着,深怕此事泄露會引起軍心浮動。

就在此時,一親衛忽然在帳外低聲彙報道。

“主公,營外有一人自稱主公昔日故友,姓許,名攸,欲求見主公。”

此言傳入曹操耳中,幾乎是下意識地豁然起身,那頭疼之症也似是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光着腳就衝出了營帳,急問道。

“許攸何在?”

“就在營外。”

得了回答的曹操既驚且喜,方纔注意到自己忘了穿鞋,正想回帳中梳洗穿鞋,略加沉吟後,就如此赤足朝着營門急步而去。

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281章 蹋頓第572章 父慈子孝第988章 平胡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73章 真毒士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163章 許文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89章 斬草除根?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32章 白袍返鄉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825章 建業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113章 血包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825章 建業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543章 腦後反骨第393章 莫須有?!第952章 洗馬?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901章 官渡奏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988章 平胡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780章 左慈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981章 浴血死戰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64章 “毒士”賈詡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655章 鬥智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594章 日常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74章 大漢基瘟?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346章 七三開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346章 七三開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458章 唯有殺!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642章 中計矣!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706章 兵種協同
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281章 蹋頓第572章 父慈子孝第988章 平胡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73章 真毒士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163章 許文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89章 斬草除根?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32章 白袍返鄉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825章 建業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113章 血包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825章 建業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543章 腦後反骨第393章 莫須有?!第952章 洗馬?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901章 官渡奏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988章 平胡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780章 左慈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981章 浴血死戰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64章 “毒士”賈詡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655章 鬥智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594章 日常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74章 大漢基瘟?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346章 七三開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346章 七三開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458章 唯有殺!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642章 中計矣!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706章 兵種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