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

此刻在李基所處戰車的附近,所立起的不僅僅是大纛,還有超過二十支顏色各異的令旗。

在戰場之上想要指揮部衆,則是通過令旗、號角、鼓聲等等所進行的。

這也是爲何主帥所在的中軍一旦被攻破,整支大軍即刻便會陷入大範圍癱瘓混亂的原因。

一旦沒有了統一的指揮,對於身處人羣之中視線受限的普通士卒而言,就會宛如無頭蒼蠅一般,稍微受到衝擊都很可能會造成潰敗逃竄。

而在李基的一聲令下,指揮各部的諸多令旗隨之而動。

絕大部分由軍戶士卒所組成的揚州軍,也隨之往前緩緩推進。

與豫州軍那黑鴉鴉一片宛如烏雲的威勢相比,規模遠遜對方的揚州軍則是表現得異常的整齊。

在李基的判斷中,合格的軍戶士卒論個人廝殺的經驗與勇力,無疑是遜色於真正的精銳。

不過,論令行禁止以及士氣意志,軍戶士卒又遠超普通郡兵,且軍戶士卒個體之間的素質相對均衡。

隨着兩軍開始相互推進之時,這一點漸漸就凸顯了出來。

袁術所率領的豫州軍也是久經戰陣,在大量錢糧的供養下,自然也是培養出了一批精銳。

能被袁術佈置在軍陣前方的士卒,自然不會是什麼雜兵。

只是,隨着豫州軍軍陣推進,即便有着大量將領居中協調指揮,也遠遠能看出不同區域士卒顯得有些參差。

與之相對的,揚州軍行進之間,各部之間的距離所產生的變化並不大,甚至就連腳步聲都開始趨向整齊。

“嘭嘭嘭!”

揚州軍越發整齊的腳步聲,漸漸還壓過了鼓聲,產生着一種莫名的威勢。

“虛張聲勢!”

袁術眯着眼遠遠瞧着,語氣有些不屑地說着。

作爲袁氏嫡子,袁術絕非什麼孤陋寡聞之人。

相反,靈帝在位期間,袁術就曾任折衝校尉、虎賁中郎將,統率指揮過真正的司隸精銳。

正因如此,即便軍戶士卒表現出的素養極高,但袁術不難看出這些士卒缺乏着那種百戰精銳的感覺,更像是剛剛練出來的新兵蛋子。

而這種未久戰陣的新兵蛋子,表現得再好,在袁術看來也不過是“外強中乾”。

五百步的距離。

在兩軍相互靠近之下,不過是片刻的功夫就能跨越。

隨着兩軍不斷接近,一些目光極好的士卒甚至已經能看清敵軍士卒的面容。

在這種大規模會戰下,所有士卒的神經都在本能地繃緊。

驟然,豫州軍一側的鼓聲率先一變,短且急促。

也幾乎是在鼓聲變化的瞬間,豫州軍軍陣之內早就等待良久的弓箭手齊齊拉弓……

“舉盾!”

也就在李基的命令剛下,對應令旗不斷揮動間,位於前軍一定區域內的持盾士卒整齊地將盾約斜舉向上,周遭大量未持盾的士卒則是跟着躲於盾後。

也是在這瞬間,在豫州軍軍陣內大片箭雨升空,宛如一片烏雲般朝着揚州軍籠罩而來。

只是就戰果而言,可謂是聊勝於無。

對此,袁術也不失望。

雙方皆是漢軍,相互間知根知底,所慣於的戰法自然也是大同小異。

箭雨洗地這一招對付缺乏甲冑的異族,又或是黃巾之流的雜兵自然好用,但對手是國士侯的情況下,袁術本就不指望能夠創造多大的戰果。

釋放箭雨,更多的是爲了壓制對方以及創造戰機罷了。

袁術指揮弓箭手繼續朝揚州軍遠遠拋射箭雨之餘,則是命令前軍各部加速突進。

頓時,豫州軍前軍加速朝着揚州軍而去。

“固守!”

遠遠地觀察着的佔據的李基,一邊不急不緩地下令之餘,一邊在腦海中也同步着袁術的“落子”。

面對着豫州軍的步卒前拱,揚州軍最前線的士卒則是在李基的命令下立盾固守。

下一刻,兩軍正式短兵相接碰撞到了一起。

與豫州軍的主動進攻不同,揚州軍前軍原地結陣立盾,固守反擊。

且雙方正式短兵相接後,豫州軍持續拋射了三波的箭雨也隨之停歇了下來,避免箭雨很容易誤傷己軍。

而儘管袁術安排在前軍的乃是精銳,單體戰力在軍戶士卒之上,但面對着立盾固守的揚州軍,想要直接衝潰揚州軍顯然不太現實。

不過,兩軍如此短兵相接之下互有傷亡,但局面無疑是暫時處於僵持。

整整半個時辰的時間,在豫州軍精銳輪番猛攻之下,軍戶士卒盡顯堅韌與配合,宛如磐石一般不斷抵擋反擊。

“想要拖延時間,讓新兵適應戰場?”

站在戰車上的袁術遠眺戰線,猜測着李基的想法。

當即,袁術的眼睛微微一眯,下令前軍加強攻勢進行壓制,調動中軍陳蘭、雷薄各引一萬兵馬自兩翼推進,向着揚州軍進行合圍。

且爲了避免李基派出騎兵阻攔,袁術還各自給了陳蘭、雷薄一千騎兵。

相對比能從幽州源源不斷引入戰馬的揚州,身處中原的袁術即便財大氣粗,但亂世之中想要買馬也不是有錢就行。

因此,袁術麾下大軍步卒不缺,騎兵卻僅僅只有四千。

這一次性便將過半騎兵派了出去,所爲的就是拖延揚州軍的騎兵。

眼下揚州軍以弱勢兵力維持僵持不假,可只要直接進攻揚州軍側翼,威脅到中軍所在的李基,那麼李基將陷入到兩難的抉擇。

要麼另派兵馬護衛側翼,再度開闢兩處廝殺戰線,如此便能讓豫州軍的兵力優勢進一步放大;

要麼便是選擇退卻,如此揚州軍的固守之勢就能瓦解,讓豫州軍能順勢掩殺。

袁術所做出的應對,令李基都忍不住暗中點頭。

或許,李基私下也偶爾笑稱袁術爲“冢中枯骨”的骷髏王,但身爲四世三公袁氏嫡子的袁術,所接受的教育無疑是這個時代的頂尖。

且,袁術憑藉家族支持所提供的資源,早早就擔任過折衝校尉等官職,接觸且指揮真正的大漢頂級的朝廷精銳。

僅僅是這個起點,往往就是普通將領一生努力都難以觸及的高度。

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195章 地利!!!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443章 可以改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602章 豪賭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436章 李曦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986章 跨越子午谷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572章 父慈子孝第527章 荊州困境第330章 都殺了!第70章 開擺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583章 遷治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452章 讓大漢再次偉大第458章 唯有殺!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403章 營嘯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411章 廬江周瑜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792章 三贏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503章 嘴硬症(第三更)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656章 死間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427章 席中策第70章 開擺第529章 驕矜第92章 孫氏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423章 苟富貴,勿相忘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771章 子坤,你第700章 明日再戒第36章 圍三闕一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692章 霸業將成
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195章 地利!!!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443章 可以改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602章 豪賭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436章 李曦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986章 跨越子午谷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572章 父慈子孝第527章 荊州困境第330章 都殺了!第70章 開擺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583章 遷治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452章 讓大漢再次偉大第458章 唯有殺!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403章 營嘯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411章 廬江周瑜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792章 三贏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503章 嘴硬症(第三更)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656章 死間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427章 席中策第70章 開擺第529章 驕矜第92章 孫氏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423章 苟富貴,勿相忘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771章 子坤,你第700章 明日再戒第36章 圍三闕一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692章 霸業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