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

劉磐其人,乃是秦瑱在荊州遇到的第一個對手,也是現在劉表麾下僅存在外的大將。

隨着江夏、江陵被破,黃射投降、文聘被擒、蔡瑁遁走,整個襄陽以南,便只剩劉磐一支兵馬!

可以說,只要劉磐也被擊破,秦瑱便能揮軍北上和劉備匯軍,包圍襄陽城。

不過劉磐此時尚不知江陵已被秦瑱奪取,甚至他不知道秦瑱已經悄悄北上。

因是昔日他一個不備,被秦瑱連敗兩次,一番損兵折將,兩萬餘兵馬便只剩兩萬不到。

與之相比,秦瑱帶來四萬兵馬,收取了長沙、武陵萬餘兵馬,還有桂陽、零陵作爲後盾。

雙方實力差距已然大到了足以劉磐不能忽視的程度,所以他只能堅守不出!

即便秦瑱派太史慈率領萬餘兵馬進駐作唐,他也不敢主動進攻秦瑱這支偏軍。

這就使得秦瑱可以悄悄帶兵北上,他卻全然無知無覺,只以爲秦瑱主力還在南邊。

不料這日,卻收到信報,言說江上發現異動,有支兵馬乘船自西向東而去。

這一支兵馬自然是蔡瑁派出的霍峻一部,劉磐先是一驚,隨後又聽有一支兵馬自東向西而來。

雖然兩支兵馬都打着他們的旗號,但西去的兵馬遠沒有返回東邊的兵馬要多。

這裡便得提一句,孱陵地處江陵正南方向,也在江岸西邊,故而在這裡設置崗哨,可以輕易探查江上兵馬動向。

收到此信劉磐心中不由暗想,船隻自西向東,說明這支兵馬多半來自江陵。

但船隻自東向西,那這支兵馬多半就是劉備軍,兩軍相向,就說明江上有戰爭。

這種情況不由讓他大驚失色,急忙將黃忠、潘濬等人招來議事,然則二人未至,便聽士兵來報,言說東邊對面江上起火。

劉磐一聽,急忙來到城上,便見東邊火光滔天,大火沿着江岸密林向着西邊燃燒。

如此景象,正好說明他的推斷沒錯,北邊發生了戰爭,秦瑱很可能正在進攻江陵。

正逢此事黃忠潘濬趕來,他便忙對二人訴說了自己猜想,又皺眉沉聲道:

“眼下天色正黑,我軍又無多少船隻,若秦瑱奇襲江陵,可當如何是好?”

他麾下本來是有大量船隻的,但在被秦瑱偷襲之後,船隻皆被秦瑱俘獲,使得他現在麾下沒有足夠船隻北上,

而在他看來,秦瑱兵馬雖多,可孱陵未取,難以奪取江陵,所以堅守此地。

沒想到秦瑱會選擇先取江陵,這瞬間就讓他停駐孱陵防守秦瑱的想法破滅。

不僅如此,因爲沒有多少船隻,現在見北邊異動,他也不敢輕易北上助力。

那二人聞得此言也是一驚,可隨後潘濬思考了一會兒,便急忙建議道:

“雖不知北邊發生何事,卻當先以兵馬助力,既是東邊起火,秦瑱應在東邊。”

“我軍或可自西方北上,若是蔡府君兵敗,便可助力,若是無事,亦可助之”

劉磐聽其建議,當即便欲率領兵馬出城,可黃忠一聽這話,卻搖頭道:

“我軍兵馬本就不多,孱陵小城難以堅守,將軍若去,秦瑱如攻此城又當如是?”

“既是眼下秦瑱欲先取江陵,我等何不徑直渡江,去對岸與蔡府君成掎角之勢?”

在他看來,現在秦瑱渡江北上,孱陵也就沒了戰略價值,與其分兵堅守,還不如退回江北。

這樣他們就能和蔡瑁互相策應,不至於讓秦瑱各個擊破,像現在這樣無比被動。

劉磐聽着此言,自是一陣猶豫,可黃忠見他猶豫不決,便繼續建議道:

“將軍若懼秦瑱回軍追擊,只管帶大軍北上,末將願代兵馬守備此處。”

“若其中道追擊,末將便襲其後路,若他不動,待將軍渡江之後,末將自行隨之!”

劉磐見他意欲留在此處牽制,自是感動,當即留下了兩千兵馬與黃忠。

他見北方火起,索性連夜行出,一路朝着西北方向進軍,意圖從江陵西邊渡江。

如此行了天色方明,便見一士兵從北而來,渾身血污,一見他兵馬,便高呼道:

“敢問可是劉磐將軍領軍至此,萬萬不可北進,江陵已被秦瑱所取!”

劉磐一聽江陵僅僅一夜便即陷落,不由忙將那士兵喚上前來詢問道:

“江陵蔡府君尚有一萬五千餘兵馬,守備嚴密,如何便被秦瑱所取?”

士兵聞之,忙將蔡瑁中計兵敗之事說出,又給出了一封帶着印章的文書道:

“因昨日秦瑱扮做我軍兵馬詐城,又奇襲北門,府君抵抗不住,已經撤去!”

“臨走之前,特地讓小人前來報信,言說將軍不可輕易北上。”

“若是秦瑱派兵前來僞書求援,讓將軍救援,不可輕易信之,”

劉磐看着文書之上印信與蔡瑁筆跡便信了八分,又聽其人告誡,一時皺眉道:

“吾常聞秦瑱善造僞書,自不輕信,唯慮江陵已被奪取,我等又當如何動兵?”

現在情況對於他這支兵馬來說,算是進入了十分可怕的境地,一邊是劉備不斷進軍襄陽,一邊是秦瑱堵住了他的去路。

隨着江陵一陷落,現在他的兵馬就困在了南岸,幾乎陷入四面包圍之中!

面對這種情況,他現在又該如何動作,才能安全帶着兵馬脫出這種困境?

不過他一問這話,那士兵便搖了搖頭,表示蔡瑁並未給出任何指示,只是讓他不要北上,一旁的潘濬見狀,不由對劉磐嘆道:

“蔡府君丟了城池,秦瑱必然追擊,現在能派信使前來知會已是難得。”

“要如何帶着兵馬撤退,卻須將軍決斷,依在下之見,我軍不如繼續西進。”

“若有機會,趁着秦瑱還未反應,可從夷道東邊先行渡江北上。”

夷道也即是後世的宜都市,從此地往東,有幾處沙洲,正適合建浮橋渡江。

劉磐聽此,當即允諾,思慮江陵陷落,黃忠繼續堅守也就沒了大用,索性傳信讓黃忠棄守孱陵。他則是繼續帶着兵馬朝着西方行進,

然則他並不知道,這個被派來通信的士兵,並非蔡瑁所派,而是秦瑱派來。

之所以要特地派兵馬前來知會劉磐,一是爲了獲取劉磐動向,二是爲了引導劉磐北上的方向。

那士兵見劉磐有意東去,便將消息帶着回到了江陵,告知了城內的秦瑱。

秦瑱聞聽此言,便將霍峻叫來詢問南郡周邊伏擊地點,霍峻是枝江人,極爲熟悉地形,忙道:

“若從夷道北上,定要經過枝江,此地地勢平坦,無地可以伏擊。”

“幸得從此往東,有一水通入楚江,乃上游漳水、沮水匯流而成。”

“若是劉磐東進,這可半渡而擊之,但都督即已奪取江陵,劉磐必不敢從枝江過。”

秦瑱聽罷此言,看了一眼地形圖,便是一陣搖頭,指着地圖笑道:

“既是此水不可伏擊,吾自在上游設伏即可,吾以蔡瑁引他往當陽,則必經河水之間!”

如此說着,他也不多言,徑直讓太史慈往西奪取枝江,又叫鮑隆領軍往上游攔河築壩。

待得枝江被他奪取之後,便又令人南下去知會劉磐前往當陽與之匯軍。

這個當陽也算是三國時期一個著名景點,歷史上劉備便是在此處被曹操追上。

混亂之中,是趙雲帶着阿斗和甘夫人從此處殺出,與劉備主力匯合。

可在這個時間線上,卻成爲了秦瑱爲埋葬劉磐親自挑選的墳墓所在。

劉磐與黃忠等人來到夷道,方纔渡江,便見“蔡瑁”信使再度來到。

直接對劉磐言說枝江已經陷落,蔡瑁正率領殘軍在當陽抵禦秦瑱,讓他前去匯軍。

聽到這個消息,劉磐便準備直接從枝江邊上繞過,可潘濬一聽便道:

“秦瑱眼下已取江陵、枝江等地,定要防備我軍北上,從枝江過,若被獲悉秦瑱必出兵阻截!”

“不如北上先渡沮水,直往當陽之西再度漳水,可保敵軍難以追擊!”

劉磐依照其計策徑直北上,帶着兵馬繞過了枝江,又泅渡過了沮水。

如此連行三日,總算到了丹陽以西,眼見當陽就在眼前,劉磐便下令士兵搭建浮橋。

由於河水甚低,河岸裸露了出來,士兵不一會兒就建好了一座簡略浮橋。

劉磐見之大喜,忙令麾下渡河,然則黃忠見得此狀,卻急忙拉住劉磐道:

“將軍且慢,我等之前渡過沮水時,河水雖少,徑流卻大,此河更寬,安得如此水淺。”

“恐是上游有異,方至此處水少,將軍不可輕易過之,謹防敵軍有詐!”

而劉磐眼見當陽便在眼前,急着渡河,哪裡顧得許多,當即便不悅道:

“眼下冬春之際,雨季未至,水少也是尋常,再者敵軍北上蔡府君安能不知?”

“今得渡過此河便是當陽,府君便在眼前,莫非汝欲阻我前往匯軍不成?”

一番言語說罷,他便不理黃忠勸阻,直接下令麾下士兵經由浮橋渡過河去。

黃忠見得勸阻不住,只得緊跟劉磐左右,時刻戒備周圍環境,然則此時,忽見遠處一陣塵沙飛揚。

劉磐還以爲是蔡瑁派軍增援,急忙令人迎接,可一秒,便見一支書寫着秦字的大旗出現於塵沙之間。

但見秦瑱騎着馬匹,左右便是太史慈和徐盛等將,來到衆人軍前,即停下高呼道:

“劉將軍,現在貴軍已被我軍包圍,蔡瑁已歸襄陽,此地獨有汝一軍。”

“何不領麾下士兵早降,不僅可免殺戮,亦可免得擒獲被辱,豈不美哉!”

眼見秦瑱突然出現,諸將自是神色一震,黃忠和潘濬皆是面色煞白,唯獨劉磐大怒道:

“主公與我重任,豈可投降於汝,諸將聽令,隨我殺將上前,生擒秦瑱!”

如此言罷,他便欲帶着兵馬準備衝殺上前,秦瑱見之不由一嘆,微微擡手。

而後便見河道兩側站起大量弓弩手,朝着劉磐兵馬便即射來,劉磐麾下急忙舉盾擋住。

然則他麾下才過一半,並未結陣,秦瑱一陣射擊,其麾下兵馬即陷入混亂。

太史慈與徐盛見之,忙掩軍殺上前來直取劉磐,黃忠見之,忙帶領兵擋住二將。

劉磐看衆人來勢洶洶,急忙喝令麾下兵馬後撤,此時浮橋又狹又窄,如何後撤?

劉磐纔到橋上,看得前方擁堵,連忙喝罵,而這時,上游方向忽如雷震。

劉磐擡眼一看,便見一股大水正裹挾着大量流沙自上游傾瀉而下,勢不可擋。

看着大水流下,劉磐頓時慌亂,忙令麾下親衛將周圍士卒推下河道,用以快速過河。

可大水忽然前來水勢極洶,橋上士兵皆是慌亂,人推人攘難行一步。

忽然之間,洪峰過境,劉磐見之,一聲大呼,便被裹挾入水,被送入了黃泉之中。

隨着劉磐一死,黃忠獨木難支,也被二將擒獲當場,再無抵抗之力。

至此,劉表麾下外駐諸將皆已被破,只有劉表尚在襄陽一地苟延殘喘。

290.第288章 非臣之道,董承密謀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290.第288章 非臣之道,董承密謀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第22章 劉備之志,根基之地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第342章 夜襲益陽,劉磐慌了261.第260章 焦頭爛額,主動出擊第359章 艱難形勢,曹操悔悟40.第40章 陳宮的推測,王禾就是秦瑱?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211.第211章 再見劉表,奇才不疑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91.第91章 羣英會,周瑜的警覺107.第107章 呂布大驚,玄德欲殺布耶?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200.第200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232.第232章 江上鬥將,破敵之機266.第265章 兩千石的誘惑,臧霸出兵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196.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第320章 海上戰爭,掃平南越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170.第170章 輕輕揭過,太史享道來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277.第276章 徐庶借箭,衆叛親離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第382章 別來無恙,張飛伐蜀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221.第221章 甘寧歸心,取敗之道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279.第278章 蛇鼠一窩,暴雨將至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245.頸椎病犯了,請個小假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95.第95章 慌不擇路,逆轉之機?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第337章 醫者仁心,治疫之法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第14章 狠辣程昱,沿路通緝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111.第111章 一敗塗地,孫策大慟212.第212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293.第291章 曹袁齊動,進逼吳郡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232.第232章 江上鬥將,破敵之機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第332章 逆轉之勢,袁紹之喜242.第242章 魏延顯威風,吳下有阿蒙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第325章 無冕之王,士燮歸附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54.第54章 兩線操作,看我破敵292.第290章 天與之機,白馬相贈198.第198章 人生之喜,春風幾度第322章 兵臨武夷,諸患皆平第366章 曹劉大戰,大廈將傾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
290.第288章 非臣之道,董承密謀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290.第288章 非臣之道,董承密謀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第22章 劉備之志,根基之地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第342章 夜襲益陽,劉磐慌了261.第260章 焦頭爛額,主動出擊第359章 艱難形勢,曹操悔悟40.第40章 陳宮的推測,王禾就是秦瑱?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211.第211章 再見劉表,奇才不疑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91.第91章 羣英會,周瑜的警覺107.第107章 呂布大驚,玄德欲殺布耶?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200.第200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232.第232章 江上鬥將,破敵之機266.第265章 兩千石的誘惑,臧霸出兵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196.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第320章 海上戰爭,掃平南越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170.第170章 輕輕揭過,太史享道來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277.第276章 徐庶借箭,衆叛親離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第382章 別來無恙,張飛伐蜀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221.第221章 甘寧歸心,取敗之道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279.第278章 蛇鼠一窩,暴雨將至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245.頸椎病犯了,請個小假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95.第95章 慌不擇路,逆轉之機?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第337章 醫者仁心,治疫之法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第14章 狠辣程昱,沿路通緝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111.第111章 一敗塗地,孫策大慟212.第212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293.第291章 曹袁齊動,進逼吳郡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232.第232章 江上鬥將,破敵之機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第332章 逆轉之勢,袁紹之喜242.第242章 魏延顯威風,吳下有阿蒙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第325章 無冕之王,士燮歸附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54.第54章 兩線操作,看我破敵292.第290章 天與之機,白馬相贈198.第198章 人生之喜,春風幾度第322章 兵臨武夷,諸患皆平第366章 曹劉大戰,大廈將傾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