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

同一時間,正當蔡瑁被蔡諷一陣言語輸出之時,諸葛亮已經返回傳舍之中回話。

聽着蔡諷夜裡便要會見自己,秦瑱便對諸葛亮笑道:

“由此可見,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

“蔡德珪雖不智,吾見蔡公卻有一番決斷。”

“有此公持家,不怪蔡氏如此興盛!”

諸葛亮聞言,自是微微一笑道:

“比及蔡府君,蔡公雖老邁,卻也爲老成持國之人!”

“便連我丈人黃公提起蔡公之時,也是讚不絕口。”

見他這般言說,秦瑱那難以抑制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來。

要說這一次到荊州,他最想見的人,除了周不疑,就是孔明的媳婦黃氏了。

畢竟據《襄陽耆舊記》記載,其父稱其長相醜陋、黃頭髮、黑皮膚,才華可配孔明。

鄉間也有“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的諺語流傳。

他倒是很好奇這黃氏長個什麼樣子。

須知這個黃氏的生母乃是蔡瑁的大姐,按基因來說,也不至於長得很醜纔對!

如此想着,他便對孔明笑道:

“說來黃公也是沔南名士,理應前去拜訪,不知現居何處?”

諸葛亮自也不知秦瑱所想,還以爲他真有意拜訪自己岳父,便道:

“丈人現居襄陽城西,說來龐公家中也居於此。”

“若先生有意拜見,或許可順道見見士元!”

“如此自然更好,免得四處奔波矣!”

秦瑱想着,既然都聚在一處,索性全部見一見。

連帶龐統、石韜、孟建、崔均等人一道見之,即便現在不肯投,以後也好徵召任用!

二人如此說着,時間轉眼便已入夜。

是夜,蔡府之內張燈結綵,到了地方,蔡諷降階相迎,一路將秦瑱引入家中。

及至堂上,便見蔡瑁來迎,親自給秦瑱整理坐墊,又請秦瑱上座。

看着蔡瑁這般模樣,秦瑱就猜到了,多半是蔡諷又對蔡瑁說了什麼,便一臉笑意道:

“自我入襄陽城中,蔡兄連日招待,着實辛苦,小弟心中愧甚!”

蔡瑁聽得此話,自知秦瑱促狹於他,正色笑道:

“正如賢弟所言,弟妹姓蔡,吾亦姓蔡,五百年前,合是一家!”

“說來也巧,吾聞弟妹單名一個琰字,吾有一弟,單名也是琰字!”

“天下巧合如此,豈不是我兩家有緣?”

“哦?還有這等巧合之事?”

秦瑱聽着,心中也是一奇,雖說漢末重名之人不少。

可與他媳婦蔡琰重名的,他還是第一次知道。

但見蔡瑁主動攀親,他又看向了蔡諷笑道:

“說來雖巧,卻有其緣故在其中。”

“我聞蔡氏之祖,喚爲蔡叔,昔日封於魯國,先秦之時,成爲濟陽蔡姓。”

“若論吾丈人蔡師,乃是出自此脈。”

“襄陽蔡氏,卻也是出於此,而今同名,正是殊途同歸,當成一家之意!”

蔡諷見他說得頭頭是道,不由撫須笑道:

“子瑄學識果然不凡,若論我蔡氏祖上,實則與蔡中郎也屬一家。”

“奈何後人開枝散葉,沒了聯繫。”

“故今見子瑄前來,我便對德珪笑言道,吾蔡氏佳婿至矣!”

“不料此子竟言何內外臣屬之言!”

“老夫思慮,如今爾等雖然仕於兩地,卻都是漢臣,豈言內外?”

“且子瑄爲我蔡氏之婿,又非外人,哪裡虛顧及那些虛禮。”

“由是老夫訓斥一番,特叫他來與子瑄奉茶。”

“也有心讓他知曉,國雖大,家法不可廢也!”

“家人遠來,正是幫襯之時,不可拒之於外!”

秦瑱聽得此話,一時暗道蔡諷這老頭子有水平,當即點頭笑道:

“蔡翁說話卻與小婿相同,故此番在下前來,便欲借親家之力!”

“因是眼下天子下詔討賊,小婿奉命前來接洽。”

“我思慮此國事也,正當舉賢不避親,求蔡翁幫忙出面督促使君出兵。”

“如此兩家協力討賊,即可小婿此次之任,又可全使君之名,不知蔡翁意下如何?”

蔡諷見他開門見山,以小婿自稱,不由暗自點頭,心說這小子順杆上爬,好個玲瓏之心。

與之相比,他兒子便死板了許多,沒有這等靈性。

若非秦瑱已經娶了蔡琰,他還真想收下當個女婿!

如此想着,他便看向了蔡瑁問道:

“子瑄之意已然言明,不知劉景升現在何意?”

蔡瑁一聽這話,便直接言道:

“父親,說來此事還有些不巧,因是眼下江南未定,使君暫時沒有出兵之心。”

“雖說王命在前,劉豫州又與使君爲同宗,但也着實力有不逮,恐難成事!”

蔡諷聽着此言,自是點了點頭,看向秦瑱嘆道:

“子瑄也聽到了,老夫早已隱退,並不關心國事。”

“雖爲長者,卻也難爲此事啊!”

“吾亦甚喜子瑄前來,但恐無力爲之。”

秦瑱看着這兩父子打配合,便是眼睛微眯,心想荊州還有你蔡家搞不定的事情?

別說督促劉表出兵,就算現在就兵諫,那也完全沒有問題。

而從蔡諷的態度來看,蔡家絕對是有意和他們打好關係的。

不然絕不會讓蔡瑁改變態度,變得這般主動親近。

現在打太極,那就說明蔡家還有條件沒有說出來。

但這個條件他不能主動探,得先讓蔡家說出來,他才能更好的應對,想着他便對身旁的諸葛亮使了個眼色。

諸葛亮自也機敏,一見秦瑱看向自己,便對蔡諷道:

“雖說蔡公已然隱居,可舅父還在軍中。”

“便是勸解不能,也望想想辦法,不然我等返回之後,實難覆命!”

蔡諷看他二人如此,就再度看向蔡瑁道:

“孔明之言也是,德珪你好歹是個長輩,也算昭姬之兄,速速想個辦法!”

“切不能讓子瑄與孔明爲難!”

蔡瑁見狀,就裝作一臉爲難之色,思慮許久方纔道:

“若說辦法,卻也不是沒有!”

“因當前我軍着實有些困難,使君難以抽出餘力。”

“不過若是能與使君結親,那或許便能勸服使君!”

“吾聞玄德公至今無子,不知此事有諸?”

秦瑱聽到此處,頓時便露出了一臉笑意,合着蔡家是在打劉備的心思!

先結親劉表,再結親劉備,蔡家當中間人。

以後無論是誰倒了,蔡家都不會衰敗,這算盤打得利索啊!

可這蔡氏女劉備並不能娶!

因爲蔡家的勢力在荊州已經足夠龐大,來日他們取荊州還是要用到蔡氏!

眼下他和蔡家親近,再加上孔明的關係。

這會導致以後蔡家的勢力極具膨脹,直到破壞麾下平衡的程度。

到了那個時候,誰還敢動蔡家?誰還能動蔡家!

一旦蔡氏女生子,那又是一番權力爭鬥。

如此想了一會兒,他便搖頭一笑道:

“說來德珪兄有所不知,吾主劉豫州兩位夫人皆已有身孕。”

“現在雖無子,但等到明年,或許便有了!”

蔡瑁聽着這話,一時神色一怔,他本想借劉備無子之言來說動親事。

沒想到秦瑱會這麼回話,莫非是不願他蔡氏和劉備結親?

猶豫之間,他嘗試性的嘆息了一聲:

“原來如此,我本想舍妹正值嫁娶之年。”

“若是劉豫州無子的話,或可與我蔡氏結親。”

“這般兩軍結爲親家,二君互爲連襟之親,或可以此說動劉使君!”

“若不爲此,吾亦難以勸解使君!”

說着他眼睛自是瞟向了秦瑱打量,秦瑱卻也裝作一嘆道:

“原來如此,若是兄有此意,也是一番好意。”

“可我主未必會答應此事!”

“再者,吾見劉牧頗爲忌憚我軍,就怕即便提出此事,也會引得劉牧反感!”

“不如這般,吾且回去寫封書信,往淮南問之。”

“兄也可去探探劉牧口風,但得二君允許,此事或可成矣。”

“不過書信來往終究要費一番時日。”

“須知現在已近秋收之時,無論劉牧出兵,還是我軍出兵皆不可繼續耽擱!”

“還望蔡兄多多擔待,替我軍想想辦法,不可因私廢公!”

他並不會答應蔡瑁的請求,但也不會拒絕。

反正蔡氏已經心動,他就不信這個親不結,蔡氏就會翻臉,左右就是時間問題而已!

在他這一番言語下,蔡瑁這件事暫時談不攏,當下只得笑道:

“子瑄此言極是,便叫賢弟不言,爲兄也當盡力行事!”

就這樣,兩人互相笑着,隱隱之中便達成了某種一致,再無昨天那般濃濃的火藥味。

隨着一場宴席過後,秦瑱便和諸葛亮行出了蔡府之中。

臨走之前,秦瑱又給蔡諷送上了一些禮物,比如淮書,又比如老花鏡。

這個老花鏡乃是秦瑱用玻璃工坊中成型的玻璃所制。

粗略分爲了三個年齡階段,爲四十五歲、五十歲、六十歲。

雖然難以確定度數,但可以通過試用的土辦法調試鏡片的薄厚。

經過幾個月打磨,已然可以作爲商品售賣。

蔡諷年紀本就大了,正是老眼昏花,見得這鏡片晶瑩剔透,又能清楚視物,便即大喜。

又令人取了十幾鎰金當做謝禮,回贈了秦瑱。

對此,秦瑱自是笑而納之,隨之便帶着諸葛亮返回了傳舍之中。

次日清晨,眼見劉表還未回覆,秦瑱便在諸葛亮的帶領下,讓陳到、魏延等人護衛,來到了隆中之地。

雖說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表示自己躬耕於南陽,但實際上隆中卻在襄陽城西南方向。

此地背靠峴山,北望沔水,乃是一塊風水寶地。

一行出城外,便見一片片黃燦燦的稻田。

秋風吹過,稻草拂動,顯出了不少老農正在田間勞作。

見得此狀,秦瑱不由對諸葛亮笑道:

“吾聞此地喚作隆中,想是葛氏居所也在此處!”

“不知子瑜現在又在何處?”

諸葛亮聞之,就對秦瑱道:

“學生家便在隆上臥龍崗處。”

“據此地約莫四五里路,昨日學生已去信兄長言說先生已至。”

“現在多半應在家中等待。”

“在往家之前,可先往黃公家中,再至龐德公府上,便可見得兄長!”

聽他早已安排妥當,秦瑱即點頭一笑。

暗道孔明能力上真沒的說,不管是主政還是當秘書,都是一把好手。

說完之後,衆人便朝着隴上行來,一路行至林中,忽逢一片密竹林。

陽光之下,竹影交雜,隱約可見遠處矗立一間茅草屋。

到了這裡,諸葛亮腳步也輕快了不少,對秦瑱笑道:

“先生,那處草屋,便是黃公居所矣!”

秦瑱眯眼一看,一時暗驚,還真是一處茅草屋,四面皆黃土牆璧,獨房上以茅草覆蓋。

他心說這些黃承彥虧得是個名士,家裡竟窮成這樣!

正想着呢,忽聽一陣穿林打葉之聲響起,咻的一聲,便從林中射出了一支箭矢。

秦瑱還沒反應過來,魏延、陳到等人便已是大呼道:

“有刺客,速速護衛軍師!”

瞬息之間,數十個親衛便上前將秦瑱和諸葛亮團團圍在其中。

185.第185章 陳縣之戰,大敗袁術86.第86章 聯合進軍,袁渙之嘆第22章 劉備之志,根基之地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第352章 故人來訪,絕望的蔡瑁146.第146章 意料之外,南轅北轍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240.第240章 再結外援,分兵合兵107.第107章 呂布大驚,玄德欲殺布耶?第357章 人心離散,劉表獻降254.第253章 呂布吃癟,軍機被泄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173.第173章 上善若水,周瑜的智慧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40.第40章 陳宮的推測,王禾就是秦瑱?第354章 預敵於先,計擒霍峻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第385章 劉備稱帝,休養生息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45.第45章 得一縱一,時機已至147.第147章 智取宛陵,世之豪傑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第384章 河北平定,天下一統249.第248章 何喜何傷,言者無心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第20章 閒居小沛,劉備上門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43.第43章 秦瑱勸學,先生真乃神人!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263.第262章 三言三策,相見恨晚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第332章 逆轉之勢,袁紹之喜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249.第248章 何喜何傷,言者無心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263.第262章 三言三策,相見恨晚232.第232章 江上鬥將,破敵之機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263.第262章 三言三策,相見恨晚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296.第294章 陷陣之志,孫家末路255.第254章 豪氣陳登,秦瑱至矣!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131.第131章 不孝有三,妻賢禍少136.第136章 廬江攻略,能人劉馥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166.第166章 破格提拔,借刀殺人169.第169章 爲妻爲妾,橋蕤訓女105.第105章 袁渙薦才,細節決定成敗146.第146章 意料之外,南轅北轍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229.第229章 劉表奪權,父子決裂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222.第222章 江東動向,周瑜軍至260.第259章 異常舉動,日夜襲擾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301.第299章 全據江東,孫家虎女1.第1章 老曹不聽勸,那我走?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第35章 袁術出兵,秘密武器第314章 兵發夷洲,江東來信40.第40章 陳宮的推測,王禾就是秦瑱?303.今晚估計是沒了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第322章 兵臨武夷,諸患皆平156.第156章 苦肉之苦,孺子不可教也108.第108章 自爆身份,虎狼之交75.第75章 張飛穿針,敵有所隱252.第251章 兵臨潥陽,秦瑱的猜想99.第99章 聲東擊西,壽春陷落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第36章 糜竺的魄力,騎兵剋星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
185.第185章 陳縣之戰,大敗袁術86.第86章 聯合進軍,袁渙之嘆第22章 劉備之志,根基之地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第352章 故人來訪,絕望的蔡瑁146.第146章 意料之外,南轅北轍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240.第240章 再結外援,分兵合兵107.第107章 呂布大驚,玄德欲殺布耶?第357章 人心離散,劉表獻降254.第253章 呂布吃癟,軍機被泄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173.第173章 上善若水,周瑜的智慧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40.第40章 陳宮的推測,王禾就是秦瑱?第354章 預敵於先,計擒霍峻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第385章 劉備稱帝,休養生息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45.第45章 得一縱一,時機已至147.第147章 智取宛陵,世之豪傑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第384章 河北平定,天下一統249.第248章 何喜何傷,言者無心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第20章 閒居小沛,劉備上門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43.第43章 秦瑱勸學,先生真乃神人!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263.第262章 三言三策,相見恨晚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第332章 逆轉之勢,袁紹之喜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249.第248章 何喜何傷,言者無心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263.第262章 三言三策,相見恨晚232.第232章 江上鬥將,破敵之機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263.第262章 三言三策,相見恨晚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296.第294章 陷陣之志,孫家末路255.第254章 豪氣陳登,秦瑱至矣!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131.第131章 不孝有三,妻賢禍少136.第136章 廬江攻略,能人劉馥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166.第166章 破格提拔,借刀殺人169.第169章 爲妻爲妾,橋蕤訓女105.第105章 袁渙薦才,細節決定成敗146.第146章 意料之外,南轅北轍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229.第229章 劉表奪權,父子決裂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222.第222章 江東動向,周瑜軍至260.第259章 異常舉動,日夜襲擾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301.第299章 全據江東,孫家虎女1.第1章 老曹不聽勸,那我走?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第35章 袁術出兵,秘密武器第314章 兵發夷洲,江東來信40.第40章 陳宮的推測,王禾就是秦瑱?303.今晚估計是沒了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第322章 兵臨武夷,諸患皆平156.第156章 苦肉之苦,孺子不可教也108.第108章 自爆身份,虎狼之交75.第75章 張飛穿針,敵有所隱252.第251章 兵臨潥陽,秦瑱的猜想99.第99章 聲東擊西,壽春陷落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第36章 糜竺的魄力,騎兵剋星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