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

鍾離縣,乃是昔日秦滅楚國之時所置,其地處淮南之東,乃是淮南門戶所在。

昔日呂布擊敗張勳等人之後,就是順水而下奪取鍾離,進而殺入淮南境內劫掠。

故遠在呂布抵達盱臺之前,秦瑱便一路北上,至於鍾離以南的離山之內。

本來依照徐盛的意見,他們北上之後,最好是先行進入鍾離抵禦敵軍。

但秦瑱對此卻持相反意見,因爲他們北上這件事呂布是不知道。

相較於直接入城抵禦呂布兵馬,他更傾向於留在外界,等待時機。

由是當高順與張遼的兵馬殺到鍾離之時,實際上並不知道鍾離城外已經藏了一支兵馬。

眼見鍾離這邊堅壁清野,二人便立下營寨一面使人報與呂布知曉,一面使人監視城內動向。

如此待得四日,兩人皆沒有喝令麾下兵馬進行攻城。

見得此狀,徐盛便有些急了,因爲他們此番前來乃是急行軍。

隨身只帶了十天的乾糧,自從渡江北上之後,沿路只有全椒與東城進行了補給。

隨後用了三天時間抵達鍾離城外,這又等了四天,不見敵軍攻城。

眼下天氣逐漸寒冷,他們又沒有營寨擋風,士氣逐漸低落,這可不是個辦法。

所以這天下午在山上悄悄巡邏一遍之後,他就來到秦瑱面前道:

“軍師,敵軍今日也還未攻城,如此下去,可當如何是好?”

此時的秦瑱正披着毛毯,坐在火邊喝着松枝茶,聽得這話,便拿樹枝撥動了一下木柴笑道:

“文向乃有爲將之才,當知領軍不可急躁!”

“我等方至於此,未知敵軍詳情,豈可輕動?”

“我令你在山外佈置崗哨探查敵軍異狀,不知可有收穫?”

徐盛聽着其言語,心中一陣煩躁,但還是坐到了秦瑱對面烤火:

“若是敵軍真有異狀,末將也不會如此心急!”

“就是見敵軍即不攻城,也不進軍,方纔急躁。”

“我軍糧草只剩三日,若待呂布前來將城圍住,我軍便難入城中矣!”

而秦瑱聽着這話,目光卻幽幽看向火堆道:

“敵軍並無異處,那便是有異!”

“豈不知敵將張遼高順皆是世之猛將。”

“今呂布以二人爲前鋒,豈能不攻城池?”

“我觀敵軍如此模樣,定是在等待什麼消息!”

“故而我軍現在還不當動作,敵不動,我便不動!”

說到這裡,他便將手上竹筒遞給了徐盛道:

“此茶可以醒神,文向不如嘗一嘗?”

見他這幅悠然模樣,徐盛只得無奈一笑,接過了秦瑱竹筒吹了口熱氣飲了一口。

看着徐盛將松枝茶飲下,秦瑱方纔笑了笑,起身揹着手在湖邊散起步來。

實際上現在徐盛所擔憂的事情,何嘗又不是他在思考的問題。

這一次他雖然信心滿滿的自請北上抵禦呂布,可心中卻還沒有破敵之策。

理由說來也很直白,因爲淮南之地幾乎無險可守。

他們現在所知道的情報,就是呂布出兵三萬南下。

但行軍路線如何,有什麼戰略意圖,均是一概不知。

所以他纔會在抵達之前令夏侯蘭堅壁清野,同時將兵馬調到鍾離這座城內。

如此舉動,有兩個目的,第一自然是爲了守住九江門戶。

鍾離這個城池很特殊,除了是九江門戶之外,還是淮水的主要通道。

一旦鍾離陷落,呂布就可以順着水路長驅直入。

至於第二目的,則是想要看看呂布是什麼動向!

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現在兵力不足,也沒有騎兵,野戰完全不是呂布的對手。

如果呂布大軍來到鍾離城下猛攻,那不用多說,他直接進入鍾離城內。

保管呂布兵馬全部耗在在這裡,也攻不下鍾離。

如果呂布繞城而進,他便先擊潰城外這支兵馬,再循機堵住呂布的退路。

而現在呂布沒有動作,且南邊城池還未傳來消息,這顯然有些異常。

所以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靜靜等待。

不過徐盛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他領軍至此,沒有後勤補給。

能等待的期限至多三天,三天一過,乾糧一旦吃完,他就必須做出決斷。

是進入帶着兵馬進入城內,還是聯繫城內兵馬直接給張遼等人送上一個驚喜。

如此想着,他來忽然停在了湖岸邊上,靜靜看着湖水喃喃道:

“呂布即來,進又不進,退又不退,莫非真想繞城而去?”

這一處湖乃是後世鳳陽縣東南方向的一處水庫,這個時代還未開發,風景也算頗爲秀麗。

自言自語之間,他隨手撿起了塊石子,朝着湖內拋出。

扁平的石子順着湖水接連跳了幾下,暈開了層層波紋後落入了水中。

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深沉的眸中露出了一絲決意。

如果呂布是繞城而進的話,那或許可以嘗試一下把呂布留在淮南!

念及此處,他便回身對徐盛下令道:

“文向,傳我軍令,速令蔣子翼從壽春前來見我!”

自從昔日蔣幹出使接連搞定了太史慈和豫章之後,其人便回到了壽春覆命。

因這一次出使之功,被劉備任命爲九江議曹,現在正於劉馥麾下聽用。

既然要把呂布留下,那臧霸之力絕對少不了。

他或許需要見機派着蔣幹北上說服臧霸,和他一道對付呂布。

在他命令之下,徐盛自然便將這個口令讓騎士傳出,可還沒等他傳令下去,便見麾下巡邏兵馬架着幾個人來到了山中。

徐盛見之,忙問彼等何人,士兵還未答話,便見一個褐衣文士高呼道:

“敢問可是劉使君兵馬駐守於此,吾非細作,乃廣陵功曹陳矯。”

“今奉廣陵陳府君之令,有要事欲見弋陽侯秦君!”

“還望諸位休要阻攔,勿壞大事!”

沒錯,這個被其麾下壓來之人,正是奉了陳登之命的陳矯。

說來也巧,本來鍾離應該在盱臺的西南方向。

陳矯如果直接往鍾離行進,是不該遇到秦瑱的。

因爲秦瑱現在所處的地方,位於鍾離南方羣山之中,距離鍾離較遠。

但巧合就在此處,陳矯從東北方向前來,高順和張遼屯駐的地方也是東北方向。

二人皆是良將,雖然沒有得到命令動兵,卻在營寨周邊要道散佈了大量探子。

陳矯等人抵達鍾離之後,便被張遼的哨騎攔下。

面對此狀,陳矯自然不敢說自己是前往鍾離,直說自己借道此處,準備南下廬江訪友。

張遼麾下哨騎並沒有過多詢問,只是表示西邊現在正在交戰,只能朝南邊進發。

於是陳矯就繞道,準備從西南方向繞山進入鍾離。

不料因爲形跡可疑,竟被秦瑱派出的哨騎抓到。

而陳矯這人雖然不善軍事,可終究爲人機敏,見這等野山之中有兵馬,便知多半是劉備軍麾下。

隨之就出現了現在這一幕,沒等徐盛問話,他就將自己姓名報出。

徐盛聽說對方要見秦瑱,但又不知秦瑱就在山中,便即笑道:

“汝言乃是陳廣陵麾下,但不知有何事要尋我家軍師?”

他本有心戲弄一番,可陳矯一聽,即將臉色一板道:

“此乃軍國大事,非莽夫可聞也!”

“吾知秦君定在鍾離,速速將我放走,不然誤了大事,爾等皆有大罪!”

徐盛心情本就不好,一聽此言更是惱怒道:

“汝言誰是莽夫,可知本將是誰?”

陳矯被抓,心中亦是煩躁,聞之便道:

“我等素不相識,如何知得汝名,即言並非莽夫,何以還不放我?”

徐盛見他口上不留情,自是不悅,剛想說話,便聽遠處響起一聲道:

“文向爲何在此喧鬧,到底生了何事?”

話音之間,秦瑱已然邁步朝着此處行來。

徐盛聞言自想搭話,陳矯卻對秦瑱道:

“這位將軍來得正好,在下陳矯奉陳廣陵之命而來見秦君!”

“此人頗爲無禮,還望將軍解救!”

因是秦瑱一身戎裝,身材高大,故讓陳矯誤會成了武將。

可他話中傳達的意思,卻引起了秦瑱的注意。

聽是陳登派來的人,秦瑱便令左右將陳矯放開,又開口道:

“先生奉陳元龍之命前來,不知需傳何事?”

陳矯好不容易被放開,見他又問起此事,即皺眉道:

“我聞秦君歷來治軍甚嚴,難道不知密報不可輕言?”

“吾見將軍也是文雅之輩,即知吾有要事會見秦君,知秦君在何處,便引我去會見。”

“若不知秦君所在,便送我入城,我自去尋之。”

“何以接二連三都要詢問在下何事?”

“若是我至此說出,反使密報泄露,又當罪責何人?”

不過他一說完,周圍秦瑱的護衛便都哈哈大笑,秦瑱亦是一陣莞爾道:

“倒是個盡忠職守之人,不怪陳元龍讓汝傳令!”

“想是我麾下未告知清楚,汝也無需別處尋去!”

“吾便是秦瑱,這回可否將要事告知?”

本來他對陳矯的突然到來還有些懷疑,可見其如此執拗,便知這人就是日後的魏國名臣陳矯。

畢竟在原本歷程中,皇帝曹叡路過想查看文書,都被此人硬懟回去。

更別說現在他們這些不明身份之人想要詢問密報了。

而他一說罷,陳矯卻是一臉疑惑之色,盯着秦瑱道:

“尊駕便是秦君?可有憑證與我觀之?”

“某還未要汝憑證,汝卻來問我要憑證?”

秦瑱看的一陣好笑,索性將自己腰間錦囊打開道:

“如此,先生可信我便是秦瑱矣?”

只見他的錦囊之內裝着一方金色印章,這便是侯爵和王公大臣才能佩戴的金印紫綬。

整個劉備軍中,目前只有他、劉備、關羽有資格佩戴。

隨着金印一出,陳矯頓時便對着秦瑱一拜道:

“原來是果真是秦君當前,望恕在下不敬之罪!”

由不得他不信,在這個時代私制印信是要砍頭的。

尤其是朝廷印信,基本上沒有什麼人敢作假。

但如此說了一句,他卻又一臉堅定的補充道:

“然則此事事關重大,不足爲外人道也,請屏蔽左右,在下方可呈報!”

秦瑱見他如此,索性揮手讓衆人退下。

徐盛見狀,有些擔憂的上前請示道:

“軍師,此人來歷不明,謹防有詐!”

他自是爲秦瑱安全考慮,秦瑱卻直接笑道;

“無妨,我見先生乃是信人,必然無事!”

隨之他又讓徐盛離去,待得衆人遠去,陳矯方纔將陳登原話一一告知秦瑱。

秦瑱聽罷陳矯的言語,不由嘴角一揚道:

“如此說來,陳元龍是有心助我除掉呂布?”

他還在思考借用臧霸之力把呂布留下來,沒想到陳登也有此意。

有陳登做內應,那不僅呂布,徐州也有機會奪取!

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196.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306.第303章 組建商會,圖窮匕見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第339章 劉備起兵,長沙攻防第366章 曹劉大戰,大廈將傾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第375章 暫借漢中,馬超之心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268.第267章 衆志成城,堅城鐵壁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80.第80章 整訓俘虜,紀靈來信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第31章 囤積糧草,別有用心50.第50章 我推斷有誤?陳宮死諫212.第212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第368章 秦瑱vs荀攸,曹昂兵敗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87.第87章 呂布:劉備還是個厚道人啊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303.今晚估計是沒了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119.第119章 歷史的慣性,子龍人狠話不多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第326章 張津之死,交州平定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109.第109章 什麼仇什麼怨?呂布之怒!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70.第70章 同謀五家,軍師果有鬼神不測之能!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第37章 魚兒上鉤,出兵下邳第341章 緩步進軍,繞襲其後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139.第139章 財政赤字,以工代賑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146.第146章 意料之外,南轅北轍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176.第176章 壽春諸事,老劉的煩惱75.第75章 張飛穿針,敵有所隱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80.第80章 整訓俘虜,紀靈來信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第379章 三家齊聚,圍魏救趙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第341章 緩步進軍,繞襲其後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100.第100章 袁渙歸降,尊駕便是秦瑱?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
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196.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306.第303章 組建商會,圖窮匕見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第339章 劉備起兵,長沙攻防第366章 曹劉大戰,大廈將傾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第375章 暫借漢中,馬超之心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268.第267章 衆志成城,堅城鐵壁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80.第80章 整訓俘虜,紀靈來信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第31章 囤積糧草,別有用心50.第50章 我推斷有誤?陳宮死諫212.第212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第368章 秦瑱vs荀攸,曹昂兵敗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87.第87章 呂布:劉備還是個厚道人啊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303.今晚估計是沒了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119.第119章 歷史的慣性,子龍人狠話不多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第326章 張津之死,交州平定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109.第109章 什麼仇什麼怨?呂布之怒!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70.第70章 同謀五家,軍師果有鬼神不測之能!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第37章 魚兒上鉤,出兵下邳第341章 緩步進軍,繞襲其後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139.第139章 財政赤字,以工代賑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146.第146章 意料之外,南轅北轍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176.第176章 壽春諸事,老劉的煩惱75.第75章 張飛穿針,敵有所隱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80.第80章 整訓俘虜,紀靈來信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第379章 三家齊聚,圍魏救趙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第341章 緩步進軍,繞襲其後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100.第100章 袁渙歸降,尊駕便是秦瑱?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