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

建安七年十一月,正當袁紹圖謀關中之時,劉備軍麾下關羽再次突然出現,打破了袁紹的計劃。

事情如此,自需得秦瑱北上之時說起,彼時秦瑱聽從了荀攸之計,採取圍魏救趙之策。

隨後他除了加緊率領兵馬北上之外,又派遣了兩個信使分別前去知會關羽和劉備兩軍。

信使得信之後,就一路北上又朝着東邊行進,在袁紹的眼皮子地下來到了洛陽城內。

自從徐庶進入洛陽城後,其人便一直在收攏附近的山賊和武裝力量,時刻準備朝着北邊進軍。

因是現在他們的地盤已經形成了一個u字形,東邊青州多出了一塊,而在陳留和洛陽奪取之後,這裡又多出了一塊。

也即是說,在他們沒有全部奪取兗州之前,袁紹的兵馬隨時可以從兗州突入他們的腹地豫州。

故而在奪取洛陽之後,他們必須佔據有利地勢,才能在以後和袁紹對敵之時打出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趁着袁紹主力在西邊之時,奪取東郡以南的諸多郡縣最爲妥當。

可徐庶卻不然,在他經過縝密的思考之後,覺得奪取兗州,遠沒有奪取河東北上幷州更好。

畢竟,他們的主攻方向並非中原一地,以後劉備奪取長安、洛陽之後,多半會繼續以此地爲都城。

如果他們現在錯過機會,選擇奪取中原,那以後他們從關中出兵之時,袁紹就能以騎兵不斷騷擾兗州。

可如果現在他們奪取了河東、河內之地,那以後便可依山而守,從幷州、中原兩個方向進攻袁紹。

只要他們兵力足夠,那隻需要一戰,就可以收服整個河北之地,抱着這等想法,徐庶開始了長時間的準備,直到關羽到來。

關羽的到來,讓徐庶意識到了一件事,秦瑱的想法可能和他一樣,都是想要先奪取了幷州之地。

所以在秦瑱的信使到達之前,他已經和關羽整備了月餘兵馬,隨着秦瑱信使一到,二人便領軍又朝河內殺去。

十月十九日,當荀諶纔出使長安,關羽和徐庶已然帶着六萬大軍從孟津港北渡黃河。

十月二十日,大軍還未渡河完畢,關羽便帶兵對溫縣發起了猛攻,是日溫縣陷落。

十月二十四日,河陽、野王、波縣相繼被關羽奪取,袁尚後知後覺,忙帶兵前來抵禦。

十月二十七日,袁尚兵敗遁往魏郡,關羽親率五千兵馬越過王屋山,奔襲河東絳縣。

十一月初五,絳縣遭到關羽襲取,徐庶大軍奪取了河內大半城池,此時消息方纔傳到袁紹軍營之中。

袁紹此時正因爲惱怒夏侯惇詐降而猛攻長安,聽得東邊急報,便是大驚失色,忙令撤軍。

可沮授見之,卻急忙勸解袁紹退不得,因爲關羽開始動軍,意味着秦瑱很可能已經抵達長安。

他們現在一退,就會遭到秦瑱追擊,倒時候他們前面被關羽擋道,後面又有秦瑱追擊,那便會一敗塗地。

現在如果能將長安奪取,那不僅秦瑱會退兵,就連關羽也難以持久作戰,可徐徐敗之。

而這一次,田豐再度與沮授持着相反意見,他覺得現在城內足有六萬大軍,短時間壓根不能擊破。

現在趁着敵軍沒有達成合圍,他們撤軍還來得及,如果現在不撤,讓劉備軍達成合圍,那一旦馬騰、韓遂反叛,他們將全軍覆沒於此。

兩個此時本來已經去世的智者抱着不同意見勸解袁紹,自是讓袁紹難以抉擇,一連幾日都未動作。

可他這麼一耽擱,卻叫秦瑱看到了機會,於建安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對袁紹大營發起進攻。

在此之前,他的兵馬動向並沒有被袁紹獲取,之所以如此,是因爲秦瑱在抵達藍田之後,就遁入山中。

這裡便得說一句,藍田位於如今的藍田縣以西,乃是前往長安的必經之路,位於兩山之間。

但秦瑱抵達此處之後,知曉東邊消息傳來,袁紹必然撤軍,所以他就選擇了迂迴前進。

沒有從藍田殺入長安,而是從藍田往東的山谷之中,繞道至鄭縣以西,也即如今的渭南市。

這也是秦瑱的慣用手段,不按正常道路進軍,往往會通過預測敵軍反應,先行埋伏於敵軍的必經之路上。

這一招在能準確預測敵軍目的之時,通常會有奇效,可惜這一次他遇到了袁紹,這個優柔寡斷的君主。

在面對東邊急報的情況下,袁紹沒有選擇第一時間做出決斷,就讓秦瑱陷入了一陣思考之中。

畢竟,袁紹如果直接撤軍的話,那經過潼關,在風陵渡渡河便是其人最快的回軍道路。

可如果袁紹一直耽擱,那或許會選擇先行北上,經過蒲阪直接東渡黃河,繞過他現在的埋伏地點!

也即是說,袁紹沒有反應,就意味着他的埋伏很可能失敗,他必須採取主動進攻之策!

在經過仔細思考之後,他最終決定,讓荀攸進入長安城內,聯合他對袁紹的大營發起進攻。

本來荀攸作爲曹操軍師,是不能放回去的,但秦瑱篤定荀攸不會再叛,唯有放回,才能獲取最大戰果。

於是在他的決斷之下,荀攸得以孤身返回,進入長安城內,和荀彧、郭嘉等人匯聚。

衆人聚在一處,自是免不了一陣噓寒問暖,可當衆人問起他是怎麼迴歸之時,荀攸便道:

“乃因秦瑱北上之時帶我隨軍,我見路上並無防備,斷定主公必令降於劉備,由是與之助力!”

“如今秦瑱已經率兵抵達鴻門以東,意圖與我軍裡應外合,共破袁紹,故派在下前來。”

他一說罷,衆人臉上神色便都有些詭異,雖然曹操已經下令投降,可在劉備受降之前,他們還未隸書劉備麾下。

結果秦瑱可好,什麼都不管,就讓荀攸前來讓他們助力,這顯然是有些不符合投降程序的。

不過荀攸見得衆人如此,索性即沉聲道:“如今曹公已爲國事而喪,臨終之前,尚且謀劃。”

“諸公即已議定投降,何必還在此處猶疑?現在若不擊敗袁紹,來日戰爭無休無止,豈不反害大漢萬民?”

他這麼一表態,荀彧便即點頭贊同,郭嘉、賈詡等人自也無言以對,只得贊同了這個計策。

如此一來,兩方商定時間,遍趁着夜色對袁紹大軍發起進攻,近八萬兵馬圍攻袁紹四萬多兵馬。

是夜,夏侯惇先令徐晃率軍五千佯攻袁紹大營,被袁紹士兵發現,追出營來廝殺,徐晃佯裝不敵撤退。

袁紹此時本就心煩,聽得敵軍還敢劫營,便下令麾下兵馬追擊,結果負責追擊的八千人追出五里地,就遭到了曹軍的伏擊。

這一次,爲了完全擊潰袁紹,城內一共出兵四萬餘人,四萬人圍攻八千,僅僅過了片刻,袁紹便損失了兩千多人馬。

消息傳回營內,衆人皆是大驚,不等衆人思考,袁紹就親領大軍行出營來救援麾下兵馬。

然則他剛一西顧,秦瑱見到機會,便讓太史慈率軍殺入了袁紹軍後營,由於袁紹離去,兵馬空虛,太史慈直接突入袁紹後營,沿路放火。

一時火起通天,袁紹回頭一看,自是大驚,忙帶着兵馬又朝着營中行來救火,結果夏侯惇卻帶着兵馬一口上來將其死死咬住。

也即是說,袁紹在不知不覺間,被秦瑱與夏侯惇兩方溜了一回狗,當袁紹準備回營之時,其整個後營已經完全失守。

袁紹剛一回營,四下黑夜之中便殺出了無數兵馬,整個袁紹軍大營被密密麻麻的兵馬包圍。

袁紹見之,忙帶侄兒高幹死衝血路奔走,才行出十餘里路,忽見南北霍峻、徐盛兩支兵馬殺出。

一場大戰,殺得袁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渠,張郃死命抵擋,方纔護佑袁紹殺出包圍,突出渭南。

然則又行十數裡,又見魏續等人領軍在此,一陣衝殺,袁紹不能抵擋,急忙大呼道:“若不決死戰,必爲所擒矣!”

一陣大呼之中,他又親率士兵奮力衝殺,得脫重圍,高幹、張郃皆被箭傷,兵馬死傷殆盡。

看着眼前麾下兵馬慘狀,袁紹痛哭一陣,不覺暈倒,衆人急救,袁紹方纔轉醒,又是口吐鮮血,大呼道:

“吾自歷戰數十場,不意今日狼狽至此!此天喪吾也!事勢至此,不如就死!”

言罷拔劍便欲自刎,張郃見狀,急忙止住,沉聲道:“容某死戰,奪路救君。”

隨之其人翻身上馬又帶着袁紹一路朝着東邊殺來,至於潼關境內,便見田豐逃於此處。

袁紹一看田豐,便執着其手悔恨萬分道:“恨早未聽田公之言,已至如今之敗!”

田豐聞之,自是一嘆,隨之又問沮授何在,有人報之沮授陷於敵軍之手並未脫出。

袁紹一聽,便朝着身後一倒,再也不省人事,獨有田豐見之,嘆息中忙令撤軍。

如此行至河東境內,便聽關羽已然奪取安邑,無奈之下,田豐只得帶着袁紹突入匈奴人領地之中。

此地本屬河東以北,在匈奴投降之後,便成了匈奴領地,可隨着曹操攻滅匈奴,這裡便迴歸漢土。

然則經過匈奴人數十年禍害,早已人跡罕至,田豐等人帶着袁紹至此,兵馬斷糧,只得士吏相食。

行了半個月,兵馬幾乎喪盡,僅餘千餘兵馬隨行,將近四分之一被自己人所食。

連帶其侄兒高幹也因爲傷重去世,險些被麾下兵馬分食殆盡,一路行至界休,方纔抵達袁紹軍領地。

縣令爲了討好袁紹,便即殺豬宰羊,端上一盤肉食而來,不料袁紹一看,便嘔吐不止。

念及此番兵敗,連累高幹至死,心如死灰,又即上吐下瀉,再難飲食,眼見已是要去了。

田豐等人見之,自是大驚,連忙聞之後事,卻見袁紹躺在榻上,口不能言。

憋了許久,面色猛地一陣脹紅,大叫了一聲,又吐血鬥餘,終是死不瞑目。

建安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一代奸雄曹操病逝之後不到半年,河北霸主袁紹病逝於幷州上黨境內,終年四十九歲。

相較於原本歷史,袁紹整整晚死了半年,可其人卻原本歷史一般,至死未立後主。

這也使得田豐等人不知何人主事,只得扶着袁紹棺槨朝着魏郡方向行去,由此又引得河北內亂。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遠在袁紹回到領地之前,秦瑱便攜大勝之威,與夏侯惇等人匯軍。

這一戰,袁紹軍四萬餘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在袁紹離去之後,其麾下兵馬大亂,被驅趕至黃河岸邊,投河者無數。

餘者被俘虜兩萬餘人,斬殺數千之多,而秦瑱和夏侯惇的兵馬損傷則不到五千人。

得勝之後,夏侯惇也終於再度見到了秦瑱,只不過時光荏苒,再度見面已是相顧無言。

因爲劉備未至,所以秦瑱並未入駐長安,而是帶着兵馬來到了長陵,與長安互成掎角之勢。

至此,馬騰、韓遂其實已經沒有了獲勝之機,在陸遜的建議下,秦瑱遣使說降馬騰

不過此時馬騰因爲馬超之死,正在悲痛之中,即便韓遂等人規勸,馬騰亦是不降,執意要戰。

見得此狀,秦瑱便依照歷史上的離間計,寫了一封塗改過的書信與韓遂,又叫馬騰知曉。

前文說過,馬騰韓遂本有宿怨,當初兩家相爭,導致馬騰妻兒爲韓遂所殺,兩軍相合乃是利益催動。

此時被秦瑱一陣離間,馬騰還以爲昔日當日兵敗乃是韓遂通風報信,一怒之下帶兵殺入了韓遂寨內將其攻殺。

韓遂一死,聯軍自潰,其女婿閻行爲給韓遂報仇,便帶兵馬來到長陵投入秦瑱麾下。

此時時間來到了建安七年十二月,馬騰軍中兵變,秦瑱率軍追擊,馬騰不敵被敗。

直至雍縣,卻遭遇到了劉備北上的兵馬,困頓之中,馬騰令大將龐德與馬岱等人投降劉備,隨後自刎而死。

至建安八年元月,天下羣雄馬騰、韓遂、袁紹、曹操皆被劉備軍所掃平,四境之內再無強敵。

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第16章 秦瑱南下,程昱慌了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65.第65章 郭嘉的分析,一蛇吞象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264.第263章 棄暗投明,說降張遼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第369章 關羽動兵,奇襲洛陽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272.第271章 下邳陷落,陳登撤離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119.第119章 歷史的慣性,子龍人狠話不多215.第215章 元戎連弩,籌建大學第35章 袁術出兵,秘密武器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折301.第299章 全據江東,孫家虎女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273.第272章 接連打擊,呂布暈厥279.第278章 蛇鼠一窩,暴雨將至136.第136章 廬江攻略,能人劉馥第347章 失之東隅,黃祖之怒230.第230章 步步緊逼,周瑜vs諸葛亮84.第84章 其次伐交,子瑜爲使94.第94章 以水攻心,袁術軍慌了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176.第176章 壽春諸事,老劉的煩惱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112.第112章 是戰是和,溫侯自擇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第358章 荊州大定,天下震動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第366章 曹劉大戰,大廈將傾160.第160章 着手佈局,劉勳出兵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185.第185章 陳縣之戰,大敗袁術第349章 自證陷阱,直取江陵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73.第73章 陳登謀孫策,羣雄會九江74.第74章 袁術遷都,張 徐二將顯威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128.第128章 時光荏苒,再見曹操第308章 腹背受敵,賈詡獻策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第363章 三家同謀,大棋開盤第326章 張津之死,交州平定144.第144章 外交人才,開啓民智45.第45章 得一縱一,時機已至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108.第108章 自爆身份,虎狼之交229.第229章 劉表奪權,父子決裂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66.第66章 郭嘉獻策,五家伐袁第37章 魚兒上鉤,出兵下邳94.第94章 以水攻心,袁術軍慌了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190.第190章 兩手準備,曹操到來第326章 張津之死,交州平定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64.第64章 曹操:劉備安得如此奇才?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第33章 劉使君背後有高人啊!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277.第276章 徐庶借箭,衆叛親離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165.第165章 故技重施,皖縣陷落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
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第16章 秦瑱南下,程昱慌了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65.第65章 郭嘉的分析,一蛇吞象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264.第263章 棄暗投明,說降張遼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第369章 關羽動兵,奇襲洛陽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272.第271章 下邳陷落,陳登撤離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119.第119章 歷史的慣性,子龍人狠話不多215.第215章 元戎連弩,籌建大學第35章 袁術出兵,秘密武器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折301.第299章 全據江東,孫家虎女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273.第272章 接連打擊,呂布暈厥279.第278章 蛇鼠一窩,暴雨將至136.第136章 廬江攻略,能人劉馥第347章 失之東隅,黃祖之怒230.第230章 步步緊逼,周瑜vs諸葛亮84.第84章 其次伐交,子瑜爲使94.第94章 以水攻心,袁術軍慌了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176.第176章 壽春諸事,老劉的煩惱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112.第112章 是戰是和,溫侯自擇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第358章 荊州大定,天下震動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第366章 曹劉大戰,大廈將傾160.第160章 着手佈局,劉勳出兵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185.第185章 陳縣之戰,大敗袁術第349章 自證陷阱,直取江陵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73.第73章 陳登謀孫策,羣雄會九江74.第74章 袁術遷都,張 徐二將顯威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128.第128章 時光荏苒,再見曹操第308章 腹背受敵,賈詡獻策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第363章 三家同謀,大棋開盤第326章 張津之死,交州平定144.第144章 外交人才,開啓民智45.第45章 得一縱一,時機已至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108.第108章 自爆身份,虎狼之交229.第229章 劉表奪權,父子決裂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66.第66章 郭嘉獻策,五家伐袁第37章 魚兒上鉤,出兵下邳94.第94章 以水攻心,袁術軍慌了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190.第190章 兩手準備,曹操到來第326章 張津之死,交州平定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64.第64章 曹操:劉備安得如此奇才?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第33章 劉使君背後有高人啊!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277.第276章 徐庶借箭,衆叛親離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165.第165章 故技重施,皖縣陷落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