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河北平定,天下一統

建安十二年十一月,爲了平定滿目瘡痍的河北,劉備在沉寂數年之後再度親征。

許是感應到了這是平定天下的最後一戰,故而太史慈、趙雲、張遼、黃忠、徐盛等將紛紛請命出戰。

而曹操麾下舊部自也想要在這一戰中刷刷功績,以便日後統一讓自己的家族躋身上流。

由是整個關中、三輔一地求戰心切,面對此狀,劉備自然欣喜,暗道軍心可用。

不過也正是因爲這大概是最終一戰,所以他不能存着驕傲之心,必須保證全勝。

所以劉備久違的帶上了秦瑱,這個陪伴他最久的軍師,也是他麾下第一重臣。

除了秦瑱之外,又以董昭、婁圭、張紘、秦鬆等一衆新舊謀士作爲參軍,以趙雲、呂布統領騎兵。

沒錯,這一次劉備麾下的騎兵大將除了趙雲之外,還有已經多年未曾出山的呂布。

這幾年來,呂布可算是一直待在家中當一個富家翁,從未得到過出戰的機會。

這既是劉備對呂布的考察,也是對張遼、高順等呂布麾下舊部的試探,結果便是呂布的表現讓劉備十分滿意。

說來甚至讓劉備有些不敢置信,呂布這一個縱橫中原的諸侯,竟然沒有太多的野心。

自從被他擊敗之後,呂布就再沒有和麾下衆人有牽扯,拿着劉備軍供養的金銀錢財,便是大肆培養舞姬,整日過着聲色犬馬的日子。

幾年時間,甚至讓呂布胖了不少,臉上的輪廓也越發圓潤,就只差對劉備說一句‘此間樂,不思蜀’了!

對此,劉備自然有些疑惑,一度以爲這是呂布的僞裝,但在秦瑱給他分析之後,他便再無憂慮之心。

說白了,呂布畢竟不是曹操,其人背信棄義,鼠目寸光,貪財好色,之前能縱橫天下,純粹是在被人利用。

而即便被人利用,呂布的追求也只有錢財和女人,現在雖然沒了地盤,但這些劉備給他管夠,再加上年紀已經不小,呂布自然也沒了爭雄之心。

也就是說,呂布如此,完全不是什麼掩飾野心,而是其本性完全暴露,對他們再無威脅。

在知道這一點之後,劉備自是放下心來,可又有些惋惜一代飛將呂布就此荒廢。

於是在和秦瑱商議之後,劉備決定複用呂布,通過呂布對騎兵指揮能力,來剋制北方異族。

這一決定,從建安十年開始,呂布便與趙雲搭夥,對關中、西涼周邊的羌族進行掃蕩。

兩年下來,共掃蕩羌族數十處,又即北上北地郡,將關中周邊異族一掃而空,使得胡人謂之天將。

這一戰,劉備獲取了大量俘虜,而呂布則是加食邑千戶,官封鎮北將軍,雙方互相得利。

所以在合作過一次之後,眼見河北將定,但鮮卑、烏桓等族還未穩定,劉備便祭出了呂布這一大殺器。

劉備從十一月底開始出兵,到了次年一月,進入了冀州境內,此時關羽已經至於鄴城三個多月。

在這數月之中,令三軍繞城築起土山,又暗掘地道以攻之,均被審配設計堅守。

後又關羽又令投石車強攻,又被城內死士阻擋,如此到了冬季再難進攻,關羽索性停止進軍。

至於建安十三年一月,劉備抵達之前,忽見城上掛白旗,書寫着:冀州百姓歸降。

徐庶一見此狀,便對關羽言道:“此是城中無糧,教老弱百姓出降,後必有兵出也。”

關羽聞之,便以蔣欽、關平等人埋伏道旁,又親自立在城外等待百姓受降,待得百姓一處,果見後方行出大量兵馬。

關羽見狀,率領諸將掩殺,伏兵一起,便欲朝着城內疾衝,不料審配見之,竟然連城外兵馬也不顧,直接下令閉城。

關羽衝殺上前,袁尚兵馬大敗,至於吊橋所在,卻是箭如雨下,不得前進,關羽肩膀中箭,只得退軍。

劉備率軍至此,見得關羽受傷,自是大怒,忙問衆人計策,秦瑱便諫言道:

“審配此人乃袁尚愚忠,鄴城之地被其堅守,恐難破之,不若掘漳水灌城。”

“以水封住城內援兵,分兵先攻袁尚,袁尚一破,鄴城人心必亂,彼時再攻,可下此城!”

劉備從其言,引漳水而來,準備灌城,共掘四十餘里長溝,審配見之,暗思冬季漳河水淺,難以灌城,索性置之不理。

於是劉備軍順利掘開漳水,大水朝着鄴城之內灌來,將城門周圍死死封住。

此時城內糧盡,士氣低落,將校皆無戰心,劉備便令趙雲、呂布以騎兵防守,帶主力直接北上先攻邯鄲。

袁尚本以爲劉備會先取鄴城,再取邯鄲,壓根沒有多少防備,劉備一至便被大敗,龜縮城內。

劉備又從董昭之計,招降袁尚麾下諸將,正逢呂曠、呂翔二將早已不滿袁尚爲人,率衆作亂。

二人開啓城門,劉備掩軍殺入,袁尚抵擋不住,全軍潰敗,又朝北方逃遁。

劉備得勝之後,一面叫張遼追擊,一面回軍鄴城,讓士兵挑着袁尚衣物招降城上士兵。

審配見狀,直將士兵斬殺,城內見之皆怨其人,又有辛毗其人,本爲辛評之弟。

昔日辛評逃遁之時,辛毗並未逃遁,此時見城內糧草已盡,士吏相食,便勸審配獻降。

結果審配一聽,便以其有通敵之意,推下便斬,幸得其侄審榮勸解,方纔止住。

但經此一事,辛毗已怨審配,便勸審榮率衆而降,審榮應之,先以書射下城外,次日開門獻降。

劉備得書之後,便令麾下準備,至於次日令兵馬殺入城內,一舉奪取了鄴城。

待得審配被俘,劉備聞之是否獻降,審配連答不降,劉備本欲留之,秦瑱卻道:

“此人愚忠,糧盡尚且不降,害得不知多少百姓易子相食,豈可留之?”

“當斬之以正人心,不然來日皆類此人,我軍不知還要枉死多少士卒!”

他一勸解,衆人皆勸,劉備也知審配難用,索性令人將其斬之,懸於城門之上。

隨着鄴城陷落,冀州已再無大股兵馬抵禦,劉備分兵三路而進,相繼奪取了趙國、常山國、清河國、安平國。

同一時間,袁譚見袁尚敗走中山國,便率軍劫掠安平、清河等地,卻與臧霸遭遇,大敗遁走。

至此,田豐心知袁尚斷難取勝,於是讓其嘗試聯合袁熙、袁譚共抗劉備。

袁尚依其言,以逢紀前去說服自己兄弟,然則郭圖早與逢紀有怨,見其前來,豈會放之離去?

他對袁譚諫言道:“如今劉備前來,大敵乃是袁尚,今若助之,劉備必要責難!”

“不若先助劉備滅亡袁尚,假意服從,來日聯合烏桓、鮮卑等進軍,便可收服河北四州。”

袁譚一聽,自覺此言有理,又怕劉備不會相信,郭圖隨之又建議道:

“正巧袁尚遣逢紀前來,殺之獻與劉備,劉備見之,定會感念我軍心誠!”

袁譚從其言,隨之將逢紀斬了,又將頭顱送到了劉備軍中,表示自己願意投降。

劉備見狀,自是欣喜,還道只需滅盡袁尚便可一統,但秦瑱卻對其言道:

“袁譚其子狡黠,豈會降之,必是欲借我軍之手先敗袁尚,來日尋機南下!”

“既是其人已不顧兄弟之前,可遣使將此人頭顱送歸袁尚,又看袁尚如何處置!”

劉備聽罷,又遣使將逢紀的頭顱抵還袁尚,眼見逢紀被殺,袁尚自是痛哭流涕,又問劉備使者之言,便找田豐、張郃道:

“而今吾本欲聯合兄弟共抗劉備,如今彼等不顧兄弟之情,吾又當如是?”

到了現在,實則田豐張郃已是迴天無力,他們不像審配那麼死忠,也不像逢紀、郭圖那般奸詐。

秦瑱讓劉備送來逢紀的人頭,實際上就是告訴他們,現在要麼投降,要麼受死。

因爲主動權已經握在了劉備之手,無論他們如何選擇,都會被劉備擊敗。

所以田豐在長嘆一陣之後,說了一句“爲今之計,只有降之”,一語說罷,其人扶杖而去,不知所蹤。

張郃自也勸袁尚投降,袁尚見得麾下文武皆如此,只得發信劉備獻上降表。

劉備見得降表,心知大患僅有袁譚等人,便率兵朝着袁譚老家南皮行來。

至於七月,兵馬抵達南皮,聯合臧霸等共計十餘萬大軍將南皮包圍其中。

袁譚無奈,準備獻降,便以辛評入劉備帳內獻降,劉備見袁譚欲降,自不能訣,婁圭卻開口道;

“袁譚狡黠,反覆無常,如今降之,來日必反,可使其散盡兵馬孤身來降!”

劉備依照此言回覆辛評,讓其返回答覆,可袁譚一聽此言,便是指着辛評大怒道:

“汝弟已仕劉備,其若受降,何須吾散兵馬,乃欲助劉備誆吾出城擒殺耶?”

辛評聞之氣滿填胸,昏絕於地,袁譚令人將其架出,辛評便氣絕而亡,袁譚正悔恨,郭圖卻道:

“如今之計,劉備善待百姓,可盡驅百姓當先,以軍繼其後,與其決一死戰。”

袁譚依此言,當夜驅南皮百姓,皆執刀槍聽令,及至天明,大開四門,百姓在前,他領軍在後,直至劉備大營。

可就在這時,趙雲、呂布卻從後方殺出,直衝袁譚後路,袁譚不備軍陣大亂。

原來秦瑱知曉原本歷程,也知袁譚之策,早就防備袁譚驅趕百姓前來助陣。

趙雲和呂布殺出之後,直取袁譚中軍,袁譚忙令麾下大將彭安阻擋,卻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

不得不說,呂布用騎兵可謂天下一絕,昔日秦瑱率軍衝擊其人後路,尚且差點被呂布反殺。

此時他與趙雲衝擊袁譚軍陣,袁譚自然難以抵禦,不到兩刻,便被呂布衝到中軍。

袁譚還未遁走,就被趙雲追趕上來,一槍刺死,袁譚一死,麾下兵馬四散,亂戰之中,郭圖陣亡。

至此,袁譚身死,其麾下兵馬盡降,劉備奪取了冀州全境,至九月抵達了中山國。

袁尚見之,率張郃、焦觸、張南等人投降,大漢諸地,唯有遼東、幷州未定。

在秦瑱的建議之下,劉備兵分兩路,以關羽、高順等人西進幷州,驅趕鮮卑等部,其人親自北上遼東,閃擊烏桓。

此時的幽州之地遠不像後世那般草木豐茂,從涿郡往北,便會進入已經沙化的草原荒漠之內。

劉備大軍至此,兵馬疲憊,困頓難行,然則這時,一個老朋友卻突然來到,田豫——劉備的元從之一。

昔日劉備南下之後,田豫因爲家中老母年邁,隨之辭別而去,在公孫瓚麾下直到公孫瓚滅亡。

彼時公孫瓚麾下大將鮮于輔領着公孫瓚殘部,不知投誰是好,田豫便對其諫言道:

“來日定天下無非曹劉,今即大勢未定,不妨先入山中等候,待來日河北既定,便可率衆而降。”

由是田豫便與鮮于輔在遼東以北的險惡之地求生,收納百姓,與管寧、邴原等人打造了一片世外桃源。

此時聽說劉備平定北方,田豫自是欣喜,帶着鮮于輔便率麾下兵馬盡數前來投靠。

劉備和田豫已然十幾年沒見,可當劉備見到田豫的一瞬間,還是激動的握住了田豫的手。

田豫亦是激動不已,聽說劉備欲伐烏桓,便對劉備諫言道:“公欲伐之,不可急切。”

“因此地輜重難行,秋夏間有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楫,最難行動。”

“不若回軍,以輕騎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備,蹋頓可一戰而擒也。”

劉備聽聞其言,便即點頭,索性以田豫爲嚮導,趙雲、陳到爲前部,張遼、呂布爲次,他作後路。

兵馬至白狼山正遇袁熙與蹋頓率領數萬烏桓騎兵而來,劉備和秦瑱登高而望,見其軍勢未整,秦瑱便道:

“敵軍遠來,陣勢不齊,現在若是一鼓擊之,敵軍必破,蹋頓可斬也!”

劉備聽之,便與軍權交予秦瑱,秦瑱只會張遼、呂布、徐晃、許褚等人四路下山。

蹋頓一個整軍不急,全軍大亂,張遼見之,拍馬斬蹋頓於馬下,餘衆皆降,獨有袁熙遠遁。

劉備得了柳城,心想一步到位,奪取遼東,可此時冬日已至,秦瑱建議道:

“我等遠來,水土不符,士卒多有難耐生病者,何妨先行退軍,以大將於此駐守,演練三軍。”

“待得兵馬齊備,便殺進遼東,即取公孫,也取袁氏餘脈,豈不美哉?”

劉備從其言,索性匯軍而退,留下張遼、田豫、徐晃等人在此練兵,又帶着袁尚、張郃等人回朝。

建安十三年,原本歷史上赤壁之戰的年份,劉備率軍北伐,相繼攻滅袁譚,受降袁尚,驅逐袁熙。

歷時一年有餘,擊破兵馬十餘萬,俘獲馬匹、軍械、人口無數,至十二月乃還。

同一時間,鮮卑軻比能等部聽聞袁氏兵敗,率衆劫掠幷州邊界,卻被關羽、高順等截住,大敗。

亂軍之中,軻比能被斬,其部數萬兵馬大破,死傷逾越半數,其部落損傷,再難崛起。

至次年三月,劉備還軍長安,關羽率軍殺入上郡、朔方、五原等地,斬殺鮮卑部衆數萬。

至七月,鮮卑人逐漸退出幷州境內,關羽由此北上,佔據幷州全境。

至此,大漢一十三州全數歸於劉備之手,天下再度一統,大漢再興,已成定局。

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266.第265章 兩千石的誘惑,臧霸出兵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273.第272章 接連打擊,呂布暈厥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26.第26章 法加於尊,衆將誠服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196.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第11章 秦瑱用兵,老曹慟哭第9章 仁至義盡,老曹醒悟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226.第226章 黃氏隱疾,以子代父第371章 長安動亂,曹操回軍第369章 關羽動兵,奇襲洛陽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第376章 密謀不密,梟雄之殤107.第107章 呂布大驚,玄德欲殺布耶?144.第144章 外交人才,開啓民智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90.第90章 袁術傻眼,孫策抵達261.第260章 焦頭爛額,主動出擊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第322章 兵臨武夷,諸患皆平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略決斷63.第63章 袁術之怒,老曹的驚訝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第329章 謀劃荊南,神機妙算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53.第53章 撕破臉皮,呂布出兵209.第209章 國之重器,杯酒成賦172.第172章 存人失地,收縮防線304.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稅制第360章 河北亂局始,張鬆起異心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293.第291章 曹袁齊動,進逼吳郡第354章 預敵於先,計擒霍峻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第311章 自導自演,曹袁開戰第321章 山越內亂,悍勇興霸109.第109章 什麼仇什麼怨?呂布之怒!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305.第302章 道德綁架,吳郡編戶250.第249章 突聞噩耗,慘淡現實113.第113章 呂布終去,趙子龍至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第13章 不懼曹操,但懼程昱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第10章 軍師之言,無一不中第359章 艱難形勢,曹操悔悟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144.第144章 外交人才,開啓民智112.第112章 是戰是和,溫侯自擇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185.第185章 陳縣之戰,大敗袁術63.第63章 袁術之怒,老曹的驚訝96.第96章 心理暗示,聰明反被聰明誤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第360章 河北亂局始,張鬆起異心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54.第54章 兩線操作,看我破敵第359章 艱難形勢,曹操悔悟第339章 劉備起兵,長沙攻防66.第66章 郭嘉獻策,五家伐袁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
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266.第265章 兩千石的誘惑,臧霸出兵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273.第272章 接連打擊,呂布暈厥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26.第26章 法加於尊,衆將誠服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196.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第11章 秦瑱用兵,老曹慟哭第9章 仁至義盡,老曹醒悟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226.第226章 黃氏隱疾,以子代父第371章 長安動亂,曹操回軍第369章 關羽動兵,奇襲洛陽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第376章 密謀不密,梟雄之殤107.第107章 呂布大驚,玄德欲殺布耶?144.第144章 外交人才,開啓民智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90.第90章 袁術傻眼,孫策抵達261.第260章 焦頭爛額,主動出擊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第322章 兵臨武夷,諸患皆平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略決斷63.第63章 袁術之怒,老曹的驚訝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第329章 謀劃荊南,神機妙算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53.第53章 撕破臉皮,呂布出兵209.第209章 國之重器,杯酒成賦172.第172章 存人失地,收縮防線304.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稅制第360章 河北亂局始,張鬆起異心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293.第291章 曹袁齊動,進逼吳郡第354章 預敵於先,計擒霍峻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第311章 自導自演,曹袁開戰第321章 山越內亂,悍勇興霸109.第109章 什麼仇什麼怨?呂布之怒!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305.第302章 道德綁架,吳郡編戶250.第249章 突聞噩耗,慘淡現實113.第113章 呂布終去,趙子龍至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第13章 不懼曹操,但懼程昱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第10章 軍師之言,無一不中第359章 艱難形勢,曹操悔悟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144.第144章 外交人才,開啓民智112.第112章 是戰是和,溫侯自擇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185.第185章 陳縣之戰,大敗袁術63.第63章 袁術之怒,老曹的驚訝96.第96章 心理暗示,聰明反被聰明誤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第360章 河北亂局始,張鬆起異心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54.第54章 兩線操作,看我破敵第359章 艱難形勢,曹操悔悟第339章 劉備起兵,長沙攻防66.第66章 郭嘉獻策,五家伐袁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