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第226章 黃氏隱疾,以子代父

對於秦瑱來說,黃射其實算是一個比較陌生的人。

倒不是說這段時間的交往在他心裡不算數,而是黃射這人史書記載極少。

他只知道黃射喜好詩賦碑文,因此與漢末第一大噴子禰衡交好。

除此之外,便是黃射兩次出兵被敗的經歷。

第一次是劉勳兵敗,黃祖令黃射帶兵前去支援,卻被孫策擊敗。

第二次是黃射率領數千人攻擊柴桑,反被徐盛不到二百兵馬血虐一場。

從這些事件中,他能初步判斷,黃射其人偏向文事,不善領軍。

可在與黃射交往之後,他發現黃射遠非表面那麼簡單。

因爲從蔡瑁的口中他能知曉,黃家在荊州堪稱一霸,兵權獨立,話語權極重。

相較於仰望劉表壯大的蔡氏來說,黃氏的權勢纔是最重的。

在這樣的基礎上,黃射不把劉表放在眼裡,但也沒有逾越之舉。

言行舉止之間,似乎是作爲黃氏與劉表之間緩和的橋樑。

既要保證自家在劉表麾下的獨立性,又要儘量保證劉表不心生反感。

這種種一切事情,都絕非一個庸人可以爲之。

故而在秦瑱看來,黃射這個人並非一無是處,至少比黃祖更有用處。

此時見得黃射如此模樣,他便眉頭一皺,忙對裴潛使了個眼色。

裴潛見狀,便笑着起身對甘寧、魏延道:

“吾觀府君必是醉矣,我等且讓先生於此照看,待得改日再行飲宴。”

甘寧與魏延雖非心思細膩之人,但眼力卻是不錯,當即紛紛起身一笑,朝着營外便即行去。

待得衆人走後,秦瑱方纔對黃射笑道:

“公禮兄此言何意,恕我愚昧,不知何意!”

“請兄言明,黃氏何危也,黃公又有何危也?”

黃射見他如此反問,頓時有些不悅道:

“吾與先生誠誠相交,先生何以這般言語試探?”

“射不信以先生之智,還未看出我黃氏之隱患!”

秦瑱當然知道黃氏的隱患在哪兒,但此時卻是一陣搖頭道:

“公禮兄須知,非我不言此事,乃因瑱爲外臣,不便多言。”

“須知此次瑱在於此,乃是請劉使君之助爾,非請黃氏之助。”

“故便是吾知黃氏隱疾,亦不知兄何所求!”

“府君若不言明,吾參謀此事,便是插手荊州之局,若傳揚出去,天下當如何視我軍?”

黃射見之這般謹慎,自是一陣無奈,當即就將黃氏現在的局面講述了一遍。

要說黃家的隱疾,可謂成也獨立,敗也獨立。

可能在荊州士人的眼中,黃氏立足於江夏安陸,有黃祖黃射父子當政,可謂荊州一霸。

但其中有多少風險,唯有黃氏子弟自己知曉。

畢竟黃氏不像蔡氏和蒯氏,蔡氏背靠劉表,只要劉表不倒,那在荊州就穩居第一士族。

即便劉表倒臺,憑蔡氏這麼多年的底蘊,也差不到什麼地方去。

與蔡氏相比,蒯氏雖然弱勢一些,可有蒯良蒯越兩兄弟在,那就基本不會倒臺!

只有黃氏,看似兵權在握,獨霸一方,卻是兩頭不討好。

於內劉表一直心存忌憚,有心削弱黃氏的兵權,於外現在周邊大敵崛起,南邊有張羨,東邊有孫策。

可以說,在和平之時,黃家沒有覆滅之危,但在這種局勢下,一旦兵敗,那就可能族滅。

沒有人會希望自己麾下多出一支獨立於自己之外的勢力!

略微講述了一番之後,黃射又給秦瑱倒了一杯酒道:

“先生也知,我黃氏一族根基全在江夏,昔日射本以爲憑我江夏兵馬,便無力向外,也當可以自守!”

“然則今日一戰,卻讓射知曉強軍在前,我父已是獨木難支!”

“如今使君命我黃氏助力貴軍,此事本屬應當,射亦不當苛責。”

“可那周瑜用兵之道了得,我軍若是再敗,使君必然責難,若是以此怪罪,我黃氏必在難有今日之勢。”

“先生也知,吾父已然年邁,哪裡能是周瑜對手?”

“父親心知此事,必然不肯甘於此敗,又要與周瑜大戰,偏生父親不聽我言,實難再勸!”

“吾知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劉豫州又是仁人志士,斷不會作視我黃氏如此!”

“還望先生賜教,射當如何解得此局,救得我父?”

聽着黃射之言,秦瑱不由暗自點了點頭,能看出這個問題,至少說明黃射還是有機敏的。

思慮之間,他便反手給黃射倒了一杯酒道:

“說來說去,公禮兄所求之事,無非便是求一攻破敵軍水軍之計!”

“此亦是我軍現在所求之事,你我兩家現在同屬一艘船上,合着兩利,分則兩害!”

“便是公禮兄不問,再下亦當竭盡所能,助力黃公成事!”

可這杯酒一倒下,黃射便悶悶的將酒一飲而盡道:

“先生休要以爲射渾不知事也,吾素聞先生公私分明,今雖與我交際,卻還在算計之中!”

“孫策現在雖爲大患,但貴軍南下之後,未必便無入荊州之意!”

“如此觀之,定是荊州水軍折損越多,對貴軍越爲有利!”

“先生現在說得好聽,未必便沒有讓我軍與江東水軍拼殺,好從中取利之意!”

他如此說着,已是臉色通紅,眼神渙散,顯然有些醉意。

秦瑱聽着,自是老臉一紅,還真別說,他還真有這個意思!

因爲對他們來說,荊州軍雖然是友軍,但也是日後的敵人。

所以荊州水軍損耗的多,對他們未必便是壞事。

他實際上也有心削弱黃祖麾下兵力,爲了來日進軍做準備。

心思被人所破,終究有些尷尬,好在他臉皮足夠厚,當即便道:

“誒,公禮兄此言何意也,我軍與貴軍共同進軍,豈有這等暗害友軍之意?”

“若是真有此心,吾今日何必又要苦勸兄讓黃公分兵!”

“實在此番皆由我軍而起,不忍貴軍死傷太多而爲,兄怎麼如此慮之!”

黃射聽他這話說得有理,不由又搖了搖頭道:

“這倒也是,若是別人,吾自不知,但知先生應不會設計害我軍!”

“但眼下之局,還望先生直言,到底有何法可解當前之患?”

秦瑱一聽,思考了一會兒,便即笑道:

“辦法不是沒有,就怕公禮兄不願行之!”

黃射見他真有辦法,當即便是一輯拜倒道:

“還望先生賜教,射當如何行之?”

“此事說來也易,只不過有違人倫之道!”

秦瑱說着,便自顧自的將杯盞放在桌上,笑道:

“吾觀當前黃氏之困局,實則皆在黃公身上,乃因不欲黃氏被削權柄,而強自苦撐!”

“然則如今貴軍新敗,士氣已失,如此下去,必然生事。”

“既是黃公現在不聽勸諫,那公禮兄何妨親自上表劉牧,言明如今之局,向劉牧求取援軍?”

“只要如此,不僅黃氏不須在此硬撐,得了援軍之後,也可多上幾分勝算!”

而黃射一聽這話,頓時眯着眼有些難以相信的看着秦瑱道:

“先生讓射越過父親,直接向劉牧求援?”

“不可不可,此事絕計不可,若叫父親知曉,必然懲戒於我!”

他一時間將腦袋搖的向撥浪鼓一辦,沒了剛纔的堅定之色。

可秦瑱見此,卻是繼續言語勸解道:

“公禮兄想是醉了,未曾聽明瑱之意,吾非讓公禮兄與令尊頂撞。”

“而是讓公禮兄私下將此事書成信件,告知劉牧增援!”

“一則,現在黃公新敗一場,爲了免除罪責,必要好生修飾,略過此戰敗績!”

“但此舉無異於飲鴆止渴,那周瑜豈是善與之輩,黃公越是如此,越容易兵敗敵手。”

“故須求得一支援軍前來,最好是求得一智謀之士,方可止住此戰敗勢。”

“二則,吾觀黃氏之困,皆在於兄父子不願聽劉表之令。”

“荊州一共八郡,黃氏獨佔兩郡,豈能讓劉表安心?”

“故公禮兄現在密信一封前去,劉牧見之,必然大喜,定要好生拉攏。”

“爲防令尊忌憚,劉牧必不會大肆宣揚,令尊自也不知。”

“如此,公禮兄自與劉牧聯絡,即便日後令尊失勢,黃氏也能憑兄而貴。”

“又能憑藉劉牧之援,分擔此次兵敗罪責,此一舉兩得之計也,兄豈無意乎?”

說實在的,他這個計策有點不地道,就是暗戳戳鼓動黃射去違逆黃祖,用以取代黃祖的地位。

這種行爲,在這種子爲父隱的時代,顯然是有些不孝的。

但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現在最好的選擇。

因爲黃祖實在不可能是周瑜的對手,在沒了甘寧之後,甚至連堅守都可能做不到。

要想穩住水軍的局面,就要換蔡瑁、劉磐等人來統帥。

這兩人當然也不是周瑜的對手,但只要堅守,憑周瑜的兵力拿他們也沒辦法!

同樣,黃祖這個人太過魯莽,而且有些死犟!

這樣一個人坐鎮江夏,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好處。

相比黃祖來說,黃射顯然更爲可控。

把黃射推到臺前,符合他們以後的利益。

兩相結合起來,就讓他升起了給黃射助力的心思。

此時他說着,見黃射還有些猶豫之色,便繼續蠱惑道:

“公禮兄也莫以爲此舉不孝,須知江夏作爲荊州重鎮,劉牧絕不會放棄此地。”

“黃氏要想久居於此,便不能如此獨立,必要向劉牧示好。”

“黃公已經年邁,思緒難免頑固,公禮兄既能慮此,豈能不思解決之策?”

“再者,公禮兄此舉亦是爲黃公安危考慮,今日之戰兄也能觀之,戰局危險,絕非尋常。”

“黃公已至頤養天年之時,兄豈能忍觀黃公在此廝殺?”

“此舉雖有違人倫,卻是一片孝心,便是黃公知之,又如何能苛責賢兄好意?”

“還望兄細細思慮,莫要因一時猶豫,而至於大禍臨頭啊!”

黃射此時已然酒意上頭,正是酒壯慫人膽,若是以往的他,聽着這話,必然唯唯諾諾,不敢應之。

可是此時聽得秦瑱之言,不由暗想,他爹確實已經老邁昏聵,想不清楚關節。

一邊是整個家族的興旺問題,一邊是他父親的冥頑不靈。

想一想便能知道那一邊是正確的選擇!

想到此處,他心中熱血一涌,一咬牙便點頭道:

“先生此言有理,此事雖悖人倫,卻是解決之道,既有益於家國,亦是盡孝之道!”

“射即爲人子,帶我現在回去,將此信寫罷,連夜送過江去,便向劉牧求援!”

說着他便強自撐着身子,搖搖晃晃便要離去。

秦瑱一見此狀,便將他一把拉住道:

“何須如此,極爲國事,吾當代勞,營中又非沒有紙筆!”

“且待吾與黃兄代筆,待兄看過之後,再行發出。”

“這般若是黃公責問,兄便全部推給瑱既是,反正在下乃是外臣,料想黃公也不會與我爲難!”

他既然要用計策,自然不可能讓黃射獨自承受黃祖的憤怒。

左右他是個使者,黃祖要怪就怪,他只要能完成任務就好。

而黃射聽得秦瑱一把責任包攬過去,一時便是心中感動道:

“射與先生相交,實乃平生之幸,便依先生之言就是,若是吾父怪罪,吾自當承之,絕不讓先生爲難!”

說着,他便喚人取來紙筆,又讓秦瑱寫了一封軍報,連夜朝着襄陽方向發去。

82.第82章 周瑜的算計,孫策的狠厲215.第215章 元戎連弩,籌建大學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193.第193章 當局者迷,鄭玄之威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第372章 漢中鏖戰,天亡我也第308章 腹背受敵,賈詡獻策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第36章 糜竺的魄力,騎兵剋星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238.第238章 老曹幫大忙,孫策天塌了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295.第293章 調轉方向,軍中叛將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215.第215章 元戎連弩,籌建大學1.第1章 老曹不聽勸,那我走?38.第38章 欲圖呂布,先除陳宮132.第132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200.第200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49.第49章 老劉的感慨,故人趙雲178.第178章 全才孔明,臥龍培養計劃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第332章 逆轉之勢,袁紹之喜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303.今晚估計是沒了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113.第113章 呂布終去,趙子龍至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160.第160章 着手佈局,劉勳出兵65.第65章 郭嘉的分析,一蛇吞象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26.第26章 法加於尊,衆將誠服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63.第63章 袁術之怒,老曹的驚訝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52.第52章 欲取先予,陳宮的反擊172.第172章 存人失地,收縮防線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286.第284章 怕應羞見,棄我去者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107.第107章 呂布大驚,玄德欲殺布耶?269.第268章 呂布之勇,徐州危矣第368章 秦瑱vs荀攸,曹昂兵敗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236.第236章 形勢逆轉,大敗周瑜87.第87章 呂布:劉備還是個厚道人啊166.第166章 破格提拔,借刀殺人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第379章 三家齊聚,圍魏救趙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1.第1章 老曹不聽勸,那我走?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53.第53章 撕破臉皮,呂布出兵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285.第283章 作壁上觀,軍政分治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154.第154章 趙雲擒將,先服其心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38.第38章 欲圖呂布,先除陳宮第348章 收之桑榆,大勢所趨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
82.第82章 周瑜的算計,孫策的狠厲215.第215章 元戎連弩,籌建大學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193.第193章 當局者迷,鄭玄之威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第372章 漢中鏖戰,天亡我也第308章 腹背受敵,賈詡獻策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第36章 糜竺的魄力,騎兵剋星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238.第238章 老曹幫大忙,孫策天塌了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295.第293章 調轉方向,軍中叛將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215.第215章 元戎連弩,籌建大學1.第1章 老曹不聽勸,那我走?38.第38章 欲圖呂布,先除陳宮132.第132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200.第200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49.第49章 老劉的感慨,故人趙雲178.第178章 全才孔明,臥龍培養計劃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第332章 逆轉之勢,袁紹之喜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303.今晚估計是沒了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113.第113章 呂布終去,趙子龍至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160.第160章 着手佈局,劉勳出兵65.第65章 郭嘉的分析,一蛇吞象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26.第26章 法加於尊,衆將誠服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63.第63章 袁術之怒,老曹的驚訝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52.第52章 欲取先予,陳宮的反擊172.第172章 存人失地,收縮防線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286.第284章 怕應羞見,棄我去者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107.第107章 呂布大驚,玄德欲殺布耶?269.第268章 呂布之勇,徐州危矣第368章 秦瑱vs荀攸,曹昂兵敗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236.第236章 形勢逆轉,大敗周瑜87.第87章 呂布:劉備還是個厚道人啊166.第166章 破格提拔,借刀殺人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第379章 三家齊聚,圍魏救趙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1.第1章 老曹不聽勸,那我走?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53.第53章 撕破臉皮,呂布出兵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285.第283章 作壁上觀,軍政分治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154.第154章 趙雲擒將,先服其心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38.第38章 欲圖呂布,先除陳宮第348章 收之桑榆,大勢所趨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