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

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

正是劉備迷茫久了,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可以指點明路的人,當下便再度鞠躬道:

“備雖名微德薄,願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

“備當拱聽明誨,以師禮侍之!”

他自認沒有二袁的聲望,沒有老曹的實力,唯有一顆赤誠之心,希望能感動秦瑱。

但秦瑱聞此,卻是搖頭一笑,上前扶起劉備道:

“使君不必如此,今日一言,權且爲謝使君當日來訪。”

“自訣曹公之後,瑱已心灰意冷,不能奉命!”

劉備一聽秦瑱之言,心裡就涼了半截,忙道:

“先生不出,如蒼生何?”

言畢,頓時有些哀傷道:

“故知先生心中所想,然則當今天下諸侯混戰,百姓散亂,民不聊生。”

“若爲己故,實在不忍強求先生。”

“但備每見百姓家破人亡,便覺心如刀割,彼等皆是我大漢子民,因我劉氏之過如此,備身爲高祖之後,甚爲愧欠。”

“今見先生大才,備方知掃平天下,需廣納奇才,先生如此才幹,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

“願先生以天下蒼生爲念,助備一臂之力!”

“掃平亂世,還天下百姓一個安寧!”

看着老劉頓時紅了眼眶,秦瑱亦是心中一動。

說實話,老曹和老劉各有風格。

相較來說,老曹更爲實際,心緒更爲複雜,也更爲直率,就是可惜猜忌心強。

劉備就是那種你根本看不清楚本質的人。

這種人歷來不受喜歡,因爲你不知道他的真實想法。

可相處起來你卻發現,再看不清的外表下,實則有一顆赤誠的心。

怪不得能說出‘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德,能服於人’這等話語。

想到此處,秦瑱再度扶起了劉備道:

“使君不必如此,也罷,待吾思慮幾日!”

劉備見秦瑱沒有一口回絕,頓時轉悲爲喜道:

“故知先生乃仁人志士,還望先生以百姓爲重。”

“但若是先生真不願出山,備亦不敢強求,只願先生常在左右,備能聆聽教誨,便足所願爾!”

秦瑱聞之,並未回話,反倒微微一笑道:

“今日天氣晴朗,吾帶家小於此賞梅,不知使君與元直可願隨同前往?”

劉備聞言,不知秦瑱之意,不由看向了徐庶道:

“元直可願前去賞梅?”

徐庶一聽,便搖頭道:

“庶剛上任,軍中事務繁重,哪有閒心賞梅!”

“主公亦是抽身而來,吾等一道返回便是。”

“不過主公可否先行一步,待庶與子瑄再敘幾句!”

劉備心知徐庶這是要幫自己當說客,忙對秦瑱行禮道:

“既如此,來日閒暇之時,再來問候先生,聆聽先生教誨。”

言罷,轉身牽馬而去。

待得劉備離去之後,徐庶方纔皺眉道;

“吾見子瑄方纔已經意動,何故遲遲不應?”

秦瑱見狀,頓時冷笑道:

“徐元直你好大面皮,我前來之時曾言須得考察一番,再論出仕之事!”

“何以如此急切,非得拉我下水?”

徐庶見秦瑱面色不渝,只得苦笑道:

“吾今投入玄德公麾下,自當爲主薦才!”

“庶知子瑄乃奇才,今形勢如此,不得已而爲之,子瑄若怨便怨!”

“庶來日親自上門,負荊請罪,如何?”

他這一服軟,秦瑱才點頭道:

“這還差不多,定要選點粗的荊條,不然抽着不痛!”

而他話音一落,徐庶就是臉色一變道:

“真打啊?”

秦瑱微微一笑道:

“那是當然,不然何以贖罪?”

徐庶也知秦瑱歷來說幹就幹,當即只得一咬牙道:

“也罷,是我該打,子瑄願打便打!”

“但也不能白打,須得告知你方纔爲何不應?”

秦瑱見此,也不再說笑,只是悠悠道:

“因是心中有慮也!”

徐庶聞言,不由想起之前剛出曹營之時,忙問道:

“子瑄之慮,可是因當日所言使君身上弱點?”

當日剛出曹營,秦瑱就表明劉備身上有三大弱點,可惜被荀彧打斷。

之後一路上他也沒有機會詢問,現在索性舊事重提:

“但不知是那三事,子瑄試言,吾自可轉告。”

秦瑱自也不好隱瞞,索性直言道:

“若說此三事,元直恐怕也感受到了。”

“一者,劉使君空有其志,並無其心!”

聽此一項,徐庶頓時眉頭緊皺道:

“何爲空有其志,並無其心?”

面對好友,秦瑱也不隱瞞,邁步分析道:

“劉使君所志甚大,惜哉空有大志,卻無成大事之心。”

“夫成大事者,須時刻胸懷天下,可劉使君卻沒有用心於此,只有志向,沒有目標!”

“以曹孟德爲例,其志初爲大漢徵西將軍,而後天下混亂,便一改前志,起兵征戰,力圖掃平諸侯。”

“由此,方招募了諸多能人志士,爲之所用。”

“而劉使君,卻是渾渾噩噩,空有志向,卻無一目標,導致數年以來,顛沛流離,不得歸所!”

徐庶聽着,點了點頭道:

“確有此事,然則吾主卻以仁義爲先,若有良輔,恰如子瑄你方纔之言,可解此患!”

“此患是可解,今日一見,使君已有其志,自可成就大事!”

秦瑱也沒有反駁,繼續道:

“第一點可從外部解除,然則二三事,卻需使君自己解決!”

“其人以仁義之名起家,所行之事也是仁義之舉,可因此已成羈絆,凡大事便要顧忌仁名,不得自由!”

“故而這第二個弱點,便是劉使君不識大義,空顧仁名!”

“我戰略之中,須取荊益二州,此二地有劉表、劉璋二人。”

“若彼時顧忌仁名,則壞大事矣!”

聽到這話,徐庶便皺眉道:

“吾主仁義之人,如何只顧仁名,不知大義?”

他就是因爲劉備仁義纔來的,若是現在認同了秦瑱,豈不是否認了自己的想法?

“由此看來,元直不如劉使君遠甚!”

秦瑱咧嘴一笑道:

“須知大義與仁名乃爲魚與熊掌,難以兼顧!”

“何爲大義,乃以天下大勢爲重,以朝廷社稷爲重。”

“何爲仁名,禮記有云:上下相親謂之仁!”

“當今天下亂世,諸侯並起,如何上下相親?”

“恍若昔日使君三讓徐州,確實仁名遠揚,可元直想過沒有,因這三讓徐州,扯出多少戰亂?”

“這其中有多少百姓死於戰亂之中?”

“故而接收徐州,纔是大義,纔是以大局爲重。”

“讓徐州,納呂布,空有小仁,而失其大義也!”

“正如武帝北伐匈奴,看似黔兵黷武,實則卻穩住了大漢強盛之基,開疆擴土,此爲重大義而失小仁,功在當下,利在千秋。”

“劉使君的問題,在於知曉萬民之重,卻因一仁名而被羈絆,不得行大義之舉!”

“而你徐元直的問題,在於過於死板,不知變通。”

徐庶聽着,一時只覺腦袋被大錘敲了一下。

在他的想法之中,劉備就是因爲讓徐州,才讓他看重。

可秦瑱的說法,卻與這個時代的道德觀念相悖。

但不可否認,秦瑱的話語也很有道理。

讓徐州真的是仁義麼?

確實對士大夫階級而言,很符合儒家仁義的印象。

可卻因此導致了後面的中原亂局。

相較結果來看,確實是空顧仁名而不知大義!

一時間徐庶無力反駁,只得沉聲道:

“那這第三個弱點又是何故?”

他話一說罷,秦瑱就開口道:

“關羽、張飛!”

“劉使君者,成也關張,敗也關張!”

113.第113章 呂布終去,趙子龍至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第369章 關羽動兵,奇襲洛陽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303.今晚估計是沒了94.第94章 以水攻心,袁術軍慌了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第350章 裡應外合,西陵城破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223.第223章 輕敵冒進,敵軍有詐193.第193章 當局者迷,鄭玄之威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284.卡文了,請緩一天252.第251章 兵臨潥陽,秦瑱的猜想第347章 失之東隅,黃祖之怒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304.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稅制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52.第52章 欲取先予,陳宮的反擊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40.第40章 陳宮的推測,王禾就是秦瑱?76.第76章 計破陳蘭,當塗陷落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折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280.第279章 城內兵變,恍若鬼神252.第251章 兵臨潥陽,秦瑱的猜想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232.第232章 江上鬥將,破敵之機190.第190章 兩手準備,曹操到來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第354章 預敵於先,計擒霍峻第11章 秦瑱用兵,老曹慟哭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126.第126章 共分汝南,袁術蒙了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168.第168章 初見二橋,文藝青年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100.第100章 袁渙歸降,尊駕便是秦瑱?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49.第49章 老劉的感慨,故人趙雲279.第278章 蛇鼠一窩,暴雨將至269.第268章 呂布之勇,徐州危矣第37章 魚兒上鉤,出兵下邳第314章 兵發夷洲,江東來信第332章 逆轉之勢,袁紹之喜295.第293章 調轉方向,軍中叛將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126.第126章 共分汝南,袁術蒙了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222.第222章 江東動向,周瑜軍至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第320章 海上戰爭,掃平南越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218.第218章 突發狀況,劉表出兵254.第253章 呂布吃癟,軍機被泄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120.第120章 得道多助,趙雲之威240.第240章 再結外援,分兵合兵90.第90章 袁術傻眼,孫策抵達
113.第113章 呂布終去,趙子龍至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第369章 關羽動兵,奇襲洛陽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303.今晚估計是沒了94.第94章 以水攻心,袁術軍慌了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第350章 裡應外合,西陵城破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223.第223章 輕敵冒進,敵軍有詐193.第193章 當局者迷,鄭玄之威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284.卡文了,請緩一天252.第251章 兵臨潥陽,秦瑱的猜想第347章 失之東隅,黃祖之怒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304.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稅制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52.第52章 欲取先予,陳宮的反擊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40.第40章 陳宮的推測,王禾就是秦瑱?76.第76章 計破陳蘭,當塗陷落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折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280.第279章 城內兵變,恍若鬼神252.第251章 兵臨潥陽,秦瑱的猜想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232.第232章 江上鬥將,破敵之機190.第190章 兩手準備,曹操到來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第354章 預敵於先,計擒霍峻第11章 秦瑱用兵,老曹慟哭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126.第126章 共分汝南,袁術蒙了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168.第168章 初見二橋,文藝青年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100.第100章 袁渙歸降,尊駕便是秦瑱?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49.第49章 老劉的感慨,故人趙雲279.第278章 蛇鼠一窩,暴雨將至269.第268章 呂布之勇,徐州危矣第37章 魚兒上鉤,出兵下邳第314章 兵發夷洲,江東來信第332章 逆轉之勢,袁紹之喜295.第293章 調轉方向,軍中叛將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126.第126章 共分汝南,袁術蒙了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222.第222章 江東動向,周瑜軍至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第320章 海上戰爭,掃平南越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218.第218章 突發狀況,劉表出兵254.第253章 呂布吃癟,軍機被泄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120.第120章 得道多助,趙雲之威240.第240章 再結外援,分兵合兵90.第90章 袁術傻眼,孫策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