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

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

相縣,郡國府內。

在梅乾的召集下,相縣衆將紛紛前來議事。

這裡說的衆將,並非像是梅乾、橋蕤這種高級將領,而是千人將。

依照漢朝軍制,從下往上分別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別部司馬(都尉)、校尉、中郎將、裨將、偏將、將軍。

在各家諸侯之下,高級將領職級早已混亂,原本校尉已經是高級將領,可現在是個人都能稱爲將軍。

不過下層軍官倒是齊備,千人左右皆有其將。

似梅乾所部一萬五千兵馬,光是司馬、牙門將等便有十餘人。

除去守城與巡邏兵馬之外,中低級守將來了數人。

此時衆人齊做堂上,梅乾坐於主位,橋蕤坐於其側。

不過會議還沒開始,梅乾只是看着返回的哨騎問道:

“如此說來,這次進軍只有劉備兵馬,未曾看到呂布前來?”

哨騎聞之,急忙拱手道:

“正是,唯有劉備一家兵馬至此!”

梅乾一聽這話,不由看向了橋蕤皺眉道:

“橋將軍不是說劉備與呂布聯合而來麼?”

“怎如今只有劉備一家?”

橋蕤聽着,自是搖了搖頭道:

“吾也不知,原本探知消息便是兩家欲取相縣,至於爲何只剩劉備,那就不知了!”

梅乾見之,便怒視了那哨騎道:

“莫非爾等沒探仔細?”

“到底是劉備一軍,還是兩家其知,敵軍到底有多少人馬!”

哨騎一聽,頓時跪地高呼道:

“將軍,我等已探了個仔細!”

“確實只有劉備一家兵馬!”

“敵軍至少一萬四千餘,帶着大量輜重而來!”

而他話音一落,橋蕤便皺眉道:

“你說敵軍有一萬四千餘?”

他心中已然滿是疑惑,因爲他離去之時,他們兵力只剩八千左右。

沒道理到了這裡,反倒多出了六千人!

哨騎見其問話,急忙回覆道:

“回稟將軍,敵軍至少一萬四千人,因我等探知敵軍生竈一千四百餘,探知其軍陣,也不下萬衆!”

“若非兵力衆多,斷然不會如此!”

古代哨騎判斷敵軍數量,有兩個依據,其一是直接目測,適用人數不多之時,第二就是數竈,這個時代常規十人一竈。

軍隊的數量一般就在竈數的十倍左右。

故而聽得哨騎這話,梅乾便是一驚道:

“不想劉備這廝竟有這麼多人馬!”

要知道,還在一個月前,劉備即便增兵,也不過一萬四五千,出兵也不過八千人馬。

可出去溜了一圈回來竟又多了數千人馬。

加上沛縣駐守兵馬,已經有兩萬多了!

這等實力擴充速度,不可謂不快啊!

可他是如此驚訝,梅成卻冷笑道:

“兄長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敵軍雖有一萬餘,卻還不及我軍城內守軍,有何懼之?”

聽梅成此言,梅乾便搖頭道:

“賢弟豈可如此輕視敵軍,劉備非常人也!”

“其人能征慣戰,不可小視!”

言及此處,他又看着橋蕤面色不對,忙問道:

“橋將軍這是何故啊?莫非有何異常之處?”

橋蕤聞言,便正色道:

“因是思慮劉備兵馬,不該有如此之多。”

“在我來前,劉備麾下不超萬人,怎會突然增加這麼多兵馬!”

“我猜多半是劉備與呂布生隙,兩家火併,得勝而來!”

“唯有如此,才能說明劉備兵馬爲何驟增!”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吾知矣!”

梅乾聽得此話,突然大笑了起來:

“若是這般,吾便知矣!”

他突然如此,驚得衆將皆是疑惑不已。

梅成見之,自是奇道:

“兄長知何事?”

“乃知此事全貌也!”

梅乾一聽,便起身笑道:

“因之前我城中收到張勳求援之信,我便思慮敵軍意欲何爲!”

“後聽橋將軍至,心懼敵軍謀劃在此!”

“可如今看來,必是兩家謀劃,本是呂布與劉備捉了張勳,意欲以其書信調我前去。”

“不料還未成行,兩家便起間隙火併。”

“故只是調了我軍出去,卻未曾動兵,後橋將軍至,我又歸來,敵軍謀劃已空。”

“可惜劉備此來,必是以爲我還未回城,意欲詐城,實則其麾下皆是俘虜,並無戰意!”

說到這裡,他便自以爲得計道:

“若是劉備真有一萬餘大軍,我或許懼他三分。”

“如今不過帶着一羣俘虜前來,我何懼之!”

聽着梅乾的分析,諸將皆是一震,原來這纔是事情的真相。

橋蕤更是直接起身拱手道:

“梅將軍當真才思敏捷,若非將軍,吾還不知這到底何事!”

梅成見得此狀,急忙起身道:

“兄長,敵軍並無戰力,我軍不妨出城一戰,若能敗之,也算大功一件!”

而梅乾一聽,便搖頭道:

“劉備軍雖無戰力,關張卻勇,我軍若戰,未必能勝,不妨緊守城池,自待劉備退軍即可!”

“將軍此言極是!”

橋蕤點頭認同道:

“敵軍狡猾,難保會有算計,我軍自當堅守不出!”

梅乾見橋蕤如此勸諫,那裡還有疑慮,當即點頭道:

“我也正是此意,敵軍狡猾,難免會有算計。”

“我意讓將軍再留幾日,待我軍退了劉備,再行離去,如何?”

他哪裡知道,橋蕤等的就是這句話,直接拱手道:

“理應如此!”

他們這般定下基調之後,一場會議正式結束。

橋蕤也過了梅乾的考察期。

是夜,橋蕤回到營中,陳到便來問其詳盡。

橋蕤自是撫須笑道:

“虧得軍師之計,梅乾這廝現讓我軍協防此城!”

陳到聽此,自是大喜道:

“既如此,當告於主公知曉!”

“我自會安排此事!叔至只管等軍師之令即可!”

橋蕤如此應下,第二天一早,便趁着換防之際,派人悄悄往城外行去。

信使連行一日,總算遇到了劉備兵馬。

將事情詳細告知之後,劉備自是開懷大笑道:

“敵軍已經中計,軍師之計成矣!”

張飛聽完信使言說城內之時,也是連連稱讚。

唯獨秦瑱聽完之後,對劉備道:

“今我軍謀劃已成,既是梅乾推斷我軍是虛張聲勢,可再度急行,裝作我軍慌忙趕來,意欲襲城!”

“梅乾見之,定以爲得計,再不會多疑,我軍如此,可疲敵軍!”

“待至城下,再行動手!”

劉備聽罷,點頭同意,當即就派張飛率領三千人馬換上袁術軍衣裝,前往相縣城下。

及至此地,張飛便大喝道:

“城上守將開門,我等乃張勳將軍麾下,速速開門讓我等進入!”

結果話音一落,城上箭如雨下,張飛慌忙撤軍。

城門守將見敵軍退卻,便將事情告知梅乾,梅乾聽得劉備軍動作,便即大笑道:

“敵軍計窮矣,今襲城未得,不日必退!”

他索性安排麾下士兵分成三班,嚴防劉備軍夜襲。

及至後半夜,張飛又至,又未得手。

接連兩次防住了張飛夜襲,梅乾自是信心爆棚。

次日又將衆人喚來議事,笑道:

“敵軍昨夜兩次襲城,皆被我軍攔住!”

“敵軍狡詐,可見一斑!”

這話雖是在誇敵軍,實則在讚自己。

衆將聽之,自是稱讚不已。

獨有梅成見此,撇了撇嘴,並未說話。

這般又過一日,忽見哨騎來報:

“將軍,劉備大軍已至城下!”

梅乾一聽,亦是暗道劉備賊心不死,都這麼般模樣,還不撤兵!

心裡想着,他索性召集諸將道:

“諸位且隨我上城觀看劉備如何下寨!”

衆將聞言,紛紛跟上,唯獨橋蕤對身邊陳到說了兩句,方纔隨上。

梅乾見狀,指着陳到就問橋蕤道:

“這位壯士頗爲眼生,爲何離去?”

橋蕤聞言,微微一笑道:

“因懼敵軍發難,特叫他去準備!”

“將軍何故如此謹慎!”

梅乾笑了笑,倒也沒起疑心,帶着衆人一道來到城牆之上。

卻見遠處一支人馬由遠及近,抵達城外之時,兵分兩路,一路行至城下。

梅乾見此,令人高呼道:

“吾等素與劉使君無怨,爲何領兵至此?”

話音一落,便見劉備撥馬而出道:

“袁術篡逆,天下人人得而誅之,我思將軍亦是有志之士,爲何助紂爲虐?”

“不若開啓城門與我軍合軍一處,共力南下,討伐國賊,如何?”

聽得此言,城上衆人低頭不語。

梅乾也是不知該如何回覆。

梅成卻一步踏出,指着劉備道:

“大耳賊,休要在此蠱惑人心,我大仲皇帝登基承運,實乃天數!”

“爾等如此忤逆天子,乃是自取禍事!”

“我軍已知爾等並無戰意,若是識相,速速退兵,不然我軍殺出城去,必擒你來獻於天子。”

他本就善於鑽營,自不會錯過這等表現的機會。

而梅乾相比與他,則是更爲老練,不欲惹惱劉備,上前道:

“劉使君,爾等謀劃已被我軍知曉,還望速速退去,勿要與我軍爲難!”

劉備在城下聽着,不由暗歎。

秦瑱卻是策馬而出,高聲笑道;

“城上將軍,勿謂言之不預也!”

“須知爾等如此,恐遭天譴!”

梅乾聞言還未說話,梅成便冷笑道:

“你又是何人,此處那裡容得你來說話,我等自在城上,爾等欲城下,休要逞此口舌之利!”

“看來將軍是不信了!”

秦瑱看着城上兵馬調動,自是笑道:

“若是將軍不信,自可回身一看!”

梅成聽之,頓時大笑道:

“吾回頭又看何物,莫非天譴便在身後不成?”

可他話音未落,一柄長劍已經悄然放在他的脖子上,沒等他反應,就聽橋蕤冷笑道;

“豎子所言不錯,天譴便在身後!”

此聲一出,直把梅成驚得通體發涼。

梅乾見狀,則是眼睛一瞪,駭然驚呼道:

“橋蕤,爾敢背主投敵?”

這異變來得太快,他甚至來不及驚訝,正想拔劍,鏗鏘一聲,便見剛纔橋蕤那個親衛已經將他長劍擊落,一劍抵在了他的胸膛上。

“開門!”

陳到的話遠比橋蕤來得冰冷。

他話音一落,大量士兵就從樓梯衝到城上。

梅乾見之,心中已然掀起萬丈波瀾,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一開始的直覺,竟然纔是對的!

“讓爾開門!還不動作?”

這時,陳到再次出聲,長劍已經抵在了梅乾的脖子上,聲音越發寒冷。

梅乾自是萬分悔恨,可看着對方已經控制了局面,只得咬牙高呼道:

“傳我軍令,開啓城門!”

此令一下,城下士兵不知何故,只得將城門開啓。

城門一開,張飛就樂開了花,大笑道:

“大哥,門開了!”

劉備亦是露出笑容,秦瑱則是策馬上前道:

“相縣已取,請明公入城!”

劉備點頭,拉着秦瑱便道:

“軍師與我一道入城!”

不等秦瑱拒絕,他拉着秦瑱就一路領兵進入城內。

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223.第223章 輕敵冒進,敵軍有詐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第320章 海上戰爭,掃平南越79.第79章 上兵伐謀,袁渙獻策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第327章 海上絲路,世界地圖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190.第190章 兩手準備,曹操到來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261.第260章 焦頭爛額,主動出擊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284.卡文了,請緩一天第375章 暫借漢中,馬超之心282.第281章 劉備回軍,大才陳羣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略決斷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233.第233章 極限拉扯,哀兵必勝200.第200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第326章 張津之死,交州平定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第325章 無冕之王,士燮歸附46.第46章 膨脹的呂布,混淆視聽290.第288章 非臣之道,董承密謀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83.第83章 陳登動手,秦瑱控局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83.第83章 陳登動手,秦瑱控局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259.第258章 着手破敵,四日之期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280.第279章 城內兵變,恍若鬼神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199.第199章 入不敷出,出使荊州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第27章 當爲軍師,火中取栗83.第83章 陳登動手,秦瑱控局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81.第81章 兩難之局,周瑜論勢87.第87章 呂布:劉備還是個厚道人啊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65.第65章 郭嘉的分析,一蛇吞象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69.第69章 與老曹搶時間,秦瑱設謀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謀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290.第288章 非臣之道,董承密謀156.第156章 苦肉之苦,孺子不可教也第374章 決死突圍,往日重現69.第69章 與老曹搶時間,秦瑱設謀21.第21章 初次會面,敢問使君之志?223.第223章 輕敵冒進,敵軍有詐284.卡文了,請緩一天178.第178章 全才孔明,臥龍培養計劃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170.第170章 輕輕揭過,太史享道來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
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223.第223章 輕敵冒進,敵軍有詐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第320章 海上戰爭,掃平南越79.第79章 上兵伐謀,袁渙獻策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第327章 海上絲路,世界地圖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190.第190章 兩手準備,曹操到來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261.第260章 焦頭爛額,主動出擊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284.卡文了,請緩一天第375章 暫借漢中,馬超之心282.第281章 劉備回軍,大才陳羣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略決斷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233.第233章 極限拉扯,哀兵必勝200.第200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第326章 張津之死,交州平定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第325章 無冕之王,士燮歸附46.第46章 膨脹的呂布,混淆視聽290.第288章 非臣之道,董承密謀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83.第83章 陳登動手,秦瑱控局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83.第83章 陳登動手,秦瑱控局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259.第258章 着手破敵,四日之期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280.第279章 城內兵變,恍若鬼神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199.第199章 入不敷出,出使荊州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第27章 當爲軍師,火中取栗83.第83章 陳登動手,秦瑱控局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81.第81章 兩難之局,周瑜論勢87.第87章 呂布:劉備還是個厚道人啊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65.第65章 郭嘉的分析,一蛇吞象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69.第69章 與老曹搶時間,秦瑱設謀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謀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290.第288章 非臣之道,董承密謀156.第156章 苦肉之苦,孺子不可教也第374章 決死突圍,往日重現69.第69章 與老曹搶時間,秦瑱設謀21.第21章 初次會面,敢問使君之志?223.第223章 輕敵冒進,敵軍有詐284.卡文了,請緩一天178.第178章 全才孔明,臥龍培養計劃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170.第170章 輕輕揭過,太史享道來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