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什麼都略懂

結束了“劉家峽工業區”的視察後,李素一行在徐庶的引路下,一路春風得意走馬觀花進了蘭州城。

從劉家峽下游到蘭州城,其實整整有六十里路,不過李素一行走起來卻不覺得慢。因爲一多半的河岸兩邊都被規劃了水車,未來至少能綿延三四十里。

最後二十里的城外河谷,原本是去年水攻韓遂的戰場,現在也被規劃成了工地,將來會再這兒建設幾座通商集散的港口碼頭,還有很多織棉布的工坊,以及其他不需要水能的行業的手工工坊。

總而言之,蘭州城上游六十里,未來就是一片綿延不斷的工業區,只不過現在投資規模還很小,很多地皮只是規劃了預留着,並沒有足夠的官營作坊或者民間富商投資。

另外爲了儘量少佔低窪平整河谷的耕地,規劃的時候也是工農間雜,儘量把相對高處、乾燥灌溉不便,也不夠平整的小丘拿來建工場,能種地的暫時還是拿來種地。

畢竟還是農業社會,西涼也不富庶,外地千里運糧過來很困難,糧食必須自給自足。

諸葛亮跟着看了一路,最後感慨:“官府和富商的投入還是太慢了,這麼好的條件,水利都在死命修了,不盡快充分利用起來多可惜?

真想給二姐寫封信,讓她親自來這蘭州,開個幾千臺織機的大棉布作坊,益州那點生意反正也是守成吃老本,交給府上的管事就行了,過兩年等三弟也稍微懂點事了,也能幫着看看賬。”

諸葛亮有此言,顯然是見慣了超級富商們打造的大世面,知道當年的“益州速度”搞產業建設有多快。在他眼裡,關羽在涼州這兒搞得那麼慢,關鍵還是一個問題:錢沒到位。

官府投入不多,是因爲官府看不出在這兒大搞建設投入過多,會對未來的天下爭霸有多少好處,回本太慢。但民間既然有那麼多遊資閒錢,又有看得出獲利趨勢的明眼商人,這時候就該逐利進場。

李素聞言,心中暗忖:這個辦法倒是不錯,或許將來這些家族會成爲大漢朝的產業資本寡頭財閥,但眼下也顧不得了。

財閥不一定都是壞的,要是能加快國民產業建設,而且國家需要向邊緣地區那些政治賬算不過來的地區擴張影響力,財閥就財閥吧。

李素身邊那些女眷,雖然不懂這方面的事兒,但看着她們印象中該是苦寒好吃懶做的西涼百姓,居然也能活得那麼積極,在官府的組織下幹活幹得熱火朝天,也是心中頗爲感慨。哪怕原本有點出世厭世傾向的,生活態度都積極了些。

進了蘭州城後,李素也沒見關羽來迎接他,畢竟兩人身份相近,關羽可能也是確實忙。李素直入州牧府衙,關羽得了通報,纔到門口相迎。至於諸葛亮等人,就交給關羽的其他幕僚隨便接待了——

主要是關羽自從北伐關中勝利後,就被劉備委任爲涼州牧,是劉備陣營最早封州牧的。哪怕當時西涼還沒光復,關羽也先駐紮天水郡籌備西征,所以後來諸葛亮的兩次高光時刻,關羽並沒有親眼見證。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他對諸葛亮最新成長進度的理解,比張飛還滯後,還停留在“諸葛亮不過是個工巧算學方面非常厲害的偏才”。

李素一時也沒注意這些細節,他直接跟關羽談笑風生地問:莫不是又有軍務緊急?

關羽也不多客套,撫髯嘆笑:“確實忙,涼州新定各郡,都要勸農教導百姓種棉。還有一些去年未曾徹底平定的地區,要稍稍用兵威懾。幸好勸農的事兒有國子尼奔走,我這邊稍稍清閒些。

這不,最近又在計算錢糧,看看去年各郡的秋收,吃到今年夏糧下來之後還能有多少盈餘。我們也是量入爲出,把餘糧籌爲軍糧,好讓伯起、子均用兵多收服一些氐人、羌人、南匈奴部落。這樣的話,說不定這些部落今年春耕也能趕上都種棉花,甚至林邑稻。”

去年的涼州之戰,只是把幾個首惡大勢力端掉了,但西涼的官府統治並沒有徹底建立起來,還有很多部落是不造反也不歸朝廷管的自生自滅狀態。還有些部落甚至比去年更壯大了——因爲他們填補了被端掉的大勢力留出的權力真空。

這種情況,動兵肯定也要動,但不能一味靠武力。而要剿撫並用,一拉一打,培植肯聽命於朝廷的代理人部落,把蠻夷漸漸歸化成熟漢。

關羽這個涼州牧,應該就是在忙這些。

按理來說,李素今年來,只是帶着諸葛亮看看涼州的種田大業,看看棉花產業發展如何能不能改良,這些動兵的事情不用李素操心。

不過,既然遇到了,李素也不介意給諸葛亮一些思考的機會,就當是高中生的社會實踐了。他這纔想起諸葛亮剛纔被領到旁邊喝茶吃水果了,連忙讓徐庶把諸葛亮叫回來。

關羽見狀不由微微好奇:“哦?伯雅,莫非這諸葛賢侄最近兩年進益不小?連軍略和宣撫蠻夷這些外事都能有所見識?你對他期望不小啊。

我就記得他兩年前在長安攻城戰中,倒是略有建樹,規劃望樓陣地,幫咱清晰掌握了長安城內的敵情分佈。”

李素賠笑解釋:“目前還不好說,但我覺得他讀書觀其大略、不求甚解,或許學什麼都特別快吧。多給他機會見識見識,不是壞事兒。就算暫時想不出什麼有裨益的點子,至少還有你我這些積年宿將給他把關呢。”

關羽又摸了摸鬍子,笑而不駁,但從他自顧自往下說、不等諸葛亮來這個姿態,就看出他多少還是有些不信的。

關羽旁若無人地繼續介紹:“今年我目前派出了兩支人馬,肅清穩定地方,一個就是伯起的騎兵,派到北地郡的‘銀川盆地’驅逐收服當地南匈奴和羌人、鮮卑人,建立屯墾區。

不過因爲軍糧不足,沒讓他全軍出動,總共只動用了七八千騎兵。那些郭汜處抓來的俘虜,目前大部分還是在屯田開荒和修堤堰,只有少數已經改造可靠的,才允許隨軍。

第二支人馬,就是子均(王平)帶的,是沿着湟水逆流而上,把去年沒有歸附的湟中氐人、先零羌全部降服——去年他不是兵力不足麼,只佔領到破羌縣,再往上游當時沒能掃清。”

從關羽的幾句話中,就簡潔地向李素展示了涼州今年擴大統治區的幾個主要步驟:馬超要搞定相當於後世寧夏的全部肥沃農耕區,建立起統治。而王平要搞定後世青海省的主要經濟區湟水流域。

畢竟,去年一整年的西征,只是相當於拿下了一個後世的甘肅省,還有寧夏青海這兩個周邊地區沒搞定呢。

這些地方的征服不一定需要很多兵力,但利益是不小的,屬於本小利大。比如一個銀川盆地,就是八千平方公里的肥沃耕地,摺合一千二百萬畝,按照漢畝算的話接近三千萬漢畝。

漢朝的稅制是按照男丁佔田百畝來算的,三千萬漢畝可不得夠三十萬壯丁屯墾了,再算上婦孺,養活七八十萬人口都沒問題。而整個涼州才六七十萬漢人、一百三十來萬羌、氐。

關羽剛介紹完情況,諸葛亮也已經被關羽的幕僚馬玄帶來了,剛好在門口聽清了情況。

馬玄是江陵賢士家族“馬氏五常”的老大,他和二弟馬康都已經成年,是前些年關羽攻打荊南夷陵、武陵的張羨、金旋時就來投奔的人才。也就是跟着董和、向朗、李嚴那批當地人一起來的。

或許是脾氣比較相投,用得順手,所以馬氏兄弟被關羽留下當了幕僚,帶着到處跑。而把董和、李嚴、向朗那些人留在荊州當地,後來跟了趙雲混。

關羽剛平荊南時,只有馬玄出仕,過了幾年後馬康成年了也做點文職工作。歷史上關羽就跟馬良關係不錯,他也喜歡任用這些“不算名門世家,但自學成才的讀書人”,不過現在馬良還比較年少,至少還要五六年才能出來做事。

此刻,李素看諸葛亮進來,就誘導關羽又說了一些馬超、王平分別平定北地郡和湟中地區的情況、敵情、戰前準備。等關羽詳細介紹之後,李素就轉過來考校諸葛亮:

“阿亮,機會難得。現有湟中數部氐王,心懷猶豫、抗拒朝廷,你覺得王子均該以何種方略平定纔好?另外,馬伯起討伐銀川羌人和南匈奴,你覺得有什麼該注意的?不要怕說錯,如今還有我和前將軍爲你把關。”

諸葛亮倒也不怯場,把剛纔聽到的情報都梳理了一遍,侃侃而談:“要臣服湟中氐人,關鍵還是應該利用去年在蘭州之戰中、被水淹三軍的氐王楊千萬的仇人。

去年楊千萬部衆萬餘人,在蘭州之戰中被關將軍淹死、殺傷大半,剩餘三四千人也都被俘虜淪爲苦役。

按照剛纔提的那些軍情,如今湟中各部只是心存僥倖,都想裝作對朝廷的招攬之意不聞不問。仗其險遠、覺得朝廷大軍難以常年駐紮約束。但是,要逼迫他們歸附,沒必要真的讓王子均常年駐兵,還可以以種棉之利和互市之利引誘之。

比如哪個部落先臣服,就給他們棉花種子——肯定有些部落會抱着‘等棉花普及了之後,肯定能從別的渠道得到棉花種子’的打算,所以覺得不急着歸附。那我們就進一步資助他們的敵人,以先投降部落攻擊後投降部落。

當然,此法雖然可以短時間內讓氐人互相撕咬,便於我們統治,但也要提防長此以往、一旦湟中各部落兼併統一後,團結一心抗拒朝廷。所以,從長遠計,朝廷常駐軍隊於湟中、確保其分化監督,還是有必要的。

所以關鍵在於如何讓常駐的部隊不至於形成財政負擔——我以爲,可以設置官營的商隊,或者給駐軍繳納護航費的民間商隊,以商養戰,壟斷湟中棉花羊毛的對外貿易,統購運到蘭州供官方的水車紡紗工場加工增值。

另外,我看先代地理書志,言湟水盡頭翻過龍夷山,有諸多鹽池鹽湖。涼州各地都缺鹽,益州的井鹽和河東的池鹽運來都非常昂貴。本地雖然偶爾有小型鹽湖,產量卻不高,也是對涼州人口繁衍一個限制。如果把湟源鹽湖開採起來,以駐軍護航,則兵馬常駐也不會給朝廷增加財政負擔。”

關羽越聽表情越凝重,最後磚頭問李素:“他說的那些‘地理志怪’雜書,是你寫的?”

李素兩手一攤:“我哪有空寫那麼多,地理書我就寫了本《大江正源考》。不過阿亮這人讀書就是這樣的,他讀了一本書之後會去找一堆東西發散開來對照着看,知道的東西比較多也很正常吧。”

說句實在話,李素自己也很清楚湟水源頭翻過分水嶺後,就是青海湖流域了,當地除了青海湖本身就是鹹水湖外,還有很多小的鹽湖,濃度極高,只要運輸解決了,確實很值得開發。

不過李素從來不會吧這些零敲碎打的地理知識點寫成書,這些東西其實漢朝的時候已經有人知道了,看書很雜的天才都知道一點,也不奇怪。

只能說諸葛亮這人比較善於聯想,把不同門類的事務知識聯繫起來用。

第105章 破門者趙子龍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815章 諸葛亮:挖掘技術哪家強,大漢荊州找南陽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4章 三月磨一劍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番外第46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番外第37章 聖人注意事項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第719章 讓曹操袁紹來幹這事兒,早就心態崩潰好幾次了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574章 長阪長下坡,需要人肉剎車片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第837章 二破鄴城第594章 赤壁烏江(第二更還是六千字)第468章 什麼都略懂第154章 你算過奉天子的好處到底值幾塊錢嗎?第19章 咱也是官了第606章 輕取石門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685章 有兵無糧豈可冒進第498章 孤欲帝則帝,何須遺詔第219章 當你覺得我還要謙虛一下,這個要價就不算高了第814章 諸葛亮不是四年前的諸葛亮了,但郭嘉也不是四年前的沮授第188章 淪落爲島夷的公孫度第71章 豐收的季節第156章 調兵遣將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625章 你這動員效率還不如曹操第821章 莫非有詐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77章 曹操的離間是單發的,李素的離間是羣發的第654章 互相包餃子第1章 知之爲知之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第371章 范仲淹王安石都能拿來主義第613章 堂堂之師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86章 樹倒猢猻散第77章 千層餅餡張衛第370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31章 飲馬遼河第199章 南中街亭第214章 董卓篡位了?第119章 發現一個屯田都尉第185章 沃倫.荀的能力邊界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第6章 赴常山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75章 不好,我們被識破了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183章 咱不是一審判決執行人,咱是二審審判人第37章 平定遼東指日可待第199章 南中街亭第717章 用心平而勸誡明第225章 長安淪陷第758章 曹子和突圍遇關羽第599章 全取三郡第670章 雒陽八關取其五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漢軍還擊第173章 處置玉璽第88章 知恥後勇張翼德第21章 不毛之地第428章 三方齊集殺關羽(五千字大章)第178章 南中真正的經濟價值第40章 瞞天過海第72章 大漢朝最黑的豆腐渣工程第109章 吃完上家吃下家第506章 袁術咬誰誰躲第48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03章 兩路北伐第586章 海盜本色(今天就恢復兩更吧,還四千字)第829章 走王道的紅利第138章 劉君朗死戰綿竹第620章 一段恩怨的終結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漢軍還擊第50章 官位秒回收,元寶秒到賬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477章 從租庸調法到租庸調輸法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806章 田種不炒第82章 張魯的信用暴雷了第681章 論功行賞第623章 見識一下沮授的真正實力第651章 大將軍“光復”河內第103章 何進掙扎導致的蝴蝶效應第40章 過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幹第573章 貪心不足望當陽番外第35章 病毒的敵人未必是朋友,也可能是消毒水第631章 棋盤直徑三千里,一子牽動十四州第741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番外第67章 黃金帶來的底氣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
第105章 破門者趙子龍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815章 諸葛亮:挖掘技術哪家強,大漢荊州找南陽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4章 三月磨一劍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番外第46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番外第37章 聖人注意事項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第719章 讓曹操袁紹來幹這事兒,早就心態崩潰好幾次了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574章 長阪長下坡,需要人肉剎車片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第837章 二破鄴城第594章 赤壁烏江(第二更還是六千字)第468章 什麼都略懂第154章 你算過奉天子的好處到底值幾塊錢嗎?第19章 咱也是官了第606章 輕取石門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685章 有兵無糧豈可冒進第498章 孤欲帝則帝,何須遺詔第219章 當你覺得我還要謙虛一下,這個要價就不算高了第814章 諸葛亮不是四年前的諸葛亮了,但郭嘉也不是四年前的沮授第188章 淪落爲島夷的公孫度第71章 豐收的季節第156章 調兵遣將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625章 你這動員效率還不如曹操第821章 莫非有詐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77章 曹操的離間是單發的,李素的離間是羣發的第654章 互相包餃子第1章 知之爲知之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第371章 范仲淹王安石都能拿來主義第613章 堂堂之師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86章 樹倒猢猻散第77章 千層餅餡張衛第370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31章 飲馬遼河第199章 南中街亭第214章 董卓篡位了?第119章 發現一個屯田都尉第185章 沃倫.荀的能力邊界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第6章 赴常山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75章 不好,我們被識破了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183章 咱不是一審判決執行人,咱是二審審判人第37章 平定遼東指日可待第199章 南中街亭第717章 用心平而勸誡明第225章 長安淪陷第758章 曹子和突圍遇關羽第599章 全取三郡第670章 雒陽八關取其五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漢軍還擊第173章 處置玉璽第88章 知恥後勇張翼德第21章 不毛之地第428章 三方齊集殺關羽(五千字大章)第178章 南中真正的經濟價值第40章 瞞天過海第72章 大漢朝最黑的豆腐渣工程第109章 吃完上家吃下家第506章 袁術咬誰誰躲第48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03章 兩路北伐第586章 海盜本色(今天就恢復兩更吧,還四千字)第829章 走王道的紅利第138章 劉君朗死戰綿竹第620章 一段恩怨的終結第451章 大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漢軍還擊第50章 官位秒回收,元寶秒到賬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477章 從租庸調法到租庸調輸法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806章 田種不炒第82章 張魯的信用暴雷了第681章 論功行賞第623章 見識一下沮授的真正實力第651章 大將軍“光復”河內第103章 何進掙扎導致的蝴蝶效應第40章 過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幹第573章 貪心不足望當陽番外第35章 病毒的敵人未必是朋友,也可能是消毒水第631章 棋盤直徑三千里,一子牽動十四州第741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番外第67章 黃金帶來的底氣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