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一戰團滅蜀地奸商

“聽王連這口氣,他莫非是想對租庸調法的實施過程進行監控?可他能做什麼呢?難道他還懂‘宏觀調控’不成?”

聽到王連言之鑿鑿地說,應該制定幾條監管條款,降低民間執行租庸調法時的損耗,李素內心還是挺好奇的,因爲他自己也想不到王連會怎麼說。

李素下意識看了一眼劉巴,劉巴也是一臉認真,李素就大度地請王連攤牌:“且試言之。”

王連拱手,然後轉向劉備繼續闡述:“大王,以臣在廣漢所見,以及對民情民心的體察,臣以爲,租庸調法的自由匯兌一旦實施,有可能導致蜀郡等富庶之地,反而向缺糧的廣漢郡買糧。然後蜀郡之民自己種桑養蠶,用一部分廣漢的餘糧滿足蜀郡軍民日常飲食所需。

因爲右將軍也說了,蜀郡有都江堰之利,未來甚至還有樂山堰之利,丘陵平緩適合種桑的土地極多,繅絲水車衆多。蜀地百姓全力織錦的所得,已經超過耕作所得,種地之人肯定會減少——這是毋庸置疑肯定會發生的,因爲當年漢武帝用桑弘羊平準均輸之法時,就發生過類似的先例。

而大王的北伐大計,一貫是時時以‘克復長安,還於舊都’爲任,入蜀數年來,都是讓南方的糧秣儘量支援北伐前線。蜀道艱難,每一石糧食要運到北方,原先是三倍損耗,近年來水運大治,降低到了兩倍損耗。如果民間逐利反向運糧,把北糧南運,豈不是與國家的興復大計背道而馳?

所以臣建議,就算允許租庸調自由選擇,也必須在梓潼、廣漢等地的山道要隘設置稅卡,而在長江、嘉陵江沿岸的江州、墊江、閬中等縣,同樣要設水巡兵丁與稅官,嚴查北糧南運。

陸路綿竹道、江油道、劍閣道、馬鳴閣道、金牛道,一律只許南糧北去,準出不準入。而長江、瀘水、岷江、雒水、涪水沿線,只許糧船順江而下,逆流只許空船或者運載別的錢貨。而彙總到了江州之後,對於嘉陵江則只許糧船逆流而上,不許順流而下運糧。江州再往永安、出三峽至荊州,則不加限制。”

王連每說一段,李素的表情就嚴肅一分,連帶劉備、劉巴也覺得這確實是抑制民間投機倒把製造無效運輸浪費的好辦法。

而李素更是因爲歷史成績不太好,後世只通讀過《三國志》,卻沒全面看過《漢書》,而感到略微羞愧。

《漢書》已經成書百年,有能力有文化的官員基本上都通讀總結了,連李素的弟子諸葛亮,兩年前才十二歲的時候,就全面通讀了《漢書》,而李素這不學無術的傢伙,居然至今還只是節選讀過。

此刻聽了王連的敘述,他纔對漢武帝時候桑弘羊就用過的“平準均輸”之法及其歷史弊端總結,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三百年前桑弘羊當大司農的時候,雖然沒有租庸調,但光靠平準運輸這項臨時措施,也是允許各州郡百姓“在穀賤傷農、籌銅錢交稅出現困難的時候,改爲按照當地土特產時價,以地方特產代替錢稅,由大司農派出的均輸官進行官商,把這些土特產賣到價高的地區出售換錢,上繳朝廷”。

換句話說,當年桑弘羊搞的就是國有貿易公司,親自下場賺全國差價,一方面也給百姓稍微讓利了一些,免得他們被奸商盤剝,把民間職業商人的利潤空間給擠佔得國有化了。

但《漢書》對這個的弊端寫得也明明白白:這樣搞幾年之後,皇帝和朝廷爲了更快搞錢,均輸官和大司農爲了政績升遷,往往會強行攤派土特產種類,最後變成“均輸官直接囤積居奇,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打掉了奸商之後親自做奸商。

而王連的講述,顯然比《漢書》更加詳細,後面還一一比對了各種可能出現的奸商反撲、官府自身腐化……因爲篇幅過長,就不贅述了,否則又是一篇從人性到經濟學的大論文,水好幾萬字都行。

總而言之,李素聽着聽着,發現自己也對歷史發展漲了一些見識:原來宋朝王安石的時候搞均輸法,也只是把古法拿來稍微修改了一下。王安石最初也想過革除‘均輸者殺了奸商自己變奸商’的弊端,但最後還是被抓住把柄噴“與民爭利”,淪陷到了清華大學秦暉教授說的“尺蠖效應”裡。

有人的地方就逐利,這是不可能完全管得住的,李素也只能是謹慎,不敢說徹底根治。

估計新法剛實施的前幾年,官員和姦商都還沒經驗,找不到空子鑽,卡BUG刷錢的人會少一些,五年十年後就不好說了。

李素只能指望諸葛亮成長起來,藉助諸葛亮千古罕有的依法治國清廉吏治解決問題了。

劉備在上位聽王連、李素、劉巴反覆辯駁,他讀書少,就更是一頭霧水了,畢竟很多空對空的推演劉備已經聽不懂。

他只能是等三人聊完,認真地問李素:“伯雅,王連之議,你以爲如何?”

李素誠懇承認:“臣以爲此議可行,確是老成謀國之論,新法實施之日起,就該在江州、梓潼等地設置稅卡,嚴查北糧回運。

不過,王連之議也只是一時一地的特例,時間上無法成爲常年之法,北伐成功後,不出數年,就要重新評估。而地理上,他也是結合了蜀地的地理環境、運輸困難,無法推廣於益州以外之地。從目前設置的稅卡位置而言,對趙雲所治的荊州地區也無影響。所以不宜作爲條文寫入法典,只能作爲臨時的王誥。”

李素這番話的意思,就像是借鑑明朝朱元璋立法時,一以貫之的東西寫進《大明律》,臨時司法解釋寫進皇帝的《大誥》。劉備現在只是權攝漢中王,就寫進漢中王誥裡面。

法律是法律,司法解釋是司法解釋。

劉備看向王連,王連也連忙承認:“右將軍所定,百年之法也,臣之補充,一時之議也。”

劉備終於拍板:“既如此,把王連之議寫入王誥,《租庸調法》原文就不改了。下一個”

王連之後,又有一些人跳出來議論,但都不是什麼有戰鬥力的,李素也都一一駁斥,或者稍微吸收點滴可取之處。

整個法條討論會議,開了整整一天,中間劉備還請大家吃了頓午飯。最後,總算是拿出了大家都覺得沒問題的稅法。

……

“臥槽,原來開個立法的會議那麼累,我前世還以爲那些開會的人都是進京旅遊的呢,再也不敢小看他們了。”

立法結束之後,從漢中王行宮離開時,李素覺得自己骨頭架子都快累散了,幸好他前面十幾天放鬆健身了很久,偶爾一天還扛得住這種高強度連軸轉的腦力勞動。

千萬別小看他的用腦,這不是簡單的堆加班時間,也要看動腦強度。其他提意見的人可以只在自己發言辯論的時候才動腦,別的人提議時他們就能休息。

而李素和劉巴幾乎是一整天被各種意見代表圍毆,整整四五個時辰腦子高強度對抗沒停過,完事兒的時候已經有暫時性神經衰弱的表現了。

不過讓李素意外的是,剛走到行宮門口,今天的老搭檔劉巴居然喊住了他,表示還有話要私下裡說。

李素有些不耐煩:“子初兄,有些話不能明天說麼?如果是關於條文,剛纔爲什麼不說?”

劉巴嚴肅正色:“有些話,人多不便講。今日聽了他們那麼多意見,右將軍不覺得,我們不光要修改條款、增加王誥堵漏,還得在物資調度上做好準備麼?

那麼多地方官員、士紳代表提到了新法允許自有選擇納稅錢錦糧,可能帶來的奸商囤積居奇民間擠兌,這不僅僅是他們的擔心,更是他們當中一小撮人的希望,甚至他們當中就有奸商,或者他們的家人、族人、門生是奸商。”

李素揉了揉太陽穴:“那又如何?楊洪、王連的善意建議,已經幫我們堵漏了。”

劉巴:“堵漏也是堵正常的囤積,但力度不夠,未必堵得住有意要看新法笑話的世家豪強故意不計成本囤積抹黑。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說不定就是因爲今天這個會,他們看到我們能堵住正常、理性的囤積。但他們又不想放棄未來永遠趁着穀賤傷農的機會盤剝百姓的長期利益,所以今年特地加大力度賠了血本也要搞亂百姓,給大王上眼藥讓大王看到新法的不靠譜。”

李素擡手:“停停停,我腦子已經很累了,你直說,舉個例子,他們會怎麼幹?”

劉巴:“比如,全益州的奸商偷偷團結起來,在納稅季之前,提前高價吸納囤積蜀錦。甚至提前兩個月,把百姓原本準備存到九月份繳稅時用的蜀錦,先買過來。

等百姓到繳稅的時候,自己一兩個月內臨時織不出足夠納稅的蜀錦,再去市場上買,而奸商們卻憋着不放貨,那百姓看到的,不就是新法反而害了他們這個假象麼?這樣百姓就有可能被鼓動起來。”

李素:“怎麼可能,買錦就要給錢,百姓手上有了錢,直接用錢繳稅不就好了?不是說了自由匯兌麼?”

劉巴急了:“聽我說完!如果真的蜀地豪強都爲了這個目的團結起來,他們還會選擇在秋收之前就低價賣糧的!如果糧價確實很低,而百姓又習慣了織錦,肯定會被誘惑得選擇‘今年多買點糧,明年就少花點精力在種地上,而選擇去織戶幫工織錦’。

如此一來,九月初收稅時,市面上就是錢、錦都極度稀缺,價格畸高,而糧食則充分供應,穀賤傷農比平時更賤。最後百姓發現糧食屯多了,非得再用糧換回納稅的錢錦,可不就更被盤剝了麼——

租庸調法允許用錦、錢互替,也允許以錦錢替糧,可沒允許無限制以糧替錦、錢,糧的徵收是受朝廷倉庫建設規模製約的,糧食相比錢錦太佔地方了,糧倉不夠不可能鉅額超額屯糧的,各地臨時造糧倉也沒那麼快。”

幸好劉巴不知道“爆倉”這個詞,要是李素的話,聽到這兒他腦子裡肯定忍不住會浮現出這個詞的。

畢竟後世發生過原油爆倉、全球油庫油輪都存不下,跌爲負數的奇葩事件的。

而蜀地奸商如果真這麼幹,其實他們也不一定能賺到錢,而有可能賠錢,所以纔有那麼大的破壞力。

劉巴這是在假設這些人“爲了將來永遠保留秋收季節壓低糧食收購價盤剝百姓”的長遠利益,選擇今年虧本囤積都要誓死噁心新法。

瘋狂賣糧,錢、錦則全部囤積到地主老財們家的地窖裡。

蜀地全部世家豪強富戶有那麼團結嗎?

如果有人倒戈想趁機賺一筆,同盟破裂,這種豪賭不就白輸了嗎?

最關鍵的是,李素不覺得他們有那麼大的本錢來囤積。

劉巴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受害妄想呢?

李素稍稍懵逼了一會兒,忽然想到一種可能性,詭異地一笑反問劉巴:“子初兄,你覺得所謂的仇視新法的蜀地世家豪強富戶,他們所有窖藏起來的存糧,夠買光市面上的錦、吸乾市面上大部分的五銖錢麼?”

劉巴:“不要小看益州豪門大族屯糧的能力,蜀郡富庶,民間有錢人存的糧食夠吃好多年呢……而且,你所謂的五尺寬的新式巨幅蜀錦,我看至今產能還不高吧?我在成都市面上,這幾個月也沒看到多少賣的。

立此稅法之前,我可是詳盡調查過,我覺得目前市面上的新式織機不過萬臺,沒有被做成衣被的新錦,也不過數萬匹。這樣一個規模,如果蜀地世家豪強都團結起來放糧囤貨,是有可能買光回去窖藏、憋到納稅季結束。一直憋到年底的。”

李素終於放鬆地笑了,他知道劉巴的憂慮來源於哪裡。

而那些今天在暗流下明着好意勸說“新法反而會與民爭利、盤剝百姓”、實則有可能放糧屯錦的名士們,他們的信心又來源於哪裡。

漢末沒有大數據!所有人都嚴重低估了新式織機的產量,和新式蜀錦的存量,所以他們覺得自己的糧食夠買光蜀錦!

楊洪那樣的人,不會產生這樣的錯覺,那是因爲他知道自己楊家就有兩千臺織機了。但因爲沒有行業統計數據,連楊洪都不知道甄家糜家李家諸葛家有多少織機,劉關張的親戚有多少織機。

外人都是頂着戰爭迷霧,沒有開“地圖全開”外掛的。

他們只好根據市面上有多少蜀錦在賣,大致做個估計。

而這個數字之所以嚴重被低估,是因爲李素去年抽了三萬五千匹巨幅蜀錦、摺合十幾萬匹傳統窄錦,問孫堅買了長沙郡!

這筆交易是秘密進行的,至今只有劉備李素荀攸幾個人知道跟孫堅的實際交易內容。

這就導致直到去年年底爲止,這一年多來發展蜀錦產業的成果,沒有到益州市場上流通。世家豪強姦商們根據市場流通量反推產能,也就產生了嚴重低估!

連劉巴都覺得“目前巨幅蜀錦的年產量,到秋收季時,可能也就三四萬匹、機器一萬多臺,摺合不到三億錢”,那劉巴當然要擔心被買光哄擡了。

可要是李素告訴他,半年多前機器就有一萬六千臺、今年過年時破了兩萬、年底能到四萬臺,今年生產出來的織錦,截止到九月秋稅,累計也能有十幾萬匹,總產值十億錢,劉巴還用擔心蜀地奸商有那麼大資本盤嗎?

不過,劉巴的擔心,倒是給了李素一個啓發:看來,要減緩新式蜀錦在蜀地的出貨了,寧可稍微憋兩個月,示敵以虛,讓那些奸商覺得自己有希望贏“這個拋盤我接得住”,從而高價接盤。

等他們上鉤之後,李素再在秋稅開徵前最後一兩個月,放出天量拋盤。

看那些想哄擡錢、錦,壓低糧價的傢伙有沒有那麼多糧食接盤。

李素相信,就算把蜀郡、廣漢、犍爲所有的地主老財的存糧都拿出來,也接不住十幾億錢的蜀錦拋盤。

對付囤積奸商的最好辦法,就是敞開供應,讓他們看看工業化的恐怖產能。

“漢朝人真是淳樸啊,居然覺得工業化量產的東西他們也能買得光?還能托盤炒作?你以爲是礦難時候的顯卡啊,一個本該貶值的電子產品都能成爲理財產品。”

李素內心惡狠狠地獨白。

劉巴並不知道李素的內心活動,他只是看自己指出了一個危險後,右將軍居然表情陰晴不定,最後還得意起來,差點以爲李素是失心瘋了。

“右將軍何故發笑?”

劉巴的心態,一如華容道時的徐晃聽到曹操發笑一樣,心中發毛,唯恐豬隊友的自鳴得意又招來什麼更強的敵人。

“呵呵,沒什麼,子初,這事兒不是你該知道的,你只要知道,大王與我,早有辦法應對這些奸商就是。”李素收住笑容,並不打算把那三萬五千匹巨幅錦的去向告訴劉巴。

連隊友都騙,讓隊友都着急上火,這戲才演得更真,才更能讓蠢蠢欲動的人下定決心跳出來。

第189章 屯兵犍爲尋釁端第256章 有錢大家賺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684章 地圖封公第203章 要當酋長必須讀書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350章 有驚無險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第191章 尋找自貢第68章 降徐晃,赴陳倉第254章 給我五年還你一個新的蜀郡第204章 李都督給的實在太多了第810章 策劃對曹賊的最後一戰番外第73章 覆滅漠北鮮卑(第二更五千字。新書已開)第503章 兩路北伐第46章 天殺的臧霸!你居然背叛我?第714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番外第41章 地球正統論第683章 公爵的制度設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第617章 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兩線時間線吻合)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741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102章 圖書館裡宅出來的大功德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167章 時代受益者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677章 于禁願降第64章 拿糜竺的錢當然不用客氣第655章 諸葛亮也有預料不到敵軍增援的時候第838章 兩矛殺三將,陣斬夏侯淵第402章 就像打遊戲一樣看屬性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54章 收服典韋只是開始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638章 九死不悔周公瑾第612章 蒼蠅不叮無縫蛋第205章 戰象種田第3章 什麼?州郡兩級領導都是反賊?第250章 教壞百姓李伯雅第438章 人非聖賢,都會衝動第220章 深諳制衡的王允第24章 卻月陣的精髓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第810章 策劃對曹賊的最後一戰第384章 我到底是上次中計了還是這次才中的計?第29章 世上再無三郡烏桓第275章 白雲蒼狗十三州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第76章 趙雲小兒,漢中大將楊任在此!(四更)第363章 百廢待興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392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407章 尤里卡時刻第116章 師妹你聽我解釋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416章 伐伐伐伐木工第756章 曹、關對決一些扯淡的章節感言(關於加更)……第793章 遷都雒陽第304章 天命不可違第557章 步步緊逼第506章 袁術咬誰誰躲第453章 勢如破竹、直撲龍編第38章 張純與遼東世家同歸於盡第335章 假裝這是一場靜坐的戰爭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56章 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大漢朝過去兩百八十三年的讀書人都是辣雞第703章 司隸校尉的正確打開方式:九卿布政使太守隨便你換第475章 奢靡不亞於隋煬帝第330章 雙方都是貨比三家只看不買第761章 丞相司直諸葛亮第143章 三線戰場聯動第158章 不爲五斗翡翠折腰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686章 李素終究只是個修水利的第138章 劉君朗死戰綿竹第145章 一個時辰攻下西陵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400章 有右將軍在工人還想失業?第630章 只要夠自虐,敵人就想不到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543章 圍標式科舉第647章 以消耗袁紹有生力量爲任第412章 一路種田到前線第142章 散關縣長法孝直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第478章 我無法解釋主角爲什麼會像我一樣博學第440章 內部參考錦囊第746章 三國志14:觸發最大包圍佔領事件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58章 此功配享孔廟第673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番外第67章 黃金帶來的底氣第187章 你這不是出賣朋友,是治病救人
第189章 屯兵犍爲尋釁端第256章 有錢大家賺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684章 地圖封公第203章 要當酋長必須讀書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33章 劉焉的賞識第350章 有驚無險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第191章 尋找自貢第68章 降徐晃,赴陳倉第254章 給我五年還你一個新的蜀郡第204章 李都督給的實在太多了第810章 策劃對曹賊的最後一戰番外第73章 覆滅漠北鮮卑(第二更五千字。新書已開)第503章 兩路北伐第46章 天殺的臧霸!你居然背叛我?第714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番外第41章 地球正統論第683章 公爵的制度設計沒你想的那麼簡單第617章 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兩線時間線吻合)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741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102章 圖書館裡宅出來的大功德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167章 時代受益者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677章 于禁願降第64章 拿糜竺的錢當然不用客氣第655章 諸葛亮也有預料不到敵軍增援的時候第838章 兩矛殺三將,陣斬夏侯淵第402章 就像打遊戲一樣看屬性第69章 屯兵五丈原第54章 收服典韋只是開始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638章 九死不悔周公瑾第612章 蒼蠅不叮無縫蛋第205章 戰象種田第3章 什麼?州郡兩級領導都是反賊?第250章 教壞百姓李伯雅第438章 人非聖賢,都會衝動第220章 深諳制衡的王允第24章 卻月陣的精髓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第810章 策劃對曹賊的最後一戰第384章 我到底是上次中計了還是這次才中的計?第29章 世上再無三郡烏桓第275章 白雲蒼狗十三州第832章 全取淮南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3章 外交的最高境界第76章 趙雲小兒,漢中大將楊任在此!(四更)第363章 百廢待興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392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407章 尤里卡時刻第116章 師妹你聽我解釋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416章 伐伐伐伐木工第756章 曹、關對決一些扯淡的章節感言(關於加更)……第793章 遷都雒陽第304章 天命不可違第557章 步步緊逼第506章 袁術咬誰誰躲第453章 勢如破竹、直撲龍編第38章 張純與遼東世家同歸於盡第335章 假裝這是一場靜坐的戰爭第571章 圖窮匕見第56章 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大漢朝過去兩百八十三年的讀書人都是辣雞第703章 司隸校尉的正確打開方式:九卿布政使太守隨便你換第475章 奢靡不亞於隋煬帝第330章 雙方都是貨比三家只看不買第761章 丞相司直諸葛亮第143章 三線戰場聯動第158章 不爲五斗翡翠折腰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686章 李素終究只是個修水利的第138章 劉君朗死戰綿竹第145章 一個時辰攻下西陵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400章 有右將軍在工人還想失業?第630章 只要夠自虐,敵人就想不到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543章 圍標式科舉第647章 以消耗袁紹有生力量爲任第412章 一路種田到前線第142章 散關縣長法孝直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第478章 我無法解釋主角爲什麼會像我一樣博學第440章 內部參考錦囊第746章 三國志14:觸發最大包圍佔領事件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58章 此功配享孔廟第673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番外第67章 黃金帶來的底氣第187章 你這不是出賣朋友,是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