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奸計

蓋勳這個人生性耿直,靈帝在世時都很欣賞他,並對他很是重用,此人在朝野上下很有名聲,特別是在西涼一帶,董卓手下有不少將領和官員都很佩服蓋勳,在蓋勳的影響下,董卓的心腹之中都有人反對遷都,這讓董卓很頭疼,有心想殺了他,但卻擔心殺了他之後造成太大的影響和不良後果,未能實施。

不止蓋勳反對遷都,朝廷上下還有許多人都反對遷都,這些人從前對董卓唯唯諾諾,擔心遭到董卓的迫害,不敢當面反對他,但是這次遷都是一件大事,而且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一旦遷都,他們和他們的家族在雒陽經營這麼多年的努力就全部白費了,這纔是他們反對遷都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出於擔心遷都帶來的負面政治影響力。

但是董卓很清楚李儒的建議是正確的,遷都是從軍事戰略角度出發來考慮的,如果不能在軍事上勝過關東諸侯聯軍,政治上再怎麼努力也沒用。

遷都勢在必行,耽擱不得,董卓上書皇帝,自封丞相,以此增加自己的地位和權威,想通過這壓住各方反對,強行完成遷都。

董卓召集手下心腹和一些朝廷大臣在太師府商議,決定強行遷都,但是話還沒有說完,又遭到了城門校尉伍瓊和尚書周毖的聯合反對。

伍瓊站出來抱拳道:“丞相,遷都乃國之大事,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遷都啊,如今關東諸侯還沒有打過來,丞相就要遷都,勢必會讓將士們沒有與敵人決一死戰的決心,還請丞相三思!”

尚書周毖也站出來拱手道:“丞相,下官贊同伍大人的建議,關東聯軍雖然人多勢衆,但咱們也不能先弱來到氣勢······”

董卓突然大怒,指着伍瓊和周毖喝道:“夠了!當初咱家聽從你們兩個的建議,不但沒有派人緝拿袁紹,反而封他爲祁鄉侯、渤海太守,後來又聽從你們的建議讓韓馥做了冀州牧、讓張邈做了陳留太守、讓喬瑁做了東郡太守、讓鮑信做了冀北相,還有其他一些人分別取各地做官,如今這些人個個都起兵討伐咱家。如今看來,爾等必定是他們一夥的,早有預謀!咱家真是瞎了眼,竟然讓你們兩個狗賊混到身邊卻不自知,來人,把這二人推出去斬首示衆!”

幾個甲士衝進來架起二人就往外拖,董卓根本不理會二人大喊冤枉,也不聽其他人的求情,沒過多久,外面的呼叫聲就戛然而止,接着一個甲士提着兩顆血淋漓的人頭走進來複命,董卓看了一眼,冷哼一聲,揮揮手讓甲士把頭顱提出去掛在城門口示衆。

董卓掃視着其他人,喝問道:“還有誰反對遷都?”

被他的目光掃過之人紛紛低頭不語,沒有人敢與他對視。

董卓見無人反對,說道:“好,既然無人反對,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接下來說說重新委任荊州刺史以及派人去說服劉成率軍返回雒陽共同討伐關東叛亂之事!劉表何在?”

劉表心中一驚,急忙站出來拱手躬身道:“下官在!”

董卓看了看問道:“如今關東諸侯造反,你又是皇室宗親,在朝廷和關東諸侯之間,你站在哪邊?”

劉表額頭上瞬間冒出冷汗,好在他反應夠快,立即回答道:“丞相,這還用問嗎?下官當然是忠於皇帝、忠於朝廷、忠於丞相的呀!”

董卓道:“那就好,你要明白,關東諸侯看上去是討伐咱家,實際上又何嘗不是在造皇帝的反?你身爲皇室宗親,理應維護正統、支持天子、支持朝廷。如今本相想要讓劉成率軍返回雒陽共同對付關東叛軍,本相決定派你這個北軍中侯去河東面見劉成,向他陳述厲害關係,請他率軍返回雒陽。本想已經爲你準備了一些東西,這些是給北軍有功將士的封賞詔書,你一併帶去,既然想北軍將士們賣命,也應該給他們一點甜頭嚐嚐,你有了這詔書,劉成應該會對你另眼相看,如若你成功說服劉成率軍返回雒陽,本相就讓你接替王睿繼任荊州刺史一職!”

聽到繼任荊州刺史一職,劉表眼睛放光了。雖說刺史只對一州軍政有監察職權,但如今這個世道,天下諸侯都在發展軍備,朝廷早就管不住地方官,他若繼任荊州刺史,只要操作得當,未必不能盡收荊州軍政大權。

劉表當即答應道:“下官願效犬馬之勞!”

“好,非常好。散朝之後你立即出發趕往河東,不可耽擱!”

“諾!”

接下來董卓又在李儒的建議下任命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加上劉表出任荊州刺史,可以適當的牽制關東諸侯。

散朝之後,董卓親自前往北宮面見皇帝劉辨,脅迫劉辨遷都長安。

遷都的消息已經在雒陽鬧得沸沸揚揚,都好幾天了,劉辨也早就得到了消息,鍾繇和荀彧等人經過商議之後認爲就算把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劉成也只怕無法及時得到指示,只能自行決定,於是他們建議劉辨答應董卓遷都長安,但護衛任由羽林軍和虎賁軍負責。

初平元年,二月二十二,董卓派董越、郭汜率兩萬大軍護衛劉辨啓程遷往長安,並脅迫朝中百官隨行,順便把雒陽百萬百姓也一同遷往長安。

雒陽城的所有百姓,包括王公貴族、世家豪門、商賈鉅富、官員在遭受了董卓軍的連續兩輪洗劫之後全部被迫遷往長安,一時間從雒陽到長安的途中到處都是西遷的百姓,官員、士族、商賈鉅富們怨聲載道,都對董卓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

送走了皇帝劉辨,還從雒陽百姓們身上搜刮搶劫了大量的糧草和財物之後,董卓一時間心情很好,他現在手裡有八萬大軍,其中騎兵就有三萬,如果劉成率大軍返回雒陽,兵力就可以達到十一萬。

“哈哈哈······沒想到這些朝廷大臣、命官、王公貴族、商賈鉅富、世家豪門一個個都富得流油啊,咱家這次可謂是大發了一筆!諸位跟隨咱家多年,勞苦功勞,人人都有重賞!”在丞相府大堂內董卓笑容滿面的對麾下衆將和官員們說道。

李儒、李傕、呂布、華雄、胡軫、張濟、李肅等一干文官武將們紛紛抱拳拱手躬身齊聲道:“多謝丞相!”

董卓擺擺手問道:“如今各諸侯的兵馬都到了何處了?”

李儒站出來拱手道:“回稟丞相,曹操、陳留太守張邈、河內太守韓浩已經抵達了酸棗。孫堅和袁紹的人馬距離酸棗已經不遠,兩三日之內就能抵達,其他各路諸侯少則三五日,多則七八日都能抵達!”

董卓冷哼一聲道:“哼,曹操、袁紹、韓馥、鮑信、張邈等這些白眼狼,絲毫不顧念咱家提拔提攜之恩,聯合其他諸侯一起討伐咱家,咱家這次要好好讓他們常常咱家的手段!諸位認爲這一仗該怎麼打?”

李儒拱手道:“丞相,這仗怎麼打暫且不說,屬下建議丞相先派人把這些糧草和財物之中大部分都運往長安,只留下少部分在雒陽!”

不僅董卓,就連其他將校官員們都對李儒的這個建議很是不解,如果戰事持久,糧草太少怎麼夠吃,錢財太少怎麼夠賞賜給有功將士呢?

董卓皺眉道:“文優,你爲何這麼建議?咱家沒搞明白啊!”

李儒道:“丞相能否借一步說話?”

董卓點了點頭,帶着李儒到了丞相府內堂,只有他二人在場,董卓就問道:“文優,到底什麼事?怎麼還避開其他人?”

李儒反問:“難不成主公還真打算死守雒陽不成?”

董卓吃驚道:“這雒陽城怎麼說也是京城,怎能輕易讓給關東那幫反賊?若把雒陽丟給關東諸侯,他們豈不是認爲咱家怕了他們?”

李儒搖了搖頭道:“丞相,事到如今您還沒有弄清楚關東諸侯爲何要討伐您吶?”

“難道不是因爲他們認爲咱家不配當這個丞相,不配主持朝政?認爲咱家侵犯了他們的利益?”董卓皺眉問道。

李儒極爲冷靜而嚴肅的對董卓說道:“丞相,這些都只是藉口,他們舉兵討伐您的真正意圖是獲取更大的權力和好處,最終的目的就是想擺脫朝廷的控制,成爲真正的諸侯!關東聯軍有大約三十萬人馬,但真正的精兵也就十幾萬,剩下全部都是最近兩三個月招募的青壯,戰力不足一提,但是想要擊敗他們也不容易,畢竟兵力人數擺在那兒,他們若鐵了心的攻打,我們還不一定真的能擋住,但是各路諸侯肯定不會齊心合力,而是會各懷鬼胎,咱們只需要好好挫一挫他們的銳氣,適當的給他們一些顏色看看就行了,到那時候把雒陽這個爛攤子丟給劉成,讓他去跟關東諸侯死磕到底!”

董卓聽得眼睛一亮,一拍大腿:“對啊!好主意,好主意啊!”

第286章 伊循城王宮對質第230章 佈局關東第247章 車陣防騎兵第404章 暗流第111章 風雨來臨第270章 治羌(3)第441章 改制第229章 議政第319章 張頜歸降第170章 反襲第238章 怒斥馬騰第104章 後手第7章 收買人心第215章 玩火第427章 劉備當了出頭鳥第308章 新局勢第25章 強綁賈詡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第341章 戰前戰術部署第191章 勇不可擋第228章 杯酒釋兵權?第158章 郭大中計第181章 敗孫堅第168章 難得溫馨第226章 長安城破第270章 治羌(3)第309章 頑固不化蔡老頭第457章 臥龍現第114章 先下手爲強第154章 重賞第166章 奸計第290章 悲催的扜彌國王第313章 護國公第394章 出使宇文部第331章 分歧第39章 定計第222章 算死牛輔第356章 三渡弓盧水第311章 收服益州第151章 訓徐晃第332章 說服張燕第358章 威逼利誘第124章 暴打胡軫第50章 艱難巷戰第277章 被規第143章 白波軍中的徐晃第274章 心驚肉跳第434章 太史慈vs孫策第92章 宮變(2)第277章 被規第176章 拿下陽翟第262章 雪夜突襲第369章 斬殺步度根第407章 用刑第286章 伊循城王宮對質第143章 白波軍中的徐晃第417章 不停的襲擾第434章 太史慈vs孫策第160章 安插心腹第85章 殺機(2)第83章 朝堂上較量(5)第390章 三方夾擊第12章 董卓闖宮第57章 董卓的條件第354章 四路包抄圍剿第260章 劉成的決斷第435章 周瑜之謀第87章 膽大包天第220章 內訌第422章 噩耗第394章 出使宇文部第161章 賞賜第112章 危急第54章 害怕第429章 戲志才死!第457章 臥龍現第25章 強綁賈詡第371章 班師第141章 匈奴人的秘密第166章 奸計第56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2)第292章 互相試探第382章 讒言還是忠言?第134章 董卓的屠刀第350章 圍追堵截(2)第70章 嫁禍和密營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407章 用刑第195章 蓋世無雙(1)第111章 風雨來臨第7章 收買人心第273章 冥安第259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8章 激將第169章 夜半遭襲第289章 精絕女王娜迦雅第333章 衆匪首齊聚第297章 藍焰冥龜第159章 安邑城破第182章 眼皮底下
第286章 伊循城王宮對質第230章 佈局關東第247章 車陣防騎兵第404章 暗流第111章 風雨來臨第270章 治羌(3)第441章 改制第229章 議政第319章 張頜歸降第170章 反襲第238章 怒斥馬騰第104章 後手第7章 收買人心第215章 玩火第427章 劉備當了出頭鳥第308章 新局勢第25章 強綁賈詡第455章 袁紹死冀州平第341章 戰前戰術部署第191章 勇不可擋第228章 杯酒釋兵權?第158章 郭大中計第181章 敗孫堅第168章 難得溫馨第226章 長安城破第270章 治羌(3)第309章 頑固不化蔡老頭第457章 臥龍現第114章 先下手爲強第154章 重賞第166章 奸計第290章 悲催的扜彌國王第313章 護國公第394章 出使宇文部第331章 分歧第39章 定計第222章 算死牛輔第356章 三渡弓盧水第311章 收服益州第151章 訓徐晃第332章 說服張燕第358章 威逼利誘第124章 暴打胡軫第50章 艱難巷戰第277章 被規第143章 白波軍中的徐晃第274章 心驚肉跳第434章 太史慈vs孫策第92章 宮變(2)第277章 被規第176章 拿下陽翟第262章 雪夜突襲第369章 斬殺步度根第407章 用刑第286章 伊循城王宮對質第143章 白波軍中的徐晃第417章 不停的襲擾第434章 太史慈vs孫策第160章 安插心腹第85章 殺機(2)第83章 朝堂上較量(5)第390章 三方夾擊第12章 董卓闖宮第57章 董卓的條件第354章 四路包抄圍剿第260章 劉成的決斷第435章 周瑜之謀第87章 膽大包天第220章 內訌第422章 噩耗第394章 出使宇文部第161章 賞賜第112章 危急第54章 害怕第429章 戲志才死!第457章 臥龍現第25章 強綁賈詡第371章 班師第141章 匈奴人的秘密第166章 奸計第56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2)第292章 互相試探第382章 讒言還是忠言?第134章 董卓的屠刀第350章 圍追堵截(2)第70章 嫁禍和密營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407章 用刑第195章 蓋世無雙(1)第111章 風雨來臨第7章 收買人心第273章 冥安第259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8章 激將第169章 夜半遭襲第289章 精絕女王娜迦雅第333章 衆匪首齊聚第297章 藍焰冥龜第159章 安邑城破第182章 眼皮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