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奪權

陳旭斥責李儒完畢,就對他說道:“你雖有錯,估念乃是太僕先動手,並且他也是自殺。因此,我對於你的責罰乃是罰俸半年,你可心服?”

對於這個不痛不癢的責罰,李儒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他急忙說道:“主公英明,儒甘願領罪。”

李儒沒有意見,但是滿朝公卿卻是個個義憤填膺。他們紛紛高呼:“你想包庇李儒麼?”

對於滿朝公卿的憤怒,陳旭沒有絲毫理會。他冷冷的掃視了衆人一眼,對着那些甲士說道:“大殿之中若是還有誰敢妄動,直接給我架出去!”

全副武裝的幷州士卒,頓時轟然應喏。

“你簡直膽大妄爲!膽大妄爲!”

有人根本不相信,陳旭膽敢如此肆無忌憚地行事,他們指着陳旭大聲咆哮着。

對於這些人,陳旭根本沒有搭理,只是朝那些幷州士卒使了一個眼色。那些士卒會意,直接上前將咆哮的官吏,全部架了出去。

“放開我!放開我!”

那些被架走的官吏,全都大聲喊着,奈何幷州士卒對於他們的喊聲,根本是充耳不聞。

待幷州士卒,帶着這些人全部離開以後,整個大殿再次安靜了下來。百官看着陳旭的眼神,有畏懼,也有憤怒。

就連獻帝劉協,亦是有些臉色蒼白。他不知道,百官的逼迫,會不會直接將陳旭變爲董卓、李傕、郭汜那樣的人。

掃視了衆人一眼,陳旭再次將目光放到樊稠身上,說道:“樊將軍既然認罪,不知想要接受怎樣的責罰?”

方纔陳旭對於李儒不痛不癢的懲罰,還使得樊稠大喜過望。但是聽見陳旭的話以後,樊稠卻是愣了一下,有些不知所措。

他不知道,陳旭到底是什麼意思。

樊稠沒有領會陳旭的意思,一旁的賈詡卻是洞若觀火。他來到樊稠面前,旁若無人的把玩起了自己的印綬。

樊稠略微思索了一下,當即恍然大悟,他急忙說道:“某往日犯下滔天重罪,深感愧疚,情願辭掉所有官職、爵位,聽侯陛下發落。”

他雖然說要聽侯天子發落,但是他的眼睛,卻是緊緊盯着陳旭。

被賈詡暗示了一下,樊稠才明白自己該怎麼做。他如今的官職乃是右將軍、萬年侯,爵位甚至還要在陳旭之上。

對於任何一個諸侯來講,都不可能容忍屬下的官職超過自己。陳旭剛纔發問,就是給樊稠一個選擇的機會。

若是樊稠能夠辭去所有的官職,那麼陳旭就會真心接納他。相反,樊稠放不下自己當前爵位的話,縱然今日陳旭能夠保他一命,日後也不會重用他。

樊稠不是個愚笨之人,他也能夠拿得起放得下。因此,得到賈詡的暗示以後,他毫不猶豫的準備辭官。

陳旭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向劉協施了一禮,說道:“樊將軍雖然往日犯下重重罪行,然而,他這次畢竟救駕有功。”

“依照樊將軍的功勞,縱然不能夠抵消所有罪孽,卻也能夠保他一命。如今削了樊將軍所有的官職、爵位,以示懲罰,不知陛下是否滿意?”

劉協怔了一下,他知道陳旭這是鐵了心要將樊稠收爲己用。既然如此,手上沒有實權的劉協,又能如何?

他吞了吞口水,強笑着說道:“既然愛卿發話,朕又豈會不允?”

這個時候,不僅是獻帝劉協,就連大殿之中的百官,亦是沉默不語。陳旭的態度,已經擺明了要維護李儒、樊稠。

若說一開始,百官還敢當衆頂撞陳旭的話。那麼現在,他們試探過後,這些人才知道,陳旭是一頭狼,一頭不下於董卓的豺狼。

這些官吏能夠一直活到現在,他們自然擅於明哲保身。一開始,他們還抱着,陳旭有可能忠於漢室的心思,這纔敢出言不遜。

但是現在,陳旭已經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衆人:他陳旭,不是一個軟弱可欺,愚忠漢室之人。

那麼,面對擁有幷州軍爲後盾的陳旭,這些人自然就不敢再激怒陳旭了。

看着天子以及百官的表現,陳旭在心中暗暗想到:“我本不願這麼快就與百官撕破臉皮,窘奈百官欺人太甚。我若太過軟弱,這些人必定會得寸進尺。”

“今日觀之,這滿朝公卿,亦不過欺軟怕硬之輩罷了。”

與陳旭有着相同心思之人,並不在少數。賈詡、李儒與百官打得交道不少,因此早已瞭解到了這些人的脾性。

至於田豐,在憂慮之餘,卻對百官的表現有些失望。

“這就是象徵大漢的滿朝公卿麼?”

沒有被磨去棱角的田豐,仍舊是個理想主義者。也許,依照他的性格,縱然經歷過百官的事蹟,也會保留心中的堅持以及不屈吧。

如今的大殿之中,氣氛有些尷尬。百官懾於陳旭的強硬,都沒敢再出言刺激他。因爲他們知道,若是此時再出言刁難,恐怕真的要徹底撕破臉皮了。

現在沉默不語,他們的身上,至少還保留着最後一塊遮羞布。他們心中還有着那麼一丁點的幻想,希望陳旭不要走上董卓、李傕、郭汜的老路。

畢竟,奪取了關中的陳旭,他的勢力,甚至要遠遠超過當初的董卓。至於李傕、郭汜,更是拍馬也比不上陳旭。

而且,陳旭起於微末,手下兵多將廣,也不是董卓等人能夠相提並論的。若是陳旭果真有不臣之心,滿朝公卿甚至不敢想象,大漢會成爲什麼樣子。

在這樣詭異的氣氛之下,一道聲音忽然響起:“徵北將軍先斬殺鮮卑可汗,再破鮮卑王庭,而後更是大敗鮮卑十萬鐵騎。如此功勞,縱然比之驃騎將軍霍去病,亦是不逞多讓。”

“如今,徵北將軍更是不辭辛勞,攜大軍剪除李傕、郭汜,救回天子,尋回百官。如此大功,還請陛下封賞,以免使得功臣寒心。”

劉協聞言,在心中暗暗苦笑道:“終於來了麼?”

自從張繡帶着他來到幷州軍中,劉協就知道,陳旭早晚都會向他索要官職。

他的這種擔心,在初次面見陳旭之時就有。只不過,當初的陳旭並未索要官職,這還一度讓劉協對陳旭有所好感。

只是劉協沒想到,陳旭會在這種場合下求官。

劉協環顧殿中百官,發現他們都是面帶憤恨之色,只是卻沒有一人,敢在這個時候出言。

李儒的話,不僅使得天子與百官震驚,還讓陳旭感覺有些突兀。他把目光放在田豐身上,只見田豐微微點了點頭。

幷州文武,在李儒說話之後,就將目光放在了陳旭身上。陳旭得到田豐肯定的答覆以後,亦是點了點頭。

幷州諸將見狀,齊聲出言說道:“還請陛下封賞!”

劉協被衆人逼迫,眼中閃過一絲無奈的神色,他對着陳旭說道:“不知將軍想要何等官職?”

陳旭沒有說話,李儒卻是上前一步,將一紙文書遞到劉協面前,說道:“還請陛下按着文書上面進行封賞。”

雖然這場宴會之間發生的事情,有些出乎陳旭所料之外。但是幷州集團中的謀士,早就制定了陳旭想要索要的官職。

劉協正要接過那紙文書,忽然李儒將手一縮,道:“東都荒廢久矣,不可修葺;更兼轉運糧食艱辛。長安屢經戰禍,百姓十不存一,亦是不能容納聖駕。”

“蒲阪乃是秦晉要道,扼蒲津關口,黃河、汾水、瀾水交匯於此,乃是關中正中心,舜帝故都。”

“若從幷州運輸錢糧,完全可以通過汾水直達此地。如此一來,錢糧民物,足可備用。臣敢請陛下定都此地,以安關中民心。”

太尉楊彪說道:“蒲阪殘破,恐怕難以容納聖駕。”

陳旭卻是沉聲道:“太尉勿憂,吾有大軍三十萬,旬日之內即可建立一座堅城。屆時,蒲阪必定不會辱沒陛下的身份。”

楊彪聞言,不再言語,其餘百官亦是不語。

雖然陳旭方纔婉拒天子東歸洛陽,遭到百官反對。然而此時,陳旭說出這種帶着威脅話的時候,百官皆是低頭沉默,不敢多言。

他們一開始膽敢出言反對,未嘗沒有試探陳旭的心思。但是現在,陳旭的強硬衆人皆知,他們自然不敢再多說什麼。

劉協心中雖然憂慮,仍是不動聲色的說道:“一切都依愛卿所言!”

天子接過了李儒遞過來的文書,按照上面所寫,封陳旭爲司隸校尉,右將軍,假節鉞,錄尚書事。

而後,陳旭讓人蓋造宮室殿宇,立宗廟社稷、省臺司院衙門,修城郭府庫,並且徵調幷州官員、軍隊開始進入關中、頒佈詔書安撫四方諸侯。

隨後,陳旭自領大將軍職位。封陳宮爲侍中尚書令,賈詡爲軍師,程昱爲蒲阪令,李儒爲司馬祭酒,張裕爲司空倉曹掾,司馬朗爲典農中郎將,催督錢糧。

趙雲、典韋、呂布、樊稠、張遼、甘寧、徐晃、高順、張揚、張繡、王延、陳虎皆爲將軍;其餘將士,各有封官。自此以後,朝中大權皆歸於陳旭;朝廷大務,先稟陳旭,然後方奏天子。

第611章 三問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46章 再議黃巾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235章 鮑信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688章 追擊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686章 遭遇戰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59章 殤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84章 水淹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345章 面聖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956章 鬥陣(中)第744章 糾結第161章 斬赤龍第378章 殺眭固第49章 援兵第214章 苦衷第64章 野心第351章 衣帶詔?第496章 家宴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972章 爭功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565章 密謀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623章 逃命第87章 擇婿第628章 有鬼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242章 出塞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34章 劫營第528章 安置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1005章 回家第193章 心思第956章 鬥陣(中)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948章 蘆葦蕩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435章 得汝南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497章 衝突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948章 蘆葦蕩第101章 詭異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911章 勸諸葛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49章 援兵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280章 司馬懿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360章 鬥將第759章 昏迷第633章 郭淮第508章 出巡第91章 包辦婚姻第925章 改名第804章 爭鋒第558章 張鬆第261章 相爭第655章 鬧事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197章 歷史車輪
第611章 三問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46章 再議黃巾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235章 鮑信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688章 追擊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686章 遭遇戰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59章 殤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84章 水淹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345章 面聖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956章 鬥陣(中)第744章 糾結第161章 斬赤龍第378章 殺眭固第49章 援兵第214章 苦衷第64章 野心第351章 衣帶詔?第496章 家宴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972章 爭功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565章 密謀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623章 逃命第87章 擇婿第628章 有鬼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242章 出塞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34章 劫營第528章 安置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1005章 回家第193章 心思第956章 鬥陣(中)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948章 蘆葦蕩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435章 得汝南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497章 衝突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948章 蘆葦蕩第101章 詭異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911章 勸諸葛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49章 援兵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280章 司馬懿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360章 鬥將第759章 昏迷第633章 郭淮第508章 出巡第91章 包辦婚姻第925章 改名第804章 爭鋒第558章 張鬆第261章 相爭第655章 鬧事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197章 歷史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