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司馬懿

幷州境內,先有益州蜀郡名士張裕來投。而後徐晃大難不死,重歸陳旭麾下,更有大將甘寧,前來投奔陳旭。

這段時間,上天好似爲了補償陳旭,在河東郡的那場大敗一樣,給了陳旭一個又一個驚喜。

今年秋收已至,幷州收穫了大量糧食。上到幷州官吏,下到普通百姓,每個人都是喜氣洋洋。

人逢喜事精神爽,陳旭自然也毫不例外。唯一讓他有些揪心的事情,就是和呂綺玲的婚期越來越近了。

不可否認,呂綺玲這個小丫頭片子,從小就有着禍國殃民的姿色。

然而,讓有着後世靈魂的陳旭,娶一個十四歲的小蘿莉。多少會讓陳旭心中,感到一絲罪惡感。

陳旭正在想着,與呂綺玲婚約的事情,就看見魏續急衝衝的跑了過來。

這個時代,由於陳旭的橫空出世,呂布手下的實力,被削減了很多。

原本呂布帳下有八健將,現在只有魏續、侯成、郝萌、曹性、宋憲五人。其中曹性,還是郝萌的部將。

呂布帳下的這幾員將領,魏續與呂布有着姻親關係,因此最得呂布信任。

如今呂綺玲正要與陳旭成婚,魏續身爲呂綺玲的舅父,自然是忙碌不已。

陳旭娶呂綺玲,不僅和呂布結親,魏續也能跟着沾光,從此以後與陳旭沾親帶故。因此,他對於此事亦是極力贊成。

“主公,天下諸侯,以及主公治下的豪門望族,末將都遣人送了喜帖。如今婚期將至,不少諸侯都派遣使者,前來幷州恭賀主公成婚。”

“弘農望族楊氏、河東司馬氏,也都派遣了族人前來觀禮。”

按理來講,陳旭這次只是納妾,本不該辦得如此隆重。但是呂布覺得,他將自己的獨女嫁給陳旭,婚事就應該弄得天下皆知。

如此一來,才能夠讓天下人都知道,雙方結親之事。

不僅是呂布,就連陳宮、田豐也認爲,此是應該大辦特辦。他們認爲,雖然幷州如今兵多將廣。但是陳旭的根基,相比起袁紹等人,還是顯得有些薄弱。

畢竟,家世這個東西,天下諸侯之中,也只有陳旭的家世最弱。

這一次邀請諸侯,讓他們的使者前來觀禮,未嘗沒有展示幷州實力的意思。若是經由這些人口中,將幷州的強盛傳揚出去,必定能夠讓一些人對幷州心生仰慕。

邀請境內的世家大族,也是爲了與他們拉近關係。幷州新得的弘農郡與河內郡,當地豪門望族林立。

弘農楊氏,自從西漢丞相楊敞開始,就已經是弘農望族。特別是在東漢時期,更可以稱得上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弘農楊氏,縱然與汝南袁氏相比,也絲毫不差。特別是後世楊堅建立隋朝以後,更使得這個家族,成爲天下望族之首。

像這種傳承數百年的大家族,他們的底蘊與影響力,簡直大得無可估量。歷史上強大如曹操,也對於這個家族忌憚不已。

曹操殺楊修,固然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但是與楊修的家族背景,絕對脫不開干係。

可以想象,如此聰慧的楊修,再加上他的家世,曹操不認爲自己的兒子,日後能夠駕馭得了。他殺楊修,未嘗沒有早除後患的意味。

不僅是楊修,就連名滿天下的荀彧,也是因爲反對曹操加封國公,而被曹操暗示服毒自殺。

雄才大略的曹操,真的會爲了這樣一個緣故,除掉自己的左膀右臂嗎?

不見得!

潁川荀氏乃是當地望族,荀氏八龍更是個個名滿天下。荀攸、荀彧都出自潁川荀氏。兩人在曹氏集團的身份地位,亦是不可撼動。

他們雖然是曹操的左膀右臂,但是潁川荀氏的勢力也太過龐大了。正是因爲這樣,才引起了曹操的忌憚,想要削弱荀氏的實力。

荀彧反對曹操封國公,而後被曹操遷怒,服毒自殺,只不過一個引子罷了。

曹操深知世家大族龐大的勢力,他對於世家的人才,一方面提拔重用,另一方面卻是謹慎防備。

曹氏集團之中,那些出身不好的謀士,大多都能善終。但是世家大族的名士,卻一直戰戰兢兢。

相比起弘農楊氏、以及潁川荀氏被曹操所忌憚。河內司馬氏,由於司馬懿的韜光養晦,這才能夠得以保全,並且笑到最後。

河內司馬氏雖然在當時,比不上弘農楊氏,卻也是當地首屈一指的豪門望族。

河內司馬氏的歷史,可以追朔到楚漢爭鼎之時。

司馬卬本是趙國將軍,鉅鹿之戰後隨項羽入關。滅秦後,項羽分魏國地爲西魏、殷兩國,封司馬卬爲殷王,建都朝歌。

後來司馬卬投降漢王劉邦,其所在之地就成爲了河內郡。之後的河內司馬氏,幾乎代代都有人成爲朝廷大員,權傾一郡,無比顯赫。

“河內司馬氏?”

陳旭聽見魏續的話,驚呼了起來。他突然想起了那個在歷史上,耗死諸葛亮,權傾朝野的司馬懿。心中即是忌憚,又是渴望。

忌憚,是因爲司馬懿太能韜光養晦了。他歷經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雄主,都能將自己的野心深深的隱藏起來。

直到曹芳繼位以後,由司馬懿和曹爽輔政。曹爽驕橫跋扈,專擅朝政,打壓異己,逼迫司馬懿不得不辭官歸鄉。

司馬懿則韜光養晦,蟄伏待機,直至在高平陵事變之時,一舉將曹爽集團擊垮。司馬家族,從此開始權傾朝野。

縱觀司馬懿一生,可以看出,此人乃是智謀過人、才能出衆、心機深沉、堅韌不拔之人。

陳旭相信,熟知三國曆史的人物,沒有一人會不忌憚司馬懿。

渴望,是因爲司馬懿這個人,實在是個天縱奇才。雖然司馬氏後來謀朝篡位,但是司馬懿對於魏國的貢獻,不可謂不大。

他慧眼識英才,提拔了諸如鄧艾、鍾會、郝昭、郭淮等一批魏國名將。才使得魏國在吳國、蜀國的聯合壓制下,不但沒有衰弱,反而蒸蒸日上。

司馬懿的才能亦是毋庸置疑,若非他數次帶兵擊敗蜀國、吳國的進犯,恐怕三國時期統一天下的,不見得會是魏國。

這樣一個有才能的人,陳旭又怎麼不想將其納入麾下?

“司馬氏前來觀禮之人是誰?”

魏續有些不明白,陳旭爲何如此關心河東司馬氏。相比起司馬氏,弘農楊氏的勢力更加龐大。

然而,陳旭發問,魏續不敢不答,他說道:“來人乃是京兆尹司馬防的長子,司馬朗。”

“司馬朗麼?”

陳旭聽見來人不是司馬懿,心中多少有些失望。

幷州雖然取了河內郡與弘農郡,但是陳旭將很多事情,都交給了陳宮、田豐處理。再加上中路大軍全軍覆沒的事情,陳旭一直無心處理政務。

因此,他對於這兩個郡中的豪門望族,還是有些不太瞭解。

“河內司馬氏之中,是否有一人叫做司馬懿?”

“司馬懿麼?”

魏續皺着眉頭,低聲呢喃了兩句,忽然大聲說道:“主公不說,末將險些忘了此人。隨同司馬朗前來的人中,尚且還有一個十四歲的孩童,叫做司馬懿!”

“十四歲?”

陳旭聞言,心中感到有些愕然。

在他心中,司馬懿一直是個沉穩、老練、心機深沉之人。他完全沒有想過,現在的司馬懿,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小屁孩。

想了一想,陳旭才恍然大悟。若是司馬懿現在年齡很大,他也不會在以後耗死曹操、曹丕、諸葛亮、曹叡了。

想到這裡,陳旭對魏續說道:“你現在就帶我,前去探望司馬朗兄弟。”

一個庭院之內,司馬朗看着倔強的司馬懿,氣得面色張紅。

過了一會兒,他終究是心中一軟,苦口婆心的說道:“你若想要匡扶社稷,爲國爲民,必先保全自身才行。”

“不顧自身安危,強行爲人出頭,此非智者所爲!”

司馬懿梗着脖子,說道:“阿翁時常教導我們,當扶危濟困,胸懷仁義,有憂天下心。周生等人,因一言不合,就要殺人泄憤。此事既然被我撞見,我自當挺身而出!”

司馬朗恨其不爭地說道:“周生等人都是亡命之徒,你妄自出頭,險些丟掉性命。若非孔明先生相救,你現在早就死無葬身之地,又何談胸懷天下?”

陳旭來到司馬懿兄弟,暫住的庭院之外,正要進去,就聽見兩人的交談,不由勾起了他的興趣。

他示意身後衆人噤聲,待在門外,細細傾聽着。

司馬懿的聲音,明顯有些稚嫩。但是他的氣勢,卻是絲毫不弱。

“今日我爲布衣,見不平之事而明哲保身。他日爲官一方,必定會爲了明哲保身,不顧治下百姓的生死。”

“大兄爲官之時,是否就是如此行事?大兄這樣,又豈對得起阿翁的教導?”

司馬懿的話,使得司馬朗臉色漲紅。他暴喝一聲,說道:“跪下!”

“長兄爲父,你今日如此頂撞我,可曾記得阿翁的教導?”

看着兄長暴怒的樣子,司馬懿感到委屈不已。但是對於自家兄長的命令,他卻不敢不遵從,因此只得跪在了地上。

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252章 密謀第476章 重逢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31章 練兵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320章 破公孫第608章 盜竊案第252章 密謀第925章 改名第185章 高順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390章 清洗第591章 張郃第472章 劫營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308章 換糧第799章 陳沫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295章 衝突第856章 傷勢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601章 魯肅(下)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284章 旭之志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36章 賞賜風波第456章 中伏第222章 吹捧第468章 沙盜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272章 少年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284章 旭之志第568章 生死鬥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287章 厚葬之第145章 回馬槍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223章 安頓第617章 讒言第69章 程昱第258章 吃嫩草第270章 交鋒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779章 下戰書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885章 內亂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252章 密謀第107章 身亡?第872章 野炊第755章 虎豹騎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568章 生死鬥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504章 判刑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114章 田豐第503章 傳統第101章 詭異第568章 生死鬥第621章 設伏第1004章 病危第119章 噩耗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809章 屠殺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23章 擊賊第497章 衝突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759章 昏迷第375章 形勢逆轉
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252章 密謀第476章 重逢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31章 練兵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320章 破公孫第608章 盜竊案第252章 密謀第925章 改名第185章 高順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390章 清洗第591章 張郃第472章 劫營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308章 換糧第799章 陳沫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295章 衝突第856章 傷勢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601章 魯肅(下)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284章 旭之志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36章 賞賜風波第456章 中伏第222章 吹捧第468章 沙盜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272章 少年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284章 旭之志第568章 生死鬥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287章 厚葬之第145章 回馬槍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223章 安頓第617章 讒言第69章 程昱第258章 吃嫩草第270章 交鋒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779章 下戰書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885章 內亂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252章 密謀第107章 身亡?第872章 野炊第755章 虎豹騎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568章 生死鬥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504章 判刑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114章 田豐第503章 傳統第101章 詭異第568章 生死鬥第621章 設伏第1004章 病危第119章 噩耗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809章 屠殺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23章 擊賊第497章 衝突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759章 昏迷第375章 形勢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