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密謀

陽平關城下,徐晃揮舞着手中的大斧,遙指城中守軍厲聲喝道:“天兵到此,逆賊何不早降?如若不然,待我大軍破城之日,雞犬不留!”

徐晃連續叫陣幾日,陽平關守將都不敢答話,更不敢出戰,只是高掛免戰牌緊守城池。

劉闢忍不住說道:“徐將軍,我等抵達陽平關已經有五日之久,這段時間只是每日叫陣也不攻城,這卻是何道理?”

龔都亦是說道:“現在陽平關的守軍尚且不多,縱然城池險峻易守難攻,我等也未嘗沒有希望將其攻下來。若是待漢中援兵抵達,再想破城恐非易事啊。”

徐晃擡頭望着依山而建,城牆高大的陽平關,微微搖頭說道:“想要強行攻破陽平關絕非易事,主公讓我兵臨城下,只需給城內的守軍造成壓力即可,無需攻城。”

話畢,徐晃看了看天色,當即下令鳴金收兵。

陽平關守將見徐晃領兵撤退以後,這才常常舒了一口氣。雖然陽平關地勢險峻易守難攻,然而每當他看到城下精銳的關中兵以後,都會覺得有些害怕。

徐晃這次帶領的五萬大軍,可不是文昭新招募的軍隊,而是關中真正的精銳部隊。

這些士卒很多都經歷過幾場戰事,渾身上下殺氣騰騰。他們排成整齊的方陣,只是那種氣勢就令人畏懼。

回到營寨之後,沒過多久龔都就急匆匆跑到了徐晃面前,焦急的說道:“徐將軍,漢中援兵已經抵達陽平關,城內又多了三萬守軍。”

徐晃聞言卻是眼睛一亮,而後微微頷首,說道:“我知道了。”

看着徐晃雲淡風輕的樣子,龔都當即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般,道:“我等既然身爲先鋒,自當逢山開山,遇水搭橋,爲主公攻城略地。”

“可是現今,我等率領五萬精銳之師,卻每日在陽平關外空耗錢糧。若是主公帶大軍抵達此地以後,豈不會怪罪我等?”

徐晃也知道龔都一心爲公,倒也沒有在意他的話,反而說道:“此次奪取關中的戰略,主公早已布好了大局,吾現在的舉動亦不過是奉命行事罷了。”

“臨走之前,主公曾經說過: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爲上上策。此事你休要再問,城破之日已經不遠矣!”

龔都雖然仍舊滿心狐疑,卻沒有再繼續追問。

目送龔都離開以後,徐晃才喃喃自語道:“希望軍師的謀劃不會出現什麼紕漏。”

當初徐晃如同神兵天降一般,抵達陽平關城下,見城中只有三千守軍,未嘗沒有蠢蠢欲動的心思。

然而,當他詳細查看了一下陽平關的地勢、城防之後,當即熄滅了強攻的念頭。

陽平關實在太過險峻了,若非逼不得已,徐晃絕對不願意手下這些精銳士卒,因爲強攻死在城牆之下。

而且依照徐晃的推測,若是讓他帶領三千兵馬守陽平關,縱然有十萬大軍來攻他也毫不懼之。

徐晃現在帶領五萬兵馬,而且沒有攜帶攻城器械,想要打下陽平關卻是有些不太現實。

卻說張衛帶領閻圃、楊昂、楊任,以及三萬兵馬抵達陽平關之後,才長長舒了一口氣。他唯一害怕的就是,在自己領兵抵達陽平關之前,這個關隘就已經失守了。

現在有了三萬兵馬的入駐,張衛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守住陽平關,將關中大軍全部擋在城外。

大軍入城休整了一番之後,楊任當即說道:“兵法雲:久守必失。我等何不趁着關中大軍尚未抵達之前,先挫掉敵軍士氣。如此一來,陽平關才能更好的守住。”

張衛來了興趣,問道:“如何挫掉敵軍士氣?”

WWW• тTk дn• ¢O

楊任道:“賊軍現在只有五萬人馬,彼見我等每日不敢出城迎戰,必定以爲我等心有怯意,防備鬆弛。若是我等趁夜劫營,未嘗不能大敗敵軍。”

張衛聞言,臉上當即露出了意動的神色。

閻圃卻是厲聲說道:“賊人得知我等援軍已至,必定心中警惕,若是貿然出城劫營,必逢敗績。”

“更何況,徐晃乃是關中名將,兵法韜略出衆,勇武過人,絕非易於之輩。愚以爲,出城劫營之事不可爲。”

相比起楊任,張衛還是更加信任閻圃。況且閻圃之言也非常有理,張衛遂否決了楊任出城劫營的建議。

次日一大早,徐晃再次領着關中兵前來叫陣,並且派遣士卒在陣前對張衛百般辱罵。張衛聞言當即勃然大怒,就要出城迎戰。

張衛、楊昂對視一眼,亦是紛紛在後面鼓動張衛出城作戰。

閻圃卻急忙抱住張衛,苦口婆心的說道:“關中兵驍勇善戰天下皆知,張將軍深得主公器重,才能夠領兵前來陽平關禦敵。”

“若是因爲一時衝動而貿然出戰,使得陽平關失守,那麼整個漢中必定不保矣,還請將軍三思而後行。”

陽平關距離南鄭並不太遠,只要這個關隘失守,關中兵就可以長驅直入,旬日之內兵臨南鄭。

也正是因爲兩個城池相距很近,張衛才能夠迅速領兵前來支援。

故此,陽平關對於漢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整個漢中的生死也都寄託在了陽平關身上。閻圃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才極力勸諫張魯死守城池,莫要輕易出戰。

張衛憤怒的腦袋忽然清醒了,雖然心中仍舊惱怒,卻也不再言出城迎戰之事,只是咬牙切齒看着在城外罵陣的關中兵。

就這樣,無論關中兵如何辱罵、叫陣,張衛只是死守城池也不出戰。他最後被罵得忍不住了,索性將讓閻圃守城,他卻跑到城中四處巡視。

徐晃也一直沒有領兵強行攻城,這段時間他已經能夠感覺得到,士卒們的銳氣快消消磨殆盡了。

這一天晚上,楊任、楊昂兩人在一個隱秘的位置密謀。

楊任道:“臨走之前,大兄讓我們找準時機獻城投降大將軍。可是張衛、閻圃盯得十分緊,關中兵也沒有攻城,現在想要獻城恐怕不容易啊。”

楊昂卻是說道:“大將軍尚未領兵到來,縱然此時獻城投降,我等所得到的好處恐怕也不會太多,還是再等一段時間吧。”

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41章 白馬失守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7章 獵虎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366章 內亂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460章 大捷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621章 設伏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558章 張鬆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799章 陳沫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40章 出戰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508章 出巡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740章 戰畢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46章 再議黃巾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144章 鬥將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567章 玉門關第317章 謀關中第516章 再審第380章 謀兵權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611章 三問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809章 屠殺第309章 劉備第688章 追擊第494章 關平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270章 交鋒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486章 授課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33章 離間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185章 高順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372章 勸降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867章 美人殤第49章 援兵第435章 得汝南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246章 追擊第16章 挾持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362章 陷陣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50章 東阿對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176章 困境第925章 改名
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41章 白馬失守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7章 獵虎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366章 內亂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460章 大捷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621章 設伏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558章 張鬆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799章 陳沫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40章 出戰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508章 出巡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740章 戰畢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46章 再議黃巾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144章 鬥將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567章 玉門關第317章 謀關中第516章 再審第380章 謀兵權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611章 三問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809章 屠殺第309章 劉備第688章 追擊第494章 關平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270章 交鋒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486章 授課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33章 離間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185章 高順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372章 勸降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867章 美人殤第49章 援兵第435章 得汝南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246章 追擊第16章 挾持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362章 陷陣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50章 東阿對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176章 困境第925章 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