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追擊

“將軍,將軍,益州軍撤兵了!”

一個將校跑到劉闢身旁,興奮的大聲吼叫着。

十幾天以來,雖說劉闢將整個閬中守得固若金湯,可是張任三人都乃巴蜀名將,個個非凡,劉闢所面臨的壓力亦是非常巨大。

不僅是劉闢,守城的關中士卒這些天亦是傷亡不少,許多人更是因爲輪流守城,而變得疲憊不堪。

故此,得知益州軍退兵以後,那個將校纔會如此興奮。

然而劉闢聽到這個消息,不但沒有絲毫高興,臉色反而陰沉了下來。

那個將校看見劉闢臉色非常難看,小心翼翼地問道:“將軍,可是末將哪裡說錯話了?”

劉闢沒有跟他解釋,說道:“你立刻率人前去偵查一番,看看益州軍是否果真撤軍。如果能夠抓到幾個益州士卒,就更好了。”

將校雖然不明白劉闢打的什麼主意,仍舊毫不猶豫執行了他的命令。

待那員將校離開以後,劉闢卻是喃喃自語道:“元皓軍師以及徐將軍、甘將軍領兵奔襲梓潼,算算時日應該早已到達目的地了。”

“他們這次出奇兵襲擊廣漢郡,率領的兵馬並不算多,若是張任領兵回返,軍師他們豈不危險了?”

說到這裡,他在屋內來回走動幾次,而後一咬牙道:“軍師讓我儘量拖住益州軍,若是讓他們這麼輕易撤軍,又怎能幫助軍師事實現計劃?”

“若因我沒有拖住君益州軍,而使得軍師幾人陷入危險境地,吾豈不會成爲了關中的罪人?”

劉闢知道,相比起田豐、徐晃、甘寧,他對於文昭的作用越來越小,關中可無劉闢,卻不能沒有田豐三人。

他絕不想因爲自己的緣故,而使得田豐幾人有所差池。

其實,一開始劉闢並不知曉田豐等人的計劃,他還想當然以爲徐晃果真是背瘡發作,昏迷不醒。

直到閻圃將事情前因後果,都告知劉闢,並且囑咐他要死死守住閬中,吸引益州軍注意力以後,劉闢才恍然大悟。

可是劉闢始終覺得這樣做太過冒險了,若是田豐等人有失。對於整個關中而言,都是無法想象的巨大打擊。

然而那個時候,田豐等人已經秘密離開了江州,縱然劉闢有心相勸,卻也已經來不及了。

他只能星夜兼程趕往閬中,想要竭盡全力把益州大軍拖到此地,好爲田豐等人減輕壓力。

故此,聽說益州軍撤退以後,他纔會如此心急。

“來人!”

心中有可計較,劉闢當即厲聲高呼起來。

一個親兵走了進來,詢問道:“將軍何事?”

劉闢喝道:“傳我軍令,點齊三軍,準備出城追擊益州軍!”

……

與此同時,江武也率領了五千兵馬,由墊江往閬中趕來。

他早就算定了時間,感覺張任等人,應該已經知道廣漢郡被襲之事了。

徐晃當初之所以只在閬中,安置了兩萬兵馬,就是想要吸引張任等人來攻。若是城內兵馬過多,益州軍不見得會長途跋涉奔襲而來。

可是現在,關中軍早已沒有必要示敵以弱了。

故此,江武就照着田豐臨走之前的吩咐,領兵殺奔墊江,準備助劉闢一臂之力。

秋季到來,天氣已經慢慢轉涼,一羣關中斥候追上了正在撤退的益州軍,悍不畏死生擒了幾個益州軍士,就拼命往城內趕去。

爲了活捉着幾個益州士卒,關中斥候亦是付出了極大代價。

益州將校雖然惱火關中軍膽大包天,可是他們急着撤兵,並沒有管那幾個被俘士卒的死活,就急匆匆撤退了。

閬中城內,關中軍已經集結完畢,可是劉闢仍舊沒有下令追擊。

“也不知道益州軍是真的撤兵,還是佯裝撤退,想要引我軍出城?”

劉闢跟隨文昭南征北戰這麼多年,雖然不是什麼智謀過人之輩,卻也擁有了極其老練的作戰經驗。

詐作退兵吸引敵軍來攻,這種事情他見得多了,自然會有所防備。正是因爲這個緣故,雖然劉闢心中十分焦急,仍舊沒有輕舉妄動。

“將軍,抓到了幾個活的益州士卒!”

一身是血的將校,與斥候們合力押着幾個益州軍俘虜,往劉闢這邊走來。

劉闢聞言大喜過望,問道:“益州軍果真撤兵,沒有耍詐?”

將校肯定的說到:“他們撤退得極其匆忙,一路之上也沒有設下伏兵,肯定是後方出了什麼問題,這才忙着退兵。”

劉闢聞言沉思半晌,就揮手讓將校下去。

他卻把幾個滿臉惶恐的益州士卒,分開關押起來,而後開始詢問張任撤兵的緣由。

通過威逼利誘,嚴刑拷打,劉闢得到的幾個答案完全一樣,那就是廣漢郡心臟梓潼,被關中軍攻克。

“益州軍糧道被斷,後方又出了大問題,他們纔不得不慌忙撤軍回援。”

詢問出來的結果,與劉闢想的八九不離十。

他心中當即不再疑慮,留下兩千士卒把守閬中,而後親自領軍前去追殺益州軍。

天色漸漸昏暗下來,月亮也開始綻放自己的光輝。

哪怕士卒們早已疲憊不堪,劉闢仍舊領着大軍,星夜兼程往前面追去。

“賊軍慌忙撤退,如今正是我等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益州軍絕對沒有想到,我們會趁夜追上去。”

“兄弟們打起精神,只要追到賊軍營寨,我等定可出其不意殺敗賊軍,建功立業!”

劉闢不停鼓舞着士氣,好讓關中士卒能夠拖着疲憊的身子,儘快行軍。

一個偏將來到劉闢身旁,說道:“將軍,想那張任幾人也都不是泛泛之輩,我等領兵追擊之時,最好還是多加警惕爲好,免得中了賊人奸計。”

劉闢與張任打過這麼長時間交道,自然知道張任本人,無愧於巴蜀名將的稱呼。

他放緩了戰馬的速度,對那員偏將說道:“汝所言甚是!”

隨後,劉闢在行軍的過程中越加小心翼翼,每到地勢險峻容易中伏的地方,都提前派遣大量斥候前去偵查。

大軍就這樣謹慎前行,一直到靠近益州軍營寨附近的位置,都沒有發現伏兵蹤跡。

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76章 文昭論戰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507章 求助第329章 虐呂布第765章 對峙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277章 張裕第244章 碰撞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570章 離別第744章 糾結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376章 奇蹟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57章 驚變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111章 民心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116章 很年輕第542章 子午谷第492章 野炊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55章 假借天命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227章 來使第231章 遭遇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208章 絕路第759章 昏迷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114章 田豐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205章 罷兵第898章 試探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372章 勸降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621章 設伏第412章 獻策第185章 高順第769章 吳懿第78章 折服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444章 嫁禍第873章 勝者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255章 逼宮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363章 斬李暹第163章 洞房第8章 典韋第906章 再設計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637章 衝突第90章 中意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97章 清河絕唱第888章 連克五郡
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76章 文昭論戰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507章 求助第329章 虐呂布第765章 對峙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277章 張裕第244章 碰撞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570章 離別第744章 糾結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376章 奇蹟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57章 驚變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111章 民心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116章 很年輕第542章 子午谷第492章 野炊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55章 假借天命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227章 來使第231章 遭遇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208章 絕路第759章 昏迷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114章 田豐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205章 罷兵第898章 試探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372章 勸降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621章 設伏第412章 獻策第185章 高順第769章 吳懿第78章 折服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444章 嫁禍第873章 勝者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255章 逼宮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363章 斬李暹第163章 洞房第8章 典韋第906章 再設計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637章 衝突第90章 中意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97章 清河絕唱第888章 連克五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