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仲達辭行

袁紹並非愚笨之人,聞弦而知雅意,迅速就揣摩透了沮授的三條計策。

正如沮授前面所分析的那樣,雖說關中兵打了袁紹一個措手不及,卻不可能憑藉那些兵力,就佔據幽、冀兩州。

甚至於,若是各個郡縣嚴密防守,關中兵想要取得多麼大的戰果,根本沒有可能。

而此時,假如袁紹倉皇撤兵,整個豫州將會得而復失,很不划算。

豫州現在就只剩下汝南尚在劉備手中,而且汝南根本沒有多少兵馬,只要冀州軍能夠破釜沉舟一戰,汝南郡將會唾手可得。

待攻克汝南,佔據整個豫州之後,再回師救援幽州、冀州爲時未晚。

故此,沮授才說這乃是上策。

當然,如此行事多少還是有一些風險。假如關中兵真的攻克了鄴縣,或是佔據大片幽、冀兩州郡縣,悔之晚矣。

若是袁紹沒有足夠的魄力,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很有可能不會選這一條計策。

袁紹不選擇上策,就只能放棄整個豫州領兵回返。

那個時候,本來已經龜縮在汝南的劉備,絕對會露出極其尖銳的獠牙,復奪豫州。甚至於,他很有可能會趁着陳袁交戰之際,再次攻入兗州。

所以說,貿然放棄整個豫州,而後領兵撤退乃是下策。

沮授正是考慮到了劉備,可能給兗州帶來的威脅,這才提出中策,讓袁紹將豫州讓給曹操,而後領兵返回冀州。

曹操乃是袁紹盟友,就算真讓曹操擴充勢力,也好過把豫州拱手讓給敵人劉備。

更爲重要的是,曹操若是想要奪取豫州,勢必會與劉備爆發戰爭,而且還會與關中接壤。

如此一來,不僅解除了袁紹的後顧之憂,曹操還能隱隱給關中陳旭以強大的威脅,可謂是一舉兩得。

袁紹皺着眉頭思量許久,才說道:“上策太過冒險,冀州乃吾根本,不容有失,下策亦是不可取,吾選中策。”

“只是……”

說到這裡,袁紹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咬牙道:“孟德雖然與我乃是盟友,若他得到豫州必定實力大增,終究有些不太好啊。”

一直在旁邊沉默不語的許攸,這個時候忽然笑道:“此有何難?想那江東孫伯符,以往就因爲汝南,而與劉玄德爆發過沖突。”

“再加上劉玄德與劉景升同氣連枝,孫伯符恐怕早就想要攻打劉玄德了。”

“吾聽聞孫伯符征伐山越已經回來,掠奪了幾十萬人口。主公假如擔心孟德勢力膨脹過快,不如向孫伯符修書一封,令取汝南、潁川。”

“失去了汝南、潁川的豫州,縱然讓孟德奪去,又有何妨?”

袁紹聞言當即大喜過望,一面開始撤兵,一面休書與曹操、孫策。

卻說張飛讓斥候,探聽到袁紹撤兵的消息,當即大喜過望,迅速來到劉備面前說道:“兄長,袁紹那廝真的退兵了!”

本來還滿臉憂色的劉備,當即忍不住霍然起身,激動地說道:“當真?”

張飛猛着點了幾下頭,說道:“絕無妄言!”

關羽卻是說道:“袁紹撤兵,此必是大將軍領兵攻打冀州,行那圍魏救趙之計。我等是否趁着這個良機,領兵出去追殺一陣?”

張飛聞言當即十分心動,扯着嗓子大聲嚷嚷:“兄長給我兩千人馬,某定要生擒袁紹那廝。”

敵軍撤退趁勢掩殺,這只不過是一個常識罷了。劉備此時亦是有些心動,臉上露出了躍躍欲試的表情。

就在此時,司馬懿領着關平過來,說道:“使君萬萬不可!袁本初帳下人才濟濟,大軍撤退,又豈會不留下精兵強將用於斷後?”

“若是貿然領兵追擊,必遭敗績!”

劉備猛然驚醒,上前拉住司馬懿的手說道:“若非仲達提醒,恐誤大事矣!”

話畢,他就將司馬懿拉到了案几旁邊,盡顯拉攏、愛惜之意。

這段時間,正是由於司馬懿的存在,劉備才能屢次識破袁紹計謀。若是沒有司馬懿,劉備肯定沒有辦法,在陳留抵擋袁紹這麼長時間。

直到此時,劉備才知道一個頂級謀士的巨大作用。他對於司馬懿的才能,亦是十分敬佩,故此對於司馬懿的態度,極其親暱。

司馬懿是何等人物,自然能夠看得出劉備的心思。然而他已經心有所屬,自然不會輕易背叛。

更何況,相比起已經成了氣候,而且有氣吞山河之勢的陳文昭,劉備卻是相差太多。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如同諸葛亮那般,希望找一個比較弱勢的主公,好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

司馬懿是個極度聰明之人,能看透人的心思,看清天下局勢。哪怕他現在只是剛剛及冠,也開始嶄露頭角。

微微嘆息一聲,司馬懿向劉備深深作了一揖,說道:“吾已經知曉袁本初退兵之事,今日特意前來向使君辭別。”

劉備聞言宛如五雷轟頂,急切的問道:“仲達爲何要急着離開,可是備有薄待你的地方?”

司馬懿搖了搖頭,說道:“袁本初既然已經退去,豫州之危自然解除,我是時候該回去向主公覆命了。”

劉備感覺心中一陣黯然,仍舊緊緊握住司馬懿的手,說道:“袁本初雖退,曹孟德卻常懷虎踞之心,孫伯符亦非輕與之輩。”

“備才德疏淺,手下兵微將寡,還望仲達能夠在豫州多逗留一些時日。”

劉備言辭之間十分懇切,眼中也充滿了期盼與渴望的神色。

司馬懿輕輕抽出了自己的雙手,說道:“潁川乃是士子之鄉,使君若真渴望能夠找到一位謀士,不妨在哪裡多方打聽一下。”

“懿才疏學淺,難當使君如此厚待啊。”

話畢,司馬懿歉意的向劉備作了一揖,態度十分堅決。

關平亦是來到關羽身旁,有些孺慕的看着關羽,而後臉色複雜的說道:“阿翁,我也要與與仲達一同返回關中了。”

“日後在戰場上,你要多加小心。”

關平這段時間的表現,被關羽看在眼裡。他對於自己這個兒子,亦是十分滿意,不願與他分別。

只不過男兒志在四方,關平心中既然有了選擇,關羽自然也不好再說其他。

關羽只是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微微點了點頭。

第244章 碰撞第776章 解惑第274章 安心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266章 勸降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638章 諸葛至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505章 求情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358章 臨陣第732章 第三天第1008章 去世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55章 假借天命第972章 爭功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560章 反心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733章 破寨第295章 衝突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759章 昏迷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30章 缺糧第121章 戰第823章 下馬威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364章 赦令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40章 出戰第70章 報仇第494章 關平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976章 曲有誤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680章 責罰第308章 換糧第260章 分歧第884章 決定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611章 三問第223章 安頓第73章 暴走第77章 奇襲丘縣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244章 碰撞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800章 繼承第500章 新法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108章 破敵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399章 密信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688章 追擊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496章 家宴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525章 名利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505章 求情第376章 奇蹟第237章 借貸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972章 爭功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35章 燒糧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1008章 去世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373章 王承
第244章 碰撞第776章 解惑第274章 安心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266章 勸降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638章 諸葛至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505章 求情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358章 臨陣第732章 第三天第1008章 去世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55章 假借天命第972章 爭功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560章 反心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733章 破寨第295章 衝突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759章 昏迷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30章 缺糧第121章 戰第823章 下馬威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364章 赦令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40章 出戰第70章 報仇第494章 關平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976章 曲有誤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680章 責罰第308章 換糧第260章 分歧第884章 決定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611章 三問第223章 安頓第73章 暴走第77章 奇襲丘縣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244章 碰撞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800章 繼承第500章 新法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108章 破敵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399章 密信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688章 追擊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496章 家宴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525章 名利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505章 求情第376章 奇蹟第237章 借貸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972章 爭功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35章 燒糧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1008章 去世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373章 王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