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名揚州郡

陳家村車馬如龍,如此多的糧食,足夠全村吃上一年,每一位村民臉上,都綻放出發至內心的笑容。

陳靜焦躁不安的來回走動着,時不時望向村口,因爲手臂受傷的緣故,這次去濮陽城賣虎,他並沒有跟上。

別人都不知道陳旭留在最後幹嘛,但是這件事由陳靜策劃,他又如何不知?

雖說陳旭勇力過人,但是在鬧市中殺人,哪怕經過謀劃,還是有很大風險。

陳靜心中暗暗思量:“若是能夠度過此次難關,大兄日後必能飛黃騰達。”

東周以來,墨家崛起,一直到後期分化成二支。

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爲秦漢社會的遊俠。

雖說戰國以後,墨家已經衰微,特別是到了西漢時,由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社會心態的變化,以及墨家本身並非人人可達的艱苦訓練、嚴厲規則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漢之後基本消失。

然而,不管是遠古的執劍之族,還是先秦的“國士”,甚至兩漢‘權行州域,力折公侯’的豪俠,他們靠的都是結私交,講義氣,重然諾,輕生死,言必信,行必果,“不愛其軀,赴士之扼困”。

陳旭若能做成此事,成爲‘權行州域,力折公侯’的豪俠雖說有些困難,亦不遠矣。

“可是,爲揚名而殺人,已經背離‘俠義’二字,大兄若有個三長兩短,我如何向堂伯、堂伯母交代?”

陳靜握緊拳頭,心中有些懊悔。

“男兒自當取功名,若不拼搏,難道要碌碌一生?大兄若是有所閃失,我便以身相殉便是,何須思量許多?”

想到這裡,陳靜心中陡然平靜下來。

他的謀劃,雖說有些歹毒,違背了‘俠義’精神,然而誅殺張其一家,替鄉人去後患、爲民除害,總是沒錯,既然做下了,就沒必要後悔。

“大郎出事了!大郎出事了!”

就在此時,一位陳家村少年從村外跑來,氣喘吁吁地喊道。

陳靜聞言,心中一沉,顧不得當初苦肉計肩膀上留下的傷口,迎向跑來的少年,一把抓住他的衣領,狠狠地盯着他。

“說,大兄出了什麼事?”

很多沉浸在喜悅之中的人,聽到少年的喊聲,全都跑了過來。

“咳咳,你先鬆手。”

少年跑步回來,本來就消耗了很多體力,有些上氣不接下氣,這個時候被陳靜提着衣領,頓時有些呼吸困難。

陳虎父親此時也急匆匆的趕過來,急忙說道:“阿靜先鬆手,讓他說說大郎到底出了什麼事?”

陳靜見少年臉色極爲蒼白,知道自己太過激動,連忙鬆手,向少年道了一聲歉。

少年大口喘了幾口氣,臉上露出驚駭之色,斷斷續續的說道:“大,大郎在城中當衆殺了17人,就連兵曹掾史吳,吳豐,也都被釘死在地上。”

“什麼?”

衆人聞言,猶如晴天霹靂。

當衆連殺17人,這可是罪大惡極,要判死刑的,更不用說還殺了一位兵曹掾史。

“大郎怎麼會殺人?大郎怎麼會殺人?”

陳虎父親乍一聞言,面無人色,緊緊抓住報信少年的手臂,聲嘶力竭的喊道。

他視陳旭爲親生骨肉,對待陳旭,甚至比對待自己的兒子還好,聽聞陳旭犯下如此大罪,當即感覺天昏地暗。

“是啊,大郎怎麼會殺人?”

“胡說,大郎講義氣,重然諾,又怎麼會胡亂殺人?”

……

村中幾乎所有人都圍了過來,聽說陳旭殺人,大家七嘴八舌的說道,一時間,村口變得猶如菜市場一般,鬧哄哄的。

“大家先靜一靜,現在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大兄現在如何。”

少年被衆人問得頭昏腦漲,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陳靜見狀,立馬大聲喊道。

衆人聞言停了下來,也都齊聲問道:“對對,快說大郎現在如何了?”

陳旭無論犯下多大罪行,都是族中子弟,是族中少年們敬佩、愛戴的對象,既然殺人已成事實,原因比起結果,自然不足一提。

“大郎無礙,連殺17人之後,從容離開,張家一百多家奴,加上郡國兵幾百人,無人膽敢追擊。”

少年歇了一會,緩過來氣,非常興奮地說道,臉上滿是激動神色。

陳靜聞言,心中一鬆,只要陳旭安然逃出濮陽,再躲入山中,晝伏夜出,定然能夠逃脫官兵追捕。

衆人也都鬆了一口氣,然後紛紛詢問陳旭殺人的原因。

少年因爲要在城中購買一些東西,並沒有與衆人一起回到陳家村,也沒有看到陳旭殺人的場景。

他所知道的一切,還是事發之後,從其他人口中聽來的消息,聽聞此事,他不敢耽擱,立馬回來報信。

少年不敢怠慢,從陳旭挾持張家父子開始,一直講到殺了17人,郡國兵到來之後。

“好,殺得好!張其狗賊一家,飛揚跋扈、欺男霸女、強買田地,不知做下多少壞事,吳豐那廝也是閹黨爪牙,敢欺辱我陳家村,當殺!”

聞得陳旭殺人緣由之後,退伍老卒大聲喊到。

“殺得好,大郎之舉,大快人心,真不愧是我陳家男兒!”

其他人也是拍手稱快。

他們這纔想起,陳旭昨晚說過要給族中衆人一個交代的,卻沒想到陳旭的做法如此直接、暴力。

太守府之中,橋瑁拍手稱快之後,追問自己的兒子:“郡國兵到了,陳家大郎是怎麼逃脫的?”

橋瑁是橋玄族子,橋玄文治武功,曾任度遼將軍,在任三年,保境安民,擊敗鮮卑、南匈奴、高句麗侵擾。

漢靈帝初年,遷任河南尹、少府、大鴻臚。

建寧三年(170年),遷司空,次年,轉任司徒。

光和元年(178年),遷太尉。

雖說後來十常侍弄權,國家日益衰弱,兩次黨錮之禍,更使得他對朝廷心灰意冷,於是託病被免職,任太中大夫,現在只是一個閒職。

但是喬玄性格剛強,不阿權貴,待人謙儉,儘管屢歷高官,且不因爲自己處在高位而有所私請,爲士人稱頌。

他在整個大漢國都有很大威望,這也是橋瑁能夠安然成爲東郡太守的原因之一。

橋瑁繼承族父之志,他痛恨閹黨之事,衆人皆知。

哪怕張家不仗着張恭的勢,在郡中老實本分,憑藉他是閹黨親戚之事,橋瑁都不會給他們好臉色,更不用說張家在濮陽郡處處與橋瑁爲難了。

聽說陳旭不畏強暴,膽敢殺掉張家三口,橋瑁對他十分欣賞,聽到郡國兵追來,自然非常關心。

“後來,我與一些士族子弟派家奴製造混亂,擋住了郡國兵去路,讓陳旭安然出城。”

橋宇講到這裡,面有得色。

“哈哈,好,真是太好了!”

橋瑁聽到這裡,撫掌大笑,顯得心情非常不錯。

他看到面露得意之色的橋宇,也並未出言呵斥。

雖說他一直教導橋宇,君子當‘虛懷若谷’、謙遜知禮,但是這次能夠借陳旭之手,剷除閹黨爪牙,他心中十分高興,所以對於面露得色的橋宇,並未過分追究。

橋瑁雖說是東郡太守,但是郡國兵一直不被他掌控,甚至還有很多郡中官吏私下投靠張家,使他在濮陽郡行使權力的時候,處處被掣肘。

如今不僅張家被滅門,就連兵曹掾史吳豐也死去,正所謂‘樹倒猢猻散’,這正是他掌控濮陽郡的絕佳時機。

“這次一定要清理掉一批人。”

橋瑁心中暗暗想到,眼中閃過一道寒光。

他雖說是一介儒生,但是崇拜族父橋玄,亦是一個頗有心機,殺伐果斷之人,不然只是憑藉橋玄餘蔭,又如何能做到兗州刺史?

雖說被十常侍打壓,現在只是東郡太守,但是他的能力亦是不容小覷。

“阿翁,後來我才知道是自己多管閒事了。”橋宇收起得意之色,繼續說道,“哪成想,陳旭他出了城門,居然並不離開。”

陳家村,回來報信的少年吐沫橫飛:“幾百郡國兵,一齊撲向大郎,只見大郎彎弓搭箭,一連射掉十個郡國兵的頭盔。”

“如此,郡國兵雖衆,卻不敢向前,張家家奴更是膽寒,只敢在後面鼓譟。”

講到這裡,橋宇也是搖了搖頭,他雖說希望陳旭安全逃跑,卻對郡國兵的表現非常失望。

“哼!”橋瑁一拍桌子,憤怒地說道:“將乃兵之膽,吳豐那廝花錢買官,他帶出來的兵又有幾分真本事?衆人見主將被殺,本就心虛,又有十人頭盔被射掉,如何肯上前?”

“大郎見郡國兵不敢向前,便大聲說道:‘我所殺之人,皆罪有應得,爾等既爲大漢官兵,吾不忍殺之,若再敢追擊,休怪某箭下無情。’”陳家村報信少年揮舞着手臂,臉色激動。

衆人聞言,彷彿身臨其境,皆是熱血沸騰。

“話畢,陳旭揚長而去,張家家奴雖多,郡國兵雖衆,卻無人膽敢追擊。”橋宇說到這裡,有些意猶未盡。

“陳家大郎,真虎士也!”橋瑁嘆道,“聞你所言,此子不僅勇武過人,還能知道理,曉大義,真國家棟梁也!”

至此,陳旭聞名州郡。

ps:簽約了,求票票。

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245章 大捷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268章 棺木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385章 鴻門宴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60章 欲殺文昭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66章 攻破濮陽第608章 盜竊案第570章 離別第33章 離間第779章 下戰書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267章 捷報第49章 援兵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746章 離別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627章 葫蘆谷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39章 王延之謀第797章 入涼州第62章 孤膽英雄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277章 張裕第156章 伏兵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507章 求助第33章 離間第274章 安心第18章 神勇第288章 欲殺人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789章 屠城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114章 田豐第763章 綠洲第226章 百態第98章 黃巾不死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192章 比試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898章 試探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503章 傳統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490章 狩獵第786章 噩耗第872章 野炊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385章 鴻門宴第194章 陷陣營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339章 船毀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377章 驚變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96章 末路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176章 困境第95章 皇甫嵩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366章 內亂第353章 烏龍
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245章 大捷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268章 棺木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385章 鴻門宴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60章 欲殺文昭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66章 攻破濮陽第608章 盜竊案第570章 離別第33章 離間第779章 下戰書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267章 捷報第49章 援兵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746章 離別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627章 葫蘆谷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39章 王延之謀第797章 入涼州第62章 孤膽英雄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277章 張裕第156章 伏兵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507章 求助第33章 離間第274章 安心第18章 神勇第288章 欲殺人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789章 屠城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114章 田豐第763章 綠洲第226章 百態第98章 黃巾不死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192章 比試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898章 試探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503章 傳統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490章 狩獵第786章 噩耗第872章 野炊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385章 鴻門宴第194章 陷陣營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339章 船毀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377章 驚變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96章 末路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176章 困境第95章 皇甫嵩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366章 內亂第353章 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