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遊說閻圃

這一次奇襲南鄭的將領有些出人預料,主將是故泰山軍首領張燕,副將乃是故青州軍首領管亥。

他們兩人都因爲與黃巾軍千絲萬縷的關係,導致後來帶領麾下的大批人馬前去投奔幷州,極大充實了幷州的人口。

可以說,若是沒有張燕與管亥的投效,幷州絕不可能發展那麼快,也不可能因爲缺糧的事情而遠征鮮卑,一戰使得幷州軍大放光彩。

正是因爲那一戰,才使得幷州北方邊境徹底安定了下來,這麼多年來一直不用擔心鮮卑入侵的事宜。

那一戰也成就了程昱、趙雲,使得陷陣營揚名塞外,文昭被封爲冠軍侯。

然而如今關中人才濟濟,名將如雲,張燕、管亥雖然本領不錯,卻逐漸淪爲了二線武將。甚至一些後來投降文昭的將領,在關中的地位也不在張燕、管亥之下。

張燕、管亥雖然一直對文昭忠心耿耿,然而文昭對於這兩人,卻是有些心懷愧疚。故此這次奪取南鄭這個功勞,文昭就力排衆議將其讓給了張燕、管亥。

如今陽平關已破,漢中門戶大開,再加上南鄭還有楊松、楊柏作爲內應,整個漢中已經成爲了文昭的囊中之物。

而且漢中現在四面楚歌,南鄭中的兵馬已經幾乎被徵調一空。張燕、管亥完全能夠帶領五千騎兵,將南鄭攻克。

張燕等人領兵離開以後,文昭就下令整頓陽平關軍務、政務,以及安頓城內俘虜事宜。

忙活了半天剛剛休息下來,李儒卻忽然過來求見,文昭不敢怠慢,急忙讓人將李儒請到了屋內。

“文優此次前來所爲何事?”

李儒面帶憂色的說道:“如今漢中雖然已經是主公的囊中之物,然而楊氏在這裡的地位根深蒂固,他們兄弟幾人又不是忠義之輩。”

“今日楊氏兄弟毫不猶豫斬殺張衛,楊松更是爲了錢財能夠背叛張魯,此等兩面三刀之人,日後恐怕會成爲主公的掣肘啊。”

文昭臉色一肅,問道:“依文優之言,該當如何處理此事?”

李儒所言不錯,楊氏兄弟今日可以爲了錢財以及地位,背叛待他們不薄的張魯。他日難保不會因爲其他緣故,背叛陳旭。

若是放任他們在漢中掌權,早晚都是一大禍害。

而且地方家族勢力太過強大,並不符合陳旭的利益,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對於楊氏的安排都不能不慎重。

眼中閃過一道寒光,李儒輕聲說道:“此等人物既沒有氣節、忠誠,又沒有過人的才華,不如殺之以絕後患。”

文昭眼眼角微微抽動了一下,而後板着臉說道:“楊氏兄弟投降於我,助我奪取漢中之地,若是無緣無故將他們殺掉,日後又有誰敢降我?”

“此事吾心中已經有了計較,文優休要再提!”

李儒心中大急,正準備再次勸諫,卻看見文昭擺了擺手,說道:“文優退下去吧,吾今日已經很累了,想要休息。”

話畢,文昭直接離開客房進入了臥室之內。

李儒雖然心中焦急,如今卻也沒有絲毫辦法,只得怏怏離去。

回到臥室的文昭,知道李儒已經離開以後,這才猛然睜開了眼睛,喃喃自語:“有些事情只能做,卻不能說。”

身爲一個君主,需要考慮太多的事情,有時候根本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做事。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無奈。

在屋內來回走動了一陣,文昭喃喃自語:“閻圃乃是漢中名士,爲人忠義多謀,卻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念及於此,文昭當即帶了一隊親兵,前去探望閻圃。

閻圃現在雖然乃是一個俘虜,卻沒有遭受虐待,反而一人住在寬敞的屋子裡面,外面有衛兵把守。

“見過主公!”

守門的衛兵看到了文昭過來,急忙上前行禮。文昭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免禮,而後就跨步往屋內走去。

“先生看起來很悠閒吶。”

閻圃跪坐在案几旁邊,正拿出一張雪白的紙練習書法,哪怕陳旭來了半晌,他都不肯擡頭看一下。

聽到文昭的話以後,他寫字的手才頓了一下,說道:“爲人之臣卻不能替君主守好城池,如今吾乃是一介階下囚而已,除了寫字還能做些什麼?”

文昭正色說道:“若非楊氏兄弟獻城,以先生之才,吾又豈能輕易攻取陽平關?”

閻圃笑了兩聲,說道:“縱然沒有楊氏兄弟,憑藉大將軍的那個超級雲梯,攻破陽平關也不過是早晚的事情罷了。”

說到這裡,他又開始奮筆疾書,直接將整張紙寫滿。文昭能夠從閻圃的字中,感到一陣濃烈的殺伐之氣。

寫完之後,閻圃扔掉手中的毛筆,大聲笑道:“楊氏兄弟今日背叛主公,他日必定會落得個滿門誅連的悲慘結局。”

文昭瞳孔猛然一縮,死死盯住閻圃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閻圃擡起頭來,略帶嘲諷的看着文昭,說道:“大將軍雖然求賢若渴,頒佈了唯纔是舉的招賢令。然而像楊氏兄弟這種賣主求榮之輩,恐怕大將軍也會心中厭惡吧?”

“更何況,若大將軍不掃平楊氏,又豈能徹底掌控整個漢中之地?”

文昭仍舊面不改色的說道:“楊氏兄弟獻城有大功,吾向來賞罰分明,定會提拔重用他們,又何談厭惡之說?”

“若天下人都能夠像他們那樣,在吾攻城之時願意作爲內應,平定整個天下豈非指日可待?”

“哈哈哈哈!”

閻圃大笑幾聲,只是饒有興致的看着文昭,卻也並不答話。

文昭被他看的有些不太自然,當即說道:“先生乃是大才,又是本地人氏,不知可願助我治理漢中?”

閻圃笑着說道:“大將軍有楊氏兄弟足矣,又如何用得上我?更何況忠臣不事二主,吾雖爲敗軍之將,卻也不會轉投他人,大將軍還是請回吧。”

定定的看了閻圃一陣,文昭忽然展顏笑道:“你早晚都會助我治理漢中!”

話畢,文昭大笑三聲,就離開了閻圃的居所。

(心啊,定不下來!)

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247章 反攻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58章 遊街第1004章 病危第528章 安置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60章 欲殺文昭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680章 責罰第66章 攻破濮陽第98章 黃巾不死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799章 陳沫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98章 黃巾不死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867章 美人殤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161章 斬赤龍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100章 議事第437章 離間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92章 離去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627章 葫蘆谷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809章 屠殺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491章 心憂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872章 野炊第405章 軒轅關第794章 三策第387章 圍殺第496章 家宴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76章 文昭論戰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216章 內亂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317章 謀關中第11章 訛詐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568章 生死鬥第472章 劫營第565章 密謀第762章 迷路第235章 鮑信第39章 王延之謀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71章 勸說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78章 斥徐晃第10章 陳靜的瘋狂致所有書友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316章 赴長安第274章 安心第266章 勸降第42章 卜己之死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272章 少年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948章 蘆葦蕩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688章 追擊第196章 靈帝崩第719章 心憂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727章 始末第495章 父與子第972章 爭功第75章 輕視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629章 烈火焚谷
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247章 反攻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58章 遊街第1004章 病危第528章 安置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60章 欲殺文昭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680章 責罰第66章 攻破濮陽第98章 黃巾不死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799章 陳沫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98章 黃巾不死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867章 美人殤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161章 斬赤龍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100章 議事第437章 離間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92章 離去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627章 葫蘆谷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809章 屠殺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491章 心憂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872章 野炊第405章 軒轅關第794章 三策第387章 圍殺第496章 家宴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76章 文昭論戰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216章 內亂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317章 謀關中第11章 訛詐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568章 生死鬥第472章 劫營第565章 密謀第762章 迷路第235章 鮑信第39章 王延之謀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71章 勸說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78章 斥徐晃第10章 陳靜的瘋狂致所有書友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316章 赴長安第274章 安心第266章 勸降第42章 卜己之死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272章 少年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948章 蘆葦蕩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688章 追擊第196章 靈帝崩第719章 心憂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727章 始末第495章 父與子第972章 爭功第75章 輕視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629章 烈火焚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