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三策

犛牛城,新建的州牧府內,衆人已經亂成一鍋粥。

自從一個多月以前,關中軍擊敗三路諸侯,獲得輝煌勝利的消息傳過來以後,益州文武就開始人心浮動。

不少人更是直言勸說劉璋,讓他獻城投降。

劉璋自己也慌了神,他之所以頑強抵抗到今日,甚至不惜遷徙治所,就是寄希望於關中軍能夠撤兵。

然而時至今日,三路諸侯全都敗退,陳旭又剋制住自己心中的憤怒,沒有貿然撤兵爲陳靜報仇。

如此一來,將所有精力都集中在益州的關中軍,劉璋完全沒有信心能夠抵擋得住。

最爲重要的是,益州如今已經軍心渙散,能戰之將更是寥寥無幾。

雖然張任被陳旭放了回來,可是劉璋卻以爲張任乃是敗軍之將,很有可能是關中軍細作,不但沒有重新啓用張任,反而要對其治罪。

若非諸將再三進諫,可能張任已經被劉璋所殺。饒是如此,劉璋也將張任囚禁了起來。

說到這裡,卻會有人疑惑,劉璋爲何會認爲張任乃是關中軍細作呢?

時空逆轉,先把目光放在張任回來之時吧。

卻說張任被陳旭釋放以後,雖然感到無比狐疑,卻仍舊堅定不移的趕往成都。

可是張任抵達成都以後,劉璋卻已經率領麾下文武,領兵撤到了犛牛。

張任得到消息以後,繼續往犛牛趕去,終究還是見到了劉璋。

益州軍與關中軍交戰這麼長時間,也只有張任擊敗過關中軍,他的才能亦是得到了劉璋認可。

驟然見到張任回來,劉璋又驚又喜,不但沒有怪罪張任丟失劍閣,反而對其好言撫慰。

張任自然是感激涕零,要求領兵再戰關中軍,劉璋亦是欣然允諾。

因爲張任的迴歸,劉璋甚至開設宴席,替張任接風洗塵,絲毫不談劍閣丟失之事。

如此一來,自然有人心懷嫉妒,待宴會散了以後,就悄悄向劉璋進言:“張任、鄧賢被關中軍所俘,如今卻只有張任一人回來,其中難道就沒有蹊蹺麼?”

劉璋本來已經喝得有些醉醺醺,聽見這番言論,當即酒醒了大半,對於張任到底是怎麼回來的事情,也產生了一些疑惑。

其實一開始看到張任的時候,劉璋就已經詢問過。

張任說是被陳旭放了回來,劉璋當時雖然有些疑慮,卻也相信張任的忠誠,並沒有多說什麼。

可是如今被人挑撥一番,再想到張鬆、吳懿獻城投降之事,劉璋就感覺心中越發不安。

好在劉璋知道現在乃是用人之際,若是一味質疑張任,難免就會讓人心寒,就將黃權召了過來。

劉璋以自己擔憂之事相告,黃權思量半晌,道:“張任將軍乃是忠義之人,想必不會投降陳文昭。”

“主公若是擔憂,不妨以言語挑之,詳細詢問張任將軍被俘以後的經過。”

“若是張任將軍毫不避諱,說陳文昭勸其投降之事,想必乃是心懷坦蕩之人。陳文昭放他回來,估計也是因爲感念張將軍忠義之故。”

“假如張任將軍絕口不提陳文昭對他勸降之事,也許就真的已經投敵了。”

劉璋聞言暗暗點頭,第二日便悄悄在屋內埋伏下刀斧手,然後讓人把張任叫過來用膳。

席間,劉璋不經意問道:“吾嘗聞陳文昭求賢若渴,似張將軍這等人才,想必他也是勸降再三吧?”

張任沒有多想其他,搖頭說道:“從始至終,大將軍都未曾勸降過我。”

劉璋聽聞此言,眼中當即閃過了一道微不可查的陰霾,卻仍舊強忍住怒氣問道:“那麼將軍在敵營這段時間,陳文昭可曾與將軍說過什麼嗎?”

張任如實答道:“從始至終,大將軍都未曾跟我說些什麼,只是後來忽然闖進我居住之所,告訴我可以離開了。”

黃權感受到了事情不對,悄悄扯了扯劉璋衣袖,示意他先不要發作,問道:“鄧賢將軍爲何沒有回來?”

張任也覺得有些疑惑,道:“鄧賢將軍被俘以後,辱罵關中將領以及大將軍,想必大將軍爲此心中不忿,纔沒有將其放回來。”

“只是我也並不清楚,大將軍爲何要放我回來。”

此時,張任也覺得事情有些不對了,自己方纔的答話很有可能會引起別人懷疑,可是想要改口已經來不及了。

黃權再次問道:“張將軍覺得,陳文昭此人如何?”

張任沉默良久,想起陳旭的風采,這才嘆道:“此人有吞吐宇宙之志,乃是亂世英雄,一代雄主。”

聽到這裡,劉璋心中怒火怎麼也掩飾不住,當即憤怒的將杯子摔倒在地,五百刀斧手魚貫而出,將張任死死按在地上。

張任見狀大驚,口中喊冤。

劉璋卻是指着他破口大罵,道:“我如此器重與你,你這廝卻投降陳文昭在先,返回益州想要賺我在後,留你不得。”

張任急忙說道:“末將真的沒有投降陳文昭啊。”

劉璋破口大罵:“你這敗軍之將被旭賊俘虜,他又怎能不招降你,不與你談論其他?”

“爲何同爲俘虜的鄧賢、嚴顏,卻因爲太過忠誠而被繼續看押,只有你一人得以釋放?”

“口口聲聲說陳文昭乃是亂世英雄,一代雄主,你既然如此看重此人,又怎會不投降與他?”

一番話下來,卻是將張任說得啞口無言。

他身爲一個俘虜,陳旭既沒有跟他交談過,又沒有招降過他,反而無緣無故將其放了回來。

無論何人聽見這個說法,都會覺得荒誕不經吧,可是張任說的的確乃是詳情。

直到此時,張任才曉得自己中計了,急忙喊道:“主公,這一定是陳文昭使用的離間計,主公切莫中了計策!”

劉璋聞言更怒,罵道:“事到如今你還巧舌如簧,真以爲我是傻子麼?”

怒不可遏的劉璋,當即就要讓刀斧手將張任斬殺,黃權雖然覺得有些不太對勁,卻也找不到哪裡出了問題。

好在有人聞訊而來,苦苦哀求,這才保住了張任一命,只是將其下入獄中。

張任回返卻被囚禁,對於益州軍士氣的打擊不可謂不大,特別是到了今日,益州軍更是戰意全無。

犛牛的一座囚牢之內,張任蜷縮着身子躺在草堆裡面,面如死灰。

“踏踏踏!”

一陣不急不緩的腳步聲響起,卻是田豐提着食物走了進來,又來探望張任了。

張任如今面容枯槁,邋遢無比,卻是正眼也沒有瞧田豐一眼。

本來張任聽說田豐來投之事,雖然覺得不可置信,終究還是心存念想,希望田豐能夠爲自己洗脫罪名。

事實上,劉璋也曾向田豐詢問過張任的事情。

田豐卻推脫自己對於詳細事情不太瞭解,只是知道陳旭對於張任十分看重,與他相談甚歡。

田豐這番話,更是使得劉璋認定張任已經投敵,下令把張任轉到最壞的監獄裡面。

張任雖然實誠,卻不是愚笨之人,旁敲側擊得知了田豐的回答以後,就知道田豐心懷二心。

可他如今背上了投敵的罵名,只是一個階下之囚,自身難保,又有誰相信張任的話呢?

心灰意冷的張任,每日蜷縮在監獄之內,變得越來越憔悴了。

田豐將食盒放在地上,輕聲喚道:“張將軍,關中軍如今已經攻克了整個鍵爲郡,兵鋒直指犛牛,要不了多久便會兵臨城下。”

哀莫大於心死,劉璋對張任的不公平對待,已經使得這個忠義的名將有些心灰意冷。

故此,哪怕聽見這麼勁爆的消息,他仍舊蜷縮在草堆裡,目光顯得有些呆滯。

看到曾經意氣風發的名將,如今卻變成這副模樣,田豐也感覺有些心酸。

他輕聲說道:“等下我讓人送來一些被褥,張將軍還請自己保重吧。”

隨後,田豐也不再多言,就離開了監獄。

直到看不見田豐的身影以後,張任呆滯的雙目之中,才煥發出了些許神采,低聲呢喃道:“天命如此,奈何!奈何!”

田豐剛剛走出監獄,就看到一人慌慌張張往這邊走來。

隔着老遠,他就對田豐喊道:“先生,總算把找到你了,主公召你前往州牧府議事。”

田豐不敢怠慢,急忙跟隨那人,一起往州牧府趕去。

剛剛進入州牧府,田豐就聽見了激烈的爭吵聲,卻是許多人勸說劉璋投降。

原來,鍵爲郡傳檄而定以後,陳旭就迫不及待領兵來到南安縣城,讓甘寧的水軍爲先鋒,逆流而上殺奔犛牛。

至於陳旭自己,卻是率領步卒往前行軍,晝夜不停。

甘寧水軍往前推進速度極快,如今已經快要兵臨城下,並且派遣使者入城勸降劉璋。

劉璋心中大驚,一面派遣水軍前去阻攔甘寧,一面召集麾下文武商議對策。

時至今日,絕大多數人都主張獻城投降,卻仍舊有一部分忠義之士,要求與城池共存亡,絕不投降。

還有一部分人,卻是向劉璋建議,治所再次往南遷徙到越嶲(xi)郡,暫避關中軍鋒芒。

幾幫人你爭我吵,吐沫橫飛,主位上的劉璋卻是一臉惶恐不安,手足無措。

看到田豐進來,所有人都停止了說話,將目光聚集在此人身上。

他們都知道,劉璋現在對於田豐十分器重,田豐的話很有可能會左右劉璋決定。

劉璋站起身來,上前握住田豐的手,說道:“元皓,關中軍即將兵臨城下,我卻該如何是好?”

這段時間劉璋對自己的好,田豐心中也頗爲感動,看到劉璋這副模樣,卻是生出了一絲憐憫之心。

他反手拍了拍劉璋手背,說道:“主公勿憂,我有三策,可以應付如今狀況,還請容我緩緩道來。”

田豐一語落下,衆人幾乎都是屏住呼吸,將耳朵豎了起來。

劉璋更是急不可耐的說道:“元皓速速道來。”

田豐捋了捋鬍鬚,不急不緩的說道:“下策,棄城而走,進入荊州尋求庇護。劉荊州與主公都是漢室宗親,想必會欣然接納主公。”

此言一出,就有人嚷嚷起來,說此計決不可取。

劉璋想了一下,覺得這樣做雖然可以保全性命,終究還是寄人籬下,搖頭拒絕。

田豐好似早就料到如此,繼續說道:“中策,將治所遷徙到越嶲(xi)郡,再次整頓兵馬與關中軍決一死戰。”

又有人喝道:“關中軍聲勢浩大,我等棄了成都逃到犛牛,不到兩月關中軍再次兵臨城下。”

“假如此時繼續遷徙治所,你難道能夠保證關中軍不會在下一個月,就繼續打到越嶲(xi)郡麼?”

劉璋此時也完全失去了信心,覺得再次棄城而逃根本沒有用處,再次搖頭。

田豐沒有理會衆人表現,面含笑意的說道:“上策,使君捧着益州牧印綬,率領麾下文武出城納降。”

“張魯妄自稱王被迫投降以後,大將軍都能待其甚厚,更不用說是身爲漢室宗親的使君了。”

“而且我在關中也有些地位,若是拉下臉去皮在大將軍面前進言,想必能夠爲使君爭取到更大的權利。”

直到此時,田豐的狐狸尾巴終於露了出來,也不再稱呼劉璋‘主公’,反而稱其爲‘使君’。

田豐這一番話,卻是讓衆人神色各異。

那些主張投降的人,自然是欣喜若狂,可是主張死戰到底,亦或是遷徙治所的人,卻是勃然大怒。

不少人更是指着田豐鼻子,說他乃是關中軍奸細,並且強烈要求劉璋將田豐拿下。

劉璋臉上的期盼之色,此時也徹底僵住了,不可置信的盯着田豐。

田豐卻是歉然向劉璋施了一禮,毫不畏懼的說道:“據城死守,不過是自尋死路罷了。”

“投奔劉荊州,先不說使君日後會寄人籬下,想那劉表也並非進取之人,荊州早晚都會被他人所得,難道使君想要日後再次投靠他人?”

“至於遷徙治所,事實已經證明,益州之地已經沒有人能夠擋住大將軍鋒芒,就算此時逃往越嶲(xi)郡,早晚亦會被大將軍所擒矣。”

“反之,使君若此時投降,憑藉我在關中的地位,以及使君身份,大將軍定然不會刁難使君。”

“還望使君三思而後行!”

(明天曆史戰力榜PK,估計會爆發,爆發多少看情況吧,如果其他對手太BT,我還是繼續存稿等18或者28號大爆發吧。當然,如果大家足夠給力,就算拿不到名次我也會爆發。)

第91章 包辦婚姻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193章 心思第42章 卜己之死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193章 心思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287章 厚葬之第972章 爭功第12章 太平道第525章 兩封信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278章 相見第773章 破劍閣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194章 陷陣營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9章 毀田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207章 於夫羅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853章 陳駿第549章 水淹第274章 安心第1008章 去世第263章 心憂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500章 新法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156章 伏兵第59章 殤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508章 出巡第299章 大婚第747章 快來了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80章 前途堪憂第254章 詐死第753章 反攻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30章 缺糧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193章 心思第54章 約戰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32章 賊兵來犯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982章 子殺父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108章 破敵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769章 詭異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491章 心憂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807章 勸降第188章 依附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503章 傳統第307章 怒斥田豐
第91章 包辦婚姻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193章 心思第42章 卜己之死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193章 心思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287章 厚葬之第972章 爭功第12章 太平道第525章 兩封信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278章 相見第773章 破劍閣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194章 陷陣營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9章 毀田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207章 於夫羅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853章 陳駿第549章 水淹第274章 安心第1008章 去世第263章 心憂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500章 新法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156章 伏兵第59章 殤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508章 出巡第299章 大婚第747章 快來了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80章 前途堪憂第254章 詐死第753章 反攻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30章 缺糧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193章 心思第54章 約戰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32章 賊兵來犯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982章 子殺父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108章 破敵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769章 詭異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491章 心憂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807章 勸降第188章 依附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503章 傳統第307章 怒斥田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