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李代桃僵

陳府的客廳之內,李儒陪伴在一個略顯稚嫩的少年身旁,眉頭微皺。

客廳的門口,有幾位身着黑衣的死士,緊緊站在原地。

少年來到陌生的位置,卻好像顯得有些侷促不安,睜着那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有些好奇的看着客廳。

“踏踏踏”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卻見文昭衣衫不整的來到了屋內。

隔着老遠,他就大聲喊道:“文優,可是將諸葛先生請了過來”

李儒看着自家主公鞋子都穿反了,可以想象出聽聞諸葛亮到來的消息以後,文昭到底有多麼心急,想要出來與之相見了。

“這諸葛亮沒有什麼名氣,更看不出來有什麼才華,如何配得上主公倒履相迎”

心中雖然有些疑惑,可是李儒仍舊不敢說出來,只是起身行禮道:“啓稟主公,某派遣人出去,歷時兩條月有餘,這纔不辱使命,將諸葛先生請了過來。”

文昭聽到這裡,當即大喜過望,不由自主將目光停留在了陌生少年身上。

剛剛看到此人一眼,文昭就感覺好像有些不太對勁,在心中暗暗想到:“此人看起來才十六歲左右,諸葛亮應該沒這麼小吧”

“而且,史書記載諸葛亮身材極高,姿容甚偉,此人明顯與記載不一樣。”

雖然文昭不記得,諸葛亮到底哪一年出生,可現在就連司馬懿都二十幾歲了,諸葛亮又怎麼可能只有十六歲

心中雖然有些疑惑,文昭仍舊來到了少年身旁,長作一揖,說道:“不知閣下可是琅琊諸葛亮”

現在的諸葛亮好像尚未及冠,故此文昭並沒有提起他的表字孔明。

少年早就知道是何人請他過來,當李儒向文昭行禮的時候,少年就曉得眼前這個魁梧、威嚴的男子,就是名震天下的大將軍陳旭了。

此時忽然看見,當朝大將軍居然向他行禮,少年當即心中一慌。

他急忙還禮道:“諸葛先生乃我家主人,小人不過只是主人身旁的書童罷了。”

李儒與門口死士聽見這句話,當即臉色大變,文昭的笑容也僵在了臉上。

李儒臉色無比陰沉,他沒有想到自己訓練許久的死士,第一次出動居然就出現了這麼大的失誤,不由感覺怒火中燒。

他猛然轉身緊緊盯着少年,說道:“我方纔問你是何人,你卻爲什麼說自己是諸葛亮”

門口的幾個死士,也是滿臉殺意的看着少年。

他們第一次出任務,若是就這樣被耍了,真是丟了大臉。如此奇恥大辱,哪怕比他們死在襄陽,越加令人感到不可接受。

少年感受到了衆人的敵意,臉上惶恐不已,跪在地上說道:“主人曾經吩咐,只有見到大將軍以後,才能表露身份。”

“如此一來,不僅不會遭致殺身之禍,大將軍反而會向我饋送金帛,並且將我禮送出境。相反,若是在見到大將軍之前暴露身份,必會爲自己遭來禍端。”

“故此,小人在幾位壯士以及先生面前,纔會冒充自家主人。”

李儒聞言更怒,猛然拔出了腰中佩劍,遙指少年,厲聲喝道:“賊子欺人太甚,今日若不殺你,某臉面何在”

話畢,他就挺劍直刺少年。

李儒自詡爲智謀之士,經常算計別人,卻沒想到今日反被他人算計。

雖說最先被算計的幾人,只是他的屬下,可是在自家主公面前丟了這麼大的臉,李儒也感覺羞憤交加。

少年見眼前這個文士想要殺他,當即嚇得臉色煞白。

“鏘”

哪怕文昭出門非常着急,亦是劍不離身,這是他這麼多年養成的習慣。文昭猛然拔出了腰中佩劍,擋住了李儒刺向少年的一劍。

“我們請人做客,人家既然不願相見,倒也派遣了書童過來。來者是客,文優豈能怠慢客人”

聽見文昭這些話,李儒才收劍的說道:“是我冒昧了,還請主公海涵。”

門口那些死士,到了這個時候,還不曉得自己抓錯了人,就真的無藥可救了。

他們紛紛跪在地上,說道:“我等未能完成任務,還請主公責罰。”

擺了擺手,文昭說道:“你們先下去吧,我與這位小友好好聊聊。”

那些死士聞言,這才惶恐不安的退下。

他們惶恐,倒不是因爲懼怕死亡,而是因爲沒有完成任務,感到有些愧疚難安。

死士之所以稱之爲死士,就是代表他們忠誠、不怕死,爲了達到目的,隨時願意捨棄自己的生命。

對於死士而言,任務以及主人的命令高於一切。

目送死士們退去以後,文昭才上前扶起了少年書童,和聲說道:“先請坐”

少年書童有些手足無措的坐定,文昭見他衣着比較單薄,當即脫下了自己的外套,將其披在了少年身上。

少年感受到外套裡面的溫度,心中頓時流過了一道暖流,一道甘泉。

“謝大將軍。”

示意李儒也坐下來以後,文昭饒有興致的向少年書童問道:“可以跟我講講,你家先生到底是如何發現方纔那些人,並且讓他們誤以爲你纔是諸葛亮嗎”

少年聽見自家主人的名字,當即有些自豪的擡起腦袋,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出來。

原來,諸葛亮雖然隱居隆中,躬耕田野,卻也不是沒有絲毫防備。

諸葛亮所學非常之雜,整個山中各處都被他設置了機關陷阱。當然,這機關並不致命,甚至不能傷人。

機關的作用,大多都是困人或者是提前預警。

那些死士闖入諸葛亮的領地以後,一開始就被困在了一堆石頭陣裡面,諸葛亮觀察許久,居然洞悉了這些人的身份。

諸葛亮現在對於八陣圖的瞭解,尚未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並不能將那些死士困住許久。

縱然他趁着那個時候逃走,恐怕早晚也會被追上。

故此,諸葛亮就叫來了自己的書童,兩人換了裝扮,並且讓少年書童假裝自己。

書童追隨諸葛亮許多年,對於諸葛亮的說話方式都十分了解,想要裝扮諸葛亮根本沒有絲毫壓力。

就這樣,諸葛亮將書童留在了家裡,他自己卻是悄然離開。

死士們脫困以後,自然理所當然的將少年書童,當做諸葛亮抓了回來。

第500章 新法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210章 獻城第296章 生死戰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264章 水淹第965章 一封信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525章 名利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405章 軒轅關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332章 書信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332章 書信第76章 文昭論戰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542章 子午谷第54章 約戰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267章 捷報第478章 韓遂死第54章 約戰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773章 破劍閣第628章 有鬼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30章 缺糧第304章 曹嵩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898章 試探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744章 糾結第481章 春耕第524章 簡雍第23章 擊賊第63章 不負將軍第755章 虎豹騎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88章 矛盾論第353章 烏龍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508章 出巡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193章 心思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36章 賞賜風波第378章 殺眭固第220章 徐晃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71章 勸說第78章 折服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655章 鬧事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621章 設伏第349章 奪權第609章 刁難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319章 邀戰第192章 比試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320章 破公孫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201章 封官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746章 離別第892章 陷陣營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522章 文昭論法
第500章 新法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210章 獻城第296章 生死戰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264章 水淹第965章 一封信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525章 名利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405章 軒轅關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332章 書信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332章 書信第76章 文昭論戰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542章 子午谷第54章 約戰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267章 捷報第478章 韓遂死第54章 約戰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773章 破劍閣第628章 有鬼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30章 缺糧第304章 曹嵩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898章 試探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744章 糾結第481章 春耕第524章 簡雍第23章 擊賊第63章 不負將軍第755章 虎豹騎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88章 矛盾論第353章 烏龍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508章 出巡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193章 心思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36章 賞賜風波第378章 殺眭固第220章 徐晃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595章 準備撤兵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71章 勸說第78章 折服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655章 鬧事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621章 設伏第349章 奪權第609章 刁難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319章 邀戰第192章 比試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320章 破公孫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201章 封官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746章 離別第892章 陷陣營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522章 文昭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