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意欲渡河

自從攻下兗州五個郡城以後,陳旭就分別派遣大將駐守各地,而後開始遷徙百姓。

遷徙百姓並不是一件小事,很多人都不願背井離鄉,結果關中軍使用了強硬手段,弄得民怨載道。

只不過,陳旭現在根本沒有時間跟他們解釋,只能驅逐着滿腹怨氣的百姓,往關中趕去。

徐賢騎在戰馬上,看着在路上踉踉蹌蹌行走的百姓,有許多人都是灰頭土臉,一邊行走一邊垂淚。

他們看向關中軍的眼中,也帶着恐懼與無奈之色。

“縱然將這些人都遷徙到關中,想要讓他們產生歸屬感,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啊。”

徐賢看到百姓們的各種表現,不由微微嘆了一口氣。

百姓們有這種表現,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他們本來生活比較安逸,卻被關中軍強行擄掠,要帶他們前往一個陌生的地方。

所有人都心生惶恐,對於前途充滿了無奈。

徐賢並非庸才,在遷徙百姓的過程中,他不停派遣士卒對於百姓進行安撫。

對於那些老弱病殘,徐賢甚至還會爲他們安排車馬,照顧有加,而且關中軍紀律也非常好,只要百姓們不逃跑,也不會遭受欺凌。

不得不說,徐賢的所作所爲,也多少讓這些迷茫的百姓,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下。

東郡太守府內,陳旭忽然有種焦頭爛額的感覺。

本來這次隨他出徵的士卒,已經不在少數,可是接受了遷徙百姓這個大工程以後,卻是拖住了很多兵力。

最爲重要的是,數以百萬計百姓,行軍速度肯定不如士卒們那麼迅速。

這些人聚集在一起,只是每日消耗的錢財、糧草,都是一個天文數字,若不是這些年關中囤積了不燒糧草,恐怕陳旭現在已經後繼乏力了。

揉了揉眉心,陳旭感覺有些疲憊,忍不住對田豐說道:“元皓,還需要多長時間,兗州百姓才能完全遷徙到關中?”

田豐沉思半晌,道:“至少還需要三個月時間。”

聽說還要這麼長時間,陳旭臉色不由一變,失聲叫道:“還要這麼長時間麼?”

田豐苦笑兩聲,道:“三個月已經是最好的情況了,如果遷徙不怎麼順利,可能會花費更長時間。”

說到這裡,田豐臉色也變得無比嚴肅,道:“最爲重要的是,很快就要到了冬季。”

“若不能儘快將百姓們安定下來,就需要消耗很多錢財,爲他們準備禦寒之物了。”

“不然的話,將會有大批百姓會被凍死。”

“可數以百萬計的禦寒之物,絕對會消耗掉很多錢財,再加上如今又在打仗,恐怕經此一事之後,國庫就會顯得有空虛。”

好似沒有看到,陳旭那越來越難看的臉色,田豐繼續說道:“更爲重要的是,這些百姓遷徙到關中以後,還要給他們分配房屋、田地。”

“而且至少在明天秋收以前,這些人所需要的糧草,都必須有官府承擔。”

陳旭呆愣當場,過了許久才苦笑了起來,眼前的景象,不由讓他想起了很多年以前,遷徙黃巾軍進入幷州之事。

那段時間,可以說是陳旭最難熬的時候。

爲了解決這些人的衣食住行,陳旭甚至鋌而走險,讓趙雲等人北上掠奪鮮卑人。

趙雲以戰養戰,本來就缺乏糧草,在被鮮卑人圍困的時候,甚至以人肉充當軍糧。

通過這些年的修生養息,陳旭囤積了許多糧草,他本來以爲,日後不會再那麼拮据。

可是今日看來,想要將這些百姓安定下來,很可能會把關中數年積累的財物、糧草,全都消耗一空。

看着陳旭的臉色,田豐忽然笑道:“雖然這次遷徙人口,會使關中元氣大傷,可是隻要再修生養息三年五載,主公勢力必將再度膨脹。”

“以一時之艱難,而換取長久之利益,這纔是目光長遠。”

本來因爲遷徙百姓龐大的消耗,而感覺心中壓抑的陳旭,此時臉上也不由露出了笑容。

在亂世之中,對於一個諸侯而言,沒有什麼比人口更加重要,只要關中能將這些人口消化掉,就相當於奪去了整個兗州。

田豐繼續說道:“更何況,這次攻下五郡之地,也搶奪到許多財物,再加上百姓自己的財富,我們所需要花費的代價,遠遠比估計的少。”

“至於究竟會花費多少,目前尚且不能確定。”

深吸了一口氣,陳旭說道:“還是將長文召喚過來吧,他處理這些事情,也是得心應手。”

陳羣在智謀上面,沒有辦法與田豐等人相提並論,可是在處理內政上面的才能,卻是明顯高出衆人一截。

田豐亦是點了點頭,處理這種事情,也的確沒有人比陳羣更在行。

兩人繼續聊了一陣,典韋忽然從外面走了進來,說道:“主公,曹孟德已經領兵八萬,從徐州進入豫州魯國境內。”

“令明傳來消息,曹軍很有可能會向東平國發動攻擊。”

陳旭聞言心中一驚,急忙說道:“曹孟德行軍速度居然如此之快?”

典韋也感覺有些不可置信,但還是點頭說道:“消息是令明所傳,應該不會有錯。”

陳旭沉吟了起來,依照如今東平國的兵力,想要擋住八萬曹軍將會十分困難。

可是袁譚駐兵黃河以北,陳旭又不得不在東郡設防,免得袁軍渡過黃河,使得關中軍腹背受敵。

田豐也知道當前局勢,如果沒有遷徙百姓,關中軍也不會被拖住大量兵力,完全能夠與曹操正面一戰。

然而,目前關中軍需要駐軍的地方有很多,使得兵力變得極其分散,憑藉龐德麾下一萬人馬,很難擋住曹操。

“主公,濟北國乃是五個郡國之內,最西邊的郡國。”

“那裡的很多百姓,都已經被遷徙走了,其實根本不需要,繼續在濟北國駐紮兵力。”

聽見田豐的話,陳旭眼神微動,繼而問道:“元皓的意思,是讓子龍率兵撤出濟北國,而後與令明合兵一處,抵擋曹孟德?”

田豐捋了捋鬍鬚,笑道:“正是如此。”

沉思良久,陳旭才點了點頭,而後對典韋說道:“兄長,你儘快派人通知子龍,讓他領兵馳援東平國。”

典韋不敢怠慢,急忙出去挑選精細之人,讓他們星夜兼程趕往濟北國。

“踏踏踏!”

就在此時,一陣不急不緩的腳步聲傳來,陳旭擡頭視之,才發現來人正是賈詡。

“文和最近一直在黃河河畔,今日怎麼會有雅興過來?”

賈詡臉色有些凝重,說道:“主公,黃河北岸的袁軍,好像有些不太對勁。”

陳旭聞言心中一凜,急忙問道:“有何不對?”

現在關中軍兵力分散,陳旭本來就開始擔憂南部戰局,如果袁軍再來攪風攪雨,後果將不堪設想。

賈詡思量半晌,纔開口說道:“雖然黃河北岸,如今仍舊是旌旗林立,鼓聲震天,可我總是感覺,北岸袁軍缺少一種喧囂。”

陳旭聞弦而知雅意,失聲叫道:“莫非袁譚已經領兵離開,想要從其他地方渡河?”

以前是袁譚阻攔關中軍渡河,現在卻恰恰相反,是陳旭阻攔袁軍渡河。

有黃河作爲阻攔,袁軍想要渡河十分困難。

可黃河河段實在太長了,陳旭根本沒有那麼多兵力,派人將整個黃河都戒備起來,只能在重要渡口設防。

賈詡猶豫了一陣,道:“這只是我的猜測而已。”

也無外乎賈詡猶豫,這些天黃河北岸,無論是戰鼓聲還是炊煙,都與以前沒有任何區別。

只不過,賈詡總是感覺不太對勁。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兗州境內有黃河貫穿的郡國,都已經被陳旭佔據。

縱然袁譚想要從其他地方渡河,也只能是在陳旭的勢力範圍之內。

雖說關中軍兵力薄弱,可是在黃河沿岸容易渡河的地方,都派有兵馬駐守,袁軍想要悄悄渡河並不容易。

只要在能夠渡河的河段,修建瞭望臺,就很容易觀察到河中動向,畢竟河面寬廣,有什麼動向很容易發現。

又詳細詢問了一陣,賈詡也說不出什麼東西,只是告訴陳旭那是一種感覺。

陳旭思考了一陣,當即傳達命令,讓人密切注意黃河之上的狀況,一旦發現袁軍悄悄渡河,就要迅速派人阻截。

直到此時,田豐才插口道:“其實想要看出袁軍是否虛張聲勢,只要試探一番便見分曉。”

田豐獻上一計,仍不罷休,繼續說道:“以前主公只是讓王延、張遼兩位將軍,做出攻擊冀州的姿態,卻沒有真正出兵。”

“事到如今,袁譚將注意力都放在了兗州之上,主公完全可以向公臺下達命令,讓他調集所有幷州兵馬,直接攻入冀州。”

“幽州有袁尚叛亂,兗州也被主公佔據絕大多地方,只要公臺領兵殺入冀州,袁譚小兒必定肝膽俱裂,定會回師防守。”

“如此一來,袁軍這路兵馬所帶來的威脅,當即不攻自破。”

陳旭聞言大喜,當即讓人向陳宮傳達命令。

他卻是點齊兵馬,準備趁着夜色攻打黃河北岸,試探袁軍虛實。

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206章 擒張遼第508章 出巡第274章 安心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485章 家事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53章 王延中箭第47章 黃巾再起第212章 張揚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747章 快來了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558章 法正第26章 易首邀酬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885章 內亂第83章 流言四起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27章 亂起第30章 缺糧第762章 迷路第816章 天子崩第349章 奪權第779章 釋放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779章 下戰書第210章 獻城第371章 函谷關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399章 密信第235章 鮑信第206章 擒張遼第485章 家事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254章 詐死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20章 重逢第345章 面聖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73章 暴走第932章 隕將日第468章 沙盜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24章 國輔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15章 買糧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28章 返鄉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61章 救人第811章 滅族第206章 擒張遼第119章 噩耗第233章 斬將第246章 追擊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223章 安頓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35章 燒糧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86章 甦醒第949章 東風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363章 斬李暹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490章 狩獵第161章 斬赤龍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766章 陰招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732章 第三天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676章 義釋嚴顏
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206章 擒張遼第508章 出巡第274章 安心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485章 家事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53章 王延中箭第47章 黃巾再起第212章 張揚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747章 快來了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558章 法正第26章 易首邀酬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885章 內亂第83章 流言四起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27章 亂起第30章 缺糧第762章 迷路第816章 天子崩第349章 奪權第779章 釋放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779章 下戰書第210章 獻城第371章 函谷關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399章 密信第235章 鮑信第206章 擒張遼第485章 家事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254章 詐死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20章 重逢第345章 面聖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73章 暴走第932章 隕將日第468章 沙盜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24章 國輔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15章 買糧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28章 返鄉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61章 救人第811章 滅族第206章 擒張遼第119章 噩耗第233章 斬將第246章 追擊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223章 安頓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35章 燒糧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86章 甦醒第949章 東風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363章 斬李暹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490章 狩獵第161章 斬赤龍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766章 陰招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732章 第三天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676章 義釋嚴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