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用人頭來證明

劉協終於暴露本性,可朝堂上卻寂然無聲,所有大臣好像根本沒看到那一幕般,再無一人站出來指摘。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劉協攜誅殺董卓威勢,又巧妙籠絡住了朝堂大部分重臣的心思,更兼句句在理、字字想着漢室社稷,那個倒黴的傢伙這個時候跳出來,只能說他真是食古不化的那種蠢蛋,挨砸也是白挨。

鍾繇也衷心欣慰,故意對劉協莞爾輕笑,補充完自己的回覆:“陛下之意,臣懂的。”說罷,文不加點便擬出兩份聖旨,劉協看也不看,直接在上面用了私印。

鍾繇前腳一走,劉協就有些後悔。畢竟,接下來的朝論還需鍾繇草擬成聖旨,但不派鍾繇這等代表着皇室的人去延請蓋勳和張機,又不夠顯出劉協對兩人的重視。幸好,他環顧朝堂一圈兒,看到那光祿勳楊彪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後,心裡就有了譜兒。

既然朱儁已打開了一道光亮的大門,劉協這見縫插針的傢伙自然要將這門開到大街上。他轉頭隨即悠悠自語道:“元常大才,朕口述之下,他下筆便成章。今日大事尚未完畢,不知我朝中可還有此等人物供朕驅使?”

實話實說,鍾繇這等手段雖然厲害,但遠未到無人能及的地步。至少在劉協看來,王允、黃琬、或者馬日磾年輕時,還有蔡邕這些人就都不是吃乾飯的。不過這些人或身居高位、或身陷囹圄,自不能再給他當一貼身秘書使。

劉協之所以說這番話,實際上就是給光祿勳楊彪這老頭子說的。因爲他知道,楊彪這傢伙的兒子,就有這樣的才能。

果然,楊彪聽到劉協這番話後,便猛然睜開了半眯的眼睛。再看到劉協一眨不眨地望着自己,哪裡還不知道劉協什麼意思,當即一晃三顫地起身,開口道:“陛下,舉賢不避親,犬子楊修浪蕩頑劣,卻也有那麼一兩分才智。若陛下不嫌棄,老夫可差人將犬子喚來。陛下先令他試試,可否?”

劉協嘿嘿一笑:“楊卿也是漢室宿臣,自不會信口開河。既然楊卿提了出來,朕也不能不給楊卿這個面子,就請令郎上殿聽奏朝事,若果真如楊卿所言,朕便授令郎同爲黃門侍郎,如何?”

“老臣叩謝陛下恩典。”楊彪笑着緩緩謝恩,越發覺得自己暗中襄助劉協實在正確無比了。他久經宦海,該有的全都有了,只有一個兒子楊修養在家中,爲避免董卓禍亂才一直沒有出仕。如今朝廷剛有一點氣象,天子不僅知道他這點心思,更藉機提拔他兒子爲近臣,這樣的安排,可謂煞費苦心了。

這個小插曲過後,劉協繼而進行剛纔未完的大略。朱儁一番無意間讓他收穫了兩位人才,更使得他逸興遄飛:“屯騎、越騎、長水三營,便交由皇甫將軍費心了,皇甫將軍乃我大漢第一名將,既掌北軍,當授執金吾一職,恢復槐裡候爵位。”

針對皇甫嵩的任命,朝臣更沒有異議,畢竟這大漢第一名將的稱號早已名動天下,氣蓋世功勳已非筆墨可以形容。執金吾一職乃秩中兩千石的上卿,負責拱衛督掌禁中以外、皇城以內的治安軍防,直接向皇帝負責,比雜號將軍亦要顯赫一級,真可謂京畿要職。

對於皇甫嵩,劉協只需要一個概念就行了,那便是‘他辦事,可放心’。不過,朱儁既然給了自己一個驚喜,他自然得隴望蜀,期待能在皇甫嵩這棵棗樹也打了幾顆棗來:“皇甫將軍,不知你可有俊才向朕舉薦?”

劉協這般刻意相詢,也有自己的小算盤。關東羣雄那裡,一個州牧、太守再領個將軍職,就可在治下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小王國。這樣的弊端斷斷不可取,可一旦貿然拔除廢止更是取禍之道,只能逼得那些豬猴橫心反了朝廷。

政治鬥爭必然需要時間和彈性,劉協今日在此開了將軍舉才需向天子報備的先例,就是要在衆人心中種下一顆種子,等待時機適宜之後,他便可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

皇甫嵩雖不知劉協深意,但畢竟人逢喜事精神爽,跪地謝恩後便微笑着撫須道:“既然楊大人已經舉賢不避親,老臣亦不敢令楊大人專美於前,老臣一子一侄,也有些才量,臣斗膽覥顏請旨,向陛下舉薦此二人。”

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劉協是知道的,此人在歷史上官至侍中,卻推辭不拜。歷史上記錄的唯一一件事,便是董卓迫害皇甫嵩性命之事,皇甫堅壽在董卓的宴會上搶步向前,與董卓辯理,且責以大義,叩頭落淚。以至在座的賓客深受感動,紛紛替皇甫嵩求情。董卓離席而起,拉皇甫堅壽和自己同坐,並派人釋放皇甫嵩。如此人才,劉協還想以後讓他有機會當個外交官。不過看皇甫嵩這等老實人既然敢說出此人的名字,便知其人的武略也是不凡的。

另一位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酈,在歷史留下的筆墨也不多。但記錄的,卻是皇甫嵩當初率重兵鎮守三輔的時候,董卓禍亂雒陽,皇甫酈勸皇甫嵩引兵誅殺董卓之事。這個建議雖然與後來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一般,均爲實行,但其膽魄和韜略卻由此可見一斑。這樣的人,用在兵家上,想來也是一員智將。

這兩人提出來,劉協自然準了。現在朝堂風向一邊倒,又因剛纔劉協一砸之威,也沒人再敢觸劉協的黴頭。皇甫嵩或許就看到了這點,在舉薦完這兩人後,他收斂了一下神色,凝眉又向劉協鄭重稟道:“陛下,舉賢不避親之後,更有舉賢不避仇乃爲公義。老臣還有一人,欲舉薦於陛下。”

劉協神色同樣凝重起來,他心中已經猜到皇甫嵩要舉薦的那個人,故而聲音也低沉威嚴了一絲:“皇甫將軍有話但講無妨,只要言之有理,舉賢有據,朕定當慎重考慮。”

“老臣所舉那人,便是董卓舊部徐榮將軍!”皇甫嵩沉凝着將徐榮的名字說出,待滿朝大臣開始**之時,他又加急上前踏了一步,迫切說道:“徐將軍剛毅有度,統兵有術,實乃我大漢不可或缺之干將。王公言徐榮私縱董卓之事,老臣便在現場,是時,徐將軍並未接到朝廷詔令,董卓那時乃國賊國相尚未有定論,徐將軍忠於職守,引兵平定長安動亂,實乃忠正之舉,萬望陛下明察……”

皇甫嵩此言一落,正是滿朝大臣竊竊私語完畢之時,當下便有一人手持牙笏趨步向前,劉協看到那人乃王允小集團當中的楊瓚,雖然這人也是捨命保漢室的忠臣,可劉協仍舊不由自主將手摸到了御案上的筆架。

楊瓚顯然看到了劉協的動作,但只是微怔了一下仍舊舉步上前,開口道:“陛下,臣以爲此舉不妥。如今漢室倒懸,天賜良機才蒙一線生機,正是除舊迎新、秉立氣象之時。臣認爲,不論徐將軍是否有心私縱董卓,然此事既成定局,徐將軍縱然蒙冤,亦要獻出頸上頭顱,昭明我大漢與董賊決裂之決心。”

劉協摸着筆架的手驀然鬆開了,他以爲楊瓚會說出徐榮有罪的言論。可想不到楊瓚一出口,根本不談論徐榮是否有罪,而是以朝廷走向這等大義,堂而皇之道出徐榮縱然無罪,只因要讓天下人知曉漢室已改頭換面,便必須用他的人頭來證明的奇論!

這樣的言論,何其酷烈,何其無情!

可就是這樣的言論,偏偏又是那麼無可辯駁!

楊瓚這一番出口,直接就將自己的前程名聲一併搭了進去。在漢末這樣崇尚仁義公正的時代,可想而知,他說出這番話將會有着怎樣的後果。然而,爲了心中的執念,他便寧願拋下了這一切,甘當這注定會承受着後世口誅筆伐罵名的人!

一時之間,朝堂重臣也想到了這一點,頓時驚愕莫名。適才還吵吵嚷嚷的朝堂,瞬間變得鴉雀無聲,彷彿就算掉落一根針也會聽得到。

而劉協,在之前一番叱吒風雲、乾坤獨斷之後。也愕然發現,自己這手中的筆架,萬萬不可砸下去……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殿門出卻突然傳來一個年輕的聲音:“楊大人真是好膽魄,爲置徐將軍於死地,真是連臉皮都不要了。小人真不知道,徐將軍是挖了你家祖墳,還是偷了你媳婦兒?”

第113章 兩件事第453章 你是不是有病?第338章 愛搶話的侍衛第631章 要不,咱再封一回?第206章 非一般的匈奴使臣第314章 仇恨之獸第399章 推恩令?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276章 捉鬼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143章 荀攸原來都知道!第44章 悄悄改變歷史第340章 白馬義從第250章 焦灼的軍議第382章 真龍卸甲第151章 五百兵士第665章 我想認識你第10章 套董太師的話第125章 舊事再度泛起第743章 時機尚未成熟第292章 這算不算證據?第706章 若是,我有呢?第626章 邪性的廬江第695章 逢紀的毒計第265章 你好毒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449章 我不會寫第591章 河出圖、洛出書第409章 歷史無法改變的真正原因第119章 士人的第一次勝利第660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614章 用兵如神?第500章 起死回生?第384章 大漢的第一夫人第765章 不想動用的底牌第275章 還有幕後之人?第653章 言鋒殺人第426章 曹操的煎熬第759章 兩團火焰第575章 別有隱情第322章 壓在了誰身上第355章 姜維到底還是不是那個維?第801章 七年第172章 暖心的貂蟬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438章 至小沛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64章 李儒的奇怪建議第615章 水淹廬江第71章 縱論強軍第525章 先嚐嘗這烤羊肉第711章 燒了吧第397章 追到我就讓你嘿嘿嘿第441章 又是酒宴第544章 爲什麼會失敗?第374章 張郃的懼意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372章 小人物與小人第730章 曹操的辦法第250章 焦灼的軍議第726章 玉帶之謀第30章 兩處密謀第504章 陰謀的前夕第460章 不和諧的酒宴第144章 氣怒的馬超第527章 因果的玄妙第778章 山雨欲來的益州第260章 匡亭大勝第621章 突然的出場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753章 你想太多了第63章 呂布與另一位貂蟬第24章 都特麼給我蹲下!第270章 嘴賤啊第480章 男女最愛的東西第476章 謎底即將揭開第39章 獨喝敵陣第450章 究竟是何人?第493章 一路行來第575章 別有隱情第437章 趙四這個名字,朕很不喜歡!第707章 你就說個夠吧第743章 時機尚未成熟第242章 皇兄,你回來了第384章 大漢的第一夫人第348章 天子的手段?第545章 這一年,長安秋天第671章 朕想飛得更高第215章 我不懂,也不想懂啊第231章 軒轅山攻堅第410章 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第162章 馬超來了!第111章 忽悠錦馬超第785章 讓朕想想該坑誰第222章 做人不能得瑟第190章 別讓我再看到你!第683章 要不,咱再吃點兒?第224章 馬超VS呂布!
第113章 兩件事第453章 你是不是有病?第338章 愛搶話的侍衛第631章 要不,咱再封一回?第206章 非一般的匈奴使臣第314章 仇恨之獸第399章 推恩令?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276章 捉鬼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143章 荀攸原來都知道!第44章 悄悄改變歷史第340章 白馬義從第250章 焦灼的軍議第382章 真龍卸甲第151章 五百兵士第665章 我想認識你第10章 套董太師的話第125章 舊事再度泛起第743章 時機尚未成熟第292章 這算不算證據?第706章 若是,我有呢?第626章 邪性的廬江第695章 逢紀的毒計第265章 你好毒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449章 我不會寫第591章 河出圖、洛出書第409章 歷史無法改變的真正原因第119章 士人的第一次勝利第660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614章 用兵如神?第500章 起死回生?第384章 大漢的第一夫人第765章 不想動用的底牌第275章 還有幕後之人?第653章 言鋒殺人第426章 曹操的煎熬第759章 兩團火焰第575章 別有隱情第322章 壓在了誰身上第355章 姜維到底還是不是那個維?第801章 七年第172章 暖心的貂蟬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438章 至小沛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64章 李儒的奇怪建議第615章 水淹廬江第71章 縱論強軍第525章 先嚐嘗這烤羊肉第711章 燒了吧第397章 追到我就讓你嘿嘿嘿第441章 又是酒宴第544章 爲什麼會失敗?第374章 張郃的懼意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372章 小人物與小人第730章 曹操的辦法第250章 焦灼的軍議第726章 玉帶之謀第30章 兩處密謀第504章 陰謀的前夕第460章 不和諧的酒宴第144章 氣怒的馬超第527章 因果的玄妙第778章 山雨欲來的益州第260章 匡亭大勝第621章 突然的出場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753章 你想太多了第63章 呂布與另一位貂蟬第24章 都特麼給我蹲下!第270章 嘴賤啊第480章 男女最愛的東西第476章 謎底即將揭開第39章 獨喝敵陣第450章 究竟是何人?第493章 一路行來第575章 別有隱情第437章 趙四這個名字,朕很不喜歡!第707章 你就說個夠吧第743章 時機尚未成熟第242章 皇兄,你回來了第384章 大漢的第一夫人第348章 天子的手段?第545章 這一年,長安秋天第671章 朕想飛得更高第215章 我不懂,也不想懂啊第231章 軒轅山攻堅第410章 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第162章 馬超來了!第111章 忽悠錦馬超第785章 讓朕想想該坑誰第222章 做人不能得瑟第190章 別讓我再看到你!第683章 要不,咱再吃點兒?第224章 馬超VS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