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劉協唯一的優勢

“司徒大人替呂布謀官一事,幾近荒謬。但深推下去便可知道,他只是欲將漢室兵戈操縱在一個可控制人之手,藉此爲基礎,推行他那簡單質樸的政治理念罷了。”

聽着鍾繇的解說,劉協終於發現了一條清晰的線索,王允在刺殺董卓之前的睿智與隨後看似愚蠢的行爲,都是因爲這條線索在一以貫之。非但王允,乃至整個朝堂那些劉協認爲只會驚呆了們的大臣們,他們其實也根本不是無能愚蠢。

中央朝廷作爲全國士人的薈萃之處,精英衆多,遠遠超過當時任何一個割據的軍閥。之所以他們表現地那般不堪,除卻他們喜好虛名、誇誇其談的通病外,更深的根源其實就源於他們的思想觀念。

傳統士人深受儒家名教思想的薰陶,他們的政治思想是“在德不在兵”(出自士人鄭泰)的政治理念和“上安國家,下撫黎民”(出自王允)的政治理想。

所謂“在德不在兵”,見於東漢時期很多士人給皇帝的上書,他們認爲只要政治清明,舉賢任能,則姦凶自息,國家自安;而兵者,凶事也,不得已而用之,窮兵黷武,必至覆滅。以德政治天下,就可以實現“上安國家,下撫黎民”的政治理想。這麼多士人上書中提到這個觀點,說明這是他們的共同認識。

過去爲了這個目標,他們同宦官集團進行了持續不懈的鬥爭,就在即將成功的時候,董卓進京打斷了這一進程;爲此,他們又同董卓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現在董卓死了,士人們掌握了政權,已經到了實踐這個政治理想的時候了。

雖然關東羣雄割據一方,不聽朝廷號令,但那是董卓造成的,在長安朝廷士人的眼裡看來,那是關東士人爲了自保,不得已而爲之。關東的士人過去曾和他們站在同一戰線反對宦官,他們有着共同的政治理想,董卓的死使得他們之間最大的障礙消除了,他們相信,只要新朝廷糾正董卓所犯下的錯誤,實行德政,關東的士人會象百川歸海一樣重新回到朝廷的懷抱。

有着這樣的初衷,王允的做做所爲便一切都可解釋地通了。他提攜呂布,是呂布手下的兵士大多乃幷州人士,非是關東羣雄厭惡痛恨的涼州兵士。但同時,他又不想亂動兵戈,所以提出這個建議時,一臉的痛苦和糾結。

他想殺蔡邕,是因爲此人阻擋了他的理念。蔡邕公正嚴謹,斷然不會曲解關東士人和董卓之間的鬥爭。可假如這般,那董卓便至少有着保駕護王的功勞,而關東人士卻有了起兵禍亂的賊黨嫌疑。

同時,他還要誅除徐榮,不是因爲徐榮私縱董卓,是因爲王允他要儘可能消除董卓舊部在長安新政權當中的比重和影響。在他的內心底,他是懼怕涼州兵士的,所以,剷除徐榮,不過是他想解除涼州兵士的一個藉口罷了。

而在對付關外涼州諸部之事上,則更簡單了。他之所以在朝堂上不想讓衆人討論,是因爲這個時候,涼州諸部畢竟還是朝廷體系下的軍隊,貿然將他們歸於董卓舊黨,會引起涼州諸部的反彈。所以,他要等,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最好是關東羣雄再度大舉率兵勤王之時,他纔會將涼州諸部如扔垃圾一般,將他們掃入垃圾堆當中。

可惜,恰恰就是這樣的理念,對漢室新生的政權來說,卻是一支致命的毒劑。王允他們以爲關東羣雄是他們的門徒舊黨,是有着共同理念的一家人。但他並不知道,當這些人士掙脫牢籠、體驗到權力那美妙的滋味後,他們便不再是王允心中的士人,而是一個個蛻變後的權力野獸。長安這個新生的政權,在他們眼中,最好徹底破滅下去。只有這樣,他們在關東之地予取予求,纔有着合法的理由。

但話說回來,知道這些真的有個屁用!劉協又不想成爲這個時代第一任心理探究師,他越是明白這些,越覺得死神開始向自己招手了。若是任由王允這樣一廂情願瞎搞下去,那歷史的車輪就會一點軌跡都不變地隆隆碾壓過來,將他瘦小的身體碾成一灘肉泥。同時,更會將漢室這一次來之不易的新生,碾成齏粉。

想着李傕郭汜那些個上不了檯面的傢伙在長安城中胡作非爲,那個時候,長安郊外郭汜那血淋淋的一幕將成爲最司空見慣的慘事。這些傢伙根本不將人當人,比起董卓來,他們的粗鄙、無知、兇厲、殘暴,會是榨盡大漢最後一滴鮮血的戰亂機器!

更不要說,如今漢室還多了涼州韓遂、馬騰這一支蠢蠢欲動的不安定因素,他們若是在長安最混亂脆弱的時候從背後捅來一刀,那大漢這最後一處都城,這等繁華之地、天下的腹心,瞬間便會翻爲血海,百姓嚎啕喪命,瓊樓玉宇付之一炬。直至天下動盪,民不聊生!

一想到這些,劉協驀然感覺自己肩上的重任瞬間沉重了許多,汗透重衫,他幾乎下意識地向鍾繇求教道:“元常,如今之事,如之奈何?”

“陛下,如今之事,關外涼州諸部關乎朝廷生死。此事若可處置恰當,則漢室中興有望。”鍾繇說這話時,語氣當中有着不加掩飾的疲憊。他越是體察劉協的處境,越是覺得舉步維艱:“爲今之計,陛下可有三條路可以走。”

劉協覷了鍾繇一眼,實在搞不懂這些士人爲何都是這樣一幅德行。但眼下他畢竟求着人家,只好有氣無力地回了一句:“願聞其詳。”

“第一條路,陛下一切以司徒大人所願,火速遣使趕往關東。漢室雖遭董卓荼毒,然終究乃天下核心、正統所在。關東羣雄也全非鼠目寸光之人,若有哪怕一支義軍率兵勤王,則天下之勢爲之扭轉,陛下輾轉騰挪的空間便多了。”

“遠水解不了近渴,此計全將漢室交付運氣之上,殊爲不智。”劉協忍不住斜視了鍾繇一眼。這個時候,關中隔絕,鍾繇還不瞭解關東形勢,那裡正亂哄哄地跟狗搶食一般,哪裡還有心思管長安這個朝廷?鍾繇出此計,更多是在試探劉協的決心罷了。

“好,那麼第二條路。陛下在朝堂孤掌難鳴,然手下亦非全無忠臣。只要一令詔書下達,皇甫將軍、朱將軍、盧尚書、徐將軍等人,必然捨命相隨。陛下只需趕在涼州諸部禍亂長安之前掙脫漩渦,待長安危急不能守時,再反身歸來,屆時涼州諸部震恐,長安可再入陛下之手。”鍾繇壯着膽子向劉協說出這第二條路,心中已做好了被劉協叱喝的準備。

但劉協卻沒有那樣,只是微微搖了搖頭:“朕乃天子,自當爲民請命。此舉雖可行,但代價實在太大,長安若飽受塗炭,縱然光復,也只剩下一個空殼子,朕盡失大義民心,不可取也。”

“如此,便只剩下一條路可行了。”

“元常請講!”劉協終於來了興趣。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

“這算什麼妙計?”劉協頓時氣餒,感覺自己有些小受傷。

但鍾繇卻似乎很高興,連連擺手道:“非也非也!請問陛下,您最大的倚仗是什麼?”

劉協想了想,他穿越過來後,似乎只有一個皇帝的身份可以倚仗。但畢竟搞不清鍾繇用意,只好說道:“朕無本之木、無水之源,所倚者,不過‘天子’這一身份而已。”

鍾繇終於笑了起來:“這就對啦,陛下您看似無根,但最大的倚仗,就是您乃堂堂漢室天子!君臣之道,恩義爲報,放至何時何處,都是至柔之術。陛下如今雖不能待朝臣爲手足,但朝臣亦不可無視您這位妙計誅董卓之英明天子。民俗言,有理走遍天下,陛下只要以柔克剛,以正克邪,漢室未免便沒有一搏之力。”

劉協愕然,也終於聽出來了,有些話鍾繇是不能說出口的。但意思卻很明白,他第三條路,就是讓自己跟朝臣丫死磕。在爭奪利益上寸步不讓,最後君臣可能撕破臉,但若是挺過這一關,那他劉協將徹底擺脫什麼祖制、宗法,道義,以一個全新的、大權在握的天子身份執掌關中,投入到天下爭霸的大潮當中!

想到這些,劉協忽然鬥志盈胸,豪氣干雲:“就依元常所言!”

第548章 馬超,你不厚道!第231章 軒轅山攻堅第801章 七年第343章 燭影箏聲第693章 越纛者,雖遠必誅!第724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556章 不可能的呂布第169章 難得的空娛第715章 過兗州第302章 難爲你了第465章 曹操可憐的新年一夜第749章 烏巢見第572章 伏壽的一語雙關第522章 一條狼?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668章 朕需要一些好消息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413章 這個秋天第359章 高維打低維的戰爭第614章 用兵如神?第454章 還有病更深的第584章 入壽春第36章 自作聰明的郭汜第502章 是非功過第428章 袁術的這一年第406章 洛霖的成功第736章 文丑的運氣第423章 劉備此人第9章 董卓找朕來聊天?第307章 一觸即發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739章 途中驚聞第204章 死心眼兒的袁術第281章 祭天祭地對不起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640章 你這樣會沒朋友的第487章 都得去第757章 君心難測第161章 豺狼的禍亂第69章 我要的,還是最初的野望第610章 究竟什麼原因?第20章 白龍魚服第276章 捉鬼第722章 慨酒交心第157章 呂布的抉擇第394章 螳螂和蜘蛛第243章 快來救命啊……第478章 好丈夫第54章 算命的老鄒第14章 董卓廢帝幕後的陰謀第568章 都陷入了沉思第241章 必當奉還!第580章 皇后,饒命啊!第494章 朝廷算什麼東西?第497章 這怎麼又扯到了青州?第555章 呂布之謀第466章 曹操也會演戲?第762章 牧野漢營第269章 望橘止渴第686章 袁紹的玩火之計第613章 廬江城上的主薄第745章 夠了!第184章 曹操對漢室的矛盾感情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264章 入曹營第525章 先嚐嘗這烤羊肉第247章 你竟然坑我?第130章 來我家坐坐第704章 自該如此第790章 時間換人命第414章 荀攸歸鄉第481章 女人的差別第283章 軍亂第523章 真的還有底牌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475章 越發離奇的濮陽第425章 關羽襲曹操第210章 漢匈決裂?第418章 荀攸之怒第652章 孫策單騎入宮第474章 趙雲實力撩妹第786章 黑鍋有人背了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630章 讓人家封成禪吧第382章 真龍卸甲第309章 虎頭蛇尾第637章 找你聊聊天第391章 科舉取士第87章 風雨後的寧靜第795章 出名,要趁早啊第577章 我是真的蠢嗎?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189章 狂傲的馬超第731章 伏壽的變化第550章 張郃的戰報第792章 草廬論天下第803章 天意?第335章 驢肉,呂布第388章 虎癡許褚!第98章 她來幹什麼?
第548章 馬超,你不厚道!第231章 軒轅山攻堅第801章 七年第343章 燭影箏聲第693章 越纛者,雖遠必誅!第724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556章 不可能的呂布第169章 難得的空娛第715章 過兗州第302章 難爲你了第465章 曹操可憐的新年一夜第749章 烏巢見第572章 伏壽的一語雙關第522章 一條狼?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668章 朕需要一些好消息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413章 這個秋天第359章 高維打低維的戰爭第614章 用兵如神?第454章 還有病更深的第584章 入壽春第36章 自作聰明的郭汜第502章 是非功過第428章 袁術的這一年第406章 洛霖的成功第736章 文丑的運氣第423章 劉備此人第9章 董卓找朕來聊天?第307章 一觸即發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739章 途中驚聞第204章 死心眼兒的袁術第281章 祭天祭地對不起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640章 你這樣會沒朋友的第487章 都得去第757章 君心難測第161章 豺狼的禍亂第69章 我要的,還是最初的野望第610章 究竟什麼原因?第20章 白龍魚服第276章 捉鬼第722章 慨酒交心第157章 呂布的抉擇第394章 螳螂和蜘蛛第243章 快來救命啊……第478章 好丈夫第54章 算命的老鄒第14章 董卓廢帝幕後的陰謀第568章 都陷入了沉思第241章 必當奉還!第580章 皇后,饒命啊!第494章 朝廷算什麼東西?第497章 這怎麼又扯到了青州?第555章 呂布之謀第466章 曹操也會演戲?第762章 牧野漢營第269章 望橘止渴第686章 袁紹的玩火之計第613章 廬江城上的主薄第745章 夠了!第184章 曹操對漢室的矛盾感情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264章 入曹營第525章 先嚐嘗這烤羊肉第247章 你竟然坑我?第130章 來我家坐坐第704章 自該如此第790章 時間換人命第414章 荀攸歸鄉第481章 女人的差別第283章 軍亂第523章 真的還有底牌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475章 越發離奇的濮陽第425章 關羽襲曹操第210章 漢匈決裂?第418章 荀攸之怒第652章 孫策單騎入宮第474章 趙雲實力撩妹第786章 黑鍋有人背了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630章 讓人家封成禪吧第382章 真龍卸甲第309章 虎頭蛇尾第637章 找你聊聊天第391章 科舉取士第87章 風雨後的寧靜第795章 出名,要趁早啊第577章 我是真的蠢嗎?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189章 狂傲的馬超第731章 伏壽的變化第550章 張郃的戰報第792章 草廬論天下第803章 天意?第335章 驢肉,呂布第388章 虎癡許褚!第98章 她來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