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科舉取士

“漢室現行取士之途,不過是自上而下一種碰運氣式的選擇,自未央宮至一名治世能臣之間,完全沒有一條暢通無阻的道路。士族大閥把持仕途,庸碌虛名之人浮於上,真正才幹之士只能困於出身門第,終其一生鬱郁不得志。如此上下滯堵、人浮於事,漢室豈有真正中興之日?”

坐在尚書檯的御座上,劉協痛心疾首地發出幾乎類似於後世的演講。雖然,他也感覺這種做作有點噁心,但好在演講這種充滿着煽動性的話語和惺惺作態的模樣,很容易調動起一種特定的氣氛。

由此,這一停頓後,他果然看到李嚴、姜冏、楊阜、司馬朗這些人開始沉默不語,面上露出一絲激憤之情。而就連年少老成的魯肅,眼中也閃動着一絲激動的光芒。

唯獨可惜的是,鍾繇和荀攸兩人太熟悉劉協的套路了,荀攸表現地還好些,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而鍾繇,則乾脆拿出了賈詡老狐狸裝睡的招數,輕輕打起了呼嚕——不錯,鍾繇終究還是不放心,跟着劉協來到了議事廳。但一看劉協這架勢,他就知道自己還能抓緊時間迷瞪一會兒。

事實上,劉協也不想用這樣的開場方式,但就算滿堂之人都心知肚明,劉協也要拿出這樣的姿態來:因爲,劉協要的,是打破士族壟斷人才仕途這一枷鎖,解放漢室所有的階層。可偏偏諷刺的是,就算他此番依靠的心腹,也都屬於士族這一行列。

鍾繇和荀攸兩人不必多說,長社鍾氏和潁陰荀本來就是百年的士族。否則荀攸和鍾繇兩人也不會年紀輕輕便位列朝堂;至於司馬朗所屬的司馬家,半點都不亞於荀家和鍾家;而李嚴、姜冏、楊阜這三人想必前三位就要差一些,但絕不是什麼寒門子弟;最接近的,恐怕要屬魯肅,但這位富二代出身地主之家,雖說不被士族認可,但也不是什麼打鐵、種地、賣藝的可憐人家。

唯一與滿堂公卿不同的是,這些人都比較年輕,還屬於銳意進取,願爲天下蒼生做些實事的有能之士。而到了如楊彪、蔡邕、周奐、種拂這樣已爲一族之長的年紀,他們便會出自捍衛既得利益的關係,不假思索地拿出一份狗屁不通的取士方案,讓劉協無可奈何。

可縱然如此,依靠一羣狼來可憐一大羣羊,即便是一些年輕有良心的狼……這樣的事兒,還是有些尷尬啊。也由此,劉協纔不會上來就擺出一副演講家的姿態。

一方面,是爲了刺激一下這些青年‘以天下爲己任’的情懷,另一方面,也讓他們得知一個信號:朕不是要跟你們商量取士究竟要不要變革,而是如何變革的!

又耗費了一炷香的時間,劉協將演講什麼噁心的手段都用上了,什麼緩慢的語音,高雅的談吐,恰到好處的手勢,溫婉和煦的笑容……甚至,捶拳頓足的激憤,和慷慨熱烈的宏聲也沒少得了,就差他當中脫下龍袍、踩着御案咆哮了。

終於,在鍾繇差點真正睡着之前,劉協將話題引到了重點,趁着興頭兒未褪,他大聲疾呼道:“朕曾眼見一仁人志士求奔無門,仰天悲呼蒼天不公,那種心碎,諸位愛卿可感同身受?就是那一刻,朕便想到,朝廷何不舉行一種公平競爭的模式,讓有志報國之人都能不再受制門第出身,參加一場儘可能的公平競賽當中?”

“陛下所言,可是指對策考試?”鍾繇這時候也很艱難地睜開了眼睛,又一語道破洛霖天機。

“不錯,正是這對策考試。只是,朕所行之法,再不是皇宮殿中一對一的策論,而是要定期或不定期舉行一場浩大的策論,廣邀天下英才,共襄盛舉。朕不要相馬,而是賽馬,要讓英才自現,讓天下才人懷牒自舉、毛遂自薦,以考試定取捨,以能力見真章。”

劉協說完這些話,看着這一次盡皆沉默不語的衆人,心中不禁浮現出了一種既驕傲莫名又惴惴不安的複雜情緒。畢竟,這套制度他雖然說得天花亂墜,但刨除那些高大情懷的外衣後,其實就是初創於隋朝、定製於唐朝、發揚光大在宋朝的科舉。

說到科舉,現代還是有些人對他有所偏見,認爲科舉只弄出了一羣不識時事、只會滿嘴之乎者也的酸丁腐儒。但事實並非如此,科舉只在明清兩朝弄出那些人,大部分是因這兩朝以八股取士的緣故。

事實上,倘若將科舉的範圍放大一些,就可看出現代一些人才選拔、公務員考試,其實也無非就是科舉這一方式而已。什麼什麼筆試面試,基礎知識專業知識,難道你不覺得很眼熟?

中國科舉制度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和一大進步,它所一直堅持的是‘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仕’的原則,它對我國古代社會的選官制度,特別是對漢代的察舉和徵辟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個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給廣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過科舉的階梯而入仕以登上歷史的政治舞臺,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機會和條件。

這種做法擴展了統治集團的社會基礎,打破了官僚世家倚仗門蔭資歷對政權的壟斷,爲中小地主乃至平民開闢了入仕途徑,形成了由下層社會到上流社會的政治通道。最簡單的道理,有水平能力的人都想着當官兒而不去想着造反,天下還能亂到哪兒去?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任何起義或者造反想要成功,都需要有知識分子的輔佐。否則,就會如黃巾起義一般,只能轟轟烈烈幹上一場,卻因爲沒有完善可行的統治手段和能力而最後宣告破產。後人誇讚李世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這句話中,也有這一層隱含的意思。

並且,科舉制將教育制度與選官制度結合爲一個整體,在一定程度上還保證了官員隊伍的知識化,有利於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文化層次上,科舉又保證了社會思想與統治思想的高度融合,在維持社會穩定方面有明顯作用。

因此說,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具開創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選拔制度。而這種不分門第,以才選士的做法,一直被西方所推崇,孫中山甚至說過,科舉制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一種新興且適應當前社會的制度,並不能只因看到它一面的糟粕,就將它扔至歷史的垃圾堆當中。更何況,那面糟粕也並不是它本身的所帶的特有屬性,只是被人爲扭曲才造成的。劉協認爲,只要自己可以取科舉‘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仕’的精華,進而放在活生生的社會生態中一步步完善調整,終究可以成爲一項偉大的創舉。

可等了足足有一炷香的時間後,劉協發現議事廳的情況算不上太好,但也不算太糟。好的一面,是在場衆人都默默點頭,肯定了科舉是目前最適合漢室取士改革的方法。可糟糕的一面,便是誰也不願第一個開口將這話說出來。

於是,劉協便不得不要開始點名,將話題挑明。但就在他準備喊楊修的時候,議事廳的一角,卻傳來一個略帶玩味的聲音:“陛下,如此看來,您此番便是打算將三年之功,用在今朝與士大夫的一番血戰之上?”

劉協定睛看向一臉玩味甚至還帶着一絲挑釁神情的司馬懿,終於也手心微微出汗。他知道,這一次,的確如司馬懿所言,是自己皇權對士權發動的一次真正挑戰。之前,不論自己如何改革商業、改革土地、甚至改革兵制,這些士大夫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隱忍。畢竟,商業、土地、兵制這些都不太觸及士族的根本,而這一次,劉協卻是要釜底抽薪了。

“你說的不錯,朕此番所爲,的確就是要在未央宮中,發動起一場沒有硝煙、沒有流血,但絕對會有人犧牲、也會天地變色的大戰役了……”輕輕將手心的汗抹在自己的脖頸上,劉協臉色平靜,用一抹平靜、從容,但卻堅定冷漠的聲音回到。甚至,他還儘量保持了自己一貫如常的微笑。

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591章 河出圖、洛出書第492章 這曹操就不地道了第757章 君心難測第607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50章 混沌的開始第125章 舊事再度泛起第475章 越發離奇的濮陽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582章 軟和硬第618章 竟然是這個原因第345章 兩隻老虎與狐狸第74章 王允勸呂布?第204章 死心眼兒的袁術第53章 皇宮裡的除夕第267章 你的計就是我的計第544章 爲什麼會失敗?第72章 止欲將第545章 這一年,長安秋天第496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536章 降將張郃的機遇和挑戰第777章 一年後第108章 六六六,豹子!第195章 向士大夫開炮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609章 主客逆轉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238章 攔住那小子!第392章 好奇心折磨人第101章 出差幫個忙唄第676章 朕的知識,都學雜了啊……第622章 百命換一語第738章 輜重亂敵第519章 扯皮很費時間啊第255章 大漢騎兵第240章 飛蛾投火第564章 馬超,又見馬超……第342章 勸呂布第150章 又是謠言,有完沒完?第675章 看不懂的笑第360章 自作的劉協第163章 爲了漢室!第233章 南陽陳震第405章 身負重任的洛霖第672章 被耍了的許攸第658章 曹操想要的第308章 忠魂埋黃沙第712章 究竟何事?第624章 劉曄的勸降第460章 不和諧的酒宴第118章 犯二的青春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179章 匈奴又來使了第292章 這算不算證據?第369章 藥不能停第283章 軍亂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第61章 初見貂蟬第579章 失敗的剽竊第592章 天書降臨第777章 一年後第741章 袁軍的戰術第110章 打劫到馬超頭上?第195章 向士大夫開炮第282章 祭天起誓第207章 究竟是誰?第792章 草廬論天下第658章 曹操想要的第215章 我不懂,也不想懂啊第786章 黑鍋有人背了第316章 狗與骨頭第105章 砸你個沒眼色的!第629章 封禪到底是什麼第430章 你還是有機會的第376章 希望?第647章 錦衣衛的業務第749章 烏巢見第165章 軍驚第534章 解心結第33章 倚天劍第365章 冷颼颼第586章 兵家陰陽第726章 玉帶之謀第31章 爲了復興漢室!第247章 你竟然坑我?第224章 馬超VS呂布!第533章 第十三次了第315章 武者的驕傲與代價第131章 都是狐狸,玩兒什麼聊齋?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38章 呂布,呂奉先!第417章 無爲?有爲?第795章 出名,要趁早啊第12章 董卓的發家史(中)第269章 望橘止渴第108章 六六六,豹子!第710章 又見謠言第465章 曹操可憐的新年一夜第66章 連環計後的隱憂第273章 少帝遺孀
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591章 河出圖、洛出書第492章 這曹操就不地道了第757章 君心難測第607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50章 混沌的開始第125章 舊事再度泛起第475章 越發離奇的濮陽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582章 軟和硬第618章 竟然是這個原因第345章 兩隻老虎與狐狸第74章 王允勸呂布?第204章 死心眼兒的袁術第53章 皇宮裡的除夕第267章 你的計就是我的計第544章 爲什麼會失敗?第72章 止欲將第545章 這一年,長安秋天第496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536章 降將張郃的機遇和挑戰第777章 一年後第108章 六六六,豹子!第195章 向士大夫開炮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609章 主客逆轉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238章 攔住那小子!第392章 好奇心折磨人第101章 出差幫個忙唄第676章 朕的知識,都學雜了啊……第622章 百命換一語第738章 輜重亂敵第519章 扯皮很費時間啊第255章 大漢騎兵第240章 飛蛾投火第564章 馬超,又見馬超……第342章 勸呂布第150章 又是謠言,有完沒完?第675章 看不懂的笑第360章 自作的劉協第163章 爲了漢室!第233章 南陽陳震第405章 身負重任的洛霖第672章 被耍了的許攸第658章 曹操想要的第308章 忠魂埋黃沙第712章 究竟何事?第624章 劉曄的勸降第460章 不和諧的酒宴第118章 犯二的青春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179章 匈奴又來使了第292章 這算不算證據?第369章 藥不能停第283章 軍亂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第61章 初見貂蟬第579章 失敗的剽竊第592章 天書降臨第777章 一年後第741章 袁軍的戰術第110章 打劫到馬超頭上?第195章 向士大夫開炮第282章 祭天起誓第207章 究竟是誰?第792章 草廬論天下第658章 曹操想要的第215章 我不懂,也不想懂啊第786章 黑鍋有人背了第316章 狗與骨頭第105章 砸你個沒眼色的!第629章 封禪到底是什麼第430章 你還是有機會的第376章 希望?第647章 錦衣衛的業務第749章 烏巢見第165章 軍驚第534章 解心結第33章 倚天劍第365章 冷颼颼第586章 兵家陰陽第726章 玉帶之謀第31章 爲了復興漢室!第247章 你竟然坑我?第224章 馬超VS呂布!第533章 第十三次了第315章 武者的驕傲與代價第131章 都是狐狸,玩兒什麼聊齋?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38章 呂布,呂奉先!第417章 無爲?有爲?第795章 出名,要趁早啊第12章 董卓的發家史(中)第269章 望橘止渴第108章 六六六,豹子!第710章 又見謠言第465章 曹操可憐的新年一夜第66章 連環計後的隱憂第273章 少帝遺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