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這個秋天

八月之後,便早已是秋天。

在漢代,迎接秋天是十分麻煩的事,一切都要按禮法行事。立秋以前十八天就要開始準備,先是祭祀黃帝陵,帝王要親自前往,京都官員也都要身着黃衣隨駕祭祀。奏黃鐘大禮之樂,百官齊唱《帝臨》之歌,獻《雲翹》、《育命》之舞。

祭祀一直要持續到立秋之日,那一天過子時夜漏五刻,京都的百官都要除去黃衣換上皁領白衣在西郊迎接第一陣秋風。這個儀式到天亮結束,百官再脫掉白衣另換絳色朝服,這種朝服一直要穿到立冬。

但白郊之禮結束還不算完,接下來還要供奉陵廟,由太宰令事先準備好一頭麋鹿。皇帝乘輿到近前,親自搭弓射箭獵殺麋鹿,派遣太宰令、謁者騎快馬持鹿趕往陵廟貢獻。然後武官帶京師武備兵馬操演戰陣,要布孫吳兵法六十四陣,然後斬殺牲畜,號爲戰陣之儀、斬牲之儀。最後帝王才能回宮,並賞賜文官束帛,這一年的迎秋儀式纔算徹底結束。

皇帝射殺麋鹿一來是爲了祭祀陵廟以示誠孝,二來也是迎合秋天肅殺之氣。一般這一天後,士大夫和民間的射獵活動也逐漸活躍起來。官宦子弟、世家族人、公府幕賓甚至太學生紛紛服武弁、騎快馬、背弓箭到郊外遊獵,也算是當下一種流行的消遣方式。

然而,關中這一年的秋祀,進行得又不順利。而其中的原因,是因爲中常侍去請天子觀摩戰陣的時候,忽然發現天子已不知所蹤。

細算下來,滿朝公卿才發現,自劉協這位天子親政之後。他們的每項祭祀活動都不太順利,不是被亂世紛殺無從實施,就是遭遇刺殺天子之事弄得人心惶惶。這一次秋祀,滿朝的公卿們可是足起了十二分精神,力圖讓漢室王庭實現一次正常、圓滿、簡單且不簡約的秋祀。

畢竟,關中夏日的大旱終於挺了過去。而徐州之亂帶來的喧囂,也在菜市口那些殷紅的鮮血中消沉了不少。足足走了一整個緊張而又難熬夏季的關中,確實應該有一個安詳正常的祭祀,來沖淡天子即位後的種種腥風血雨帶來的不祥與不安了。

並且,這次秋祀剛開始的兆頭都很不錯。首先,病重的天子終於痊癒了,在這個君主專制的漢代,皇帝可是整個國家的核心,皇帝的事兒不管大小都是朝廷的頭等大事,放個屁都能震得山響,何況還是皇帝龍體安康這麼大的喜事了。

另外,就是關中這一年雖然大旱,但由於高產的祥瑞作物畢竟得到了推廣種植。同時,在全漢庭兵士四下出動的震嚇,這些作物的收成並未遭受大面積的破壞偷盜。大部分已被百姓收入窖中,進而等待着向朝廷繳納。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是老百姓們最樸實的認知,滿朝公卿自然也因此重重鬆了一口氣:因爲他們都知道,熬過這一年後,漢庭必然又會走向一個繁榮富足的高峰。

雖然徐州那裡的慘劇仍舊讓滿朝公卿揪心不已,但正是因爲如此,他們纔想舉行一次正常的秋祀。其中的用意,自然有兩個。第一無非就是讓天下人知曉,漢庭仍舊是蒼天護佑的正統,只有在漢王朝光明而正確的領導下,才能熬過一次次的難關。

第二個目的其實就是一個的延續了,滿朝公卿期望藉助這一次秋祀,給徐州人民以希望。繼而令天下忠漢之臣,投入到反曹的抗爭當中,實現‘仁道無所不勝’的政治訴求。

而這個訴求,明明還得到了天子的應允!並且,他在初期還不遺餘力地配合來着!

只是,所有士大夫都想不到,就在天子親手射殺了那頭麋鹿後,他便鴻飛冥冥,一下子消失不見了!這種感覺,就好像…好像你爲了招待了一個人,做了滿桌子的菜。而那人吃了一半兒忽然說要上廁所,結果就再也沒回來一樣,十分的令人難受,氣急!

更直白點說,滿朝的公卿感覺他們就好像被天子始亂終棄的癡情女子一樣!更難爲情的是,這種拋棄,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然而,奇怪的是,未央宮這次一片平靜。比起天子第一次擅離皇宮時,他們這次簡直可以說已經十分從容了:兵馬操演之事,朝臣們請來了德高望重的太尉馬日磾、名將皇甫嵩和朱儁三人主持。賜予百官束帛一事,大漢皇后伏壽端莊雍容,勉勵之辭令人如沐春風,比之那位不着調的天子更勝一籌……

不管怎麼說,被拋棄多了,玻璃心也就堅硬一些了。習慣了,也就好了。

就如最先發現天子不見的冷壽光所說一樣:“我就知道這些天一定有事兒要發生!這心裡啊,總是七上八下的。可終於得知天子不見了,反而一下就平靜下來了。畢竟,這樣看起來,好像才更正常一些嘛……”

滿朝上下,誰也不知道天子去了哪裡。但他們唯一知道的,是這次天子仍舊不是一個人任性去了。與他一同消失的,還有天子第一心腹狗腿徐晃、新一代的長安萬人迷趙雲、陷陣校尉高順、黃門侍郎司馬懿,以及狗腿二號的五官司馬李嚴。並且,李嚴麾下的三千五官兵士也隨天子一同消失不見。

這些傢伙們,每個人都被深深打上了天子的烙印。他們隨天子一同不見,算不上有多奇怪。可奇怪的是,這一次消失的,居然還有一個安遠將軍荀攸和太醫令張機!

按照天子一般出宮的安排,都是伏壽打理後宮、光祿大夫鍾繇調和文政、安遠將軍主持軍事的。可這一次,天子竟然將關中的棟樑之柱都抽走了去,便十分讓人費解了。

雖然,關中沒有了荀攸,也不會出現什麼大亂子。畢竟,太尉馬日磾、名將皇甫嵩和朱儁三人尚在,軍權仍舊穩如泰山。但問題是,荀攸不在,這三位都只能靠名望守成,卻沒有實權動用國之重器殺伐啊!

假如非要有個解釋的話,天子此一去,恐怕就是不需要關中出動什麼兵馬支援了。更何況,朝臣們心中也都清楚,秋收尚未入庫,這半年大旱折騰也讓大漢虛乏不已。關中其實即便想動,也根本動不了……

不過,這其中還有疑慮。就算天子需要荀攸這位經天緯地之人在旁參贊,也寧肯放下了軍制改革一事不管,但有十足理由動機的話,也不是不可理解。然而,帶上一名太醫令張機又是爲了什麼?更何況,他還不僅僅只帶上了張機,而是將這兩年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名醫,幾乎一股腦兒都打包帶走了。

三千人的兵士,有幾十名醫正照料已綽綽有餘。可幾百名醫正一同消失,天子這是打算要棄位歸政、懸壺濟世了不成?

滿朝公卿們不敢想,也不願去想。反正,一想起那個天子,他們便感到渾身難受。後來唯一得知的消息,就是長安那位混吃等死的中郎將段煨府中,傳出天子在南陽陡現龍尾一事。

段煨這傢伙自從董卓被誅後,一直便成了個邊緣化的人物。好在這傢伙也厭倦了往昔的日子,優哉遊哉領着中郎將的俸祿娶妻生子,辛苦耕耘。閒暇之餘,就是同僅存不多的同僚寫信絮叨。

徐榮是沒有多少空搭理他的,鎮守河東的樊稠跟他尿不到一壺。只有南陽的張濟,跟段煨還有些交情。段煨那天收到張濟的來信,看了之後就笑得樂不腰了:原來天子率三千五官將士入南陽後,狠狠拐了張濟一筆。

按說,天子向臣下索要什麼都是理所應當的。但劉協畢竟是劉協,什麼都沒說,就是跟張濟喝了一頓酒,灌得張濟暈暈乎乎。醒來後張濟才發現,自己奉命在南陽督造的一半軍備器械,都被天子搜刮一空。這還不算,天子甚至連他的侄子也一併拐走了,還撈上了一支兩千人的西涼鐵騎。

拿走這些之後,天子留下了一張字條,上面只寫了一句話:這事兒純屬意外,該上繳漢庭的軍備,一樣都不能少。至於辦法,你自己想吧。背黑鍋一事你來,多背幾次,朕保準讓你升官兒……

第229章 老東西,有話快說!第540章 ‘三不’原則第246章 不安的感覺第580章 皇后,饒命啊!第639章 玉璽那麼多第454章 還有病更深的第159章 呂布的離去第209章 正統的匈奴人第520章 不談就是談第221章 一石二鳥第211章 出兵!第72章 止欲將第599章 老天催着當皇帝第580章 皇后,饒命啊!第468章 軍事威懾第656章 脣槍舌戰第473章 我們是曹軍第89章 最危險的時刻剛開啓第536章 降將張郃的機遇和挑戰第363章 蠢和更蠢第268章 我竟有今日!第609章 主客逆轉第415章 沒那麼容易第401章 你也學壞了第98章 她來幹什麼?第386章 口音第162章 馬超來了!第270章 嘴賤啊第509章 做生意引發的戰爭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418章 荀攸之怒第288章 兩個人第492章 這曹操就不地道了第192章 詭異的村落第107章 聖人有言?第28章 我們的愛還在不在?第606章 序曲落幕第294章 交易第559章 或許吧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716章 送一場大富貴第47章 乾兒子第325章 鬼神,忠臣?第624章 劉曄的勸降第323章 誰避開了誰?第564章 馬超,又見馬超……第432章 沒槍頭也能捅死你第719章 猛藥拔毒第443章 沮授沮公與第713章 買定離手啊!第102章 王允之謀第377章 一味藥第69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71章 以後再也不喝酒了!第719章 猛藥拔毒第71章 縱論強軍第462章 再見不如不見第362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760章 出路第252章 放虎歸山第175章 搭班子第94章 涼州羌胡第780章 五斗米教第487章 都得去第143章 荀攸原來都知道!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700章 替鮮卑人討公道第108章 六六六,豹子!第734章 進不可、靜觀亦不可第492章 這曹操就不地道了第796章 這種事兒,也太邪門兒了吧?第775章 終了,鄴城第131章 都是狐狸,玩兒什麼聊齋?第317章 西北決戰的前夕第42章 劉和出關中第569章 連女人都打不過了嗎?第721章 青州之變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732章 一場遭遇戰第500章 起死回生?第361章 這怎麼回事兒?第232章 將乃兵膽第562章 鶴翼陣第90章 陛下英明!第129章 興兵攻闕!第729章 愛卿啊……第66章 連環計後的隱憂第175章 搭班子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284章 計中還有計第780章 五斗米教第102章 王允之謀第373章 艱難的劫營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157章 呂布的抉擇第34章 荀攸的指點第407章 劉協的茫然第290章 白白的霧
第229章 老東西,有話快說!第540章 ‘三不’原則第246章 不安的感覺第580章 皇后,饒命啊!第639章 玉璽那麼多第454章 還有病更深的第159章 呂布的離去第209章 正統的匈奴人第520章 不談就是談第221章 一石二鳥第211章 出兵!第72章 止欲將第599章 老天催着當皇帝第580章 皇后,饒命啊!第468章 軍事威懾第656章 脣槍舌戰第473章 我們是曹軍第89章 最危險的時刻剛開啓第536章 降將張郃的機遇和挑戰第363章 蠢和更蠢第268章 我竟有今日!第609章 主客逆轉第415章 沒那麼容易第401章 你也學壞了第98章 她來幹什麼?第386章 口音第162章 馬超來了!第270章 嘴賤啊第509章 做生意引發的戰爭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418章 荀攸之怒第288章 兩個人第492章 這曹操就不地道了第192章 詭異的村落第107章 聖人有言?第28章 我們的愛還在不在?第606章 序曲落幕第294章 交易第559章 或許吧第503章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第716章 送一場大富貴第47章 乾兒子第325章 鬼神,忠臣?第624章 劉曄的勸降第323章 誰避開了誰?第564章 馬超,又見馬超……第432章 沒槍頭也能捅死你第719章 猛藥拔毒第443章 沮授沮公與第713章 買定離手啊!第102章 王允之謀第377章 一味藥第69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71章 以後再也不喝酒了!第719章 猛藥拔毒第71章 縱論強軍第462章 再見不如不見第362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760章 出路第252章 放虎歸山第175章 搭班子第94章 涼州羌胡第780章 五斗米教第487章 都得去第143章 荀攸原來都知道!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700章 替鮮卑人討公道第108章 六六六,豹子!第734章 進不可、靜觀亦不可第492章 這曹操就不地道了第796章 這種事兒,也太邪門兒了吧?第775章 終了,鄴城第131章 都是狐狸,玩兒什麼聊齋?第317章 西北決戰的前夕第42章 劉和出關中第569章 連女人都打不過了嗎?第721章 青州之變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732章 一場遭遇戰第500章 起死回生?第361章 這怎麼回事兒?第232章 將乃兵膽第562章 鶴翼陣第90章 陛下英明!第129章 興兵攻闕!第729章 愛卿啊……第66章 連環計後的隱憂第175章 搭班子第200章 三項詔令第284章 計中還有計第780章 五斗米教第102章 王允之謀第373章 艱難的劫營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157章 呂布的抉擇第34章 荀攸的指點第407章 劉協的茫然第290章 白白的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