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荀攸歸鄉

“叔祖,我們終於回來了。”

看着眼前這熟悉的山水平疇,荀攸不由得發出一聲感嘆。回首一望,身後全身素白的壯士擡着一樽巨大的靈柩。

天高雲淡,涼風拂面。潁水在前方靜靜的流淌,如一條飄動的白色綢帶,一頭連着隱隱的嵩山。一頭探入無盡的田疇之中。岸邊的野草仍舊青翠,但已有暮秋之色。微風吹來,野草隨水波輕輕搖拽。水流清可見底,細小如手指的魚兒在白沙上游動,忽見人影,一下子向深水裡鑽去。

小時侯的荀攸,就無數次在這河邊遊戲,釣魚捉蝦挖泥鰍。回家被老人責問,說不象是大家主兒的子弟,失了規矩方圓……

自束髮讀書,荀攸便以聰明聞名於世,二十七歲,就被大將軍何進徵召入京,當上一個黃門侍郎。他那時一身白衣。前往京城,滿腔心思打算做出一番天大的事業來,到今日整整十年,回首如同一夢。

當過大將軍府地座上客,也當過廷尉的階下囚,吃過山珍海味,也啃過牢中餿飯,曾經名動天下,也曾孤苦無依,眼見得城頭變幻大王旗。曾經不可一世的太后,外戚,宦官,一個接一個地倒了,董卓上來了,董卓被殺了。王允掌權了,王允失勢了……

一直到那個時候,他都沒有將密謀誅除董卓的叔祖荀爽遺體,帶回故里。而一切的改變,就在那一次廷尉的牢獄當中。

那個時候,他不是第一次見天子。但那一次,卻是他對天子最有改觀的一次。

三杯茶,天子向他說出了兵不血刃取蠻夷和董卓身後之事。如今看來,這些事都已然成了真。

漢室的炒茶通過匈奴那個親漢的繼任單于劉豹渠道,已然開始傳入北地匈奴部落當中,爲大漢贏會不少珠寶玉器。天子僅僅憑藉着一部《茶經》和一些稀奇古怪的茶具、茶品、茶儀弄出來的茶文化,便已然讓匈奴貴胄乖乖跟隨在漢室的背後。想必不久之後,天子就會讓那個劉豹重歸匈奴舊地,恢復大漢王朝對匈奴的統治。

至於董卓一事,更不用提。荀攸心中清楚,他那時其實已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誓言,誰能爲他了卻叔祖的意願,他便一生追隨那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然在這其中,他仍舊沒有過了自己名士那一關,但隨着王允終究自尋死路後,他便心甘情願成爲了天子的心腹私臣。

只是,這君臣合謀之後,漢庭雖然一天天好轉起來,威信也一年年重揚起來。但自己還是沒有將叔祖的遺體送回潁川,雖然,荀攸後來也覺得,叔祖葬在長安‘英魂冢’也無所不可。但這畢竟違背了叔祖的遺願,也讓潁川的宗族有所不滿。

好在,天子是個包容開放之人,他既可讓忠臣英魂葬入英魂冢,也可讓遺體落葉歸根。不過,英魂冢那裡還是要留下一些忠臣生前朝服的,表示漢室永不會忘記這位忠臣。並且,選擇落葉歸根的遺體,還要在故里立碑刻字、以彰其忠。

這樣兼容幷蓄的手段,非但沒有使英魂冢掉價,反而使一些人更加傾慕起來。畢竟,落葉歸根誰都有機會,但葬入英魂冢就不見得你有那資格了。如今白髮蒼蒼的老太尉啥都不愁,逢人就念叨自己想入英魂冢一事,着魔得就連死那事兒都不忌諱了……

“叔祖,您當初遺言說自己不想葬入長安,恐怕是不忍看到長安淪爲鐵蹄翻飛、屍骨成堆的慘景吧?”荀攸將從潁水勾起的思緒收回來,目光又回到了靈柩上:

“可您怎麼也沒想到,蒼天護佑我大漢,給了漢朝這樣一位中興之主。如今長安並沒有淪爲血淚斑駁的慘地,反而還扛過了天災,成了天下人人矚目震驚的都城……不過,回到故鄉也好,因爲大漢很快就要將潁川變爲第二個長安了。”

此次來潁川,荀攸便是奉了劉協之命,來打通豫州至兗州的道路。畢竟,天子定下的軍略,是南北夾擊兗州。北有世之虓虎呂布兵鋒直指,南面也得有漢室大軍勇猛突進,如此方可打曹操一個措手不及,令曹操後悔終生。

汝南那個地方,賈詡已經弄得差不多了。有天子親派的端木正朔錦衣衛,再加上賈詡的手段,不搞掂簡直都有愧賈詡的名頭了。雖然袁氏故吏門生根基仍在,但卻都已經如寒冬鵪鶉般躲入了樹洞當中,生怕被錦衣衛查出什麼,進而成爲汝南其他大族爭相干掉的目標。

汝南的北方,就是潁川。可汝南那裡初見起色,但潁川這裡卻是賈詡不容易搞定的。賈詡最厲害的武器,不是朝廷給予的官職,而是他本身的名氣。可潁川之地文風鼎盛,士族大閥聲焰滔天,賈詡雖天下共知,但他區區一涼州名士要想說服潁川,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潁川此地,以發源於嵩山的潁水流經此地而得名,地近雒陽,人才鼎盛,世家衆多。自古以來,就以人傑地靈著稱於世。比如秦始皇那位不清不楚的爹呂不韋,戰國末法家思想代表韓非子,一代謀主張良等,都是出於此地。

前朝往事過眼雲煙也就罷了,偏偏如今潁川非但沒有沒落,反而愈加興盛起來。

當今之世,潁川最爲出名的是四大家族,分別是潁陰荀氏,長社鍾氏,許縣陳氏,舞陽韓氏,其代表人物荀淑、鍾皓、陳寔、韓韶並稱爲‘潁川四長’,爲天下士人所仰慕。

荀淑品行高潔,學識淵博,鄉里稱其爲‘智人’。曾徵拜郎中,再遷升當塗長,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爲師,後出爲朗陵侯相。荀淑辦事明理,人稱爲‘神君’。他的八個兒子,並有才名,人稱‘荀氏八龍’。

不錯,這一大族,就是荀攸的宗族,也是劉協不惜令荀攸出長安的根本原因所在。

許縣陳家,比荀家也不遑多讓。陳家是楚國宰相陳軫地後代,其十世孫陳寔初爲縣吏,曾入太學就讀,後任太丘長。黨錮之禍起被株連,其他人都逃避求免,他卻自請囚禁,以換其他人不被誅連。遇赦出獄後。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曾多次請他出山爲官,都被他拒絕了。

陳寔後來隱居荊山,設館授徒,遠近的士人都以他爲宗師。北海人管寧、平原華歆、同縣邴原,荀川、荀爽、賈偉節、李元禮、韓元長、太原王烈,都師出陳太丘,陳寔陳太丘去世時,海內赴者三萬餘人,制衰麻者以百數。

陳寔如今還健在,他的兒子陳紀陳元方得父教導,已然一副大儒的風範。而陳紀之子陳羣。也是三國時期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後來的九品中正制就是他提出來的。

舞陽韓氏也很牛,韓韶,少仕郡,闢司徒府。兒子韓融,聲名甚盛,五府並闢。韓融此人事蹟已然說過,董卓禍國時,他奉命與少府陰修、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脩、越騎校尉王緓等五人出使關東。但關東羣雄並不買賬,袁紹讓王匡殺了胡母班、吳脩和王緓三人,袁術殺了陰修,只有韓融因爲名聲較大免於一死。雖然此舉是一樁悲劇,但由此可見韓融的聲望。

最後這位長社鍾氏,鍾皓以詩律教授門徒千餘人,德行高尚、學識淵博,影響廣泛。鍾瑜就是鍾皓的兒子,他雖然沒在歷史上留下什麼名氣。但人家的侄子牛啊,鍾繇,未來的魏國太尉,如今的大漢光祿大夫。鍾繇的兒子鍾會,耳熟吧?與鄧艾分兵滅蜀的就是人家。

上面這四家,還是漢末三國時期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士族。除此之外,潁陰還有灌氏;陽翟有薛氏,原氏,褚氏,趙氏,李氏,郭氏;潁陽王氏,祭氏;長社郟氏,申氏等等。這些大小士族通過婚嫁、門吏的關係紐帶,早就形成盤根錯節的脈絡,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要破除這等複雜難纏的關係網,賈詡或許也會有辦法,但絕不能一蹴而就。唯一快刀斬亂麻的手段,就是本身這個體系當中的人站出來振臂一呼,纔可能令風雲攪動,繼而扯清派系,對症下藥。

而要對付這樣的狀況,自然就要撿最有代表、最典型的家族。也由此,荀家自然就成了首選:誰都知道,荀家可是三面開花,漢室、袁紹、曹操那裡可都有他們家的子弟……

第449章 我不會寫第288章 兩個人第466章 曹操也會演戲?第226章 無膽之君!第214章 曹操的變化第178章 莫要讓朕失望哦第181章 那一笑第450章 究竟是何人?第239章 朕看未必!第773章 陵廟驚變第658章 曹操想要的第711章 燒了吧第627章 你好……好好說話嘛第693章 越纛者,雖遠必誅!第66章 連環計後的隱憂第625章 錦衣夜行第733章 爲何要用他?第167章 漢室威武!第174章 朕,準了!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264章 入曹營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639章 玉璽那麼多第455章 他們不是走了嗎?第212章 舊都雒陽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748章 我需要一場決戰第91章 呂布的春天第616章 他竟然在城牆?第342章 勸呂布第23章 美女與獒第332章 防不勝防第72章 止欲將第469章 朕騙人,能叫騙嗎?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594章 老天又來指示了第775章 終了,鄴城第761章 投降也分等級的第687章 幷州牧壺壽第205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511章 戰爭是什麼第207章 究竟是誰?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130章 來我家坐坐第452章 袁術的幻想第362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774章 鄴城之變第689章 意下如何?第155章 玉石俱焚!第351章 真打起來了!第155章 玉石俱焚!第338章 愛搶話的侍衛第614章 用兵如神?第758章 有驚無險的伏擊第373章 艱難的劫營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424章 郯城一戰第523章 真的還有底牌第303章 爲復仇,成鬼神!第415章 沒那麼容易第407章 劉協的茫然第568章 都陷入了沉思第129章 興兵攻闕!第79章 老領導第548章 馬超,你不厚道!第144章 氣怒的馬超第699章 飛速行軍第272章 皇后背叛自己?第103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276章 捉鬼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306章 朕要一個女人第431章 不賭第19章 微斯人,吾誰與歸?第158章 戰神的風采第233章 南陽陳震第36章 自作聰明的郭汜第707章 你就說個夠吧第538章 陛下,你心真大第485章 初戰告捷第162章 馬超來了!第33章 倚天劍第665章 我想認識你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449章 我不會寫第378章 謀豫州第397章 追到我就讓你嘿嘿嘿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633章 志得意滿的袁術第109章 已經很給面子了第110章 打劫到馬超頭上?第769章 城下耀威第736章 文丑的運氣第12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5章 伍孚刺董第137章 胡軫叛變第263章 狂追袁術
第449章 我不會寫第288章 兩個人第466章 曹操也會演戲?第226章 無膽之君!第214章 曹操的變化第178章 莫要讓朕失望哦第181章 那一笑第450章 究竟是何人?第239章 朕看未必!第773章 陵廟驚變第658章 曹操想要的第711章 燒了吧第627章 你好……好好說話嘛第693章 越纛者,雖遠必誅!第66章 連環計後的隱憂第625章 錦衣夜行第733章 爲何要用他?第167章 漢室威武!第174章 朕,準了!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264章 入曹營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639章 玉璽那麼多第455章 他們不是走了嗎?第212章 舊都雒陽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748章 我需要一場決戰第91章 呂布的春天第616章 他竟然在城牆?第342章 勸呂布第23章 美女與獒第332章 防不勝防第72章 止欲將第469章 朕騙人,能叫騙嗎?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594章 老天又來指示了第775章 終了,鄴城第761章 投降也分等級的第687章 幷州牧壺壽第205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511章 戰爭是什麼第207章 究竟是誰?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130章 來我家坐坐第452章 袁術的幻想第362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774章 鄴城之變第689章 意下如何?第155章 玉石俱焚!第351章 真打起來了!第155章 玉石俱焚!第338章 愛搶話的侍衛第614章 用兵如神?第758章 有驚無險的伏擊第373章 艱難的劫營第679章 大招放出來了?第424章 郯城一戰第523章 真的還有底牌第303章 爲復仇,成鬼神!第415章 沒那麼容易第407章 劉協的茫然第568章 都陷入了沉思第129章 興兵攻闕!第79章 老領導第548章 馬超,你不厚道!第144章 氣怒的馬超第699章 飛速行軍第272章 皇后背叛自己?第103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276章 捉鬼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306章 朕要一個女人第431章 不賭第19章 微斯人,吾誰與歸?第158章 戰神的風采第233章 南陽陳震第36章 自作聰明的郭汜第707章 你就說個夠吧第538章 陛下,你心真大第485章 初戰告捷第162章 馬超來了!第33章 倚天劍第665章 我想認識你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449章 我不會寫第378章 謀豫州第397章 追到我就讓你嘿嘿嘿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633章 志得意滿的袁術第109章 已經很給面子了第110章 打劫到馬超頭上?第769章 城下耀威第736章 文丑的運氣第12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5章 伍孚刺董第137章 胡軫叛變第263章 狂追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