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朝定都

對於這位深不可測的宗親兄長,劉備自打到了荊州之後,便是一直抱着極爲尊敬的態度的。

眼下見劉表跟自己嘮了真心話,劉備心下感動,他不敢怠慢,急忙道:“備自當以景升兄馬首是瞻。”

劉表微微的點了點頭,道:“老夫年紀大了,而劉季玉那個人非平世之才,咱們三個宗親越往後,只怕是越得靠你挑大樑,但眼下時機不到,一切卻還需以老夫爲首,老夫年長你幾歲,今後便自賣以兄長自居,玄德可心服否?”

劉表給劉備的感覺,多少有些深不可測,劉備自然不敢怠慢輕視。

“爲了漢室天下,備自當以兄長爲先。”

劉表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好,既然如此,玄德,那老夫便安排你這第一件事……你回頭去江陵那邊,督促宮殿建立,在江陵興建都城,然後將天子和伏完等人都接過去便是了。”

劉備聞言驚呆了。

你這是耍什麼賤招呢?

先前你不是不答應在江陵建都城嗎?怎麼一日三變,這回又答應了呢?

看着劉備渾然不解的神情,劉表不由的笑了。

“玄德賢弟,其實老夫也並非是冥頑不化之人,這襄陽之地,地處荊北,臨近中原,確實不是一處適合建都的地方,大老夫如今的基業在此,卻也不能隨意捨棄。”

說到這,劉表四下觀察了一圈,見左右無人,道:“襄陽之地,一定是離不開老夫的,不然荊州必亂,但老夫確實也是有意藉着爲天子建都的時機,在荊州之地,另外再開出一片天地,你可明白老夫的意思嗎?”

劉備乃是聰慧之人,所謂聞弦而知雅意。

他一下子就嗅出了這當中的貓膩。

“襄陽之地宗族林立,兄長是打算在江陵建都,將荊州的政治中心逐漸向南郡傾斜,徐徐剝奪蔡,蒯……那些宗族的權柄和影響力?”

劉表欣慰的點了點頭,道:“賢弟果然聰慧,不愧是咱們漢室中人,老夫當年一人一騎來荊州上任,藉助地方宗族的勢力而安七郡之地,得此成就,已是極限,但眼下內憂外患,老夫又不能輕易的對宗族動手,一直苦無良方,但天幸陛下蒞臨荊楚之地,給了老夫這樣一個在襄陽以外,想辦法弱化宗族勢力的機會。”

劉備仔細的揣摩了一會,暗道劉表之言確實有理,果然非等閒之輩。

“景升兄,不過弟不明白,既然你已經有意將都城立於江陵,那爲何又執意與伏完相抗,非要定都於襄陽呢?”

劉表呵呵笑道:“此事也容易解釋,老夫對於在江陵建都的事,若是過於支持,難保不會引起襄陽大宗族的警示和提防,他們能稱雄荊襄之地多年,絕非平庸之輩,老夫辦事,一向講究一個穩字,若是操之過急,怕是會被旁人看出破綻……而且這段時間,老夫也一直在仔細的觀察你,看看你是不是一個可託大事之人。”

劉備越聽,對劉表的能耐越聽越是佩服。

“如今老夫與伏完爭的也差不多到火候了,屆時雙方各退一步,讓他保着天子去江陵安居,而劉氏宗族這面由你統兵,前往江陵駐守,玄德你在江陵,按照老夫的授意,慢慢的發展勢力,並替老夫接洽南郡士族宗人,擴大朝堂影響,若是宗族勢力,老夫不定期的會前往江陵面君,有什麼事,你我兄弟二人可隨時商議。”

劉備聞言急忙道:“兄長如此器重,備自然無所不應,只是丞相和襄陽的宗族那面……”

劉表呵呵笑道:“放心吧,伏完跟老夫掰扯了這麼久的時間,心中早就沒了耐性,老夫現在跟他提什麼條件,只要能定都,他都會答應,至於宗族那面,你雖然是漢室宗親,但畢竟是和伏完一塊來的,想來他們對你也不會有什麼過多的戒備,無需擔心。”

劉備聞言大喜過望,忙道:“備自當爲景升兄效力。”

“錯了,是爲天子效力。”劉表出言糾正他。

“不錯、不錯。”

劉表突然又道:“玄德,你麾下有關、張兩名虎將,據說都不在呂布之下,老夫現在同時對付孫策,呂布和叛賊張羨,兩面戰線同時應對,較爲吃緊,需借用其力……你此番去江陵不許帶上他們,且將他們留在襄陽,老夫自有重用。”

劉備自然想的明白劉表的隱晦之意。

但他乃是非常之人,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當時便答應了。

……

徐州,彭城。

陶商的計劃一步一步的實行了之後,校事府向彭城不停的帶回了奏報,而果然如同陶商所猜想的那樣,天下之人和各路諸侯對於伏完的行事果然是有了猜忌和猜疑,而小劉曦的聲望因爲陶商的宣傳效應,已經達到了一個峰值。

各路諸侯現在都在靜靜的觀望,如此算來,時機已至,那麼確實是該定都的時候了。

郭嘉在金陵城安頓好了曲老之後,已經趕回了彭城,陶商於是找來了他的這些親信,商議立帝之事。

國號毫無疑問自當是漢朝。

登基所用的土臺和高臺,以及一應用具也是已經在完善之中。

至於建造宮殿,憑藉金陵城的富庶,不出數月,便可完工。

登基的時日定在明年的年後,年號建康……

這些事情倒是都好說,無傷大雅,關鍵是都城應該設立在哪裡。

按照陳登,郭嘉,諸葛亮等人的意見,他們認爲都城應該設在金陵城。

畢竟金陵城經過七年的建設,已經成爲了天下強城,富甲一方不說,還吸收了稠密的人口。

特別是張紘當年還曾向陶商諫言,言此處乃是龍興之地。

但不知爲何,陶商對這件事就是沒有吐口。

他似乎還在等待着什麼。

商量一日無果之後,衆人紛紛告辭,只有司馬懿沒有走,留在陶商那裡似乎是還有什麼私事想和他談。

”仲達,你怎麼還沒回去?”

陶商疑惑的看着他道。

司馬懿沉吟片刻,突然拱手道:“金陵乃是老師的心血,若是立爲漢都,本應該屬於老師的名望便付之東流,此地乃是老師的根本,不可作爲漢都。”

陶商長舒一口氣。

這就是他想說但又沒法說出口的事。

”那你說,這都城應該設在什麼地方?”

司馬懿猶豫了一下:“學生思慮了好久,認爲定都南昌,方最委妥當。”

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漏風英雄第二百二十二章 濡須塢(第三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軟第一百四十一章 降賊(二合一章節)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找人我也找人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六百三十五章 手術取竈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四百零八章 爭奪降卒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意應烏桓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許昌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戰心戰第三百二十章 報 仇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八十二章 擬定婚期(第一更)第八百一十六章 郭嘉的呼應第三百三十九章 獅虎軍,鷹蛇府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擬定婚期(第一更)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截殺小王子(第四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五十一章 麴義與徐晃(第二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六百八十七章 女性的硬仗第二百零九章 大考結果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七百八十六章 結爲兄弟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的人生第九十六章 不食嗟來之食第四百四十五章 詭詐的閻行第二百九十五章 計成矣第七百七十四章 茅房殺弟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陶分工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張暗牌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陽平關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耳鼻的志向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八百七十四章 交州軍即將抵達
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漏風英雄第二百二十二章 濡須塢(第三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軟第一百四十一章 降賊(二合一章節)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找人我也找人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六百三十五章 手術取竈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四百零八章 爭奪降卒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意應烏桓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許昌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戰心戰第三百二十章 報 仇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八十二章 擬定婚期(第一更)第八百一十六章 郭嘉的呼應第三百三十九章 獅虎軍,鷹蛇府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擬定婚期(第一更)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截殺小王子(第四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五十一章 麴義與徐晃(第二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六百八十七章 女性的硬仗第二百零九章 大考結果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七百八十六章 結爲兄弟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的人生第九十六章 不食嗟來之食第四百四十五章 詭詐的閻行第二百九十五章 計成矣第七百七十四章 茅房殺弟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陶分工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張暗牌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陽平關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耳鼻的志向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八百七十四章 交州軍即將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