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

曹操說出的話,令荀彧感到非常的驚訝且氣憤。

在那一個瞬間,荀彧感覺自己好像是看錯了曹操。

天子死了,漢室已經是傾頹之勢,如今這種危機時刻,曹操首先關心的不是漢室的安危,腦袋裡只是在想朝廷應該安置在哪裡。

這不是不分主次嗎?

程昱思慮了片刻,方纔對曹操道:“朝廷安置在彭城,再加上天子年幼,若是果真出現這種局面,日後陶商擁天子而號令天下,則其勢更難擋也,此事卻是比較難辦……偏偏我們眼下還需要他共同對抗袁紹,卻是不能對他出手。”

曹操重重的用拳頭一敲打桌案,怒氣衝衝的道:“陶商小賊,忒的可恨,曹某恨不能將其生庖之!”

戲志才站了出來,對曹操道:“明公,此事日後也未必會像您想的那般不濟。”

曹操轉頭看向戲志才,道:“公有何高見?”

戲志才捋着猶如山羊鬍子一般的細須,道:“若是陛下只有一個孩子,陶商日後必然是會佔據天下的魁首之位,執諸侯之牛耳,但可惜的是,陛下卻是有兩個孩子,如此,此事對於明公來講,或許是大有可爲。”

曹操轉頭看向他,目光變的閃爍。

戲志才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慢慢道:“陛下的另一個孩子嫡次子劉瓊和伏皇后,此刻依附於伏完和董承,如果在下所料不錯,伏完此刻必然應往荊州的地界而走,陶商口中曾言天子有遺照說由長子劉曦繼承大位,但此事不過是他一言而定,並無有力旁證,曹公一時情急,只怕是忘卻了此一點。”

曹操聞言恍然大悟,道:“戲公之意,是伏完和董承定會擁立劉瓊爲帝。”

戲志才點了點頭,道:“此乃人之常情,伏完必然如此行事,屆時天有二日,世有二主,陶商和荊州劉氏一係爲了自己的正宗地位,必然都將視對方爲叛逆,不死不休,這可不是諸侯間彼此爲了利益分分合合,這是絕對無法調和的兩種對立,必然得消滅對方,才能成就自己。”

荀彧聞言頓時大驚,怒道:“戲忠!汝怎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曹操一擡手,擋住荀彧的話頭,淡淡言道:“文若不必如此,戲公所言不過是事實而已,我們是就事論事爾。”

荀彧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突然道:“司空,屬下有恙在身,不便相陪,權且告退。”

曹操聞言,雙眸中的目光先是一寒,但隨即卻平靜下來,道:“文若有恙,先回去休息自然無妨,且好生修養,咱們來日再議大事,要退袁紹,少不得文若相助。”

荀彧並未多說,只是長作一揖,然後轉身便走,連荀攸偷偷的拽他袖子也未好使,直接走出了大帳。

荀彧的突然離去,對曹操似乎並未產生任何影響,他只是對戲志才道:“繼續說。”

戲志才心下歎息,繼續對曹操道:“若是天下當真出現了兩位天子,陶商和荊州的矛盾則將不可調和,司空在這兩大勢力中,便成爲了被彼此相互邀約爭取的對象,屆時司空左右逢機,看清形勢,當可如魚得水,借兩大勢力相爭而漁翁得利,卻可更勝往昔,得勝天下。”

曹操用手拍了拍額頭,暗道一聲慚愧。

自己因爲一時的激憤,而忽略了這最大的一環,導致自己一葉障目,反倒是眼皮下潛,而被陶商套路了——或者說他被自己套路了。

聽了戲志才的話,曹操才如夢方醒。

論政務,論大局觀,輪陰沉毒辣,戲志才或許比不得荀彧,賈詡,程昱等人,但論及狡詐,戲志才當可謂曹操的帳下第一。

不過眼下,曹操還是有一個問題需要問他。

“荊州劉表雖然有些本事,但畢竟乃是坐守之人,且依照曹某觀之,他也未必是陶商的對手。”

戲志才聽了曹操的發問,笑了:“以伏完的本事,領着二皇子前往荊州,卻也未必能夠得到劉表的支援,但有一個人,說不得卻能夠說動劉表,且不光是劉表,保不齊西川的劉氏家族亦是容易被他說動。”

曹操聞言眉頭一皺,仔細的思慮了一會,終於恍然大悟。

“公說的,莫不是劉備?”

戲志才笑着點了點頭,道:“劉備輾轉流離,屢經劉焉,公孫瓚等人麾下,雖然屢不得志,卻從不氣餒,甚至在前一段時間,還得到了天子的接納,司空當年也曾和此人在討伐董卓之戰中接觸過,司空覺得,此人能成氣候否?”

曹操仔細的思考了一會,點頭道:“劉備是個有本事的,若是有此人在,或許還真能藉着和劉表,劉璋等人共同擁立二皇子之事,而在南方掀成一些氣候。”

戲志才點了點頭,道:“劉氏宗族,一直以來都是如同散沙一般,各自爲政,如今漢室宗親剩下的,僅有劉表,劉備,以及剛剛從劉焉手中繼承西川基業的劉璋等人,若無此事,他們或許會各自繼續爲政,但是有了擁立新天子這一件事,這些劉氏宗族,或可鬧出些動靜也說不定。”

……

陶商回到了自己的帥帳,當夜便吩咐人趕往徐州彭城,要禰衡代“太子”劉曦擬詔,斥責袁紹叛逆弒君之罪,並昭告天下,同時,他還讓各部嚴陣以待,整軍備戰,準備和袁紹一絕雌雄。

就在大家都忙着對抗北方強敵的時候,郭嘉卻又出了新麼蛾子。

他派遣校事府的心腹,暗中替他寫了一封密信,想辦法悄悄的遞送給曹營的荀彧。

經過了白天一件事,荀彧半宿都沒睡着覺,他在自己的帳篷內來回度之步子,心中不斷的想着白天的事情,越想,心中越是焦慮無助。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他手下的人說是在抓到了一個想要見自己的細作。

若是換成原先,荀彧對這個所謂相見自己的細作理會都不會理。

但今夜焦慮的他,不知爲何,卻是鬼使神差的,見了這個人。

這個人倒也是乾脆,見了荀彧二話不說,直接將郭嘉的親筆書信交給他了。

那信上沒有過多的語言,只是有明晃晃的五個大字,晃的荀彧連眼睛彷彿都要睜不開了,心亦是在不停地攪動。

“君,忠漢室否?”

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七百九十五章 劉曹興兵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七百五十四章 梟雄之危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六百零八章 小樓傳信箋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源激增(二合一章節)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收下邳國(第一更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孫策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陳登薦才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三百一十三章 劉備的微笑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七百二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八百五十五章 託孤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七百八十五章 識時務的高覽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五百五十八章 作壁上觀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七百一十八章 既定的策略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六百章 驗貨玲綺第五百九十八章 呂布的小心思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欲收韓猛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第五百五十四章 袁紹的真實目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一千零七章 一路坎坷第八百五十九章 魯肅詐降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中之險
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七百九十五章 劉曹興兵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七百五十四章 梟雄之危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六百零八章 小樓傳信箋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源激增(二合一章節)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收下邳國(第一更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孫策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陳登薦才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三百一十三章 劉備的微笑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七百二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八百五十五章 託孤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七百八十五章 識時務的高覽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五百五十八章 作壁上觀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七百一十八章 既定的策略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六百章 驗貨玲綺第五百九十八章 呂布的小心思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欲收韓猛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第五百五十四章 袁紹的真實目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一千零七章 一路坎坷第八百五十九章 魯肅詐降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中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