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皇甫再起

聽曹孟德如此說,何進又思考了一番,而後點了點頭:“但願如此。”再之後他環視四周,說道:“難道玄德祝我,老夫會怠慢他不成?!那……投靠十常侍,不單名聲有損,那十常侍還能封他何等官職?!”

說道這裡,他實際上最開始的時候是要說“投靠皇帝”的,幸好最後改過來了。

看到有關劉備的討論告一段落了,周圍一衆人等都鬆了口氣。

就算之前說着如何如何,劉玄德沒有什麼好怕的之類之類的話。但要真的對上這等天下名將,在座的誰不覺得擔心。

膽子小的是害怕自己死。膽子大的是害怕事情不成,做不了從龍功臣。極少數如同荀攸一樣忠君愛國的人,則害怕事情無法完成。至於像是袁紹那樣的世家子,除了袁氏兄弟心存異志之外,其他絕大多數也更想要史侯做天子。

邏輯很簡單,都是明擺着的嘛。史侯性格孱弱,更好擺佈。他做天子,大家可以更愉快的上下其手,將漢帝國的最後一點牆角挖空。

……

“事情就是如此,但也要提防一事。”

再之後,袁紹又開口言道:“倘若……十常侍,閹黨冒天下之大不韙,引外兵入洛,又該如何?”

“引外兵入洛……”

聽袁紹這麼說,何進的表情又變得有些難看。

就像是他最開始想說“皇帝”結果改口叫十常侍一樣。這一會兒袁紹也用了十常侍替代天子劉宏——開玩笑的十常侍有什麼能耐,要外兵入洛的?只有天子纔有這個本事。

而且就算如此,這也是一把雙刃劍,說不好就要傷敵傷己。

“本初多慮了。”

聽袁紹這樣說,曹孟德又愉快的笑了起來:

“如今與司隸相聯,北爲幷州,董幷州志在匈奴,又與大將軍結好,自然不會聽令;盧冀州天下楷模,如何會與閹黨沆瀣一氣,也無需擔憂。

向東、南。黃豫州(黃琬)、橋兗州(橋瑁)王荊州(王睿)與盧冀州同理。無需擔憂。唯一可慮,乃是西方。”

“西方……涼州,丁原?”大將軍何進思索一二,而後皺起了眉頭。

嗯,的確,上述所說的黃琬、橋瑁、王睿、盧植,皆是天下名臣。說來與官僚士大夫集團有着這樣那樣的聯繫。按照常理來說,多半不會反水。

唯二可慮的,自然不是官僚士大夫集團的“自己人”的兩個,也就是說董卓與丁原。

其中又以丁原最爲可慮。

因爲董卓無論怎麼說,都是憑藉自己的戰功打上來的。而且與朝廷在座的諸人,有着一定聯繫——之前的軍隊中,他與劉備相交莫逆,同時和曹孟德也有不小的交情。再之後,隔三差五,他也會向何進有個交代,自居爲何進黨人。

而丁原呢,他是微寒小吏出身,通過賄賂十常侍,得的涼州刺史的官。與在座的大家可不是一條路上的人。

“得想個辦法,看住丁原。但如果替換刺史的話,十常侍說不得要干預。到時候很可能會讓丁建陽徹底導向閹黨,應該怎麼辦呢?”

心裡面這麼想着,大將軍何進思索片刻。卻是不得要領。卻聽身邊曹孟德開口說道:

“大將軍,我聽人言,朝廷有光復益州之意,未知真假?”

“益州……”

“哦!”

何進不是笨蛋,聽曹操這麼一說,當即明白了他的意思——收復益州什麼的,需要以涼州爲跳板。再接下來不管是否真的要收復益州,都要在涼州動武。這樣一來,便可以在涼州再安插一人,以分丁原之權與兵。

只是這人選麼……

“皇甫車騎如何?”

曹孟德再次開口:“皇甫車騎族父,有涼州三明之稱,於涼州威望遠播;他本人又是沙場宿將。更重要的,此人最惡宦官閹黨。乃是朝廷赤子,絕不可能賣身求榮。

更兼,如今皇甫車騎賦閒在家。倘若大將軍能舉薦於他,那是再造之功。車騎必然感激大將軍。如此一來司州周邊再無憂患,天下自然太平!”

“皇甫嵩,皇甫嵩……”

何進默默地念叨了兩遍這個名字,越想越覺得這個辦法不錯。於是最終他猛的一拍桌子:“好,便是皇甫嵩!老夫當推舉皇甫義真爲徵南將軍,全面主持征討益州之事!”

……

就這樣,事情有了結果。何進思考着自己周圍,確認了一下,自己周圍的所有,一切都佈置的非常完美。

外地都是自己的盟友。朝廷,洛陽也都是自己的人。這樣一來惟一的阻礙就只剩下天子劉宏了。

不好辦,真的不好辦啊。

雖然都是大將軍來着,但他這個大將軍比起霍光這個大將軍來,不知道含有多少水分。更何況雖然後世那些廢立皇帝的傢伙,一口一個伊尹霍光的叫着。但是最終,霍光的結果是什麼呢?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啊混蛋。何進怎麼也不想要自己混成那麼悽慘的模樣。

所以……

“所以還是拖着吧。”何進的心裡面這麼想。

反正,自己比天子的身體好得多。繼續拖着,怎麼想最後勝利的都是自己。

就這樣在下一輪朝會上,何進提出了啓用皇甫嵩的打算,並且很快得到了通過……

當然,這一回皇甫嵩不可能再帶着西園八校,或者任何一支禁軍部隊前往前線了。

日益惡化的中央財政與軍事情況,讓他註定無法獲得來自洛陽的,足夠多的支援。

所以最終,他雖然沒有單騎上任這麼悽慘,實際拿到手裡的,也只有兩、三千七拼八湊出來的郡國兵、徵召兵而已。

憑藉這樣的軍隊,自然沒辦法擊敗盤踞漢中地區,感覺日益強大的張魯所部。所以,想來,他的下一步是要獲得涼州地區全體軍民的“支持”,只有獲得了這裡的支持,他才能組建一支真正強大的軍隊,以擊垮漢中叛軍。

……

西元一八六年,也就是漢中平三年的夏、秋。各地仍舊維持着一定的混亂與秩序。除了極少數地區之外,黎民百姓仍舊處於死亡線的邊緣。

中樞,因爲立儲之事,天子劉宏與大將軍何進之間的關係日趨惡化。雙方互相拉攏人手爲自己站臺,又因爲害怕事情惡化,所以不敢真的撕破臉。局勢就這樣僵持着。

在這個過程中,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日趨惡化。

大家沉默的,心照不宣的看待這件事。看待着“漢朝皇帝不會活過四十歲”的這個魔咒,在現在的天子身上再次出現。

理所當然的,劉宏並沒有坐以待斃。

他驚恐,恐懼,不甘心。

好日子還沒過夠呢,誰願意去死?祖宗江山交到他的手裡卻搞成了這個樣子,他死之後,如何去見大漢二十三代先帝?

這麼一想,他就覺得自己真的要死了——

當然,只是形容詞而已。

抗爭,抗爭,抗爭——他自然選擇過求醫問藥,但是很遺憾的,那些御醫除了給他一些“需要好好休息,不要生氣發怒,要溫養滋補,不進女色……”之類的狗屁混賬話之外,什麼都沒有說出來。

於是,他理所當然的,愉快的,一頭扎進了求仙訪道,抄砂鍊汞,重金屬中毒的路子上了。

——越是這樣,他自然越不健康。越不健康就越怕死,越怕死就越迷信,越迷信就越瘋狂的搞這些東西。

惡性循環之下,天子劉宏的健康迅速惡化,迅速惡化,甚至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惡化下去。

想來,他的死期就要到了。

“就像是我想的那樣。”

當年秋季,在再一次覲見天子之後,劉玄德確認了一件事。

歷史在“天子究竟什麼時候去死”這件事上,恐怕也不會如歷史一樣。

雖然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但是那場最終導致了漢末動亂的政變,想來會大幅度提前了。

“我需要做好準備,嗯。是的。需要好好地做好準備。”

確認了這件事後,劉玄德做出這樣的決定:

他將他在這段時間,整理出來“北民南遷事務上疏”。於朝會之上提了出來。

這份上疏,刨除劉玄德與他麾下幕僚門客們的文筆潤色之外,基本的內容只有一條。

那就是,以官府組織各地流民南下,開墾荊南,與揚州,乃至交州地區的土地。以達到平衡人口,以及開發國家的效果。

緊接着便是天下震驚。

理所當然的,對於這件事情反對的人居多。

無論是從傳統道德的角度,認爲黎民百姓安土重遷,這樣的強制遷徙人口,簡直就像是當年漢武帝強迫百姓於輪臺屯田一樣邪惡。

而從實際的角度出發。天下的世家,地主豪強們也不會喜歡這種策略的。

他們巴不得將所有的農民約束在土地上,成爲事實上的農奴,世世代代爲他們耕作,爲他們創造財富,從生到死都由他們來掌控。

他們怎麼會同意,將屬於他們的“財富”搶走呢?流民遍地怕什麼的,死人了怕什麼的。死的再多也無所謂,但別人想搶就不行——就好像當年經濟危機時,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進河裡,也不會免費拿去賑濟災民一樣。

第三十一章你擋路了第四章安北將軍公孫瓚第八十八章問題兒童與沮授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八十六章交給你們一項重要任務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二十四章戰爭技術——第七章帝劍,龍牙第十四章騎兵戰第五十五章韓遂的鐵騎第九章長江口水戰第二十章黃巾力士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六十八章有事弟子服其勞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第二十三章臨戰之前第三十八章血與火第十一章西域的女人都像你這麼大方嗎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六章英雄交鋒第二十五章數學知識,經濟知識第八章數學書第二十章交易第三十六章碾壓第二十五章我纔是真三國無雙第二十二章利益足夠就什麼都敢做第六十八章有事弟子服其勞第八十八章問題兒童與沮授第四十八章下一個問題是,學派如何?第三十八章第一個出局者第六十四章狂熱第三十三章疑惑與拉攏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二十六章戰俘第五十三章即將揭曉第四章千里之外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四十八章全國的強兵第十一章烏合之衆第九十一章箭術入神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四章千里之外第十五章幸福感?第十八章真心待人(一更)第十二章攻守第一章訪賢第二十章黃巾力士第三十一章你擋路了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三章追捕第一章鄴城事第三十七章叛軍風格的人事調整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四十三章絕望下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三十七章絕望第十三章最精銳的步兵部隊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十五章雅士第二十三章白馬義從出動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四十五章假田制與一千幾百個農稷從事第五十七章豪傑的夜宴第三十四章備非良人第十四章穩步推進第四十五章西域幻想第十五章是座好城市第四十章北地戰略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二十八章甦醒的怪物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六十三章亡命追逃第三十九章絕望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三十一章勝利凱旋第十四章這就定下了?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三十九章鏖戰第一章在路上第十章混亂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五章與曹孟德關於西方的路上閒談第二十章極致VS極致第十八章白馬將軍震九州第五十五章藏起的王牌與郡兵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十五章工兵的殺傷力第四章安北將軍公孫瓚第二十五章野人軍第四十八章爆發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十四章軍事分部第七十五章涼州警訊第四十四章軍事分部第五十六章豪邁或者瘋狂第四十五章日新月異的冀州
第三十一章你擋路了第四章安北將軍公孫瓚第八十八章問題兒童與沮授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八十六章交給你們一項重要任務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二十四章戰爭技術——第七章帝劍,龍牙第十四章騎兵戰第五十五章韓遂的鐵騎第九章長江口水戰第二十章黃巾力士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六十八章有事弟子服其勞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第二十三章臨戰之前第三十八章血與火第十一章西域的女人都像你這麼大方嗎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六章英雄交鋒第二十五章數學知識,經濟知識第八章數學書第二十章交易第三十六章碾壓第二十五章我纔是真三國無雙第二十二章利益足夠就什麼都敢做第六十八章有事弟子服其勞第八十八章問題兒童與沮授第四十八章下一個問題是,學派如何?第三十八章第一個出局者第六十四章狂熱第三十三章疑惑與拉攏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二十六章戰俘第五十三章即將揭曉第四章千里之外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四十八章全國的強兵第十一章烏合之衆第九十一章箭術入神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四章千里之外第十五章幸福感?第十八章真心待人(一更)第十二章攻守第一章訪賢第二十章黃巾力士第三十一章你擋路了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三章追捕第一章鄴城事第三十七章叛軍風格的人事調整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四十三章絕望下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三十七章絕望第十三章最精銳的步兵部隊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十五章雅士第二十三章白馬義從出動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四十五章假田制與一千幾百個農稷從事第五十七章豪傑的夜宴第三十四章備非良人第十四章穩步推進第四十五章西域幻想第十五章是座好城市第四十章北地戰略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二十八章甦醒的怪物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六十三章亡命追逃第三十九章絕望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三十一章勝利凱旋第十四章這就定下了?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三十九章鏖戰第一章在路上第十章混亂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五章與曹孟德關於西方的路上閒談第二十章極致VS極致第十八章白馬將軍震九州第五十五章藏起的王牌與郡兵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十五章工兵的殺傷力第四章安北將軍公孫瓚第二十五章野人軍第四十八章爆發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十四章軍事分部第七十五章涼州警訊第四十四章軍事分部第五十六章豪邁或者瘋狂第四十五章日新月異的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