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

盧植的軍隊前進距離,比劉備想象的短很多。

只是走了三四天,大概一百二十里或者更短。盧植就停下腳步,然後開始修整了。

大軍西側是大陸澤。中國北方的第一大湖。大河流經華北平原的產物。上古九澤之一,就好像南方的雲夢澤一樣。

作爲諸夏母親河的大河,目前既沒有泥沙淤積,也少有氾濫成災。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那麼在無數場戰亂,決口,砍伐,焚燒之後,她還能艱難的哺育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六百年。

而作爲大河重要組成部分的大陸澤也一樣。

冀州是河北糧倉,錢糧之光天下聞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陸澤。

大陸澤屬於鉅鹿郡。黃巾軍與漢軍交戰的兩個重點,廣宗與下曲陽,都在鉅鹿郡。

就是黃帝戰蚩尤的這個鉅鹿郡。傳說中蚩尤的部落就在湖畔繁衍生息,當年的鉅鹿之戰,也發生在這個地方。

傳說中黃帝和蚩尤的大戰持續了三天三夜,九黎與華夏諸軍士屍積成山,流血漂櫓。

不過以綜合科學的角度看,這隻能是藝術加工。以當時的生產力,生產水平看。真正的情況應該是一羣披着草和獸皮,拿着大量石制武器的野蠻人互相砍殺。

偶爾一點青銅兵器保留在最強壯,最強大的戰士手上。大概就是傳說中的軒轅劍與蚩尤五兵。現在隨便一把三十煉漢劍,就能輕鬆把那東西砍成八瓣。

至於戰爭的規模,這個不太好說,不過劉備相信,絕對不可能比現在即將發生的規模大就是了。

駐紮在大陸澤畔的漢軍等了八天,纔等來黃巾軍的偵騎。

三河騎士與他們戰了一場,輕鬆取勝,砍掉了十幾顆腦袋。於是再接下來過來的,是差不多五百騎的黃巾精銳。

於是這一次,三河騎士砍掉的腦袋是兩百多。

連續吃了兩次虧,黃巾軍的統帥張寶並不太在意。對於擁有十萬大軍的他來說,死掉幾百騎兵並不是事兒。只要將軍情弄清楚就行了。

他們對面的並不是漢軍偏師。而是主力。數量有幾萬。至於究竟是幾萬並不清楚。總之很多就是了。

“哦,那就戰吧。”

張寶的面色平靜,說出的話,讓周圍的黃巾軍頭目們覺得很奇怪。

太平淡了。好像這位地公將軍對什麼事情都不在乎一樣。

他們當然不知道,張寶隱瞞了大賢良師的死訊。如果他們也和他一樣,在第一時間知道了大賢良師的死訊,相信他們也會和他一樣,變得什麼都不在乎的。

關於自己弟弟張樑說的再造黃天,繼承大賢良師遺志的事情,張寶根本不信。

大哥這麼優秀的人才,都失敗,活活累死了,自己又能做什麼呢?

他現在覺得自己活着很多餘。

事實上他已經想好要去死了。

要以一個轟轟烈烈的死,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絕不辱沒大賢良師與太平道的威名。倘若千百年後,還有人記得的話,那希望他們在記得東漢中平年間,有一位大賢良師。自己沾大哥的光,勉強讓後人記得他有個叫張寶的弟弟。

這就夠了。

大陸澤以東,新河縣以西。拉開架勢的十數萬大軍正預備着開戰。

對面的黃巾軍,似乎對走着走着,突然對面就出現一支漢軍這種事,並沒有太多驚訝。

在張寶以下大小頭目的率領下,這些黃巾軍開始亂糟糟的列陣。

一批精銳黃巾軍以最快速度列陣完畢,並且開始前進,以防備大軍沒有整備完畢時,漢軍突然出擊,然後將他們的陣列打崩。

事實上董卓很想這麼做的。他麾下的五千涼州騎兵也一樣。這個特別想立功的胖子,幾乎按耐不住要衝出去殺人的心了。

他們的武器裝備上不如遼東騎兵那麼好。包括董卓在內,五千涼州騎兵身上的武器,盔甲都顯得非常破舊。

那一個個被小心擦亮的甲片上,佈滿了各式各樣的劃痕。或者刀劍弓矢,或者風霜雨雪。繫着甲片的革帶與繩索上,滿是煙燻的黑色。刀劍槍矛稍有缺口,握柄吞口略有破碎。

涼州騎兵本身,也和他們的武裝差不多。他們的臉上,胳膊上,手上。裸露在外的皮膚與衣甲下的皮膚有多少傷疤,恐怕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這一大羣爛臉,瞎眼,缺耳朵,豁牙,好像怪物一樣的士兵能把人嚇個半死。

這些西涼人的衣甲是破爛的,武裝是破爛的,甚至連人都是破破爛爛的。不要說與那些渾身披甲,好像純銀的白馬精騎了。即使與三河騎士相比,也像是一羣叫花子兵。

唯獨讓人驚豔的只有他們的戰馬。高大神駿,遠遠超過三河騎士的坐騎。想必是因爲地利優勢獲得的西域良馬。

劉備絕不懷疑這羣傢伙的戰鬥力,就像他絕不懷疑他們的人品一樣。他同樣覺得,在開戰伊始要這羣涼州騎兵衝一下子,就算不能大獲全勝,至少也能重創敵人,並且給自己的軍隊爭取列陣時間。

至於涼州軍的傷亡,想必他們自己都不會太在乎。

然而盧植拒絕了。

他固執的要求自己的軍隊列陣,嚴陣以待,給對面的黃巾軍足夠多的時間列陣。然後公平較量。

“這樣是不是有點過分了啊?”

在劉備身邊,張飛忍不住這樣嘟囔。

“沒關係的,沒關係。”劉備則毫不猶豫的這樣說:“三萬精銳對陣十萬黃巾。這樣的戰鬥再簡單不過了。老師的心思也再明顯不過。等吧。張角是自己死的,已經沒機會了。但他弟弟好歹是個地公將軍。陣斬張寶的功勞,就看兩位賢弟的了。”

聽劉備這麼說,不單張飛興奮的了起來,另一邊的關雲長也微微睜開了眼。

“——玄德叔父不要小看人!”在另一邊,公孫續大聲說道:“這份功勞,小侄也要爭上一爭!”

“嗯,嗯。”劉備看着一臉認真地公孫續,不由得露出了笑容:“有多少本事就都使出來吧。天底下的精兵強將有的是聚在這裡呢,不拼盡全力,你可勝不過他們。”

第八章國之干城(第一更)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三章董卓言利第三十九章鏖戰第四十二章有四個張角第五十章偶爾會有一些白癡混進革命隊伍第二十五章野人軍第四十九章屠殺與潰逃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十章大計劃第七章如日中天第六十二章瞬殺第六十三章關顏對刀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十章賑濟,刺殺第五十九章灑脫的與想不開的第十三章最精銳的步兵部隊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四十三章肅反嗎?第四十九章撤退第五十五章劉備時代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二十四章期許第十章大計劃第十六章潰退第十章混亂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四十章北地戰略第十七章弩與弓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三十一章你擋路了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三十七章絕望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十二章內部鬥爭、無論漢羌(五更!求訂閱!)第十八章真心待人(一更)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章徵兵與朝廷第二十九章方陣的側翼與騎兵第五十四章張燕的迷茫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五章這樣可不行啊第一章鄴城事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五章遠航第四十三章肅反嗎?第四十章精銳禁軍·二十萬!第二十三章白馬義從出動第二十三章臨戰之前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三十二章暴力對抗第五十六章郡兵的職責與軍戶制度尾聲:不同的世界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二十四章風平浪靜的同時,內心深處多少有點呵呵第十六章整軍經武第六十八章既然已經動手過了第五章你願意麼?第四章徵兵與朝廷第二章出山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三十六章碾壓第十一章烏合之衆遲到的本章小結:第二十五章數學知識,經濟知識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第十五章工兵的殺傷力第十九章陷陣第五十六章郡兵的職責與軍戶制度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十九章傷兵營第三十八章崩盤第五十七章還沒有放棄第十一章璀璨第三十八章幕府,代替了朝廷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十章賑濟,刺殺第七十五章涼州警訊第九章賑濟災民第三十三章人才濟濟董仲穎第五十三章援軍與援軍第六十六章中郎威武第七十二章最終的結果第三十四章這就是偉大第十五章營壘,突騎與弩第四十章北地戰略第二十六章馴化第六章認真思考第九十一章箭術入神第四十六章黑暗的角落第七章叛羌與漢奸第三十二章不甘心第十一章烏合之衆第二十七章正面之敵(二更)第五十一章都是人才
第八章國之干城(第一更)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三章董卓言利第三十九章鏖戰第四十二章有四個張角第五十章偶爾會有一些白癡混進革命隊伍第二十五章野人軍第四十九章屠殺與潰逃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十章大計劃第七章如日中天第六十二章瞬殺第六十三章關顏對刀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十章賑濟,刺殺第五十九章灑脫的與想不開的第十三章最精銳的步兵部隊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四十三章肅反嗎?第四十九章撤退第五十五章劉備時代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二十四章期許第十章大計劃第十六章潰退第十章混亂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四十章北地戰略第十七章弩與弓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三十一章你擋路了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三十七章絕望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十二章內部鬥爭、無論漢羌(五更!求訂閱!)第十八章真心待人(一更)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章徵兵與朝廷第二十九章方陣的側翼與騎兵第五十四章張燕的迷茫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五章這樣可不行啊第一章鄴城事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五章遠航第四十三章肅反嗎?第四十章精銳禁軍·二十萬!第二十三章白馬義從出動第二十三章臨戰之前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三十二章暴力對抗第五十六章郡兵的職責與軍戶制度尾聲:不同的世界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二十四章風平浪靜的同時,內心深處多少有點呵呵第十六章整軍經武第六十八章既然已經動手過了第五章你願意麼?第四章徵兵與朝廷第二章出山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三十六章碾壓第十一章烏合之衆遲到的本章小結:第二十五章數學知識,經濟知識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第十五章工兵的殺傷力第十九章陷陣第五十六章郡兵的職責與軍戶制度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十九章傷兵營第三十八章崩盤第五十七章還沒有放棄第十一章璀璨第三十八章幕府,代替了朝廷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十章賑濟,刺殺第七十五章涼州警訊第九章賑濟災民第三十三章人才濟濟董仲穎第五十三章援軍與援軍第六十六章中郎威武第七十二章最終的結果第三十四章這就是偉大第十五章營壘,突騎與弩第四十章北地戰略第二十六章馴化第六章認真思考第九十一章箭術入神第四十六章黑暗的角落第七章叛羌與漢奸第三十二章不甘心第十一章烏合之衆第二十七章正面之敵(二更)第五十一章都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