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下一個問題是,學派如何?

說完這樣的話,沒再開口,也沒有走。就留在那裡思考着接下來應該面對的問題。

就像是他說的那樣,他現在非常忙,忙着他的教育事業。

當然同時,劉玄德也非常開心。因爲他的忙碌而開心。

因爲在這之前,他根本找不到那麼多人來實現自己的偉業。

那些通過科舉的士子多半不會願意擔任“鄉校老師”這個職務的。

畢竟這個職務無論劉玄德宣傳的多好,多麼高尚,多麼偉大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地位與權力低下。

如果從軍的話,如今是亂世啊,從軍拼殺出來,說不得封侯拜相都有可能。

如果從政的話,現在劉玄德已經掌控了冀州,蠅附驥尾而致千里什麼的,大家能獲得一個好前程。

然而當鄉校教師有什麼用?

教一堆流着鼻涕的傻孩子,有什麼用?

他們能爲自己帶來什麼好處嗎?

桃李滿天下。

如果是舊時代的那種師徒弟子的關係的話還好。那些弟子成功之後,會爲自己帶來種種的名利好處。

但是劉備這種學校,這種大規模的普及教育很明顯不會有那種好處。

所以憑什麼?

你劉備願意搞這個是你自己願意。我們可不會自甘墮落。

無論是世家子,還是寒門士子。歸根到底都是“士”是高貴的知識分子。像劉玄德這樣會屈尊降貴的傢伙,很難找出第二個。

所以在這之前,劉玄德雖然很多次想要擴大他的教學規模,但是不成功。

一方面是權力地位不允許。畢竟在漢代,講學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這個大儒,那個大儒的講學沒問題。相對來說,劉玄德還不夠格。

另一方面就是沒有足夠的人手幫忙。

而這一次,人手有了。

在劉備的計劃中,與上千名農稷從事與農事吏一起,前往冀州各鄉的,還有同等數量的文學從事,以及數千名文吏——這些人拿到了劉備打包帶走的一年級教學課本,教具,以及一筆教學經費。

這些文學從事與文吏裡面,有一百餘名劉玄德的學生與門客,一百餘名被劉玄德打動,自願前往各地的寒門士子,還有三到四百名退伍士兵。他們大多因爲之前的戰爭身上多了一些殘疾。

剩下的大部分仍舊是被逼迫的世家子。

——這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真的。再沒有比獲得了這麼多知識分子,讓他們給自己效力更讓人覺得舒服的了。

當然,劉備與其他人商議之後,也確定要做兩件事。

第一是巡查定期巡查,考覈,以確保這些被逼迫的世家子老實工作。

除了教導學生們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確保這些混蛋,不會污染孩子們的心靈。讓他們變成如世家子那樣追逐名利的怪物。

“這一點比較困難。”劉備的心裡面這麼想:“如果可以的話,我很不想讓那些人去教。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心裡面這麼想着,他稍微有點感嘆。

他幾乎可以料定,那些不甘心的世家子中,會有人借這個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孩子——

“但是,不能因噎廢食啊。只要加大獎懲力度,就能大幅杜絕這種事情發生。”

一部分損失與失敗是可以承受的。就算在後世也一樣。那麼多學校,小學初中高中。難道所有老師都稱職嗎?所有老師都是人品好的好人?

除此之外,劉備還確實的知道一件事——造紙,活字印刷,派遣人員振興鄉校,執行義務教育——他甚至願意給那些孩子伙食補貼——然而——就算這樣——孩子們的入學率也絕對不會太高。

尤其是女孩的入學率,很可能是個位數。

更重要的是那些孩子稍大一點,能從事一定體力勞動的情況下,那些家長很有可能會要他們回去幫忙,而不是讓他們繼續留在學校。

就算漢代的人們非常重視教育——不,應該說諸夏民族是最重視教育的民族之一也一樣。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很多家長不得不在生活壓力面前選擇苟且。

因爲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魄力,能賭上一切,花十年二十年時間賭出一個讀書人的。就算他們知道這很可能改變他們的命運也一樣。

“所以需要更多政策。”劉備心想:“我的學校教學必須更貼近實際。算數,農業知識,識字,還有其他常識與技術……

要讓那些家長相信,從學校出來的孩子能有一技傍身,能在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幫到他們,他們纔會願意,主動將孩子交給我們。

除此之外,或許還可以做一些獎勵制度。嗯,是的,獎勵制度……與假田制掛鉤?將孩子送來的人家,可以獲得一定優先權?嗯,這個可以好好計劃一下。

最後,就是那些孤兒,還有被父母拋棄的孩子——要將他們全都送到這裡來!建立專門的院校——這些沒有任何牽掛的孩子,纔是真正的,屬於我的孩子!”

——就好像之前,劉備收養那些孩子,教導他們,花了近十年時間教育出完全聽命於他的三百名弟子一樣。

現在擁有更多資源,更多師資力量的他,必定能做的更好!

“無論如何,這件事已經走上正軌,一點點小瑕疵不算什麼……爭取,今年將孩子們的入學率提升到百分之三十。嗯,嗯。”

想到這裡,劉備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就在這時候,他旁邊的徐元直再次開口:“但是啊,玄德公。現在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劉備有些奇怪的看着他:“我覺得已經很好了啊。所有變量,所有困難,所有問題我都有考慮……”

“……但是,你教的好像不是儒學,對吧?”

“……”

他的話,讓劉玄德一時間說不出話。

“所以,玄德公,最後一個問題是,你將以什麼名義教導這些知識?或者問的再簡單點,你還是不是儒家弟子?或者你的信仰是什麼?

儒?黃老?法家?還是別的什麼。”

“這很重要嗎?”劉備問。

“當然,非常重要。”徐庶點點頭:“甚至比你想的還重要。”

第三十二章暴力對抗第二十四章風平浪靜的同時,內心深處多少有點呵呵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三十一章天下英雄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三十五章王八蛋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十六章中黃太乙第十八章金殿之上第十九章沒錢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卷末小結第五十四章張燕的迷茫第九章長江口水戰第三十三章疑惑與拉攏第七章帝劍,龍牙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三十四章備非良人第四十六章大將第九十二章喜悅嗎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五十章偶爾會有一些白癡混進革命隊伍第二十二章利益足夠就什麼都敢做第五十五章藏起的王牌與郡兵第六章曹劉敘事司冀別第五十五章劉備時代第三十六章拼命努力的擴充隊伍第五章遠航第四十五章日新月異的冀州第三章兗州事了第二十章那麼,我們戰一場吧第十四章黃天之世第二十九章呂布的憤怒與不甘第三十章對於北方未來的暢想第九章戰爭就這樣開始了第二十章同樣是個慫貨第四十一章你們現在都是我的奴隸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五章你願意麼?第六十七章外交局勢不容樂觀第六十三章關顏對刀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二十章同樣是個慫貨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二十九章天下名士第四十四章冰雪中的行軍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十九章陷陣第二十九章天下名士第二十三章白馬義從出動第三十章機會!!第三十八章崩盤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六章不存私心?第三章解決辦法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六十四章狂熱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九章賑濟災民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二十五章我纔是真三國無雙第四十九章完美虐殺第二十四章伏屍數萬,流血漂櫓第七十五章涼州警訊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七章王見王?!第四十六章公田的兩種生產製度第五十一章恐懼與計劃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二十章那麼,我們戰一場吧第六十一章袍澤之間不傷和氣的實戰訓練第五十二章士氣昂揚第一章鄴城事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八十六章交給你們一項重要任務第五十五章藏起的王牌與郡兵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三十九章於事無補的大獲全勝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二十七章正面之敵(二更)第三十八章崩盤第三十章機會!!第四十五章假田制與一千幾百個農稷從事第四十七章最後的太平道徒第七十三章身毒妙法第三十章弩騎狂瀾第二十九章呂布的憤怒與不甘第二十七章諸方反應第五十五章藏起的王牌與郡兵第二十五章野人軍第五十章偶爾會有一些白癡混進革命隊伍第四十三章肅反嗎?第三十一章最後一搏第十章火焰
第三十二章暴力對抗第二十四章風平浪靜的同時,內心深處多少有點呵呵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三十一章天下英雄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三十五章王八蛋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十六章中黃太乙第十八章金殿之上第十九章沒錢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卷末小結第五十四章張燕的迷茫第九章長江口水戰第三十三章疑惑與拉攏第七章帝劍,龍牙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三十四章備非良人第四十六章大將第九十二章喜悅嗎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五十章偶爾會有一些白癡混進革命隊伍第二十二章利益足夠就什麼都敢做第五十五章藏起的王牌與郡兵第六章曹劉敘事司冀別第五十五章劉備時代第三十六章拼命努力的擴充隊伍第五章遠航第四十五章日新月異的冀州第三章兗州事了第二十章那麼,我們戰一場吧第十四章黃天之世第二十九章呂布的憤怒與不甘第三十章對於北方未來的暢想第九章戰爭就這樣開始了第二十章同樣是個慫貨第四十一章你們現在都是我的奴隸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五章你願意麼?第六十七章外交局勢不容樂觀第六十三章關顏對刀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二十章同樣是個慫貨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二十九章天下名士第四十四章冰雪中的行軍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十九章陷陣第二十九章天下名士第二十三章白馬義從出動第三十章機會!!第三十八章崩盤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六章不存私心?第三章解決辦法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六十四章狂熱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九章賑濟災民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二十五章我纔是真三國無雙第四十九章完美虐殺第二十四章伏屍數萬,流血漂櫓第七十五章涼州警訊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七章王見王?!第四十六章公田的兩種生產製度第五十一章恐懼與計劃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二十章那麼,我們戰一場吧第六十一章袍澤之間不傷和氣的實戰訓練第五十二章士氣昂揚第一章鄴城事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八十六章交給你們一項重要任務第五十五章藏起的王牌與郡兵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三十九章於事無補的大獲全勝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二十七章正面之敵(二更)第三十八章崩盤第三十章機會!!第四十五章假田制與一千幾百個農稷從事第四十七章最後的太平道徒第七十三章身毒妙法第三十章弩騎狂瀾第二十九章呂布的憤怒與不甘第二十七章諸方反應第五十五章藏起的王牌與郡兵第二十五章野人軍第五十章偶爾會有一些白癡混進革命隊伍第四十三章肅反嗎?第三十一章最後一搏第十章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