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空城計?

“加快進軍速度,今天日落之前務必抵達都樑縣!”黃忠騎在馬背上,對身後的士卒大聲喝令道。

只見得官道之上,數排荊州兵浩浩蕩蕩的行進在大道之上,正是劉磐麾下的武陵兵。

自從制訂了全新戰略之後,劉磐和黃忠便無所顧忌,率領萬餘武陵軍肆無忌憚的一路南下,從武陵郡直接殺入零陵郡,氣勢洶洶,兵鋒直指零陵郡西面的都樑縣。

要是放在平時,行軍打仗其實絕對不可能這麼明目張膽,一般都會小心翼翼,甚至會主動走小路掩蓋消息,爲的便是減少敵軍注意力,趁着敵軍援軍尚未到來之前,早日攻城。

不過今日與以往並不相同,劉磐與高寵兵分兩路,分別從零陵和長沙殺向孫權,江東軍捉襟見肘,有什麼好怕的?

“探哨前往都樑縣打探,速去速回!”劉磐又喝令道。

見到劉磐一副趾高氣昂的模樣,黃忠不由得出言提醒道:“公權,還是小心一點的好,聽說那周公瑾已經復出掌握軍權,此人的統兵之能非同小可啊。”

聽了黃忠的話,劉磐笑道:“無妨,漢升兄,那周瑜即便是白起在世,孫吳復生,如今我兩路大軍齊頭並進,他又能夠有何作爲?”

黃忠還要再勸,這時前方忽然一名探哨騎着馬跑了回來,對劉磐大聲道:“將軍!都樑縣方向發現江東軍正火速向縣城趕來,兵力約在萬人左右!”

“哦?”

劉磐興奮起來:“敵軍打的是什麼旗號?”

“周字旗號。”

“哼哼,看來是周瑜親自來了,這一次我倒要看看他有什麼能耐。”劉磐冷笑道。

黃忠上前一步,生怕劉磐輕敵,因此搶先道:“公權,不如我先率領前鋒軍馬殺向都樑縣,與周瑜交戰。”

劉磐思索一陣,道:“也好,漢升兄乃是宿將,定能與周瑜爭鋒,我便派五千軍馬於漢升兄。”

“喏!”

說罷,黃忠分兵五千,領着這五千人,加快速度一路朝着都樑縣加快速度而去,恰好與另一名探哨迎面撞上。

“站住!”

黃忠叫停來騎,勒馬喝問道:“周瑜軍距離還有多遠,是否已經進駐都樑城中?”

“黃老將軍,那周瑜非但沒有率軍入城,而且打開都樑城,將城中的兵馬糧草一併帶走,如今都樑城中城門大開,在下不知道如何是好,因此快馬趕回對老將軍稟報。”探哨回道。

“啊?”黃忠聞言不由得一愣,隨後面色一陣奇怪,這周瑜到底是打的什麼主意...

“不管了,全速進發,先到都樑城下再說,快!”

黃忠一揮手,領着五千武陵軍加快速度,朝着都樑城狂奔而去。

五千先鋒軍馬不停蹄的抵達都樑城下,黃忠定睛一看,只見得都樑城城門果然大開,而且城頭之上就連一個士兵都沒有,似乎真的是完全搬空了的模樣。

“嗯?”黃忠面露疑惑之色。

一旁的士卒建議道:“老將軍,這有可能是敵軍的誘敵之計,說不定敵軍已經在城中設下了伏兵,只要我們一進去,敵軍立刻就會對我軍發動攻擊,不如等到劉郎將率領後續援兵到來以後,再做決定如何?”

黃忠頓時嗤之以鼻:“我軍五千先鋒在此,被敵軍一座空城嚇得不敢動彈?”

“本將親自挑選兩千銳卒入城,爾等在城外佈陣,若是有敵軍到來,當嚴防死守,遣人向劉將軍求援,知道麼?”

黃忠交代了一句之後,隨後便率領兩千銳卒殺入了空城之中。

荊州作爲漢朝南方的大州,自然是地廣人稀,開發不足,北邊的南陽郡、南郡相對而言還好一些,可是荊南四郡的開發度就遠遠不足了,都樑縣又不是郡治所在,自然是人口稀少。

黃忠領兵殺進去之後,城中還是沒有什麼動靜,他帶着兵馬在城中前前後後的搜查了一番之後,卻還是什麼都沒發現,最終只好帶着一肚子疑惑從城中殺了出來。

“漢升兄!可在城中發現什麼動靜了麼?”

黃忠剛剛帶領兩千銳卒殺出來,發現劉磐已經率領後續援軍到達,並且對黃忠問道。

黃忠搖了搖頭:“沒有,周瑜似乎是真的將都樑城中的兵馬和糧草全部都搬空了,然後逃走了。”

“哦?哈哈哈哈!”

劉磐聞言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我當那周瑜到底是何等英雄,原來不過是個膽小如鼠之輩。”

“將士們聽到沒有?這周瑜小兒不過如此,哈哈哈!”

“哈哈哈!”

聽到劉磐之言,一衆武陵兵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只有黃忠依舊是一臉慎重之色。

“公權,周瑜可能是想要堅壁清野,收集兵馬和糧草,然後選擇堅城抵抗我軍。”黃忠道:“他所率大軍明明有萬人上下,與我軍不相上下,卻主動將留守兵馬和糧草全部都撤走,只怕正是爲如此。”

劉磐哈哈笑道:“怕什麼?那周瑜主動避讓我軍,由此可見已經摺了銳氣,我軍便步步緊逼,把敵軍逼到退無可退,然後讓其與我軍交戰不就是了?那周瑜要是避而不戰,一路退往桂陽,我軍便兵不血刃拿下零陵,與高都督會師於桂陽郡,豈不美哉?”

黃忠雖然覺得沒有那麼簡單,但是也覺得劉磐說得有幾分道理,因此點了點頭:“好吧,只要我軍穩紮穩打,相信敵軍也奈何不了我軍。”

實際上,在赤壁之戰火燒連環船,大敗曹操之前,周瑜的知名度遠遠沒有那麼高,因此劉磐對周瑜並不重視也可以理解。相反,劉磐更重視的並非是周瑜,而是江東軍大將太史慈,因爲孫策曾經委任太史慈爲建昌都尉,與劉磐抗衡。

於是乎,劉磐和黃忠兩人在都樑城稍作休息,並且留下了三百兵馬守衛城池,同時作爲糧草轉運之所,然後兩人則是率領接近一萬兩千武陵軍繼續向東進軍,朝着夫夷方向進軍而去,劉磐迫切的希望與周瑜主力決戰。

第618章 《遠誅》第738章 詐得婁縣第217章 轉擊閻行第39章 圍而不攻第438章 河東徐公明第428章 戲志才獻計第994章 淮南危局第857章 劉琦遁逃第175章 走馬上任第365章 黑山賊第873章 文聘投降第813章 張任來也第926章 火燒泉陵第562章 大戟士第877章 兵臨長江第994章 淮南危局第463章 紅羅燭影第269章 勝利餘暉第36章 以戰養戰第70章 一夫當關第491章 戰後事宜第348章 奮戰!第10章 夜戰八方第204章 岌岌可危第312章 迎陳留王第502章 無可奈何第860章 南北調動第664章 洛神凌波第266章 飛熊軍第250章 靈帝駕崩第319章 北伐動員第295章 誘敵深入第84章 單騎走飛燕第188章 奇兵突出第307章 相互算計第782章 見好便收第110章 波才調兵第489章 兩軍對壘第1016章 奇襲下邳第906章 張飛強渡淮水第51章 遠道而來的幽州軍第816章 繼續苦戰第472章 翻山越嶺第699章 以步對騎第839章 城破第5章 暗箭第301章 中心斬首第181章 驚弓之鳥第913章 陣前喊話第852章 背刺第817章 西涼軍到第25章 敵疲則擊第475章 袁術大怒第346章 攻守兼備第934章 拿下臨湘第147章 途中設伏第404章 互相攻訐第312章 迎陳留王第409章 黃巾力士第285章 飛將之威第1014章 廣陵郡第952章 旗鼓相當第739章 一舉破城第622章 鹿門書院第831章 陷坑破敵第623章 必勝無疑第806章 劉璋的小心思第747章 將信將疑第8章 縣令召見第190章 江東子弟第551章 人中呂布第175章 走馬上任第225章 擒殺王國第607章 貪得無厭第345章 滿月戰陣第720章 親至長安第157章 威逼三輔第92章 嚴正軍法第56章 推心置腹第1024章 劉燁稱帝第76章 西涼鐵騎第651章 退保幽州第744章 僞裝之計第60章 未竟全功第176章 羌人復叛第801章 張頜奮命第637章 兩軍對壘第1000章 風雲動盪第837章 聲勢浩大第249章 189年第141章 破張樑第179章 赤慣橫空第898章 于禁撤兵第284章 諸侯震動第506章 兩虎相爭第116章 不可逾越的鴻溝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713章 虛弱的曹軍第75章 關張之勇第710章 離間書
第618章 《遠誅》第738章 詐得婁縣第217章 轉擊閻行第39章 圍而不攻第438章 河東徐公明第428章 戲志才獻計第994章 淮南危局第857章 劉琦遁逃第175章 走馬上任第365章 黑山賊第873章 文聘投降第813章 張任來也第926章 火燒泉陵第562章 大戟士第877章 兵臨長江第994章 淮南危局第463章 紅羅燭影第269章 勝利餘暉第36章 以戰養戰第70章 一夫當關第491章 戰後事宜第348章 奮戰!第10章 夜戰八方第204章 岌岌可危第312章 迎陳留王第502章 無可奈何第860章 南北調動第664章 洛神凌波第266章 飛熊軍第250章 靈帝駕崩第319章 北伐動員第295章 誘敵深入第84章 單騎走飛燕第188章 奇兵突出第307章 相互算計第782章 見好便收第110章 波才調兵第489章 兩軍對壘第1016章 奇襲下邳第906章 張飛強渡淮水第51章 遠道而來的幽州軍第816章 繼續苦戰第472章 翻山越嶺第699章 以步對騎第839章 城破第5章 暗箭第301章 中心斬首第181章 驚弓之鳥第913章 陣前喊話第852章 背刺第817章 西涼軍到第25章 敵疲則擊第475章 袁術大怒第346章 攻守兼備第934章 拿下臨湘第147章 途中設伏第404章 互相攻訐第312章 迎陳留王第409章 黃巾力士第285章 飛將之威第1014章 廣陵郡第952章 旗鼓相當第739章 一舉破城第622章 鹿門書院第831章 陷坑破敵第623章 必勝無疑第806章 劉璋的小心思第747章 將信將疑第8章 縣令召見第190章 江東子弟第551章 人中呂布第175章 走馬上任第225章 擒殺王國第607章 貪得無厭第345章 滿月戰陣第720章 親至長安第157章 威逼三輔第92章 嚴正軍法第56章 推心置腹第1024章 劉燁稱帝第76章 西涼鐵騎第651章 退保幽州第744章 僞裝之計第60章 未竟全功第176章 羌人復叛第801章 張頜奮命第637章 兩軍對壘第1000章 風雲動盪第837章 聲勢浩大第249章 189年第141章 破張樑第179章 赤慣橫空第898章 于禁撤兵第284章 諸侯震動第506章 兩虎相爭第116章 不可逾越的鴻溝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713章 虛弱的曹軍第75章 關張之勇第710章 離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