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

建安七年(202年),劉表的兒子劉琮在坐上了荊州牧的位子後,便隨後就宣佈了劉表已病逝的消息。劉琮今年也剛滿十歲,雖然年紀還很幼小,但此子倒也長得是聰明伶俐。

此刻的劉琮高坐在大堂之上,只見他看了看堂下的衆大臣後,就說道:“你們立我爲荊州之主,倘若我大哥和劉使君起兵前來責問,到時候我該如何對答他們呢?”

衆大臣們有些懼怕地看了蔡瑁和張允一眼後,便全都閉口不言了起來。而這時候做爲幕官的李珪卻站了出來說道:“公子說的很對,現在就可以把大公子請回來做這荊州之主,然後命劉備一同理事。這樣不僅能抵禦曹操的大軍,同時還能抗拒那孫權的江東軍了。”

李珪的話纔剛說完,就遭到了蔡瑁的斥責。而李珪根本不懼蔡瑁,反而是指着蔡瑁一頓大罵道:“蔡德珪,你假冒遺命、廢長立幼,這荊襄九郡遲早會斷送在你們蔡家的手中,到時候看你有何面目去見九泉之下的劉荊州。”

聽到李珪的怒罵,蔡瑁頓時是大怒,立刻就讓侍衛將李珪是拖出去斬首。接着他又宣佈立劉琮爲主公,荊州的軍政大權全由蔡氏族人來掌控。並且還宣佈了劉備軍爲叛逆,勢必要將劉備軍趕出荊州的地盤。

就在劉琮坐上荊州牧的位子不久,就收到了曹操親率三十萬大軍來襲的消息。此時的劉琮頓時就慌了手腳,當他將蔡瑁與衆大臣找來商議時,就有人勸說劉琮將荊襄九郡是獻於曹操,這樣不僅能保全荊州的百姓,而且還能保住他自己的小命。

而劉琮在聽了這些人的建議後,頓時是惱怒地說道:“我纔剛剛繼承了這份基業,連坐都還沒有坐穩,你們就勸我放棄,到底你們是曹操的官員還是我荊州的官員?”

這時候就見一名身材矮小的人站了出來說道:“州牧大人,你自以爲比起曹操來如何?”劉琮想了想便答道:“我不如他。”而那人又繼續說道:“曹公兵強將勇,手下的謀士更是足智多謀,現在他大軍南下,我們又將如何抵抗,所以還不如投降的好,免得日後生出禍端來。”

說話的人名叫王粲,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人,曾經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龔曾孫、司空王暢之孫。而此刻的劉琮在聽了王粲的話後,不由得就有些遲疑了起來。就在劉琮舉棋不定之時,屏風後的蔡氏是忍不住地就走了出來說道:“既然大家都主張降曹,那就依大家的意見來吧。”

聽到母親大人的話後,劉琮不敢再有絲毫的遲疑,是連忙寫了一封降書就叫人偷偷送去了曹操的營地。當派去的宋忠趕到宛城時,是立馬拿出了降書就獻於了曹操。

而曹操在大喜之後,也重賞了宋忠並說道:“你回去轉告劉琮,當本將軍來到襄陽城時,他必須要親自出城來迎接於我,這樣本將軍才能派他爲荊州之主。”

宋忠在謝過了曹操之後,第二天就離開了宛城。可是當他準備渡江回襄陽時,忽然前方出現了一隊人馬,而領頭的人正是關羽關雲長。

當宋忠一見到關羽時,心裡頓時就有些着慌,正想躲避不讓關羽看到他時,沒想到關羽已經看見了他,並且還大聲喊起了他的名字來。

當關羽問他爲何出現在這裡時,宋忠支吾了半天也沒能說個明白出來,最後在關羽的一再逼問之下,宋忠纔不得不說出了實情來。

而關羽一聽完宋忠所說的話後,臉色頓時是大變。只見他命人將宋忠給抓起來後,就立馬率隊返回了新野。當劉備一聽到劉表去世的消息時,忍不住是放聲大哭了起來。而一旁的張飛更是氣呼呼地說道:“既然事情已到了這般地步,不如先殺了宋忠,然後立刻起兵攻打襄陽,等奪取了襄陽城後,再殺蔡氏一族及劉琮也不遲。”

劉備並沒有採納張飛的意見,反而讓他不要多嘴。接着劉備又斥責宋忠道:“你既然知道他們這樣做,爲什麼不早來報我,現在殺了你也無濟於事,你還是早些回襄陽去吧。”說完便命兵士將宋忠是趕了出去。

而就在劉備與孔明商量對策之時,忽然又接到劉琦派伊籍來新野的消息。而劉備爲了感謝伊籍以前曾救過他的性命,於是是親自出城來迎接了他。當幾人在房間裡坐下來後,伊籍這纔拿出了劉琦的書信,並請求劉備與他們一起出兵去責問劉琮。

當劉備在看完劉琦的書信後,忍不住就說道:“你們只知道劉琮瞞着我們做了荊州之主,恐怕還不知道他已經將荊襄九郡是獻於了曹操的事情吧。”說着劉備就把宋忠所說的話是告訴給了伊籍。

而伊籍聽後同樣是大驚失色,過了好一會兒伊籍才說道:“劉使君,不如你假借弔喪之際擒下那劉琮來,然後再除去蔡氏一族及其同黨,這樣荊州豈不就到手了嗎?”

當諸葛亮在聽了伊籍的計策後,也是連聲說好。而劉備稍稍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頭同意了下來。就在幾人商量着如何奪取荊州之時,忽有探馬來報說曹軍已到了博望坡。劉備連忙將伊籍打發回江夏後,又立即與孔明商議起了拒敵的對策來。

看着劉備那一臉的焦慮,孔明指着桌上的地圖就說道:“前番一把火燒掉了夏侯惇大半的人馬,這次我依然讓他們討不了便宜。不過這新野咱們是待不下去了,還是儘早撤往樊城去吧。”

本來諸葛亮還想利用百姓遷往襄陽城的時候,讓劉備手下的精兵也趁機混進襄陽城去,到時候也好實施他們奪城的計劃。可惜劉表這一死算是徹底打亂了他的計劃,再加上大戰在即,也迫使他不得不臨時改變了新的對策來。

就在劉備差人四處張貼告示,並組織人手將新野城的百姓遷往樊城之時,孔明也在大堂上是調兵遣將,併發號施令。首先他讓簡雍調拔所有的船隻,並組織人手幫百姓們渡河。接着他又令關羽領兩千人馬去白河上游截斷水流,只等曹兵一到就開閘放水。

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十二章 打臉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
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十二章 打臉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