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

當劉贇與童飛等人一路披荊斬棘地衝進大殿裡後,就看見袁術是一身龍袍地端坐在龍椅上,並且在他的手上還拿着一枚玉璽,不用猜也知道這就是那枚所謂的傳國玉璽。

而此時的袁術是緊握着這枚玉璽,就說道:“爾等攜兵器闖入行宮,莫非是想行刺朕不成,朕可是得了上天的傳承,故建立了這大成國,爾等還不快快跪下參見於朕。”

看着如此瘋癲的袁術,曹操和劉贇不由得都苦笑地搖起了頭來。正所謂上天要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看來在這袁術是中毒太深了,還真把自己當成了什麼大成國的天子。

此時的劉贇在嘆了一口氣後,就說道:“公路兄,你還是快快清醒過來吧,你並不是什麼天子,而且上天也並沒有受命於你,就更談不上既壽永昌的話了。至於你手中的那枚傳國玉璽只是一件贗品而已,真正的玉璽早就安放在鄴城的皇宮裡了。”

劉贇此話一出,不僅驚呆了曹操等人,就連那袁術也是瞬間就清醒了過來,並大聲地怒喝道:“你胡說,傳國玉璽怎麼會在鄴城裡,它明明就在朕的手上,朕纔是真正的天子。”

“行了公路兄,你也鬧夠了,如果你不信可以隨我回鄴城去看看,到底哪一個纔是真正的傳國玉璽。當初孫文臺從井裡打撈上來的玉璽本身就是假的,是有人使用了掉包計,而且還故意放在了一名宮女的身上,並將其宮女推入了井中,溺水而亡。而真正的傳國玉璽其實一直都藏在了宮裡,就連那董卓也未曾找到。”

當劉贇在說完這番話後,曹操與蒯越等人是驚得目瞪口呆,就連那袁術也信了一大半。而這時的鐘繇卻站出來,說道:“當年先帝還在世時,我曾在皇宮裡見過那枚真正的傳國玉璽,不如公路先將這傳國玉璽拿我一觀,我便能分辨出真假來。”

鍾繇可是朝中重臣,他能見到真正的傳國玉璽一點不稀奇,所以當他在接過了那枚傳國玉璽後,便認真地鑑定了起來。過來好一會兒,鍾繇才放下了那枚玉璽並說道:“攝政王大人說的沒錯,這枚傳國玉璽的確是一件贗品,沒想到卻惹來了諸多的禍事。公路啊,你也該醒醒纔是了。”

而就在鍾繇說出真假的同時,袁術是一口鮮血就吐在了地上。同時他整個人也萎縮了下來,並連連大笑不止地說道:“造化弄人、此生成殤,哈哈哈。”當袁術在說完這句話後,便倒地是氣絕身亡。

看着袁術就這麼死去,劉贇搖了搖頭便說道:“公路驕豪,卻非治亂之主。妄自尊立,榮不終己,自取滅亡也。”劉贇再說出這番話來時,同樣也是在警告其他有野心的諸侯們。

而這時的荀攸卻插話道:“攝政王大人,既然這枚玉璽是假的,那真的玉璽又是從哪裡得來的呢?我記得陛下東歸之時也未曾有這玉璽的記錄吧,否則早被那董卓或者是李傕和郭汜得去了。”

荀攸這話也是在提醒大家勿要輕信了劉贇的話語,而劉贇只是笑了笑說道:“真正的傳國玉璽是我在重建雒陽城時,從皇宮的廢墟中找到的,也不知是誰將它放在了一處密室之中。”劉贇之所以說謊,就是不想讓其他人知道是他搞的鬼,畢竟這傳國玉璽可是害死了不少人,而他並不想引起太多人的仇恨來。

現在袁術已死,四路諸侯也該到了分贓的時候,江東軍已佔去了揚州以南十三郡的地盤,讓他們拿出來是絕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孫策與周瑜等人也很自覺地就退出了分贓的事宜。

而北廬江郡荊州軍並未拿下來,所以劉贇的意思就是;想要得到地盤就自己去爭取,反正袁術已死,橋蕤等人已成了無根的漂瓶,誰能勸降得了他,那廬江郡就歸誰。

曹操和黃祖等人在聽了劉贇的建議後,便也默認了下來。最後就是淮南郡的歸屬權了,當初四路諸侯可是有過協議,誰先攻進壽春城,那這揚州的首府就歸誰。而現在最先攻進壽春城的則是攝政王劉贇,同時他還佔據了鳳陽、懷遠、曲陽等三城,這等於也是將淮南郡收入了囊中,又豈能讓曹操甘心呢。

說起來曹操這次出征,除了得到下蔡城及壽縣外,其他的均一無所獲,這頓時讓曹操是憤怒到了極點。而劉贇則將孫策和黃祖等人打發下去後,就對曹操說道:“孟德,想要壽春城及淮南郡就拿你的城池來換吧。我的條件就是;用整個淮南郡換取你的沛國和濮陽城如何?”

聽到劉贇提出的條件,曹操與荀攸、程昱等人是立刻就商議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曹操才說道:“沛國可以給你,濮陽城免談。”

沛國離徐州太近了,而劉贇索要沛國城也是爲了防止曹軍再次入侵徐州,所以曹操爲了打消他的顧慮,便將那沛國是讓與了他。而濮陽城則是兗州的門戶,曹操說什麼也不會讓出來的。

雙方在經過了一番討價還價後,最終曹操在讓出了白馬城後,纔得到了整個淮南郡。說起來這次的交易是曹操佔了便宜,但從戰略的眼光來看,則是劉贇佔了一些先手。

沛國和白馬城都屬於交通要道,同時也是進入兗州的最佳途徑。而曹操之所以會讓出這兩座城池來,也是因爲他有把握堵住這兩個漏洞,並使得兗州是固若金湯。

當雙方在談好交換的事宜後,接下來就是錢糧及俘虜的問題了。袁術這幾年在揚州可是橫徵暴斂、大肆搜刮,否則他也不可能會養出三十萬的大軍來了。

可當其他三路諸侯查看袁術的糧倉及庫房時,才發現庫房已被搬空,而糧食也被耗去了大半,這頓時就引起了三路諸侯的不滿來。他們不用去查也知道是誰幹的好事,同時也很後悔當初爲什麼只顧着攻打行宮,竟忘了要守住庫房和糧倉這一事來。

現在好處都被劉贇給佔了去,其他三路諸侯又豈能甘休。

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戰前部署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擔憂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
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戰前部署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擔憂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