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

聽了張遼的回答後,劉贇不由得是驚奇地問道:“那廬江城的守將是誰,竟然擋住了曹軍近十萬人馬的進攻。”

“回主公,廬江城守爲孫河,此人少時隨孫堅征討四方,常爲前驅,後領左右兵。孫堅死後,又隨孫策平定了整個江東,並被孫策賜封爲了威寇中郎將,領廬江太守一職。”

聽張遼這麼一說,劉贇頓時就想起這孫河是誰來了。根據演義中的記載,孫河本就是孫堅的族子,只是隨自己的小姑改姓爲了俞。後來孫策愛惜他這個人才,便又賜姓於他爲孫,還將他是列在了族譜裡,因此俞河也就成了孫河。此人性格忠直,訥言敏行,有氣幹,能服勤,是孫策身邊不可多得的智將之一。對了,這孫河還有一子叫孫恆,字叔武,其才能絕不再他父親之下。

當劉贇問起這孫恆是否也在廬江城時,張遼楞了一下,過了好半天才回答道:“末將並未注意到此人,不過密函上顯示此人就在孫河的身邊。”

“難怪曹軍過了這麼久也未能拿下廬江城來,這孫河父子可沒那麼容易對付的,況且廬江城中還有近兩萬人馬的江東軍,這一下夠曹真和曹純倆兄弟折騰一陣的了。不過這樣也好,給了我們更多的時間來攻打建業城,同時也使得孫河父子無法分身來增援建業城裡的孫權了。”

“主公,這建鄴城城高體厚,不知要如何攻打下來?”

“我剛纔看過建業城的城防圖,孫權在裡面屯集了不少的糧草,同時他還將建業城分爲了江防要塞和城防據點兩個部分。江防要塞主要防的水軍襲擊,而城防據點纔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這孫權還將建業城分爲了宮城和都城兩重,宮城在都城的中間偏北,約佔總面積的1/4,其核心分別爲宮殿、花園和衛隊駐地。而都城的南門爲宣陽門,出宣陽門向南至朱雀門,大約是5裡,這段路就是“苑路“,也是他孫權專用的通道。兩邊有水溝排水,再兩邊就是一般人員通行的道路。在這條大道兩旁是中央官署和部隊營房。朱雀門外就是秦淮河,河兩岸就是居民區和商業區了。整個都城“週二十里一十九步“,規劃得倒還真是井井有條。”

當劉贇說到這裡的時候,眼裡也不由得佩服起了孫權的佈局來。而張遼等人更是張目結舌地看着那張佈防圖,他們根本沒想到這建業城裡竟是如此的複雜。

而這時候的劉贇又繼續說道:“建業城四門,除了南門爲江防要塞外,其他三門均爲城防據點,並且在四門處也存放了大批的軍用物資。如果我軍強攻建業城的話,必將會是傷亡慘重,得不償失啊。”

聽劉贇這麼一說,衆將們不由得都沉思了起來。這建業城竟然比雒陽城還要難攻打,這確實出乎了衆將們的預料。就連劉贇也沒想到建業城的城防會如此的堅固,看來自己還真是小看了那孫權孫仲謀了。

而這時的管亥卻突然說道:“咱們可以將建業城圍起來,當他們彈盡糧絕之時,豈不就能拿下這建業城了嗎?”

管亥的話纔剛說完,一旁的高順就連忙制止道:“伯威休要胡說,難道你剛纔沒聽到主公的話嗎?那孫權已在城裡是屯集了大批的糧草,就算我們圍個一年半載也不一定能拿下此城來,所以你剛纔所說的話是行不通的。主公,我陷陣營願打頭陣,併爲主公攻下那城頭來。”

陷陣營可是步兵中的精銳,劉贇當然不會讓陷陣營的人馬去攻打城池的,所以他在拒絕了高順的提議後,便轉身對藏霸說道:“宣高,明日你率一萬漢軍攻打東、西、北三門,我要看看這三門可有破綻之處。”

“諾,謹遵主公的命令。”藏霸在行了一個軍禮後,便接過了令箭來。

看着藏霸退下後,劉贇在心裡暗歎了一聲;看來還真要用到那東西的時候了,本來這件東西是給孟德兄準備的,沒想到卻在這裡提前使用。不過這樣也好,能震懾到那些有異心的宵小之徒。

第二天,藏霸率領着一萬大軍就向建業城的東、西、北三門是發起了進攻,而呂範做爲城守早已是嚴陣以待地站在了城牆上。當他看到漢軍開始發起進攻後,不由得是冷笑了一聲,說道:“這應該是試探性的進攻吧,既然那位王爺想要看到我建業城裡真正的實力,那本公就讓你見識見識什麼叫做銅牆鐵壁。來人,命令弓箭手無差別射擊,同時將準備好的擂木滾石給我砸下去,我要讓那些漢軍知道,想要攻打我建業城是要付出慘重代價的。”

在呂範的命令之下,城牆上的弓弩手們是飛快地就射出了他們手中的箭羽。而這時候纔剛靠近牆邊的漢軍們就遭到了無數擂木滾石的襲擊,在江東軍們奮力地搏殺之下,漢軍頓時是傷亡慘重。

而此刻的劉贇在圍着建業城轉了一圈後,便立刻就下達了鳴金收兵的命令來。當劉贇回到大帳之時,所有的將軍們已經在那裡等着他了。

此時的劉贇在看了大家一眼後,便說道:“暫緩對建業城的進攻,不過也不能讓他們太閒着,把咱們的投石機全都搬到城下去,每日不得少於三輪的拋投。同時騎兵軍團隨時監視着建業城的四門,一旦有城門打開就立刻來報。餘下人等做好登城的準備,最多一個月本王就會拿下這建業城來,到時本王要活捉那孫權孫仲謀。”

雖然大家還不明白劉贇要如何拿下這建業城來,但一個月的時間他們還是等得起的。就在劉贇圍攻建業城時,水軍都督魯肅也接到了龐統的飛鷹傳書,當他與郭嘉商議了一番後,便率領水軍就前往了吳郡的松江及婁縣一帶。

而坐鎮吳郡的太守朱治,在接到了斥候的稟報後,也是立馬派出了精兵就趕往了松江及婁縣一帶,並開始在那裡做起了佈防來。

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一百四十八章 半路打劫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九章 黑名單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二百三十六章 遼東公孫度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
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一百四十八章 半路打劫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九章 黑名單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二百三十六章 遼東公孫度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