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

袁紹去世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長安城,當袁譚一身冑甲並披麻戴孝地出現在袁府中時,袁熙和袁尚卻早已在那裡等着他了。當袁熙一看到袁譚進來後,立馬就迎了上去說道:“大哥,你來了就好,父親走的突然,以後這袁家可就要靠我們三兄弟來支掌了。”

袁熙的性格比較軟弱,但與倆兄弟的關係倒也不錯。而這時的袁譚只是朝袁熙點了點頭後,就直接走進了後院裡。此時的後院早已被袁紹的侍衛們給看守了起來,同時作爲軍中的第一將,文丑也是手按劍柄地站在了袁紹的牀前。

此時的文丑一臉悲痛地看着袁譚進來後,就轉身走出了屋外。當袁譚跪在袁紹的遺體前,並連磕了數個響頭後,就站起了身來,說道:“父親,你就安心的去吧,以後我會照顧好袁家的,至於那劉贇劉子安我也會斬下他的人頭替您報仇的。”袁譚說完這番話後,便轉身就離開了主屋。

可是當他來到大堂上時,就發現所有的大臣們全都來到了府上,包括郭圖和逢紀等人是一個不少。不對,好像還差了一個人,而這人正是審配審正南。

審配可是袁紹身邊的重臣,而且還是長安城裡的太守,他沒有理由不在這裡啊。袁譚一想到這裡,心裡頓時就升起了一絲不妙的感覺出來。當大夥兒把袁紹的靈堂搭建起來後,就見袁紹的夫人劉氏與審配從後堂裡走了出來,同時在審配的手中還拿着一封信件。

當大家在祭拜完了對袁紹的悲痛及想念後,審配咳嗽了一聲,便站了出來說道:“袁公不幸去世,這是對我袁軍的最大損失。而現在對我袁軍來說更是性命攸關的時刻,正所謂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所以我們必須要選一位主事之人出來才行。幸好袁公在去世前立下了遺屬,如果他不幸戰死沙場後,他的一切官職和爵位都將由袁家的嫡子袁尚來繼承。而我手中的這份遺囑就是主公親筆寫下來,並交由我保管的。現在我把它拿出來就是要讓大家明白,主公是有繼承人的,而這繼承人就是袁家的三公子袁尚袁顯甫,現在我已遵主公的遣命奉三公子袁尚爲主,從即日起三公子袁尚就是我們大家的主公。”說着審配還拿出了印綬、符節、斧鈸和衣物等物品,是雙手呈給了袁尚。

看着審配在宣讀了那份遣命後,所有的大臣們都跪了下來,並高呼三公子袁尚爲主公,就連二公子袁熙也是同樣如此。不過就在袁尚剛要接過那些印綬、符節、斧鈸等物品時,袁譚突然站了出來,並指着審配和袁尚是怒罵道:“你們這羣卑鄙小人,竟敢僞造我父親的遣命,我纔是袁家的嫡長子,而這些印綬、符節、斧鈸等物應該由我來繼承纔是,你們休要在這裡哄騙大家,我袁譚絕不承認袁尚爲袁家家主的。”說着袁譚就要衝上前去搶奪那些印綬、符節、斧鈸等物品。

而這時候的袁尚好像早就料到袁譚會來搶奪他的東西一樣,只見他在大吼了一聲“放肆”後,就見從門外衝進來了一羣侍衛,而帶頭之人正是袁尚的心腹李孚。當李孚和衆侍衛們在控制住了袁譚後,袁尚這才接過印綬、符節、斧鈸等物,並登上了家主之位。

看着袁尚那滿臉春風得意的表情,袁譚在掙脫了侍衛們的束縛後,是扭頭就衝出了大堂。當逢紀剛要叫人去把袁譚抓回來時,袁尚卻擺了擺手說道:“讓他去吧,如果現在就抓了他,他的那些部下們肯定會不服的。畢竟我大哥也曾隨我父親征戰過沙場,他在軍中還是有一定的威望的,否則我父親也不會把京兆尹這麼重要的一座城池交給他來駐防了。

現在我們袁家可算得上是內憂外患,所以我不希望與我大哥發生內戰。二兄,你一向與大哥交好,這次就拜託你去勸勸大哥吧。只要他能放下成見與我共同對敵,等打退了劉贇的漢軍後,我保證派使去鄴城,替他拿下一個車騎大將軍的職務來。”

ωwш¸тt kān¸¢○

其實袁熙也不想看到自家兄弟發生內戰,所以他在點了點頭後,便走出了大堂。而袁譚再回到自己的府中後,立馬召來了他的部將們就說道:“那袁尚竟然夥同審配等人捏造遣命,我袁譚第一個不服他,爾等回去以後立刻組織人馬,我一定要爲自己討一個公道回來。”

當那些部下們回去組織人馬時,郭圖卻來到袁譚的身邊並小聲地說道:“公子,那袁尚和逢紀等人一向詭計多端,咱們不可不防啊。還有那位文丑將軍,他可是軍中的第一人,就連主公在時也常誇讚他的勇武。如果文將軍站在了三公子一邊,那咱們想要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來,可就有些棘手了。”

聽到郭圖的話後,袁譚頓時就沉默了起來。文丑的勇武他也是知道的,而且他的屬下們沒有一個是文丑的對手,如果文丑真投靠了袁尚,對他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此時的袁譚在屋子裡轉了兩圈後,就對郭圖說道:“你現在就去找那文丑,只要他幫我坐上家主之位,我立刻就晉升他爲後將軍,這可是正三品的高位,不由他不動心。同時從我府中在挑幾名歌姬以及兩箱珠寶給他,我想這樣他也應該看出我的誠意來了吧。”

郭圖在領命後,立刻挑選了幾名歌姬及兩箱珠寶就出了袁府。當郭圖找到文丑並將禮物及袁譚的請求告訴給他後,文丑是冷哼了一聲,就說道:“這時候你們還想着爭權奪利,難道就不怕漢軍攻進城後,斬了你們的項上人頭嗎?你回去告訴大公子,讓他息了上位的想法吧。現在我們大家同坐一條船上,還是想想該如何禦敵的好。否則一旦漢軍入城,誰也別想逃掉。”

聽到文丑拒絕了袁譚的請求後,郭圖不得不把禮物又重新是送了回來。而袁譚在得知了文丑不願幫他的消息後,頓時是咬牙切齒地說道:“這個該死的醜鬼,真以爲離了他我就不能成事了嗎?他只不過是我袁家養的一條狗而已,要不是我父親看上了他的勇武,說不定早就將他驅除出袁府了。他就是一個不識擡舉的武夫而已,沒有他我同樣會奪得家主之位的。”

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七十九章 黑名單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七十九章 黑名單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四十章 徐榮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三百八十四章 銅牆鐵壁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四十章 徐榮
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七十九章 黑名單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七十九章 黑名單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四十章 徐榮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第一百四十章 謀定而後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三百八十四章 銅牆鐵壁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四十章 徐榮